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君吧 关注:957贴子:31,426
  • 28回复贴,共1

【思君难平】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许平君一条命换了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霍去病时期建立的一个巨大家族的灭亡
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当然,有人要说,霍家被灭族,跟许平君之死没有什么关系,是因为他们谋反失败。其实,班固对于霍家宗族尽灭,也认为是因为“阴妻邪谋”,阴妻是指霍显,邪谋是指什么呢?我也不发表个人看法了,还是从官方的史书中找吧,看看霍家为什么要谋反?
“显曰:“丞相数言我家,独无罪乎?”山曰:“丞相廉正,安得罪?我家昆弟诸婿多不谨。【又闻民间喧言霍氏素杀许皇后,宁有是邪?”显恐急,即具以实告山、云、禹。山、云、禹惊曰:“如是,何不早告禹等县官离散斥逐诸婿,用是故也。此大事,诛罚不小,奈何?”于是始有邪谋矣】。”
可见,邪谋就是指霍家造反,而霍家造反的原因,是因为霍显杀了许后,这一点,霍家子孙跟班固都是这样认为的。
“县官离散斥逐诸婿,用是故也。此大事,诛罚不小,奈何?”于是始有邪谋矣”,从“始有邪谋”,以及许后被霍家所杀的事情泄露出来,宣帝罢免了霍家三候,驱逐离散他的诸位女婿,开始夺权,霍家的反应只是“不省死”,“数相对泣涕”,可见,一开始,他们不知道宣帝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也根本没有想过要谋反。
“谋令太后为博平君置酒,召丞相、平恩侯以下,使范明友、邓广汉承太后制引斩之,因废天子而立禹。约定未发,云拜为玄菟太守,太中大夫任宣为代郡太守。山又坐写秘书,显为上书献城西第,入马千匹,以赎山罪。书报闻。会事发觉,云、山、明友自杀,显、禹、广汉等捕得。禹要(腰)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唯独霍后废处昭台宫。【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关于霍家被连坐的到底是多少家,汉书跟资治通鉴记载各不相同。
《资治通鉴·汉纪十七》
“秋,七月,云、山、明友自杀,显、禹、广汉等捕得;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十家】。太仆杜延年以霍氏旧人,亦坐免官。”
不管是数十家还是数千家,这是宣帝朝最大一起杀戮,宣帝朝谋反的人,是根本没有谁牵连这么多家的。而且,从宣帝对霍光的态度来看,他是很欣赏霍光的。但是,向来恩怨分明的宣帝,容不下跟霍家有牵连的人,比如因为娶了霍家女,因此没有封侯的金赏,金赏还要上书休妻才能免于被牵连,而他的弟弟金安上却因为除霍有功被封侯。
所以,如果不是因为霍家杀了许后,还谋害元帝,霍家下场未必会好,但至少是可以保全有人祭祀香火不绝后的,最多被夺权,但侯爵跟财产肯定会被保留。因为霍光已死,剩下的霍家子孙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霍家被夺权被贬斥的时候,他们也从没想过谋反,只是觉得自己很委屈,被不公平对待,所以也只是抱怨一下,相对抱头痛哭而已。及至到了霍显承认自己杀了许皇后是事实,他们才大惊,觉得“诛罚不小”,从此有了谋反之心。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06-05 16:20回复
    两个皇帝
    儿子元帝
    《汉书 卷九 元帝纪第九》
    “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
    《汉书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而宪王壮大,好经书、法律,聪达有材,帝甚爱之。太子宽仁,喜儒术,上数嗟叹宪王,辅曰:“真我子也!”常有意欲立张婕妤与宪王,【然用太子起于微细,上少依倚许氏,及即位而许后以杀死,太子蚤失母,故弗忍也】。”
    孙子成帝


    汉书 卷十 成帝纪
    “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年三岁而宣帝崩,元帝即位,帝为太子。
    “其后幸酒,乐燕乐,上不以为能。而定陶恭王有材艺,母傅昭仪又爱幸,上以故常有意欲以恭王为嗣。赖侍中史丹护太子家,辅助有力,【上亦以先帝尤爱太子,故得无废】。”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6-06-05 16:22
    收起回复
      许广汉的园邑是比照诸侯王级别的
      宣帝父母史皇孙和悼后王翁须
      “谥法曰‘谥者,行之迹也’,愚以为亲谥宜曰悼,母曰悼后,【比诸侯王国,置奉邑三百家】。”
      许广汉
      “广汉薨,谥曰戴侯,无子,绝。葬南园旁,【置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法。”
      而葬礼比照皇帝的霍光,园邑也是300家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84)。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旧法】。”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6-06-05 17:06
      回复
        整个汉室江山
        “臣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语臣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韦、匡迭为宰相。【而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
        ——《汉书·元帝纪》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汉唐三君知子》
          “然孝惠之仁弱,几遭吕氏之覆宗;【孝元之优柔不断,权移於阍寺,汉业遂衰】;高宗之庸懦,受制凶后,为李氏祸尤惨。”

