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亮吧 关注:13,535贴子:132,754

[瑜亮•墨韵留香] [转载/瑜亮]蒹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文为转载。吧里好像有过一个这样的帖子了,但是没有完,此帖会完结的,是文+番外。
此文的文笔不错,故而转来。有些和《三国演义》不同的地方勿喷。一楼给瑜亮和子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11 13:23回复
    没有结局的故事,为最好了吧。
    一个是思之若渴的知音,一个是神交已久的英豪。
    乱世纷争,金戈铁马,二人各逞智计,棋逢对手,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
    月盈则食,潮满而落,孙刘无永日之好,二人虽是情之所钟,却仅只露水之缘。
    人生聚散如浮萍茫茫,上穷碧落下黄泉,终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6-11 13:26
    回复
      第一章
      建安十三年十月,吴地业已入秋。
      木叶转黄,于凉风细雨中盘旋零落,没入泥土。江边寂寂,偶有渔舟灯火,却似伴着长夜无眠的忧愁,沁入点点寒意。芦苇茫茫,随风摇曳。花絮似飘扬在天地之间,又似牵挂于情根深种,聚作一片皓首苍然。
      《诗经•秦风》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夜深人静,秋雨方才止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冽之气。
      雨水自芭蕉叶上滚落,滴入一只玉白纤巧的手掌中。隔了半晌,响起轻轻一声叹息。自数月前江夏一战,大败黄祖凯旋而归,周瑜在家中未得停留几日便赴鄱阳操练水军,以当曹操。周公瑾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却苦了娇妻幼子,只匆匆见得一面又不得不两地相悬。
      小乔披了外衣,端坐亭中,双手悬停焦琴之上,指尖或勾或抹,极是轻灵。这首《长河吟》是周郎所作,她特意从别处辗转习来抚与他听,好教他欢喜。周瑜总是微笑聆听,不吝赞美之词。她却瞧见丈夫眼中一闪而过的遗憾与寂寥,自己的琴声中多了些许妩媚温婉的女儿情怀,却少了几分雄阔昂扬的英雄气概。
      一曲未终,琴弦蓦地断了。小乔心头一颤,耳边若隐若现好似听到细碎的马蹄声。她匆忙站起,却被外袍牵绊,趔趄了两步。廊尽头处丫环急急来报:“夫人,夫人,将军回来了!”
      小乔大喜迎出,只见丈夫将马交予仆从,快步向她走来。白衣银甲,风姿卓然,虽面带倦容,风尘仆仆,却不掩眉宇间英豪之气。四手交握,小乔喜极而泣。周瑜揽过她肩膀,温言抚慰:“我久不在家,夫人辛苦了。”
      小乔拭干眼泪微笑道:“夫君为吴侯大业朝夕忙碌才真辛苦,妾让家人去顿参汤来替夫君补身。”周瑜俯首,在小乔耳畔低声道:“每次得空回来,夫人均日日为我进补,为夫若不活到百岁,恐有负夫人美意。”
      小乔听出丈夫言语中调笑之意,脸颊微微赧赤:“妾要活得长久,夫君当比妾活得更加长久。”
      周瑜凝视娇妻玉容,只见她青眉含黛,红唇欲滴,面似芙蓉,美目流盼,妆容雅致宛若月中折桂仙子,端的娇美难言,不禁叹道:“怎舍得弃夫人而去,自当相伴白首。”
      过不多时,小乔才替丈夫换上一身儒袍,门外有人来报,说是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位大人来访。小乔不便多说,面色终不免郁郁。周瑜鉴貌辨色知晓夫人心意,只是心中挂念家国安危,好言安慰几句便去厅堂会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6-11 13:27
      收起回复
        此时鲁肃已有七八分肯定,座上二人各自使坏,只欺负他这老实人。心下虽有薄怒,却已推知周瑜心意,喜生忧散,只顺着话锋佯怒道:“莫非要吴侯与我等受辱于曹贼?!”
        廊风过厅,吹动周瑜袍袖,一缕极微的脂粉香气掠过鼻尖,孔明心念一动:“曹操携百万之众,诚不可与其争锋。我有一策,无需一兵一卒,亦不必献土归降,立时可解江东之围。”周瑜一时不知孔明所想,接下话茬:“愿闻其详。”孔明凤目轻斜,眸光精亮:“只须遣人送二乔过江,曹操必 定大喜,立时收兵而去。”周瑜先是一惊,继而怒气上升,强自抑制问道:“何以见得?”孔明察颜观色,只他已经动怒,又火上添油道:“曹操曾于漳河造台,名曰铜雀,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其中。操子曹子建作铜雀台赋曰: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听到此处,周瑜再也按耐不住,一掌拍向几案大怒道:“曹贼欺我太甚!”孔明心中暗笑计谋得逞,面上却作惶恐状,惊问何故。
        周瑜咬牙切齿:“先生有所不知,大乔乃孙伯符将军之妻,小乔乃瑜之妻也!”
