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化成仙吧 关注:157贴子:5,623
  • 1回复贴,共1

北大“卖肉才子”成名后战战兢兢 创办屠夫学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大“卖肉才子”成名后战战兢兢 创办屠夫学校
广州日报
转播到腾讯微博
陆步轩创作的书籍
转播到腾讯微博
陆步轩
转播到腾讯微博
此图由Gettyimages提供
2003年7月,媒体一篇《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激起千层浪,让“陆步轩”这个名字广为人知,并引起社会“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的大讨论。2013年4月,陆步轩登上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自称“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激起了更大的争议。陆步轩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有一阵子,他很躲避媒体。其间,误解甚至伤害时有发生,他为此沉默了许久。那么,这些年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如今,他又在做什么呢?随着新书《北大“屠夫”》的出版,记者专访了陆步轩。
两次引起热议
陆步轩出身于陕西农家,不善言辞,但他很认真地回答记者的每一个问题,生怕记者听不清楚,力图字正腔圆,还一直谦和抱歉自己“不善口头表达”。他的文字却又文采飞扬、幽默恣肆。
这种反差一如他的人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错位的人生。
2003年7月,《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的报道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陆步轩一夜之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他说:“感谢媒体的关注,让我曾经一鸣惊人。”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关注下,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他进入一家事业单位从事文字工作。
当时的北大校长许智宏屡次邀请陆步轩回北大做演讲,一开始他都婉拒。直到2013年,他终于去了北大演讲,在演讲里,他说他只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而又为生活所迫,在西安街头摆摊卖肉的小贩。“给北大抹了黑,给母校丢了脸”这句话哗然一片。多年过去,回顾当年的演讲,陆步轩很坦然地说:“我这话其实是替一部分人说的,在传统上,人们认为北大是培养各种‘家’的,而我是比较另类的,所以就那样说了,这句话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就我自己来说,其实很大程度是自嘲。”
但世事沧桑,谁知道下一个路口是怎样的呢?
成名后反而战战兢兢
一夜成名后,陆步轩说话做事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唯恐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被人揪住弄得沸沸扬扬,甚至被误解、非议、戳脊梁。“同情、怜悯我的人说我时运不济;对我抱有成见者则说我脾气暴戾,自命清高,能力不济。其实,我就是个凡夫俗子,吃五谷杂粮,生喜怒哀乐,人品与为人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高尚,只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随遇而安,不肯落井下石或者锦上添花,不会转弯抹角,阳奉阴违。”陆步轩诚恳地剖析自己。
出名后,媒体蜂拥而至,“刚开始,我出于礼貌予以接待。但后来,来人实在太多,又找不着合适的借口予以拒绝,只好关掉手机,东躲西藏,避而不见”。
有出版社的同志几次登门约稿,但当时他要为生活奔波,实在抽不出时间与精力静下心来,而且,“多年与笔墨无缘,不读书,不看报,更不写东西,唯恐写出的文字难登大雅之堂,贻笑大方”。后来,发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让陆步轩受到伤害,耿直的他最终决心还是拿起纸笔,写下这本《北大“屠夫”》。写完书后,想想他又忍不住好笑,“我的人生故事写出来就像一场恶作剧,一则黑色幽默——好在大家都知道我是个言辞木讷、不苟言笑、老实巴交的家伙,缺乏糊弄人的心眼,更不会杜撰故事,哗众取宠。这一点至关重要。”
发挥优势 创办“屠夫学校”
虽然当年是为了生计开始卖猪肉,可是也由此练就了陆步轩慧眼识肉的本事和一刀下去精准到两的绝技。2007年,北大校友陈生去市场买菜,从中捕捉到商机,开始做土猪品牌。陈生说:“卖猪肉比卖电脑还有技术含量。”起初陆步轩也不理解这句话,后来想想,还是有道理的,毕竟电脑零件是机械加工的,很规范,严格按照程序组装即可;生猪是自然生长体,个体差异很大,大多数情况下全凭经验把握,对分割师的技术要求很高。陈生看重陆步轩的诚实和质朴,2008年,他们共同在上海和广东创办屠夫学校,既有实际经验和又有文字功底的陆步轩负责编写教材。
随《北大“屠夫”》一书附赠的小册子,其实是一本“猪肉通”:揭秘猪肉内情,教你如何挑肥拣瘦,选购放心肉。说到底,陆步轩这个吃亏吃得太多的人,不希望其他人吃亏。
对话陆步轩——
在过好生活的基础上
多为社会做有益的事
广州日报:如今回头看,觉得北大的经历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陆步轩:考入北大的人,只能证明他们天赋高,文化课学得好,其他说明不了什么。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从封闭落后的农村来到首都,在北大学习生活了四年,开拓了眼界,学习了专业知识。如果我没有北大四年的经历,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正因为有了这个经历,北大学子与卖猪肉的,形成很大反差,在别人眼里简直是云泥之别。我的“出名”就源于此差异。
广州日报:和校友一起创办屠夫学校,您觉得您在这行的优势在哪里?
陆步轩:我平时还是在西安,但作为陈生的特别顾问,我经常去广州,我主要是用自己丰富的市场经验来指导养殖。我卖了10年猪肉,对猪的任何部分,包括养殖方面都非常熟悉。而且我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这是只精通理论的专家和一般只擅长实践的刀手所不兼备的。
广州日报:您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现在的生活是你理想的生活吗?
陆步轩:我过去的理想是书生理想:有书读,有工资拿。但好多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这个人半辈子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累都受过,哪儿都能适应。现在我五十多岁了,物质生活可以说无忧了,所以现在的理想是,在过好生活的基础上,能多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我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
广州日报:您对广州的印象如何?
陆步轩:刚开始我不太适应广东的饮食,觉得广东人吃一些很怪的东西,不像我们老家一碗面条那么简单,可后来适应了,越来越喜欢吃广东菜,比如潮汕菜,真是好吃极了。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家的思想比我们老家来说真是开明活跃多了。
(广州日报)


