史学吧 关注:6,886贴子:155,763

李化龙平播纪功铭的缘起及其国家认同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学术堂 > 历史论文 > 中国古代史论文


1楼2017-01-22 10:58回复
    平播之役是"万历三大征"之一,对明王朝和播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化龙亲自谋划、主持了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的事务,取得了平播之役的胜利。在平播之役胜利后,李化龙镌刻了平播纪功铭,不仅彰显了平播之功,而且体现出浓郁的国家认同观念。


    2楼2017-01-22 10:59
    回复
      一、李化龙平播纪功铭的缘起
        李化龙纪功铭的出现是明王朝平播之役的产物。播州是明代黔北边地的一大土司。播州土司从唐末入据播州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终致盘根错节,"尾大不掉"[1]8,特别是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狂妄自大,肆行悖逆,"恃其地利之险,兵力之强,玩侮中朝,蓄志欲逞""日则纵苗抢劫,夜则各收本营。虏去人口,老弱者令其守营,少壮者令其搬运,妇女任从奸淫,不从者当时杀死"[1],公然发动反叛明王朝的叛乱战争。
        "是可忍,孰不可忍".杨应龙的反叛超出了明王朝的底线和容忍度,明王朝改变原来对杨应龙的容忍与安抚之策,调集大军,以李化龙为总督,主持平定播州之乱事宜。李化龙经过精心谋划,"集结了全国20多位著名将领15个省的正规部队、10余万土司武装、川黔等地30万运夫",做好了平定播州之乱的准备。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十五日兵分8路,每路约3万人在重庆誓师,发起平播之役,从而"在黔北这片土地上,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近40万,动用人力近100万,血战100余天,死伤10余万,最终以明朝廷获胜、杨氏败亡而宣告结束。"[2]


      3楼2017-01-22 10:59
      回复
         在播州杨氏之乱被平定后,为彰显事功,同时为"永镇西南""永为鉴戒",李化龙主持镌刻了平播纪功铭。李化龙平播纪功铭有2,其一是《铜标铭》。李化龙动用重庆府官银,"责令匠作",依法铸造的铜柱1根,长1丈3尺,竖立于海龙囤之巅。铜柱入石3尺,外露1丈。铜柱上刻铭文,文曰:"皇帝二十有八年,播人内讧。天王赫怒,爰整六师,以诛不供。百十有四日,尽俘群丑,遂潴其宫。设吏治之,方三千里,始入皇封。载勒铜标,永镇西南。臣李化龙。"竖立铜柱、铜标的目的是"用镇疆土,以垂永久。"[1]379其二是《铜鼎铭》。李化龙收缴参战军将所用铜锅,改铸为铜鼎,分发参战各土司。其目的是要西南地区的土司汲取"杨应龙恣行反叛,致速天诛,败家亡身"的教训,让土司"永为鉴戒""可为永鉴",从而达到"自保爵土,奠安西南"的目的。铜鼎铭铭文是:"惟星拱北,惟水朝东。惟天王御极,八方会同。惟西南夷,各世其封。惟敬天念祖,庶以不坠厥宗。顺天者吉,逆天者凶,以为不信,视杨应龙。万历二十八年六月吉日。钦差总督川湖贵军门右都御史李造。"[1]379二、李化龙平播纪功铭与国家认同。
          目前,学术界对李化龙的平播纪功铭少有深入的研究。其实,李化龙的平播纪功铭不仅牵涉到战后对播州的处置事宜,而且也涉及对被征军队(包括土司武装)的处置问题。李化龙的平播纪功铭不仅有彰显事功的内涵,更有"震慑土司"的深刻用意,从国家层面要求地方土司增强国家认同意识,体现出浓郁的强制性国家认同。