        鲁肃早已在一旁袖手旁观,看到这时知孔明已先胜一局。周瑜关心则乱,片刻也清醒过来。他缓缓移目,凝视面前正佯装惊惶,连声称罪之人,深知此人才识不在自己之下,且机变百出,智计精绝。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今夜一番争斗虽然落败,心中却是平生少有之畅快。雄心既起,他不肯就此作罢,来日定要扳回,顺势道:“我主意已定,明日入见吴侯, 共议起兵!先生大才,瑜深感佩服。望助一臂之力,共破曹操!”
        翌日,周瑜果然在孙权堂前侃侃而论,力主一战。张昭等均言曹操势大,艨艟数以千计,万难力拒。周瑜一一加以驳斥,详陈北军南来诸多避忌,言之凿凿,掷地铿锵。孙权受之鼓舞,亦拔剑斩去几案一角,以誓抗曹决心。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并赐周瑜随身佩剑,以令不从。张昭等不敢复言,均面色沉郁。
        周瑜回府后即命人请诸葛亮来议事,回想昨夜试探相激,心中竟升起一丝莫名期待。
        一双莹白玉手轻轻放下茶盘,将茶碗端至周瑜面前。周瑜抬头一笑:“昨夜连累你也睡得晚了,进内室休息去吧。”小乔跪坐在他身侧,鬓边珠花轻摇,映衬粉颊玉颈,更增丽色。“久未听将军弹奏,不知今日可有余闲?”
        “吴侯已命我为大都督,明日便要去往江边行营升帐点将……”周瑜本欲拒绝,忽见娇妻双肩似又清减,思及自己离家累月,心中不忍,温言道,“烦劳夫人取琴与我。”
        孔明再次踏入周府,隐约听闻琴声铮铮,音至简而意蕴深浓,调至朴而气度恢弘,如大鹏展翅,鸿鹄鸣志,又似江海浩瀚,浪翻波涌。孔明闭目聆听,但觉心如海潮,胸朗臆阔。曲未终而琴声倏然止歇,孔明犹自不能回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6-11 13:30
        回复
          直至周瑜步入厅堂,他方才收敛心神,起身见礼。周瑜不经意间打量孔明,发现他面容略显倦怠,似是一夜无眠,便道:“我观先生面带倦容,想是远来辛劳,夙夜忧虑所致。”“多谢都督挂怀。亮受刘使君三顾之恩,当效死以报。此次联吴抗曹,干系重大,亮恐有失,半分不敢懈怠。”
          周瑜不禁侧目,本是好言问候并无他意,孔明却回以冠冕之词。细看之下,孔明脸色如常,并无异处,只道自己多心。简述孙权决定之后,周瑜便问计于孔明。孔明却微笑道为时尚早,都督只怕还需往孙将军府上一行。周瑜不明所以:“这又是为何?”孔明答曰:“孙将军心意犹未坚实,恐曹操兵多,寡不敌众。都督可以两军优劣析之,善言开导。”
          周瑜初时不信,仍是照孔明所言去见了孙权。不想果然被孔明料中,周瑜心中讶异亦复慨然。
          事后对鲁肃道:“行军布阵,妙计奇谋自问不输,然观人入微,洞察心性我不及孔明。”鲁肃笑道:“都督可是起了爱才之心?我可遣孔明之兄诸葛瑾前去游说,劝他转投吴侯麾下。”
          周瑜心中一动,欣喜之色一闪而过,又复摇头道:“子敬,我与你打赌,子瑜此去定然无功而返。”鲁肃奇道:“何以见得?”周瑜不答,伸指轻挑手边琴弦,但笑不语。
          次日平明,周瑜于行营点将。众将官分立两侧,刀斧手随侍左右。诸葛亮应周瑜之邀随营参知军事。周瑜银盔亮甲,披挂整齐,高坐中军帐,按花名册一一点来,头一个便是副都督程普。程普告病,令其子程咨自代。周瑜颇为尴尬,心知病邪是假,程普年资高于己而屈居己下,必是心中不悦,故而托病不出。倘若依军法问责,敌军未破先自断臂膀,势必亲痛仇快。
          诸多思虑在周瑜心中也只是一瞬间的事,他起身朗声道:“程老将军年迈染疾,仍遣亲子替代,实是遵守军纪之典范。”随即上前托起程咨温言抚 慰,“回去告知令尊,待我料理完毕,当即前去探望。”
          见程咨目光中流露感佩之色,诸葛亮心中亦是赞誉有加。
          回思当日新野用兵,点将台上为关张所轻,与今日之事相仿佛,皆因己方年轻资浅。彼时心内忿然,欲以剑印压制而后得刘备解围。博望坡一役大胜曹兵,诸将服其才,独关羽面上虽恭,内里仍倨傲不驯。
          不及周瑜服人以其德,化人感其心。孔明望周瑜背影,素衣亮甲,风度翩然,当众为人所负却无半分窘迫,如此胸襟气度,不禁自叹弗如。周瑜却不停顿,遣兵用将,动止有法,诸将无不凛遵,片刻间已调拨完毕。
          诸葛亮辞了周瑜回驿馆收拾行装,谁知方到不久便被告知有客来访,却是诸葛瑾。久未见兄长,孔明热泪盈眶,伏拜于地道:“时时思念兄长,因两国公事在身,不便探望,不想兄长屈尊前来,折煞小弟了。”诸葛瑾将他扶起,一道入内叙话。
