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吧 关注:335,532贴子:10,072,831
  • 19回复贴,共1

这打了各位专家的脸(和讯网 直言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谷歌人工智能计算机和韩国九段的围棋比赛结束,计算机以四比一的成果取胜。就此,不少媒体说那是人工智能的“历史性跨越”。然而,我看到的欧美社会的围棋界、人工智能界老手和商界旁观者的议论多数说那是“公关”,主要理由是“猫腻”明显。我赞同他们的看法。
譬如,看介绍说,谷歌人工智能计算机搞围棋比赛主要方式是:
一:模仿大脑神经系统而用1200多个cpu合成。就此类科技开发问题,ibm搞“深蓝”时候已经解决,且是用“三维”和“四维”的方法(谷歌系统用的是啥,没看到,不知道)。那以后,别说1200多个cpu,就是1200万个cpu合成,也是应用扩展而谈不上“历史性跨越”了。进一步说,通过“深蓝”,ibm看到了电子机械类型的人工智能的极限,从此从而改变了人工智能科研发展方向。
二:其价值分析主要采取树理论。就此,树理论投入应用已经几十年了,各种新花招可以层出不穷但都是应用扩展而说不上基本理论方法的“历史性跨越”。别说高级工程师或数理学家了,就本人这完全外行的小网民用户,经过多年耳熏目染、也能掰乎些树理论的基本道理了。换句话说,我等外行都能看出那里没啥“历史性超越”,那多数内行们就更不会确认那有啥“历史性超越”了。
就此两方面来说,谷歌围棋计算机和韩国九段的对抗,不是智力竞赛,而是不公平的体力竞赛。恰如一些懂行者说:那个对抗就好比是奔驰赛车和田径冠军的长跑比赛。
再譬如,任何新技术开发应用都必须有“疲劳试验”,否则,就不是完整设计(甚至可视为不安全设计)。就围棋人机对抗来说,至少应该有两个疲劳试验:一个是“打劫”,再一个就是“耍赖”。
一:就“打劫”来说,其疲劳试验的意义是“没棋谱”:对付“单劫”,可事前输入棋谱数据供机器调动、即合算;而对付“双劫”尤其是“三劫”,那几乎就只能是依靠临阵算计了,即:可以输入棋谱数据,但其作业的空间成本和时间成本之高、可能使整个比赛设计变得没啥意义;或说,没相关数据参照调动,计算机的临阵算计结果就可能是死机,即没通过疲劳试验。谷歌相关主持人说,他们和韩国九段没有避免打劫的秘密协议。然而,五局比赛的劫材或打劫局面之少、令许多围棋行家看着不对劲。
二:就“耍赖”而言,其疲劳试验的意义是“纠错”:俗称“模仿棋”,我的前篇帖文解说为二维坐标的“对称点”招数、虽是古代招数却可让首次上阵的“棋盲”轻而易举地战胜谷歌人工智能围棋计算机。其主要道理,就是看那计算机程序设计有无足够的自我纠错和应对耍赖的能力(就人工智能而言,纠错运作能力如何比正确操作能力如何要重要得多)。举例:搞耍赖或模仿棋、搞到一定程度突然不搞而可投机定局取胜;而判断对方是否耍赖、耍赖到何时何处停止、且判断其以后的招数的几率,都可能远超过报道说的谷歌这次人工智能所说的3^361。正因为如此,我的前文建议,比赛规定每子思考时间不用60秒、而用三次弹指(大约三秒钟)。其实,ibm早就指明纠错或对付耍赖招数的主要方法,那就是“以牙还牙”、学究了说是用模糊逻辑和群论数学来搞设计(我的前帖说了,我不懂那类设计、只是从行家解释那里获得某种印象;因而,要问技术问题就去问ibm相关行家)。因此,若真是搞科技开发而不是搞商业公关,那就至少应该包括“耍赖”或“模仿棋”之类的疲劳试验;可五局比赛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注:就本人前帖提出“耍赖”(二维坐标对称点招数)即“模仿棋”,有留言说:模仿棋及其破解早有了,博主不知道吗?不会玩就别丢人现眼。对此,上述文字算是个答复吧:本人是否知道古代就有的招数、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搞人工智能设计的工程师们是否知道。至于本人的围棋水平,可说顶多是个“略能看看而不会玩”的外行观众;若跟入段的行家对抗,那别说让我九子了,就是让我18子,我也会输个一塌糊涂。(注完)。
简而言之,这次所谓人工智能和韩国九段的围棋对抗,有很明显的公关味道。其究竟有无人工智能科技开发的所谓“历史性跨越”的意义,就让我等用户看看谷歌的检索效率有啥“历史性跨越”的提高吧。当然,这里也不妨说句丑话:对这次围棋对抗,国内媒体大都把它说得神乎乎的;那说明的是国内计算机检索的理论方法和工作效率比谷歌等差得还是太远的事实,还说明中国是世界最大计算机市场的同时也是计算机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水平都很低的事实。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4-22 09:58回复
    说实话,模仿棋可以没有,但打劫也很少,糊弄同行呢?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4-22 10:01
    回复
      楼主先找了一个拿百度百科当文献的博士说的话做论据
      现在拿商业网站做支持。
      水平可想而知。
      翻来覆去就是为了证明这点

      幼稚可笑


      5楼2016-04-22 10:23
      回复
        谷歌人机是炒作公关,这没有问题。
        ag并没有什么超前的“黑科技”,也没有问题。
        谷歌策划本次宣传,耍了点小心眼,更不是问题。
        不过楼主要以为“模仿棋”这种垃圾手段就能试出问题,那是棋盲才说的出的话。不信下个单机的Zen或疯石下模仿棋试试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4-22 10:25
        收起回复
          哦,承认啦。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4-22 10:28
          回复
            哈哈哈哈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4-22 10:29
            回复
              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促成第二次人机大战


              IP属地:河北10楼2016-04-22 10:34
              回复
                拜托能不能找篇稍微懂点围棋和算法的人写的文章啊……


                IP属地:上海13楼2016-04-22 11:01
                回复
                  图灵奖没问题, 围棋就是人工智能的一大难题。deepmind不仅攻克这个难题,使用还是通用算法,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巨大影响。里面还有些黑科技还没公开,如何调参数等


                  IP属地:重庆14楼2016-04-22 11:02
                  回复
                    楼主撒都不懂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4-22 11:17
                    回复
                      我觉得好一点的电脑装zen4. 60秒,已经有人类45段的水准,更何况有1200个CPU和深度学习功能的阿法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4-22 17:18
                      回复
                        基本可以确定这博主就是一反智狗。


                        18楼2016-05-21 04: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