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吧 关注:53贴子:156
  • 0回复贴,共1

五峰山街道育出“蒲公英”脱贫“满天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峰山街道育出“蒲公英”脱贫“满天星”
昔日名不见经传山野中的蒲公英,如今在长清区不但上了城市超市的柜台、成了酒店餐桌上的高级保健饮品,更是带动了一方百姓迅速脱贫。
有什么样的产业能以最快的速度带动村里的鳏寡孤独、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呢?一直从事餐饮业的五峰山街道陈庄村女党支部书记、长馨绿野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石英先,想到了药食两用、养生保健的蒲公英。她抓住了绿色无公害山野菜成为市民新宠的商机,并带领周围8个村59户贫困户村民脱贫。并致力于蒲公英茶的开发种植、加工、销售,逐渐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致富宝”。如今,蒲公英种植规模已有150余亩,年产量在10万斤左右,年收入可达2-3千万元,除供应济南周边等本地市场外,还远销深圳、江苏等地。
陈庄村的发展蒲公英产业,最得实惠的要数这里的贫困留守老人了,80岁的刘玉兰老人每天都和几个与自己一样的孤寡老人到茶叶车间前,择蒲公英。“一边拉着呱,一边还赚钱!”刘玉兰老人说,每天能有60元的收入。
参与到种植蒲公英的贫困户增收迅速,陈庄村贫困户张爱华一大早就到加工车间,来送刚割下的蒲公英。她兴冲冲地说:“俺种了1亩多蒲公英,这1亩地1年可以长6—8茬蒲公英,一茬可生产2000斤左右,石书记以3元1公斤的价格收购,1亩地1年我们可以收入1.5万元左右,今年就能实现脱贫。”正在这时,赵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张金奎也前来送蒲公英,张金奎说:“蒲公英产业让我们村的脱贫变得更容易了,我们赵庄村有7户贫困户种植了蒲公英,蒲公英不用打农药、不用施化肥,好管理、好收割,1亩地1年能收入1万多元,贫困户当年就能脱贫。”为了保障贫困户利益,石英先无偿为种植户提供蒲公英种子和技术指导,并与贫困户签订回收合同,以每公斤3元的最低保护价格收购。如遇滞销问题不能正常收购,合作社将以每年每亩以1000元作为补偿,对种植户的收入保底。目前,陈庄及周边8个村,共101户种植了蒲公英150亩,贫困户59户,贫困妇女户38户,种植45亩,每亩收入1.5万元左右,可解决59户126名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逐渐成为扶贫的大产业。为了给更多的群众提供致富的途径,石英先创办的合作社还发展42户农户,种植63亩蒲公英,这些农户的劳动力大都在外打工,遇到采收季采收有困难,合作社积极协调村里的贫困户,提供采摘服务,这样又可以为一些贫困家庭提供一条增收渠道。
据了解,石英先投资近100万元购进了烘干加工生产线、茶叶包装等设备,建成了建成烘干制作加工车间,并且为蒲公英茶注册申请了“长馨绿野”商标专利。当前,茶厂每天炒制加工蒲公英茶在140斤左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石英先只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朋友介绍这种简单的销售渠道,销售额就已达20余万元。同时,茶厂的运营解决了约50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吸纳务工贫困人口20人左右,每人每天收入约40元左右,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用工将逐渐增加,预计会达到100余人。
蒲公英茶是一款药食两用、养生保健的高级食品,适用人群广,目前,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产品供不应求。石英先已经与济南惠好大药房相关负责人已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下一步石英先所生产的蒲公英茶有望打入中药饮品市场。“下一步我将带领大家继续扩大蒲公英的种植规模,扩大蒲公英茶生产加工、包装等规模,并在全国招代理商,实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逐渐把蒲公英茶做成扶贫大产业,从而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石英先踌躇满志地告诉笔者。相信不出三到五年,石英先吹开的“蒲公英”,将会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


1楼2016-10-24 13: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