        4楼2017-01-22 11:00
        回复
           (一)国家认同的性质
            探究李化龙平播纪功铭所体现的国家认同性质,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国家话语权问题。"话语权",简单地说就是说话权,即控制社会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谁就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李化龙,字于田,号霖寰,长垣县老李庄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任嵩县知县。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巡抚辽东。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被朝廷起用征讨播州杨应龙叛乱。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开通淤河260里。天启四年(1624年)死于任,谥号襄毅,赠少师,加赠太师。著有《平播全书》《抚辽疏稿》《邦政条例》《治河奏疏》《李于田诗集》等。其中,《李于田诗集》,又分为《嵩下稿》《中州稿》《辽阳稿》《田居稿》《西征稿》《河上稿》《东省稿》《都下稿》《南都稿(上)》《南都稿(下)》《场居稿(上)》《场居稿(下)》,共12卷,1000余首。


          5楼2017-01-22 11:00
          回复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李化龙被明王朝任命为"钦差总督川湖贵州军务兼理粮饷、巡抚四川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谋划、主持、领导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的相关事宜,历时114天,取得了平播战争的胜利。其平播之功得到充分肯定,《明史》[3]卷228列传第一百十六《李化龙传》云:"李化龙之功可与韩雍、项忠相埒,较宁夏之役,难易悬殊矣。"崇祯皇帝更是盛赞为"春秋血食诗书帅,钟鼎名流社稷臣".在平播战争胜利后,李化龙镌刻、竖立了平播纪功铭。平播纪功铭虽然直接体现的是李化龙的"话语",但李化龙是明王朝的官员,而且不是一般的官员,而是主宰一方的封疆大吏,是明王朝的"钦差",因之,"李化龙"的话语绝不是个人意志的产物,它是一种"权力话语",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代表的是国家观念,维护的是国家整体利益。
              第二,平播战争的性质。平播战争的双方,一方代表的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明王朝,一方代表的是反映地方意志的土司政权。在明王朝看来,播州土司杨应龙肆行非法,恣意为害,荼毒生灵,这不仅有违明王朝推行土司制度的用意,而且超出了明王朝能够容忍的底线。于是明王朝与播州土司杨应龙只能运用暴力的手段进行"权力博弈".通过深入考察播州之乱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正义"的方向掌握在明王朝手中,因为明王朝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因之,"历史的天平"也就最终倾向于明王朝。更何况说,从"话语权"的角度,话语权不是天赋的,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别人恩赐的,而是要靠自己争取才能得来的。拥有话语权,必须具备3个条件。其一是实力;其二是队伍;其三是平台。撇开"成王败寇"的观念不论,就明王朝与播州土司杨应龙相比较,可谓是天壤之别。平播战争作为"万历三大征"之一,虽然耗费了明王朝的国力,但播州土司杨应龙与明王朝的"对垒",杨应龙只不过是"以卵击石"而已,毕竟明王朝可以"举天下之力""用天下之众"以对之。故明王朝最终拥有"平播战争话语权"的平台也就不足为奇,不仅如此,明王朝还充分利用这一"话语权"以强化国家认同意识。


            6楼2017-01-22 11:01
            回复
               第三,平播纪功铭的镌刻目的和适用对象。平播纪功铭是李化龙在平播争战取得胜利以后镌刻的,其目的是希望各地参战部队、各地方政权,尤其是各地土司政权汲取杨应龙之乱的经验教训,"永为鉴戒",勿以乱政败家,从而确保"奠安西南",维护"天下一统".平播纪功铭有《铜标铭》和《铜鼎铭》,其中《铜标铭》更具有威慑地方、威慑土司的目的,《铜鼎铭》则是李化龙对国家认同观念阐释的力作。
                李化龙平播纪功铭以戡乱、叙功的形式阐述了从国家层面、制度设计方面所体现的国家认同观念,这是一种强制性国家认同,也是一种威慑性国家认同,更是一种引导性国家认同。这就是李化龙平播纪功铭所体现的国家认同观念的性质。