          各诉离情之后,诸葛瑾道:“二弟可知伯夷,叔齐否?”孔明心明如鉴,料定乃是周瑜所遣说客。暗忖不如先发制人,堵了他的口,免作唇舌之争,便道:“伯夷,叔齐乃古之圣贤也。”
          诸葛瑾道:“昔日他兄弟二人虽饿死首阳山下亦不肯分隔两地,今你我兄弟各事其主,朝暮不能聚首,比照古人汗颜之至。”
          “自古情义两难全。武王以诸侯伐君,伯夷叔齐以为大不仁,遂不食周粟而亡。如今刘皇叔乃皇室后裔,兄长与我皆为汉臣,兄长若能弃吴归汉,则臣节大义可守,兄弟情谊可全。岂非两全其美?”诸葛瑾哑然失笑,心道:我来说他,反倒被他说了去。知不可强求,遂起身告辞。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6-11 13:31
          收起回复
            诸葛瑾回行营复命时,周瑜正与鲁肃在帐中商议军事,见诸葛瑾回来皆快步出迎。诸葛瑾转述孔明之言,自叹无能为力,有负所托,随即辞去。
            周瑜笑望鲁肃:“如何?果如我所言。”
            鲁肃亦莞尔:“当日孔明于吴侯府上舌战群儒,我已知其辩才绝伦。不料竟连亲兄长也不口下留情。”“哦?”周瑜双目一亮,“子敬快将那日之事细细说与我听。”
            待鲁肃言罢,周瑜拊掌大笑:“痛快!此等腐儒,合该受些教训。”
            鲁肃道:“都督如此说法未免太过,张顾虞步皆为江东之臣,终不忍见欺于人。”
            周瑜执鲁肃之手道:“子敬听我一言。自董卓造逆,汉室蒙尘。天下群豪并起,逐鹿中原。夏桀无道而汤取之,商纣暴虐故周亡之,幽王烽火相戏乃失天下,始皇屠戮愚民至二世而亡。此乃天道,匪人力所及。夫君侯者当顺应天意,合乎纲常,广济民生,不唯百姓箪食壶浆以迎,亦得助于天,邪魔辟易。今许都城中困帝不过曹贼掌中傀儡,汉室倾颓,其势终不可挡。吴侯年 少兜鍪,坐断东南,胸襟开阔,爱才若渴。我等亦能在其麾下各尽其才,一展鸿图。现曹贼屯暴兵与境上,身为人臣却各某其私,罔顾家国天下,有负君侯知遇之恩,托孤之情。虽见辱于外人,实自取之也。君子和而不同,我与孔明虽各为其主,忠孝不渝之心无异。故我断言子瑜是决计劝他不动的。”
            鲁肃然其言,心下感慨:沙场无情,英雄惜英雄有情,乱世寡义,君子知君子重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6-11 13:31
            回复
              第二章
              次日周瑜辞过吴侯,与程普,鲁肃领兵行往夏口。周瑜邀诸葛亮同住,孔明欣然应允。艨艟斗舰一路迤逦而行。
              是夜,周瑜邀孔明对饮,孔明婉言相拒。周瑜笑道:“先生不好酒,甚是可惜。《汉书食货志》云:酒者,天之美禄。《焦氏易林》上亦载: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孔明答道:“我闻曹操夜袭乌巢,擒获淳于琼,命人黥其 面,字曰:乌巢酒徒。”周瑜哈哈大笑:“先生所言甚是,饮酒误事。”当即停杯不饮。少顷,周瑜出舱观望,孔明随后而行。但见皓月当空,繁星数点,江上波光鳞鳞,两岸山停岳峙。晚风沁寒,于萧瑟中秋意正浓。
              周瑜击舷而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孔明心道:人言周公瑾风雅,果然如是。“都督适才所歌者乃曹孟德昔日败袁绍,征乌桓时所作,此时吟诵恐有不妥。”周瑜笑道:“先生怎也学那些迂腐儒生,处处避忌。诗赋但为心语。人心相类,唯礼义行止不同。操所恃者,威也,我所守者,义也。然天下之志,问鼎之心皆同。我虽恶曹蛮残暴,却不可曲其志也。”
              这番话周瑜断然不肯当众而论。此时舟行江上,如瀚海孤岛。江风夜景,妙人相伴,周瑜坦露心声,诸葛亮却始料未及。“当年董卓乱政,行废立之 事,十八路诸侯兴兵讨伐。袁氏兄弟,韩馥,张邈之流皆徘徊瞻顾,图谋私利,唯曹孟德孤军讨逆。‘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彼时曹公忠勇大义,悲天悯人之心怀思之令人神往。只叹世事无常,人心善变。攻陶谦,破张邈,征吕布,灭袁尚,徐雍彭邺具无完卵,杀伐之烈,言血流漂杵,竟无一得免。瑜每念及此不由惜之!痛之!”
