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吧 关注:2,833贴子:22,842
  • 18回复贴,共1

看儒林外史谈考试题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论是何种考试无外乎两种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


1楼2017-01-08 16:17回复
    主观题是让考生自己答题,以表达对试题的理解。试题的题型有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作文题等。主观题也称自由应答型试题。此类试题对于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独到的功能,但评分容易受到评卷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客观题是让考生从事先拟定的答案中辨认出正确答案。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也称固定应答型试题,以客观题为主体的试卷有足够的覆盖面,阅卷、评分完全避免阅卷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还可以通过机器阅卷,提高阅卷效率。


    2楼2017-01-08 16:18
    回复
      能考好科举,功夫要几十年


      3楼2017-01-08 16:24
      回复
        楼主经历了一个从学渣到学霸再回到学渣的学历路程,小学初中阶段常年是坐在最后一排,经常直接被罚到后墙角站着,感觉腿酸就乘老师黑板写字时偷偷扶着拖把柄小睡一会。高中时那是四点就起床,宿舍管理员和教学楼管理员在大冬天那是破口大骂。大学时上课玩手机玩的手发麻伸了个懒腰,老师瞅了我一眼,瞅我干啥?瞅你眨地!


        4楼2017-01-08 16:28
        回复
          讲述自己的经历还是为了说明考试题目的问题。做学渣时,喜欢做主观题,因为主观题讨便宜啊。天南海北,随便扯就是了,就看谁扯得多,20字以上就是合格答案了,不过本人还是很吃亏,因为我写字难看。学渣最讨厌做得就是填空题了,选择和判断无非就是ABABBCD,对错对错错对错。填空题就毛逼了,那不会就是不会,一般发下来试卷看到全是填空就会骂一句脏话(怕被和谐就不直述了)。做学霸时最怕的就是做没有规范答案分值还高的主观题。灵不灵,照书上说的就行。我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过这句俗语。管你选择判断填空,这一题书上第18页,我能记到这个程度还怕你。主观题写得再好分差不大,而且前面我说过做主观题我是吃亏的。所以做学霸时看到试卷竟是主观题就会说一句“这一题书上也没有啊”。


          5楼2017-01-08 16:46
          回复
            接下来说一下阅卷
            做学霸给老师帮忙阅卷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相信各位学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般比较负责任的老师只会让学生批阅客观题,因为客观题不需要阅卷人去思考,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说白了你就充当了老师的阅卷机器。可是也有不负责任的老师毫不问事,给你一只红笔,自己看着办吧。我们学校就有这样的老师,甚至作文的批阅都出自学生之手(本人读的是职高,勿怀疑),一般阅卷不会让一个人去,老师会让几个成绩好的班委一起去,可是几个班委有时就会串通给关系好的打高。而且我们对外只能承认帮老师批阅客观题,真有扯皮的核对就是了,批阅主观题是要严格保密的,搞不好就要造反。不过作为学霸本人的试卷都是老师亲自批阅的,而且一般都是当面批阅,有时也会和老师扯皮,我们老师就说明了打分理由,并且还告诉我一个道理,接下来就说说这个道理。


            6楼2017-01-08 17:03
            回复
              揣摩题意很重要,揣摩阅卷老师更重要
              所谓的题意就是出题人的初衷,他问的是什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揣摩阅卷老师那就更不用说了,可是到了大考,中考高考,你知道阅卷老师是谁,他想要个什么样的答案。儒林外史中说的是“宗师的喜好”。就我的经历来说,一般老师会在中高考前夕打听到一点不靠谱的消息,今年是哪哪的老师阅卷,是个什么性格人,有哪些偏好,答题要怎么投其所好。这种做法是很冒风险的,因为说过了消息都不靠谱。怎样才能万无一失呢?那就是套路。


              7楼2017-01-08 17:18
              回复
                套路
                出题有出题的套路,答题有答题的套路。
                大家应该都知道文科写满卷,理科列公式的套路。其实这都是教学渣的。学渣想多考十分很容易,因为上升空间很大,学霸想多考一分都难,因为你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没有上升空间了,怎样才能让自己达到超饱和状态呢,那就要研究更深的套路了。从学生、老师、到市面上各种押题专家都在研究这个套路。通过把历年的题型通过数据分析,从逻辑学,统计学,概率学等多种理论分析,得出概率性最高的题目,这是研究出题的套路。这样就算把考题提前拿到手了,我记得做学渣时被老师骂的最残的话就是“”我就是提前把考题给你你也做不出来“”,是啊,知道题目又怎样,没有唯一答案的怎么办?这里我们要感谢伟大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会总结出答题技巧,即所谓的相对标准答案,老师常说胡扯也要扯到点子上。