              7楼2017-01-22 11:01
              回复
                 (二)国家认同的内涵
                  李化龙平播纪功铭虽然铭文字数不多,两铭加标点符号共计165字,其中《铜标铭》74字,《铜鼎铭》91字,但却有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强制性国家认同内涵,特别是李化龙的《铜鼎铭》。
                  1."君权神授"与国家认同。在李化龙平播纪功铭中,有着极为浓郁的"君权神授"观念,这主要体现在《铜鼎铭》的"惟星拱北,惟水朝东"一语。《铜标铭》《铜鼎铭》的"天王"称谓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天"之观念等方面,这与中国古代的"天命"观念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的"天命""神意"观念中,整个大千世界共有三界,即天界、地界和人间界。天界为世间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地界和人间界均附属于天界。天界的统治者是天帝,掌管三界一切众生。地界的统治者为阎王,职司阴界庶务。人间界即现实的世界,其统治者为皇帝(君王、天子),执掌世间之一切。
                  在天界和人间界、天帝和皇帝的关系中,皇帝(君王)被拟血缘化为"天子"."天子"意为"天之元子",即天帝的嫡长子。他顺应"天意",依"天"行事,代"天"理民,管理阳世间的一切。对此,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4]中有系统、全面的深刻论证。这种观念在"儒学独尊"地位取得以后得到空前的强化,并被确定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准则"三纲五常".这种观念在宋明理学时期更加强化,君主专制达到社会治理的极限。这种"天"之观念,在平播战争中有着至为充分的发现。