              诸葛亮心知周瑜如此说,显是推心置腹,相待有如知己。见他素来英烈的面容此刻似玉般温润,眸光氤氲,直直凝视自己,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半晌方 道:“都督心怀坦荡,性度恢廓,不以时论度人,亮不及也。都督适才言道:人心善变,然亮闻屈子有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有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古来亮节忠贞之士,虽不能申志愿于君前,亦不肯背绳墨而追曲。此为臣之道也。曹操外宽和而内多欲,其心不在兼济天下而在庙堂之上。昔时力挽汉室江山,保扶天子,因其尚为汉臣,今日挟天子以令诸侯乃谓秦失其鹿。其心未变,唯天时异也。故操者,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许田围猎,衣带血诏,其心昭然若揭。虽托名汉相,终逃不脱青史挞伐,悠悠众口。是故人心之恒远,如日月之光华,山川之灵气,不以物移,不为势变。真金入燔火而不熔,败絮裹锦衣亦可鄙。”
              周瑜静思其言,深有所感。远眺江面,喃喃自语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世间当真还能寻得到如屈子这般人物么?”“如若尚未根绝,自必还是有的。”孔明的声音自后方传来,江涛之中听得不甚真切,如梦如幻。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6-12 18:00
              回复
                舟行数日之后,周瑜下令于离三江口五六十里处下寨,舰船依次第歇停。周瑜于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结营,周围屯住。诸葛亮婉拒周瑜同住之邀,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
                曹操遣使传书,周瑜毁书斩使,以示不共戴天。曹操震怒,命蔡瑁,张允帅荆州水军为前部,自己亲为后军,直奔三江口而来。周瑜令甘宁为先锋,韩当,蒋钦为左右翼迎战曹军。鲁肃与诸葛亮登高观望。鲁肃见孔明轻摇羽扇,面露笑意,问道:“先生为何发笑?”孔明答道:“我笑曹军南来,不谙水性,未行操练精熟便急于出战,必为都督所败。”果如孔明所言,杀至未时胜负已分。周瑜恐再战寡不敌众,遂见好就收,鸣金而回。
                晚间众将相聚酒宴,共庆首战告捷。周瑜与诸将饮了几杯,心下却暗自思索破曹之策。往江上望去,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周瑜急唤人询问,报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周瑜暗暗心惊。转念间,心中已有计较,周瑜执身后人之手笑道:“子敬可敢随我前往曹军水寨一探?”只觉入掌微凉,不似鲁肃之手,周瑜转身看去,却是诸葛亮。他一惊放手道:“我只道是子敬,冒犯先生了。”孔明似不以为忤,回顾身后倒伏于几案上之人,道:“子敬怕是已经醉了。如蒙不弃,亮随同都督前去如何?”周瑜本担忧孔明懊恼,哪知他竟提出相伴而行,大喜之下连忙道:“甚好,甚好。”随即命人准备楼船一只,置鼓乐于船中,另调强弓硬弩以防不测。待楼船行至曹军水军寨边,周瑜令人下了矴石,击鼓奏乐。
                周瑜与诸葛亮一道细观曹军水寨,只见沿江一带共计二十四座水门,大船于外作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周瑜赞道:“此深得水军之妙也!”回首问左右,“曹军水军都督是谁?”左右答曰:“蔡瑁,张允。”孔明观周瑜眼色,知此人杀伐决断,蔡,张二人恐命不久矣。说话间,曹操已得报,派人来拿。周瑜见寨中旌旗晃动,便教人收了矴石,扬帆归去。时值深秋,西北风起,周瑜橹速帆快,片刻间已去得远了,曹军追之不及。
