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歌友会吧 关注:4,680贴子:101,204
  • 8回复贴,共1

告别之后,重逢之前——车站与枫桥夜泊(微博@星下拾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6-07-30 21:18回复
    等黄昏站成夜色,细雨织成帘幕,迷蒙的烟雾有些看不清,有些迷惘。看着窗外恋人送别,时间恍惚间静止,他人的故事总比自己的精彩,自己的故事总来的更加哀伤。习惯了做观众,却忘了自己也是演员。
    《车站》的词,太像一幕古旧的电影,车站送别,少不了的流泪与不安,承载着青春的生命力与不可避免的丝丝怯意,向着自己以为的目的地进发。挥别的是过往的人和事,和曾经的自己。
    当自己身处在飞驰而过的车厢中,看着窗外的景物逝去,看到鸟儿成群飞过,还来不及赞叹,眼前就已变换了春秋。多少人在生命中也是如此来去,本欲求之,奈何缘分只到遇见,便结束。
    ——《车站》写的是告别。


    IP属地:江苏3楼2016-07-30 21:19
    回复
      周遭静谧,月华流转,寒鸦惊起,复归悄然。
      枫桥边,本来沉睡的是一个足以冻透千年落第士子的梦,可对于李健,这里是一个重逢之处。
      相似的笔触去营造气氛,却多了几份凉意。告别虽然哀伤,终究是在前往下一站,而枫桥边停驻,时光交错,过往光影闪现,反思来路,我已不复当年音容,而你已不知天涯何处,你我都不似曾经,而寒山寺钟声却年复一年,枫桥寒山,又见证了多少别离。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枫桥边的故地重游,和一个地方的重逢;旧人不在,和旧人在内心的重逢;求索真义,和曾经的自己重逢。
      ——《枫桥夜泊》写的是重逢。


      IP属地:江苏4楼2016-07-30 21:20
      回复
        而告别之后、重逢之前的时光,是人海沉浮,起起落落。
        总觉得这两首歌是有着递进关系的,中间相差的一个个体完整的生命之旅。当你明白需要离开去面对新的生活时,会选择告别;当世态炎凉均已尝遍,落得一句几度夕阳红的感叹的时候,才发现追寻的在咫尺间。
        歌者与作品,本身难以划上等号。但总会在不自觉中流露近些时间的变化。两首歌为同一场演出而备,而相隔的这一年,恰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热闹,今时不同往昔,难免心生感叹。
        从“我不知道我还有多少相聚分别”,到“看惯了风起云涌,竟看不开别离”,李健本身为人是通透的,这一点无可否认,但个体本身还是孤独的吧,在四十这个常人的“不惑之年”,他笔下的“惑”,却是渐渐多了起来。
        正如一句歌词,“我一路追寻世间真义,不知道你在那(哪)里”。歌词板上展现的是“那里”,不知是否有误还是有意为之。若是有意为之,恰恰是王国维的那第三重境界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满满宿命感和无助感。当然若是“哪里”,便更好理解,寻遍世间,还是没能找到自己所想的。始终找不到与历经沧海发现最后在身边,其实是一样的感受——无常。


        IP属地:江苏5楼2016-07-30 21:20
        回复
          “无常”这个命题,在李健的笔下从未断过,现在更直接写下“苦苦求索天地万象,竟不过是无常”。他是一个命运至上者么?我不知道,也有人怪他将一切交于命运后便不再思考。希腊诸神法力无边,可诸神之上依然有命运,中国的算命法却也从未指点出究竟谁住命运沉浮。一生境遇好坏为“命”,一段时间的遭际为“运”,所谓“命如山、运似轻舟、世间沧海”。谈命运,写无常,往往是悲观主义,而悲剧有净化作用,往往让人更加明晰,能“想通了”,或许能过得更好。坦然承认“看不开”,何尝不是一种看开呢?能让自己过的好,足矣。
          现在习惯将两首歌放在一起听,两首歌里的人都是漂泊者,不是归人,都是过客。再往上说,两者其实一样,枫桥这个地方依旧不过是旅行中的一站,停过后还是离开。虽说《车站》始,《枫桥》终,却也是一个循环往复。
          愿你我相遇,在告别之后,重逢之前。
          (完)


          IP属地:江苏6楼2016-07-30 21:20
          回复
            赞👍🏻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7-31 14:2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8-03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