                8楼2017-01-22 11:02
                回复
                   翻检李化龙的《平播全书》,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平播战争、战争中的人和事,均是以"天"的名义,打着"天"的旗号在进行。试看:天王:封建君王的尊称,这里指明神宗万历皇帝。故在《铜标铭》中有"天王赫怒"[1]379一语,在《铜鼎铭》中有"天王御极"[1]379一语。
                    天潢:即天潢贵胄,是皇室近亲,这里具体指蜀王。在《请褒蜀王助饷疏》中因其"屏翰精忠,助饷除凶,永作山河带砺"而被称之为"天潢高品,帝室名贤。"[1]118天颜:本指君王的容颜,代指君王。如《请恤典疏》云:"露布北驰,天颜有喜。"[1]223《乞宥程布政等疏》称:"臣无任瞻天仰圣,望阙称庆之至。"[1]131天听:指君王听断事务。如李化龙"五次疏请,不知能彻天听。"[1]51、207《播州善后事宜疏》云:"一切奏凯献俘及议叙文武效劳人员,俱已次第具题,尘渎天听矣。"《六乞归疏》云:"臣闻讣感疾,不能候代,已五次疏请,不知能彻天听否?"《八乞归疏》云:"臣久不得代,七疏陈情,计已次第仰彻天听,乃近阅邸报,止见下部,未见处分。"《擒获奸细疏》云:"夫细作甚微,苗功甚小,臣等非不知琐琐者不足以渎天听,而必为之叙报者:功无微而不录,则人知建功者必不遗,而益劝于巨;贼无细而不诛,则人知助恶者必不赦,而渐散其党,未必非鼓舞人心之一助也。"《地方灾异疏》等强调"天之视听在于民,若求之苍苍之表,而忽此茕茕之众,是欺天也。"[1]65天语:本指君王的说话,代指君王。《更调府佐、县令疏》云:"天语昭然"[1]30;《设监军、兵备等道六款疏》称:"天语申严开谕,使天下晓然知君臣之义、顺逆之途。"[1]42《议处贵竹懦将,借给饷金疏》有"天语叮咛"语[1]55;《叙助兵饷疏》云:"怒赫于雷霆,天语揭乎日月。"[1]201天纵:本指君王的聪明睿智,代指君王。如《请罢开矿疏》云:"天纵聪明。"[1]19天常:指封建伦理纲常,具体指三纲五常。《献俘疏》称杨应龙"叛我天常,恃彼地险。"[1]124天道:君王代天临民、理民、治民的治国管理之道。《请内帑、增将兵疏》称杨应龙"复立石镌碑,杀人以祭,盖已无人心,无天道矣。"[1]28《乞恤张监军疏》云:"播寇之平,以天之道,皇上之神武,幸而集事。"[1]135《纠参庸狡文武官疏》云:"以天之道,陛下之威灵,八路同攻,三军用命,荡其土宇,焚其庐舍,歼其凶党,宥其降人。"[1]93《播州善后事宜疏》云:"第王道如天,罚宜从轻,赏宜从重。"[1]193天意:本指苍天的意志,代指君王的意志。《地方灾异疏》有"天意"语[1]64.《克破龙爪等囤五报捷音疏》云:"此亦天之所以亡杨氏而保全水西,令其以忠顺永世也。"[1]110《露布疏》云:"逆贼应龙者,夷运将终,淫凶遂炽。天夺其鉴,既安忍而无亲;鬼瞰其家,辄恣行而播虐。"[1]130《露布疏》称杨应龙"天亡已定,矢剑乌江;人力难施,投缳荒谷。"[1]131《叙功疏》载:"唯是彼时风逆将雨,刘綎下马叩祷,称'贼罪恶贯盈,祈天助顺',标旗一招,俄而风转云收,火焰入峒,贼死烈焰,三峒尽克。"[1]138-139天法:君王对苍天之道的效法。《乞宥程布政等疏》云:"王者法天而不私,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此所以群工竞劝,而天下莫不尊亲也。"[1]133天心:本指天帝之心,实指君王之心,尤指君王的仁爱之心和仁德之政。《地方灾异疏》云:"皇上上体天心,下恤民命。"[1]65《乞宥程布政等疏》云:"开天地之心,扩包荒之量。"[1]133天步:本指君王的走路,代指君王的行事。《露布疏》云:"宸居端拱,天步泰宁。日域月出骨之乡,莫不奉琛而纳款;紫舌黄支之侣,咸皆解辫而称臣。"[1]129天授:本指君王的授意,强调君王的英明睿智。《叙功疏》云:"救万灵之涂炭,拓千里之封疆。繁繇天授,夫岂人谋等因。"[1]155天朝:指君王的政权,此指明王朝中央政府。如《播州善后事宜疏》云:"天朝以二十万之师,费百万之饷,杀人数万,方得剪定此土宇。"[1]195天下:君王所管辖的地域的泛称。"天下"一语,在李化龙《平播全书》中殊多,不例举。