                翌日平明,诸葛亮随周瑜视察水寨营防,忽闻来报:“故人蒋干相访。”蒋干乃曹操幕宾又是周瑜昔日同窗,仪容不俗,素以辩才见称,传言独步江淮之间,时人莫能与之对。周瑜笑谓孔明:“此必说客也。我却叫曹操水军性命送在他的手上。”遂前往相见。诸葛亮借故辞了周瑜,返回舟中,于几案边提笔欲书,复又回手,如此反复再三,终于下定决心。孔明修书一封,盛以锦囊,命人请鲁肃来见。鲁肃至,孔明将锦囊交与鲁肃,叮嘱道:“子敬将此信密送都督,都督一看便知。”鲁肃见锦囊上所书竟是“蔡瑁,张允谨封”,惊问:“先生,此为何物?”孔明笑道:“无他,降书耳。亮久居荆襄之地,与蔡,张二将偶有往来,曾阅其书信呈文。此信虽不至真假莫辨,却也有八分相似。”鲁肃会意,乃去。
                诸葛亮却伫立于船头,望江上芦苇成霜,山间翠竹如云,静默不语。不觉良久,方才低声吟道: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仲尼有言,诗经三百篇,一言蔽之,曰思无邪。君子端方,温良如玉。我此般作为,虽是必行之计,毕竟用心不纯,当真是亵渎了。适逢童儿送茶水来,听得只言片语,问道:“先生说的可是周都督?”孔明奇道:“何以见得?”“先生方才言道:“君子如圭如璧,宽绰能容。配得上这般言语的,莫说这军中,便是整个江东又有谁人及得上顾曲周郎。”
                孔明心道,我自愧自殇,他却道我是在夸赞周瑜,也罢。只微微一笑,道:“你道是便是吧。”话虽如此,孔明心中却起了异样,只觉这些话若真用在周瑜身上,倒也贴切。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6-12 18:01
                回复
                  话说周瑜收到锦囊,拆开一看,心知此乃孔明为己谋划的借刀杀人之计。曹操多疑,若教子翼取了此书去,蔡瑁,张允必为之斩杀。蔡,张二人既除,荆州水军不足畏惧。周瑜不疑孔明有私,心下主意既定,便密招诸将,依计而行。
                  午后周瑜在军中设筵席款待蒋干,歌舞鼓乐具备。周瑜谓众将曰:“子翼乃我同窗旧友,此次相访却非曹营说客。今日各般烦恼暂且抛诸脑后,但叙情谊,不论政事。喜逢故友,当不醉不归!”
                  众将事先得周瑜吩咐,纷纷起身附和。座上觥筹交错,欢言笑语不绝。不多时,周瑜已冉冉有几分醉意。携蒋干之手一同步出帐外,指戎装昂扬之军士,粟米丰足之禀仓与蒋干看,问道:“我之军士可雄壮否?我之粮草可足备否?”蒋干答道:“真乃虎狼之师也!”周瑜佯醉大笑曰:“我与子翼同学之时,不曾望有今日。幸遇明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情,言听计从,祸福与共。便是苏秦,张仪复生,口若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蒋干听得周瑜话中有话,知他婉言告诫,遂不复有游说之意。当下只与周瑜诉说离情,当真叙起旧来。周瑜拖蒋干回入帐中,与诸将再饮。及至晚间,军士点燃灯火,暗夜如同白昼。周瑜无意间一瞥,见远处火光交错之后似有素衣清影悄然而立,不知为何心中颇感喜悦,当即起身,舞剑当歌:“
                  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业成。
                  王业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兮,吾将醉,吾将醉兮,舞霜锋。”
                  灯火辉映之下,但见长剑若霜,白衣胜雪,苍劲似松,矫矫如龙,说不尽的风流,道不完的倜傥。孔明自远处聆歌观舞,不由生出思慕之心。蓦然间周瑜翻身回眸,两人四目相对,一时间只感心中喜乐不尽,胜饮甘霖。
                  是夜,周瑜大醉,邀蒋干同榻而眠。周瑜沾床便即入睡,鼾声如雷。蒋干却哪里睡得着,劝说不成空手而回定遭丞相冷眼。正思忖间,见几案之上堆放少许文书,蒋干心念一动,或可从中取利。回视周瑜业已熟睡,帐内孤灯如豆,便悄悄起身窥视。谁知其中竟有蔡瑁,张允书信,拆开一看,蒋干大惊失色。只见信中写道:“我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曹贼之首,献于麾下……”阅至此处,蒋干心中大喜,真乃天上掉下来的功劳!遂将书信收入怀中回榻佯睡。