IP属地:北京1楼2016-03-12 13:11回复
    “北大屠夫”跌宕就业创业记
    作者:桂全宝
    陆步轩者,西安长安人氏,生于乙巳年某月。
    轩幼贫好学,强闻博识,卓越超群,颇受师睐,曰“他年当名冠华夏”。
    甲子年夏,轩金榜题名,赴北大游学专攻国文。学业既成乃入长安柴油机厂供职。无奈风云变幻河东河西,企业倒闭破产。轩步陶朱公后尘,转战商海,多职练摊,豪无建树,以糟糠度日。妻叹曰:“尔堂堂贡生,何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轩曰“他日当富,君不闻朱买臣五十而贵、姜子牙八十而相乎?”
    受挫无奈,轩乃开店卖肉。久受国学熏陶,轩诚实忠厚,童叟无欺。肉店名声大噪,门庭若市,邑人趋之。壬午年邸报以《北大贡生长安卖肉》叙轩境况,国人哗然并叹息:“贡生卖肉,千里马卧槽,伯乐难常有!”
    事播天下,九州咸知。碍于舆论,翌年有司擢轩入职太史馆为吏。乙酉年轩作书自传《屠夫看世界》,一时洛阳纸贵。戊子年轩偶识校友陈生。生卖肉积财万贯,富比邓通。生邀轩共事,两屠夫英雄相惜一拍即合。轩南下穗城,办屠夫庠序。
    庚寅年轩腿疾受伤,静心撰写屠夫心得。翌年,轩登庠序三尺讲台,主讲猪肉营销,学子争睹。母校闻之,屡邀轩回校以身说法,轩婉拒。癸巳年秋,受祭酒力邀,轩回校演讲,听者云集,万人空巷。轩朗声而言:“吾一介屠夫,徒辱母校之名,学弟学妹以我为戒”。祭酒许智宏挺轩而曰:“北大贡生可为将相亦可为贩夫,可为学者亦可为走卒。职业有分工,岂有无贵贱乎?勿过自谦,尔乃吾校得意门生”。
    轩静心反思,颇以为然,信心倍增。同年轩与生计谋重回京城。十月“壹号土猪”开店迎客,京畿邑人趋之若鹜,肉店摩肩接踵。旋即生、轩又开十二家门店。迄今生、轩已在京沪穗开店七百余家,销售额数以亿计。世人无再嘲矣。
    轩贫乃时势所造,然其贫不矢真,贫不骛远,甘当屠夫,立足小事而成大事,诚可贵也;轩富逢风云际会,然富不跋扈,富不忘义,著书立传,以身说法,授肉秘笈,砥砺后生,诚难得也。轩之人生,起伏跌宕,既富戏剧,又富哲理,可为天下落魄者戒—贫时勿怨天尤人,立足当下砥砺拼搏终有云开之日;亦可为富贵者鉴——富时勿得意忘形。保持本我,方得始终,方受景仰。
    时下就业日难,然大众创业潮流滚滚,莘莘学子岂可“高不成低不就”,惶惶终日于游戏乎,靡靡终日虚度光阴乎?轩之人生,可为就业创业之镜也!
    文/桂全宝


    IP属地:北京4楼2016-03-12 1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