                  9楼2017-01-22 11:02
                  回复
                     天和:指君王治政的和谐状态。《叙功疏》强调:"招纳降民,以分贼势,不得杀降冒功,致干天和等因遵行间。"[1]152天恩:意指君王的恩德。在《平播全书》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百僚臣工而言的,如《报到任疏》云:"天恩俯容辞免,以安分义,以重地方事。"[1]7《辞升疏》云:"天恩隆重,揣分非堪,恳乞圣主辞免新命,以安愚分。"[1]93《三恳告归疏》云:"孤臣病苦不支,三恳天恩,早赐代归事""天恩等于覆载。"[1]120《乞宥程布政等疏》云:"天恩宥过录功,以昭圣德,以励臣工。"[1]132、133《四乞归疏》云:"天恩亟赐放归,以延残喘。"[1]198《叙助兵饷疏》云:"逆贼荡平,援师奏凯,恳乞天恩,查叙各省直勤王督抚镇道,并叙协助臣工,以昭劝典事理。"[1]203《七乞归疏》云:"皇上天覆地载之恩,世世不足尽。"[1]213一类是针对土司而言的。《报进兵日期疏》云:"各省土司官,豢养二百年来,朝廷之恩,天高地厚。"[1]72这是针对整个西南地区土司而言的。《报进兵日期疏》称杨应龙"忘天朝豢养之恩,恣鬼国凶残之性。"[1]70《献俘疏》称"逆酋杨应龙、杨朝栋等,幺么小丑,荒服遗苗,荷天朝浩荡之恩,养成羽翼;恣鬼国凶残之性,谋动干戈。"[1]123《报播酋屯兵疏》云:"杨应龙罪恶多端,朝廷念其先世恭顺,姑准赎死。乃敢逆天背恩,屡次狂逞。"[1]13这是针对整个播州土司而言的。
                      天逆:主要是指杨应龙的逆天之行。在《平播全书》中,这种叙述极多。如《设监军、兵备等道六款疏》云:"逆酋罪恶滔天,更无可赦。"[1]42、169《播酋犯贵屯堡并催兵饷疏》云:"播酋杨应龙逆节滔天,自分罪在不宥。"[1]57《初报捷音疏》云:"播酋逆天,大兵进剿,师期在迩。"[1]61《报进兵日期疏》云:"播贼杨应龙逆天造反,杀将屠城。"[1]69"大逆无道,天地不容;贼子乱臣,神人共愤。"[1]71《克破龙爪等囤五报捷音疏》云:"杨应龙父子罪逆滔天,大肆凶残。"[1]108《献俘疏》云:"凶逆贯盈,罪恶滔天。"[1]122"杨应龙倚恃险关,堪叹负嵎之虎;开修绝囤,足嗤坐井之蛙。禽兽宣淫,豺狼肆虐,用满滔天之罪,致勤动地之师。"[1]122《叙功疏》云:"杨酋逆节滔天,提封据险。"[1]155"逆天背恩,屡次狂逞。"[1]13、167"杨应龙世受朝廷豢养恩厚,犯罪以来,又屡蒙曲赦,不思感激改图,却乃称兵犯顺,荼毒生灵,攻破城池,戕杀将士,好生极恶滔天,亟宜诛剿。"[1]168"称兵犯顺,杀将破县,背天藐国".[1]169"杨氏之祸,止以下骄恣而上姑息,遂酿成滔天之患。"[1]197杨应龙以致达到"普天同仇".《初报捷音疏》云:"凡为臣子,义当不与共戴天。"[1]71又"逆酋抗乱,普天同仇"[1]169、200.


                    10楼2017-01-22 11:03
                    回复
                       天诛:指杨应龙之逆行必遭天之诛戮。《悬购规则疏》云:"杨应龙以一土司造反,臣躬承主命,率天下忠臣义士共行天诛。"[1]37《更调府佐、县令疏》云:"播贼大逆不道,自干天诛。"[1]30《给由疏》云:"臣奖帅三军,躬行扫荡,弹丸小寇,必不令久逭天诛。"[1]58《克桑木关、乌江关三报捷音疏》云:"贼即狂狡多方,或未能终逭天诛也。"[1]83《纠参庸狡文武官疏》云:"大逆无道,自干天诛,陛下不以臣为不肖,令会师进剿。"[1]93《献俘疏》云:"生擒诸犯俱系逆党,悉宜解赴阙廷,恭候天诛。"[1]121天威:意为君主的威权。杨应龙的逆行,引发"天威震怒",故兴师以讨逆。《二报捷音疏》云:"天威有赫,将士用命,旬日而破三峒,一鼓而走群苗。"[1]75《赠录战将王芬等疏》云:"仰仗天威,将士用命,杀败贼众。"[1]91《攻克娄山、崖门等关四报捷音疏》云:"诸文武将士,慑于陛下之天威,激于讨贼之大义,智、谋、勇、功殚竭无余,竞胜争奇,感激用壮,坐使畏诛者投戈乞降,逆天者骈首就戮,夺其关隘,捣其腹心。
                      "[1]103《克破龙爪等囤五报捷音疏》云:"仰仗天威,致各官兵有进死之荣,无退生之辱。"[1]107《大报捷音疏》云:"仰仗天威,破囤灭贼,飞报捷音。"[1]116、117《献俘疏》云:"仰仗天威,剿平播逆,循例献俘。"[1]120、123"仰仗天威,官军用命,逆贼伏尸,西南享安枕之休,狐兔敛跳梁之迹。"[1]120"天威震荡,神武布昭,文武同心,将士用命。"[1]123《六报捷音疏》云:"水西意不能无惑,而惕于天威,又不敢不出兵相角,顾其战不甚力也。"[1]110《露布疏》云:"集群策于一时,宣天威于九伐。"[1]131《叙功疏》云:"天威远震,逆寇荡平。"[1]137《缴宝剑疏》云:"仰仗天威,囤破贼灭。"[1]218《销算军饷疏》云:"禀承庙算,奉扬天威,幸而竣役,可胜仰戴。"[1]221《川省蠲免疏》云:"仰仗天威,一鼓荡平。"[1]214天讨:意为君王代表苍天对杨应龙之乱进行讨伐。