                  周瑜偷眼瞥见蒋干拆阅书信,知鱼已上钩,便佯装梦呓道:“子翼……数日之内,我定教你看曹贼首级,你……你可相信?”蒋干听闻,心下更无怀疑,忽又想到周瑜心细如发,天明若是发现不见了书信,岂肯相饶?莫如趁天色未明渡江离去。周瑜见蒋干离去,方才慢慢起身,于山间远眺,见蒋干惶惶奔入的舟中,不复平日儒雅从容之态,心下不禁叹息:子翼才学过人,满腹经纶,只可惜不通事务,又欠缺几分宏大气度,即便今日不为我所欺,将来亦难为曹操重用。望蒋干小舟渐远,周瑜正欲返回营帐,却见江岸另一侧亦有人远观。那人手持羽扇,双臂反剪,白衫若雪,衣襟当风,飘飘然如有仙意。周瑜面露微笑,心下暗生比较之意。暗忖,倘若今次前来劝说之人换做孔明又当如何?怎奈孔明智计过人,事事出人意表,周瑜思来想去仍是猜测不出。忽又失笑,孔明知我甚深,又怎会来相劝?但各祭奇谋妙策,一决雌雄罢了。转念又想,我怎知孔明知我甚深?我为何会有这般念头?只觉心思辗转,意念纠结,不知不觉间,东方既白,竟凝立了整整一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6-12 18:03
                  回复
                    次日回营,果然听闻蔡,张二将遭曹操斩杀。众将尽皆大喜。周瑜正欲将喜讯告知诸葛亮,却见南徐信使来报:张昭大人密信。周瑜屏退众将,拆阅书信。心知必有难料之事,然仍是一惊。周瑜使人唤鲁肃前来,将书信递与他观看。
                    “张公虑孔明之才为刘备所用,他日必成东吴大患。他教我劝降孔明,若其不从,便借故杀之。”鲁肃大惊道:“这如何使得?今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大敌未破,先杀贤士,岂非自断其臂?”周瑜沉吟道:“我却忧此亦是吴侯之意。刘备枭雄,荆楚之地他觊觎已久,岂肯拱手想让?倘使此次大败曹军,恐孙刘之争便由斯始。吴侯亦深知其中利害,欲杀刘备久矣。张公之意,定得吴侯首肯。”“都督此言有理。若置之不理,恐违逆吴侯,遭人诟病。只是……只是……”鲁肃深觉此事不妥,又无从反驳,只是了两次却迟迟道不出下文。周瑜却道:“子敬勿忧,我自有两全之策。”
                    次日,诸将议事,周瑜遣人请诸葛亮前来。待孔明落座,周瑜问道:“有一事请教先生。大江之上,当以何种兵器为先?”
                    孔明听周瑜问话甚是奇特,心中暗暗揣测,彼乃三军都督,统领江东水军非只一日,水军惯何兵器岂能不知,此时却来问我,话中必有玄机,我且顺水推舟,静观其变,随即答道:“自当以弓箭为先。”周瑜道:“先生此言,甚合我意。今军中正缺箭,烦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拒曹之用。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孔明先是一惊,面上却不露声色,心念一转,已知其意,周瑜素来磊落,又引我为知己,此番必是有人暗中加害,遂问:“都督但有所命,亮自当效力。不知十万支箭何时要用?”周瑜道:“十日之内,可能办完?”孔明摇扇笑道:“曹操将至,若侯十日必然误事。亮只需三日便可。”
                    周瑜闻此言不禁蹙眉,暗忖道,我说十日已是明里加害,他却减至三日,若是有失,如之奈何?然观孔明胸有成竹,并非作态,又百思不得其解,不由再问:“当真只需三日?军中之事不可儿戏。”
                    孔明笑道:“若都督不信,愿立下军令状。三日后如交不出十万支箭,愿将项上头颅交与都督发落。”周瑜虽信服孔明之能,陡然听闻孔明言道愿将头颅交予发落仍是心中一寒。孔明观周瑜眼色,万事明了于胸,然见其目光中隐有忧惧之意,不禁动容。
                    事后鲁肃去寻孔明,急道:“先生好糊涂!”孔明笑道:“子敬何出此言?”鲁肃急道:“今日之事乃是张昭所使,欲加害先生。先生怎可答允?”
