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凤吧 关注:30贴子:1,775
  • 5回复贴,共1

读 三 方 北 魏 墓 志 董家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国家


IP属地:广东1楼2017-01-03 11:27回复
    2012年贾振林辑录的《文化安丰》登载三方北魏墓志,其中二方出土于安阳县,一方出土于洛阳。读后感想记录如下:
    一、《闾麟墓志》
    1.墓志原文。该墓志正方形,边长54厘米,15行,满行15字;没有题目,所谓“闾麟墓志”是作者为叙述方便拟定的;原文如下:
    大魏天兴七年岁次壬戊五月丙寅朔/
    十四日乙卯武卫大将军并州刺史闾/
    麟朝命登于上卒发虑自衷诱人徒训/
    夫子之父章不坠先王之经籍载杨散/
    徒知归违者相继明年拜同州刺史既/
    至任简以入体岁而肃卒身以正徇物/
    以仁不言而化俗于康一庆而宣风至/
    道既而功成身退谢病言归辞卧理之/
    荣保行和之庆方延景命以历期瞑天/
    不悠遗吾将安仰以天兴七年五月廿/
    日终于河南永丰里之私第春秋六十/
    六公雅尚贞固泰衷怀俭简孝友温良之/
    行始自薨于邺之静安里其日殡于堂/
    粤其年十一月癸亥朔廿三日乙酉窆/
    于邺西南十五里野马岗东十里


    IP属地:广东2楼2017-01-03 11:28
    回复
      2.《闾麟墓志》出土于今安阳县安丰乡后净渠村附近。墓志说:“窆(bian:埋葬)于邺西南十五里野马岗东十里”。“野马岗”地处古邺城西南,北靠漳河,南临洹水,是今安阳县所称“北岭”的东部和平原相接的地方,古籍称为野马岗。《北史·魏本纪》:“孝武封帝为安定郡王。十一月俎于门下外省,时年二十,永熙二年葬于野马岗。”明成化年间《河南总志·彰德府》载:“野马岗在安阳县西北三十三里。以尝牧马于此,或云岗势如马驰,故名。”民国《续安阳县志·金石录》载:民国22年春,北齐昌阳县开国男徐彻墓志,在安阳县安丰乡北(后)稻田村西岭下出土。墓志说:“天保十年(559年)徐彻“葬于邺西南野马岗之东,去城二十里”。闾麟墓在“邺城西南15里”。由此推知,闾麟墓在徐彻墓东北5里的地方,即今天的安丰乡后净渠村附近。
      3.《闾麟墓志》属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是安阳乃至中原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墓志之一。从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晋室,到420年被刘裕建立的“宋”取代,史称东晋;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北魏)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等政权,总称十六国。这一时期统称“东晋十六国”时期。从墓志原文知,《闾麟墓志》镌刻于北魏天兴七年十一月廿三日,即公元404年,所以该墓志属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目前安阳地区发现的墓志比此早的仅有:东汉“安阳四残石”,都是碎块不完整,和后赵建武十一年(345年)鲁潜墓志。《闾麟墓志》比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早90年,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二.《魏故国子学生李伯钦墓志铭》
      1.《李伯钦墓志铭》拓片影印件


      IP属地:广东3楼2017-01-03 11:28
      回复
        2.《李伯钦墓志铭》出土于河南安阳县,而不是河北临漳。2002年2期《书法丛刊》刘恒的文章说:《李伯钦墓志铭》“出土于河北临漳”,这是错误的。
        1972年《文物》1期《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说:《范粹墓志》出土于今安阳县洪河屯乡“洪河屯村西北约半华里处,北邻漳河,南近洹水,东北距西门豹祠15华里。1971年春,当地群众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在距地表3米处发现”。《范粹墓志》说:范粹武平六年(575)四月二十日卒,“五月一日迁厝于豹祠之西南十有五里。”《范粹墓志》的发现地,东北距今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门豹祠遗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里。由此可知,北朝时所说的“豹寺”和今“安阳县安丰乡西门豹祠遗址”是同一地址。《李伯钦墓志铭》说,伯钦“景明三年(502年)“迁窆于邺城西南豹寺东原吉迁里”(见拓片影印件),说明伯钦墓在今安阳县安丰乡西门豹祠遗址东面不远的地方;而不是“河北临漳”。
        近年来,在南水北调施工中,在安阳县北部安丰乡、洪河屯乡一带出土了百余方北朝墓志,其中大多写着葬于“豹祠、豹寺”“野马岗”“横河”云云,这都是今安阳县在北朝时的地名。
        3.《李伯钦墓志铭》出土于近年,而不是清代。我基本同意刘恒所说《李伯钦墓志铭》“出土于2001年”。我在网上看到,北京万隆拍卖有限公司标注《李伯钦墓志铭》是“清拓本”“卷前有民国时人王贤的题跋”云云。我认为这是在造假,不可信。因为清朝、民国、1990年《安阳县志金石录》上面都没有登录该墓志铭。该墓志铭书法极佳,可和龙门12品相比美,目前一副拓片卖到3--6千元。如果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出土的,《县志》不会不登录。由此推想该墓志铭是被盗出土,时间大约在2000年前后。
        三.《元昂墓志》近年出土于洛阳
        见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刊》9期,胡海帆《元昂墓志及北魏阳平幽王嗣息之探析》:《元昂墓志》近年出于河南洛阳,现藏河北民间,保存完好,一字未损;刻于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年)。元昂,字文景,北魏皇族后裔,死于"河阴之变",葬于阳平王墓次。2010年国家博物馆入藏拓本。
        2013年3月于贞元集团


        IP属地:广东4楼2017-01-03 11:29
        回复
          闾麟墓志是伪志


          5楼2017-01-14 22: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