                      11楼2017-01-22 11:03
                      回复
                         《请内帑、增将兵疏》云:"夷氛甚恶,天讨宜彰。"[1]26、29《设监军、兵备等道六款疏》云:"陛下不以臣为不肖,俾调各省之兵恭行天讨。"[1]41《增楚省监军、将材、粮饷开款疏》云:"播恶已盈,大征宜亟,遵旨议增兵饷并举用将臣,以彰天讨,以戡祸乱"[1]46《议处贵竹懦将,借给饷金疏》云:"杨应龙以幺么小丑,何足以辱斧颁,何足以当天讨?"[1]55《留总兵刘綎剿播疏》云:"天讨方张,师期在迩,乞留调用大将,分路进剿,以便责成,以收全胜。"[1]63、64《查参失守龙泉司官疏》云:"逆酋揣知天讨难容,辄敢乘虚冲突。"[1]65《报进兵日期疏》云:"播贼造逆,奉天征讨,恭报师期,以张圣威,以一众志事。"[1]69《请褒蜀王助饷疏》云:"播贼猖乱,奉天征讨。"[1]118《献俘疏》云:"应解赴阙,用彰天讨。"[1]120"仰副庙谟,肃彰天讨。"[1]123"伏候宸断处分,以明国法,以彰天讨事理。"[1]124"天讨不加,故酋遂无忌惮于房参将,造祸西南,丧十数万人命。
                        "[1]125《叙功疏》云:"逆酋猖獗,天讨难容。"[1]168"夷氛甚恶,天讨宜彰。"[1]169"天讨方张,师期在迩。"[1]170"播贼造逆,奉天征讨。"[1]170"天怒赫然,断在必剿。"[1]172《缴宝剑疏》云:"整饬人心,肃将天讨。"[1]218天将:为了征讨杨应龙,其征讨将士被誉为"天兵天将".如《叙功疏》云:"总兵官陈璘,藏秘策于地中,落奇兵于天上。"[1]175"都司庄志传,间关万里,灵旗指于天狼;络绎三师,王旅阚如航虎。载睹廓清之烈,丕扬猛悍之威。"[1]175"张栋,雄才八面生风,劲节千寻贯日。经营戎马之始,而谋潜于九地九天。"[1]187《叙助兵饷疏》云:"命雄师声援突集,惊将令之自天;助大饷腾饱无愆,庆王师之似雨。"[1]202"念河山之盟誓如天,恩酬一剑;视囊橐之积储若土,士享千金。"[1]202《初报捷音疏》云:"何廷顺爪探天兵消息禀帖三纸为实。"[1]61《赠录战将王芬等疏》云:"杨珠等统兵抄往后山夺占娄山关,要将官兵四围包住,奋力敌杀,使不能出。不期天兵严防。"[1]9《六报捷音疏》云:"总营杨珠,则贼之所恃以制服群丑,抗拒天兵者,惟此一人。"[1]115《献俘疏》云:"逆贼造反,流毒三藩,乃天兵所临,父子妻女亲族党恶一鼓尽擒,不遗种类,真足以泄人神之愤而伸国威。"[1]122"杨应龙……自取天兵扫灭,械系再无别情。