        宣帝不忍废元帝,导致汉室从此衰颓,而因为成帝是宣帝爱孙,所以元帝没有废立成帝,西汉从此灭亡。

        “臣之姑充后宫为婕妤,父子昆弟侍帷幄,数为臣言: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博览古今,容受直辞。公卿称职,奏议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於邑。建始以来,王氏始执国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
        ——《汉书.成帝纪》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6-06-05 17:07
        回复
          一座传颂千古的园林
          “宣帝少依许氏,长於杜县,乐之。【后葬於南原,立庙於曲池之北亭,曰乐游原】。”
          ——潘岳《关中记》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6-06-05 17:08
          回复
            一座象征尊贵王位与神仙居所的陵墓
            许平君的少陵依昆仑三重,昆仑在西汉是非常神圣的地方,是“太帝之居”,西王母的住所
            “昆仑”来自汉东方朔撰的《十洲记》(全称《海内十洲记》)
            《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淮南子·地形训》


            而少陵又在宣帝杜陵的南面,因此又称南园,古人以南面为尊
            因为南面在古代通常代指王位,是最尊贵的地方
            “成帝鸿嘉、永始之间,好为微行出游,选从期门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余,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帻,带持刀剑。或乘小车,御者在茵上,或皆骑,出入市里郊野,远至旁县。时,大臣车骑将军王音及刘同等数以切谏。谷永曰:“《易》称‘得臣无家’,言王者臣天下,无私家也。今陛下弃万乘之至贵,乐家人之贱事;厌高美之尊称,好匹夫之卑字;崇聚票轻无谊之人,以为私客;置私田于民间,畜私奴车马于北宫;【数去南面之尊】,离深宫之固,挺身独与小人晨夜相随,乌集醉饱吏民之家,乱服共坐,混肴亡别,闵勉遁乐,昼夜在路。”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时,大将军霍光辅政,上共己正南面,非宗庙之祀不出】。十二年,乃下诏曰:“盖闻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礼也。间者,上帝之祠阙而不亲十有余年,朕甚惧焉。朕亲饬躬齐戒,亲泰祀,为百姓蒙嘉气、获丰年焉。”
            ——《汉书.郊祀志下》
            “上自处置其里,【居冢西斗鸡翁舍南】,上少时所尝游处也。“
            ——《汉书·张汤传》
            “又特以玺书赐王太后,曰:“皇帝使诸吏宦者令承问东平王太后。朕有闻,王太后少加意焉。夫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今东平王出襁褓之中而托于南面之位】,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骜忽臣下,不自它于太后,以是之间,能无失礼义者,其唯圣人乎! "
            ——《汉书·卷八十·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6-06-05 17:25
            回复
              还有的晚上回来再整理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6-05 19:01
              回复
                霍光死后有不少人劝宣帝放霍禹一条生路的(就是削权保全),不过宣帝通通置之不理,所以有同情霍光家族的认为宣帝灭霍氏是欲擒故纵,捧杀型(类似于郑伯克段)。所以手段决绝完全是因为妻仇(没这层缘故保全霍氏完全可以采取那些人的建议)
                不过汉室衰败跟宣帝跟平君关系都不大了,完全是成帝的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6-06 23:02
                回复
                  霍家婆和霍山等人怎么会是宣成侯的家人?他们身上哪有一点点宣成侯的影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6-06 23:19
                  收起回复
                    楼主所言极是呢,前汉演义也说许皇后“杜南若有遗灵在,好看仇家灭满门”


                    IP属地:上海16楼2017-12-01 20:01
                    回复
                      如果霍显不鸩杀皇后,霍家人不阴谋造反,霍家下场不会这么惨烈。
                      霍光死后霍家权力肯定会被架空,家族走颓势是肯定的,但是至少不会灭门。


                      IP属地:山东17楼2017-12-08 12:43
                      回复
                        不知道12年后宣帝让霍成君搬走 是不是在含蓄地表达让她自尽的意思


                        IP属地:山东19楼2017-12-08 1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