                    孔明大笑:“子敬休要着急,我若不如此说,都督如何自处?”“这……”鲁肃语噎,又复焦虑,“然三日之期……?”“子敬若要救我,便与我准备二十只船,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每船束草人千余个,分布两边。三日后,我保管有十万支箭。”
                    鲁肃不明其意,孔明亦不多加解释,只反复叮嘱,此事不可张扬,否则前功尽弃。
                    晚间周瑜私下询问鲁肃,鲁肃只推说不知。周瑜如何肯信,再三逼问,鲁肃方才言道:“孔明只向我借二十只船,六百军士。船上遍扎草人,蒙以青布。再无其它。”周瑜忍不住再问:“当真仅此而已?”鲁肃摇头。
                    周瑜于帐内踱步,未及十步,忽然面露喜色,赞道:“好计!好计!”鲁肃忙上前相询。周瑜道:“若当真造箭,莫说三日,便是与他十日也交不出十万支箭,唯有移花接木,挪移乾坤。
                    鲁肃仍不解道:“然何处移来?”
                    周瑜哈哈大笑:“子敬真乃老实人。孔明向你借了二十只船,你道去往何处?”转而又沉思道:“只是行此诈取之道须上知天时,下明地利,不可有分毫差错。我虽通晓兵法,善用兵将,于风云水火,天地灵气变幻之术却知之甚浅。昔日水镜先生曾言,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术,我不甚在意,今深悔之!”说罢连连叹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6-12 18:07
                    回复
                      啊啊啊啊好看!楼主继续加油!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6-06-12 21:36
                      回复
                        看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6-12 22:41
                        回复
                          此章有清水。。。供人想象的清水。。。过了三章,我们的嘟嘟总算和亮亮表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6-13 19:34
                          收起回复
                            第三章
                            两日转瞬即逝,到得第三日下午,孔明处仍是风平浪静。
                            周瑜巡营归来,迎风听得琴声隐隐,不由举目望去。只见江边凉亭内一人身着白衫,席地抚琴。琴声忽而铿锵,忽而柔婉,忽而恢廓,忽而郁郁,高昂低转之间如履平地,挥洒自如,风涛雀鸟之声相和,平添几分苍然萧瑟之意。奏的竟是《长河吟》。
                            周瑜示意随行将官兵士先行离开,自己不由自主随琴音而去,及至亭外廊道方才醒神,道:“瑜适才路过,为琴声吸引,搅扰之处,望先生勿罪。”
                            琴音止歇,孔明避席还礼:“江东有民谣:曲有误,周郎顾。想是亮琴技拙浅,愿受都督教诲。”
                            周瑜笑道:“先生取笑了。此曲诉我心境,曾闻多人弹奏皆不得其中真意,今日聆听先生弹奏此曲,竟如同我自抚琴一般,感慨无已。”
                            孔明道:“初闻此曲之时,亮隐居于南阳隆中。惊鸿一瞥,但觉曲中意蕴无尽,别有洞天,故重金求之。得此曲如获至宝,每日弹奏,于曲中细细体会,只感英雄怀才壮志凌云,如长江滚滚奔流入海,然路遥千里,多隔险阻,惜人生之短暂,叹宇宙之无穷,壮志未酬心焦如焚,忧愁苦闷无可排遣。都督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乃股肱鼎栋之臣,济世安邦之材。这一番心意,感人至深,亮万分钦佩。”
                            周瑜伸手抚琴,缓缓道:“瑜一生欲求知音而不可得,深以为憾。今幸遇先生如伯牙逢子期,高山流水无以倾诉心中喜乐。”孔明却道:“都督谬赞,亮好生惶恐。都督乃江东第一风流人物,亮不过一介书生,与都督相比,岂非乌鸦比鸾凤,江鲫比蛟龙?”
                            听闻此言,周瑜面色都变,眉眼间忽现寂寞之色:“我自知才学不及,先生既不愿结交,我亦不便强人所难。我这便去了……”话说到此,顿了顿方道,“江上夜寒,先生请多保重。”
                            见周瑜失意离去,孔明心中有如浪翻,再顾不得避忌,朗声道:“伯牙遇知音之时,子期不过林间担柴之人,今亮一介布衣,身无功名可是遭都督见弃?”
                            周瑜心道,明明是你拒我于千里之外,巧舌如簧,此番又反倒是我的不是了。转身回视,却见诸葛亮面上竟无半分笑意,双目皎皎如月,至真至诚,双唇微张,隐隐流露期盼之意。
                            周瑜知孔明心意松动,心中大喜。疾步上前握住孔明双手,只觉入手甚凉,便贴于心口之处。四目相对,周瑜声缓语凝,其意甚坚:“得遇先生,幸何如之。生愿相伴,死亦相随。此生不负!”
