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吧 关注:3,561贴子:25,420
  • 1回复贴,共1

罚的科学和罚的艺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罚的科学
国家机器对损人利己的行为视情节轻重施以惩罚。如偷盗,在秦法常见的惩罚有罚款、徭役、黥(qing)、耐,例:“有人偷摘别人的桑叶,赃值不到一钱,如何论处?罚服徭役三十天”。偷不过一钱就罚30天徭役看似很重,对本人和旁人心理却造成一定威慑。
人都是思想指挥行动,在有罪恶想法时衡量利弊得失进行计算后会发觉不值得而有所顾忌,从而不敢造次;如果偷盗被抓不过就是归还然后教育一下,心理上也没多大压力。当然,这都是在实施犯罪后被抓的情况下,不被抓到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因为有这种可能性,重罚的体制下尚且有个别人心存侥幸,轻罚就更多人觉得不过冒个还是值得的风险了。
罚的艺术
”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前者有香港、新加坡,后者有大天朝。
香港、新加坡把行贿、受贿的罪定的很重,而且执法甚是冷酷,一点情面不讲,告奸、锄奸的机制也非常完备,使社会普罗大众受贪污腐败的虱官强民之害之苦降到最低;从前我国对贪污腐败定的罚很重,清平过一段时间,后面却开始执法不严,有立法无司法,纵使刑罚重也不过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毫无威慑力,现在把罚改的越来越轻,同时又提倡儒家更像是回到古代虚伪的道德表演了。
当然,执法严酷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对不同声音的控制,对某族生育权的控制,别国政治不罚甚至鼓励的大天朝重罚必罚,走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住仪。于是乎,给很多国家邪恶的印象在所难免。
公道自在人心。


IP属地:湖北1楼2016-12-29 16:04回复
    赞。法律最悲哀的就是有些人自命仁善地执法不严,从而导致民众量刑触法了,这才是民免而无耻。


    IP属地:江苏3楼2017-01-20 1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