                8楼2017-01-08 17:40
                收起回复
                  进入真正的主题,大家觉得八股文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


                  9楼2017-01-08 17:43
                  回复
                    八股文按说是一种作文,肯定是主观题无疑了。但是我们看一下八股文到底怎么写,有什么要求。
                    写八股文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题”,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
                    如果只是格式要求那八股文肯定就是主观题了。可是主观题有严重的缺陷,主观主观,它完全受阅卷人的主观意识,周进批范进的卷子,一看狗屁不通,二看有点意思,三看天地间之极致文。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于是又加入了这样的规定:不许违背经注,不能自由发挥。意思就是一切都照朱熹的那套来。这样视乎就有客观题因素了。
                    但是效果怎么样呢?


                    10楼2017-01-08 18:03
                    回复
                      弊端全占,优点全无
                      主观题的优点是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那不准自由发挥了,还表达啥,照朱熹说的说:还发挥个啥,照朱熹的想法想。文人完全丧失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
                      客观题的优点是内容可以有足够的覆盖面,可是八股文只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时间长了这9本书都不够用了,能出的题都出完了,没办法就断章取义的出,结果文人的知识面就越来越窄,像范进不识苏轼,马二先生不识李清照这也就见怪不怪了。


                      11楼2017-01-08 18:16
                      回复
                        最后说点想法
                        选拔人才肯定是需要测试的,我们到底需要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的人才(会做主观题),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会做客观题),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去设定不同的题型,选拔不同的人才。自我修养呢,我们应该多多学习前人留下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能保留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测试的本意应该是体现个人综合能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能力只有不同,却没有高低之分。我们过分重视了测试的方式方法,违背了测试的初衷,结果出了问题怪在考试制度上。在《非你莫属》中老板问求职者问题,求职者明明不知道胡说一通被点破后尴尬离场,还是北京大学毕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但是我们从下到大做试卷做出来的坏习惯就是不知道就瞎扯,因为瞎扯也有分,现代好多人都觉得我们的应试教育改革,考试都考主观题是大大的好事,我想说如果这样的话二十年后的人说话全是扯淡。还有就是那些高才理科生,你问他什么东西最美,他会告诉你符合黄金比例的就是美。为什么现在那么多高分低能的人,因为他们学习知识只为考试,他把时间都花在了琢磨怎么答题上而忽略了知识的真实意图。还有很多人知识掌握得相当好,缺考不了高分,他把时间都花在了理解原理上忽略了怎么去应对试题的问答。所以,考试制度是没有错的,关键就是考试的人是怎么想的。大学我考了计算机二级高级office,许多人都说此证书没有含金量,考了没有意思,当我从容的做好毕业论文时,很多人都在抓耳挠腮,谁能帮帮我改改论文格式。一句话,知识是拿来用的,测试只是看它够不够用。


                        12楼2017-01-08 18:51
                        回复
                          信手拈来之笔,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埋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1-09 20:03
                          回复
                            主观题和客观题本身也是相对而言的,八股文起源于宋朝,在当时来说,就是相对最客观的出题方式了。
                            代圣贤立言就不必多说,关键还是束缚读书人的思考。其实明清朝廷早就知道八股取士的问题,但也知道在当时也是最有效的统治方式。
                            楼主讲得确实非常好。但是,最后举例不是最合适。office那种考试,那是职业技能类的学习,既然是职业技能,当然是一板一眼,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和评估。现代化的大学,当然不仅仅是技能性的学习,还有一个知识的积累和探索性的教育和科研。
                            纯应试教育选拔的人,当然在理论探索方面有欠缺。
                            当然,世事无绝对,很多人确实是应试教育出来的,但是,只要受到好的导师点拨,学会研究型的思维,其实也能做好高层次的理论探索。


                            IP属地:湖北14楼2017-01-11 19: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