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阁全球史吧 关注:2,481贴子:206,165
  • 14回复贴,共1

【风云阁】小說與稗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02-28 00:39回复
    《國語·周語上》:“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韋昭注:“庶人卑賤,見時得失,不得達,傳以語士也。”余嘉錫也說:“夫庶人傳以語士,則士必當入告於君,正所謂士傳言也。”其實韋昭注與余嘉錫所說都不正確。古書中有關“士傳言”的記載很多,但各說又略有不同。《左傳·襄公十四年》曰“士傳言,庶人謗”,賈山《至言》曰“士傳言諫過,庶人謗于道路”(見《漢書·賈山傳》),賈誼《新書·保傅》、《大戴禮記·保傅》都作“士傳民語”,四者相近。而《國語·周語上》以及《呂氏春秋·恃君覽·達鬱》、《淮南子·主術》卻都作“庶人傳語”。到底是“士傳言”還是“庶人傳語”呢?其實兩種說法都不錯,這裏的關鍵所在是,所謂庶人,在這裏是特指庶人之在官者。
    古代之庶人,往往有被徵召入官府爲役者,其地位與周代的下士相當,不必耕作,但有較少的俸祿以爲生。這在先秦古籍中多有記載。《孟子·萬章下》:“大國地方百里,君十卿祿,卿祿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孫奭疏:“而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者,蓋庶人在官者,是未命爲士者也,謂府史之屬,官長所除,不命于天子國君者也。其祿比于上農夫,然而不耕之者,蓋以士勞力於事人,不爲無庸也,而祿且足以代其耕矣。”孫奭此說或本自鄭玄。《禮記·王制》:“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爲差也。”(此說可能源自《孟子》)鄭玄注:“庶人在官者謂府史之屬,官長所除,不命于天子國君者。”以上兩例都稱“庶人在官者”,而只稱“庶人”者,也有同樣的含義。《書·胤征》:“嗇夫馳,庶人走。”孔穎達疏:“庶人走,蓋是庶人在官者,謂諸侯胥徒也。”《儀禮·喪服》:“庶人爲國君。”孔穎達疏:“庶人謂府史胥徒,經不言民而言庶人,庶人或有在官者,據在官者而言之。”[19]
    由此可知,《國語》、《呂氏春秋》、《淮南子》中所謂的“庶人傳語”是指庶人之在官者傳民語,與“士傳言”的說法並不矛盾。而《左傳》、《至言》中所謂“庶人謗”,則應指一般的庶人。《論語·季氏》云:“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也是這種用法。到了漢代,庶人仍有入官府服役之事。晁錯于景帝時上疏云:“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見《漢書·食貨志上》,顔師古注:“服,事也,給公事之役也。”)東漢時王符仍使用過“庶人在官者”,其《潛夫論·班祿》曰:“其班祿也,以上農爲正,始于庶人在官者,祿足以代耕,蓋食九人。諸侯下士亦然。”(其說應本自前述《孟子》、《禮記》)由於漢以後庶人服役多爲勞役、徭役之事(秦以前也有),庶人一詞原來所具有的“庶人在官者”的意思也漸隱而不顯。此外,先秦古籍裏又有提及“庶士”的。如《書·酒誥》:“庶士有正。”《詩·衛風·碩人》:“庶薑孽孽,庶士有朅。”《詩·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然而這裏所說的“庶士”的並不是指下士一類的士,而分別是指衆士、臣子、男子等。《禮記·祭法》云:“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竈。”又云:“庶士、庶人無廟。”這裏的“庶士”到與下士之類相近。西漢末王莽依託周禮改制時,其官制中於元士、命士、中士、下士之下又有“庶士”之目(見前),大約正與“庶人在官者”相當。


    5楼2016-02-28 00:40
    回复

      前面已講到,王莽官制中的庶士正與待詔相當,與“庶人在官者”相當。那麽,待詔是否有“庶人傳語”或“士傳言”之事呢?事實上,待詔或徵召,或自進,來自各地,出於民間,本來就可以算作是民間的代表。而他們在向皇帝進書、獻策之時,不可避免地也會表達民間的思想和意見。除此之外,皇帝也有向他們詢問民間之事的時候。如始元六年,漢昭帝“詔有司問郡國所舉賢良文學民所疾苦。”(《漢書·昭帝紀》)鴻嘉二年,成帝詔曰:“其舉敦厚有行義能直言者,冀聞切言嘉謀,匡朕之不逮。”(《漢書·成帝紀》)其實在漢代察舉征辟制度中,其察舉之目就有“能直言極諫”一項,並且往往與“賢良方正”並稱。漢代第一次察舉在漢文帝前元二年,當時就已有此目。《漢書·文帝紀》記載,前元二年文帝詔曰:“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前元十五年,“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上親策之,傅納其言。”(顔注:“傅讀曰敷,敷陳其言而納用之。”)後來的察舉也常有此目。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後第一次察舉,“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漢書·武帝紀》)建初元年,漢章帝詔曰:“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國守相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後漢書·章帝紀》)這樣的記載非常多,不一一列舉。我們知道,這些以“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察舉之人到京後有的便爲待詔,而有的則直接拜爲郎官,二者都有議論之事,唯待詔須待傳召罷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待詔以及較低級的郎官(最高級的是議郎,秩六百石。)正如周代的士,他們繼續扮演著“士傳言”的角色。
      《漢志》和《隋志》關於小說的論述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極力強調小說與“輿人之誦”、“芻蕘之議”的關係,也就是說,小說也能有益於天子國君的統治,君主應從這些“街談巷語”的“小說”中汲取普通百姓的意見,改善自己的治國牧民之道。在這種情況下,小說除去了它淺薄迂誕、虛妄不經的色彩,而成爲有益於統治教化的民間議論。所以《漢志》才會說“如或一言可采”,《隋志》才會說“過則正之,失則改之,道聽塗說,靡不畢紀”。不過,比起《漢志》來,《隋志》還增加了一個重要的內容,即將小說與採風詩歌謠聯繫起來:“孟春,徇木鐸以求歌謠,巡省觀人詩,以知風俗。過則正之,失則改之,道聽塗說,靡不畢紀。”據《漢書·食貨志上》:“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漢志·六藝略·詩》中也說:“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其實這也很象古時的傳說,或是一種理想,但到了漢代,採風詩之事卻變爲現實。據《漢書·禮樂志》記載,漢惠帝二年已出現了樂府令,但正式設立樂府採詩則在漢武帝時。《漢志·詩賦略》:“自孝武立樂而采歌謠,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


      7楼2016-02-28 00:42
      回复
        讚!二師兄威武~
        小說者,稗官野問,閒或志怪以爲娛,非眞也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2-28 16:06
        收起回复
          好貼,頂之
          历史系列贴吧分支
          历史风云阁全球史吧
          一个学术小众贴吧
          没什么特别
          背靠近几乎是历史类群中最大的qq总群
          好歹也算拥有一批人物
          现在 风云阁
          招贤納士
          诚待君临
          发帖请加前缀【风云阁】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2-28 17: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