                        12楼2017-01-22 11:04
                        回复
                           "[1]122"柄分黄钺,下天上之将军;案有丹书,合地中之义旅。"[1]130天功:克灭杨应龙之功被视为天功,即君王之功。如《叙功疏》云:"朝廷威福,本部院方略所致,断非文武将吏敢贪天功为己力者。"[1]167"播州之役,原以皇上明断,雅意中兴。故内而阁部科臣协衷以运筹,外而抚镇吏卒感激而用命。臣不过一移檄,一申令之力耳,遂足功乎?若既因人而成事,复贪天以自功,即死有余隗矣!"[1]188这种"天功"就是《缴宝剑疏》所云:"天地悦,神人和,夷汉抟心,中外褆福。"[1]218从李化龙《平播全书》对"天"之语汇的运用可以看出,对"君权至上至高"的强调极为浓郁,这是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一种精神、一种价值导向,需要天下臣民一体遵循,这就是李化龙《平播纪功铭》所说的"惟星拱北".按:"惟星拱北",语出《论语·为政》[5],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惟星拱北"主要论述的君臣关系,强调君王至上,反对君臣"倒置".这里主要告诫西南地区的土司不要"僭越",不能"犯上",更不可挑战"君权",否则只能是"身败家亡".
                            2."天下一统"与国家认同。在李化龙平播纪功铭中,有着极为浓郁的"天下一统"观念,这主要体现在《铜鼎铭》的"惟天王御极,八方会同"一语,这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有密切的关系。"六王毕,四海一。"自秦汉肇建"大一统"以来,"大一统"成为历代君王的最高政治追求。诚如《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6]所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明神宗亦不例外。何谓"大一统"?《公羊传》隐公元年(前722年)云:"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汉书》[7]卷56《董仲舒传》云:"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又同书卷72《王吉传》载:"《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有人对之延伸解释为:大一统,是一种概念,一种拥有无限向心力的概念;大一统,是一种气魄,一种积极开拓、奋发向上的气魄;大一统,是一种胸怀,一种兼收并蓄、包容一切的胸怀;大一统,让我们的民族从分散归至凝聚,就算经历再多劫难,心中仍有一个祖国的轮廓[8].总之,"天下一统,定于一尊,即大一统,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一个重要的国家价值取向,或者说国家治统和道统的一个主导价值取向。"故维护"天下一统"也就成为历代君王的最高责任和终极关怀。"谁要是在维护和恢复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斗争中立了大功,谁就成为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因而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反之,谁要是破坏统一,制造分裂,谁就成为民族罪人,因而遗臭万年。"[9]114"八方会同"主要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强调中央集权,反对地方分权和地方割据,体现的是"大一统"精神。《四裔考·序》云:明王朝设立土司,"易为统摄""奔走唯命".毛奇龄《蛮司合志》[10]云:"假重爵,命威制,服属其势。"地方土司政权虽然"世有其土",但这种"世有"只能是一种中央王朝的"有限"认可。在名义上,土司系朝廷的命官,土司政权仍然是国家政权体系的一部分,土司属地是封建君王"国家""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明史·土司传序》云:"迨有明踵元故事,大为恢拓,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而法始备矣。"故这里主要是告诫土司,要把握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度",不要挑战君主"八方会同"的"辖权".


