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翼雪拉比吧 关注:18贴子:1,181
  • 6回复贴,共1

三国杀新出了一个武将,嗯,按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国杀新出了一个武将,嗯,按理来讲,吧友应该大多在讨论技能强度如何(毕竟杀吧,那么比例应该极高),但出乎意料,相当一部分吧友在吐槽这个武将是谁,要么不认识,要么没听说过,甚至吐槽三国杀净出些不知名人物。总之一句话,“王基是谁”。
在这里我并不想去科普王基的生平事迹,也不想发读书卡,真想了解王基这个人的已经去百度了,不想了解的也不强制去了解。只是通过这种现象就暴露出人们普遍的一种三国观,那就是对三国前期(差不多诸葛亮死之前,只是个人定义)的人物或事迹如数家珍,然而到了后期,三国基本就成了一段空白,就像啥都没发生过几十年就这么过完了,包括有实力的文臣武将,一律不知,不考虑他们的能力与前期将领谁高谁低,但论人气,后期被完爆。
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毕竟小说的普及程度永远要比史书高,如果没有《三国演义》的出现,关于三国的大多元素都将不复存在,什么三国志啊,三国无双啊统统不会出(没人关注三国出个毛,五千年历史也没见几个时期出过游戏),首先三国的关注度就远远不会达到今天这种程度。
三国的高知名度必然对人们关注传统文化是好处,但从《三国演义》本身的篇幅来看就注定了今天前重后轻的三国观,因为小说本身就前重后轻,全篇120回诸葛亮死时就104回了,三国最后将近五十年的历史被压缩成了十六回,因此产生当今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前重后轻还不算大问题,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小说的普及性之广,并造成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基本来自于演义。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这么来说,我们对先秦的了解基于《史记》,对汉朝的了解基于《汉书》,对于晋的历史可以看《晋书》,但对于三国的历史多数人可能不会去翻《三国志》的。类比于隋唐,宋江起义,历史和小说的内容有很大出入,然而大家对那段历史的了解是出于小说。了解历史不是看史书而是看与历史关系不高的小说,真是 。我甚至可以假设,如果上下五千年,每朝每代都有知名度高的小说,那二十四史都可以撕了,小说实现了野史没有实现的取代正史地位的愿望,不觉得太讽刺了吗?
因此,在这里我提倡大家有时间可以去了解真正的三国历史,无论百度也好看书也罢,至少要知道历史和小说是不同的,事迹、人物,多了解一下没坏处,就拿王基来说,看一下王基传,看了事迹,知名度自然不就上来了吗,不认识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少了。
该说的也说完了,如果认为有道理我很高兴,如果认为我就是来水贴的或者在杀吧发这些举报我的,我也无所谓,单纯想玩三国杀的完全可以不用了解,反倒浪费你玩的时间也不好。但还是那句话,为啥叫三国杀,因为三国,因为这虽短却灿烂的近百年历史,虽然三国杀得考虑商业利益,但如果放弃了三国文化,那真就丧失了灵魂了。
最后,如果要问我为啥不在三国吧发这个贴,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知道王基我还发这个贴干甚?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15 23:42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3-16 00:05
    收起回复
      然而王基演义也牛,依然没有人知道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3-16 07:56
      回复
        @百度 是这样百度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3-16 18:48
        回复
          能说说王基技能的典故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3-16 1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