                            孔明任由周瑜握着,目光穿越霜苇秋水,似能望见对岸吹角连营,兵戈艨艟,只觉一生之中从未有一刻如此时这般患得患失。方今乱世,权伐朱户尚不能求得苟安,何况他这漂泊江湖的天地过客。明日如何尚且不知,何谈永生。
                            见周瑜喜形于色,孔明不愿拂逆其意,说些煞风景的言语,便道:“都督今夜倘若无事,不妨随亮往江上一游。”周瑜知他乃是为了造箭之事,欣然应允。到得四更时分,周瑜果然如约而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6-13 19:34
                            回复
                              孔明引周瑜入舱,周瑜见舱内几案之上已备下酒菜碗盏,心中甚喜,旋即落座。孔明命人发船,方始入席。周瑜端起酒盏,笑意盈盈:“先生夤夜相邀,怎也不说个去处?”孔明笑道:“若言风月无边,但为相酬知己,都督可信?”周瑜亦笑:“既是知己所言,如何不信?只是今夜大雾迷江,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苍茫,浩乎无际,伸手不见五指,对面亦不相识,倘言风月,不在山水之间,而在乎你我之心也。”
                              孔明无奈摇首:“早知见笑于你,日间便不发话喊你回来。”
                              自初见之日,孔明一直以都督相称,忽然之间变换称呼,周瑜心思细腻怎会不觉,握住孔明手掌,将他拉至身边落座。“你可知当日我教你造箭是何事故?”“子敬虽告知此事乃是张昭所使,我却猜想未始不是吴侯之意。张公与君皆是孙伯符将军托孤之臣,自孙将军举事之时便已效命左右,名为君臣,情同骨肉,吴侯麾下无人可与你二人比肩。当日和战大事你与张公尚且各执己见,据理力争,今日不过是区区诸葛孔明,你又怎会屈从于张公一封书信?定是猜知吴侯思虑破曹之后又复将与刘使君争夺荆州,欲先剪除其羽翼,再徐图灭之,故而设计与我为难。”
                              周瑜笑道:“孔明与我说话从未如今日之坦诚,为此当浮三大白!”遂酒到杯干,“你聪明绝顶,观事透彻,却不知我以造箭相逼亦有不可告人之私心。当日我曾反复思忖,倘若三日之后交不出十万支箭,你的性命便悬于我手,我或可劝降与你。然又想到,你看似蒲柳之姿,却是松柏之质。如以刀剑相逼,只恐白白折损了性命。思来想去,竟然心神不得安宁。”
                              说到此处,周瑜不禁失笑,脸有自嘲之色。想他自命风流,潇洒不羁,竟也有为他人牵绊挂心之日。孔明虽感动于周瑜一片情意,却也微微着恼,道:“假使我黔驴技穷,岂不拱手将性命交付出去?”周瑜伸臂相搂:“我知你智计无双,虽乃不可为之事,也定有回天妙计。”
                              孔明听得周瑜语中带有调笑之意,面色微赧,随即推开周瑜,起身坐回原位。周瑜心中颇为惋惜,却也不敢过分勉强。“那日逼问子敬,得知你向他借草船二十只,我便猜到你心中所想,必是要从曹公身上着落这十万支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原是妙计,只是若无漫天雾气,此计终不可用。哪知你竟能算至三日之内必有大雾,这般才能世所罕有。”
                              孔明笑道:“这有何难。公瑾岂不闻周公作七十二侯图?此图将节气周天三百六十日分类别之。五日为侯,三侯为气,六气成时,四时成岁,将一年之中的节气更替、万物摧荣一一道明。何时虹藏不见,何时雷始收声,何时土润溽暑,何时雾霾蒸腾,如此只需谙熟于胸,融会于心,运用得当,便可胜于百万雄兵。”两人且笑且谈,不知不觉众船已近曹军水寨。
                              孔明命所有船只一字排开,船上兵士擂鼓呐喊。不多时,对岸水寨中万箭齐发,势如蝗雨。待船身倾斜,酒浆溢洒,孔明命人调转船头,逼近水寨受箭。如此这般,直至天明雾散方才收船而归。此时众船草垛之上皆已插满箭支。孔明命军士齐声高呼:“谢曹丞相赠箭!”曹操闻报大怒,知是中计,急调船来追,却哪里还来得及。待返回南岸,点数箭支,十万有余。
                              孔明与周瑜相视而笑,只觉两人心意相通,此间再无难事。
                              鲁肃得知曹营借箭之事惊出一身冷汗,问道:“倘若当时曹军派船来攻,如之奈何?”孔明但笑不语。周瑜答道:“子敬便是忧心。大雾弥江,我料曹操必不敢出。”
                              鲁肃无言,自忖心思远不及二人玲珑剔透,担忧亦是无用,只得作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6-13 1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