                          13楼2017-01-22 11:05
                          回复
                             3."四夷款阙"与国家认同。在李化龙平播纪功铭中,有着极为浓郁的"四夷款阙"观念,这主要体现在《铜鼎铭》的"惟西南夷,各世其封"一语,这与中国传统的"夷夏观"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关系中一直存在一个"华夷五方格局",对应于中国哲学的"五行关系学说".
                              其具体情况是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翟),中央曰夏(有夏、大夏、区夏、华夏、诸夏;华、有华;诸华;中原;中朝;中国;中华)。此即宋代石介《中国论》所言:"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在这种"华夷五方格局"中,夏居于中心地位,"四夷"处于从属地位。"夏"之历史辉煌,文化灿烂,影响极大,对"四夷"有极大的震慑力,因之,中央王朝被称为"天朝上国".相反,"四夷"则对"夏"有极强的向心力。
                              对于中央王朝统治者来说,封建君王的"治夷"之道是"天子有道,守在四夷。"[11]江统传义在"羁縻之政",其具体要求是"明道治政",发展生产,注重"文教",和睦睦邻,增强国力,就能对周边少数民族产生吸附力、影响力,使之"内化""款阙""朝贡"等,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封建王朝通常会授予他们一定的官职。诚如吴兢《贞观政要·慎终第四十》[12]所言,"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当然,这多只出现在每个王朝的"治世"或"盛世".
                              自秦汉以来,"西南夷"一直与中央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按:"西南夷",在汉代主要是指巴蜀以西和以南的诸多少数民族,是今天不少西部民族的先民。历代中央王朝对之均进行羁縻统治,唐代就在黔中道设有数十个羁縻府州。到元代,封建君王更将这种"因俗为治""因俗而治"的羁縻之道发展成为系统完备的土司制度,并得到明清统治者的沿用。《明史·土司列传序》就载:"尝考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从三品)、曰宣抚司(从四品)、曰招讨司(正五品)、曰安抚司(从五品)、曰长官司(正六品),以劳绩之多寡,定尊卑之等差;而府、州、县之名亦往往有之,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之外,皆赴阙受职。"这就是李化龙平播纪功铭所说的"惟西南夷,各世其封".


                            14楼2017-01-22 11:05
                            回复
                               历史上,土司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为未开化地区,虽然"世有其俗,世有其化",但这种"世有"也依然受到中央王朝的"限定".这种"限定"就是土司的袭替和对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文化的接受。"土司亡故,或年老有疾请代"时,"嫡子嫡孙承袭,无嫡子嫡孙,则以庶子庶孙承袭;无子孙,则以其弟或族人承袭,其土官之妻及婿有为土民所服者,亦准承袭。"[17]卷12吏部这规定了土司袭职的顺序,但明清统治者明确规定土司袭替者必须接受汉文化的学习。《明史·湖广土司传》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明孝宗规定土司职官子弟,凡要承袭土职者,必须入学。不入学者,不准承袭。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就土司子弟而言,就是通过对汉文化的学习,认真领会"忠孝之道",以期得到封建君王的认可,从而在未来能够承袭土司。对封建君王而言,就是让土司子弟通过汉文化的学习,化"冥顽不灵",化"蛮风习性",认同中原文化,认同汉文化,尤其要认同"忠君"之道,以期更好地"为我所用",纳贡赋,听征调,为巩固封建王朝服务。《明史·土司序》云:"承袭须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应当说,封建统治者对土司子弟的教化是成功的,成效是显著的。
                              "惟敬天念祖,庶以不坠厥宗"虽然这里言及的是两个方面,其实,他所要表达的核心仍然是"敬天".他所要告诫土司的是不要挑战封建君王"以文教化"的"化权",而是要通过"教化",掌握"为臣之道",真正成为封建君王的"顺臣".
                                5."天行有常"与国家认同。在李化龙平播纪功铭中,"天行有常"更是被充分强调,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主要体现在"视水朝东""顺天者吉,逆天者凶"二语。《荀子·天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天行有常"本意为"天"具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这就要求人们按规律"天常"行事。将这种"天下有常"观念运用到国家认同的观念中,被李化龙确定为"顺天者吉,逆天者凶",即不违"臣道",不挑战"君道"就会吉利。反之,若违"臣道",挑战"君道",就会带来凶殃。


                              16楼2017-01-22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