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u2ww吧 关注:31贴子:2,288

faq常见问题解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ww头像镇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2-02 09:16回复
    1.高温和加热的区别是什么?
    高温的话一般是指800摄氏度以上,一般的火焰无法达到的温度,在实验室时一般用酒精喷灯【也有普通酒精灯加网罩】提供高温条件。一般只有在固体与固体或与惰性气体反应,以及固体分解时用。加热的话一般是指800度往下看,一般的火焰就可达到此要求,在实验室时一般用酒精灯提供加热条件。
    3.初中的微溶物算沉淀吗?
    4.盐的酸碱性如何区分?它的原理?
    5.烧碱和熟石灰的腐蚀性如何?
    6.化学满分是多少?
    7.化合价是什么鬼?
    8. 核聚变和裂变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9.制取氧气的实验有哪些?
    10.如何学习除杂?
    11. 电解水实验中,直流电改为交流电会怎样?
    12.如何区别纯净物,混合物,单质,氧化物?
    13.初中什么教辅资料好?
    14. NaOH和KCl在溶液中能共存,那么假如把两者的混合溶液进行蒸发结晶,是否会出现NaCl或KOH?
    15.如何复习效率高?
    16.火焰的哪一层最亮? 外焰和氧气接触充分,完全燃烧,温度最高
    内焰燃烧不充分,生成很多碳的小颗粒,受热发光,最明亮
    焰心缺氧,几乎不燃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2-02 09:28
    回复
      高温和加热的区别是什么?
      高温的话一般是指800摄氏度以上,一般的火焰无法达到的温度,在实验室时一般用酒精喷灯【也有普通酒精灯加网罩】提供高温条件。一般只有在固体与固体或与惰性气体反应,以及固体分解时用。加热的话一般是指800度往下看,一般的火焰就可达到此要求,在实验室时一般用酒精灯提供加热条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2-02 14:28
      回复
        初中的微溶物算沉淀吗?
        对于这个问题要灵活理解这个沉淀,所谓沉淀即溶解度很小达到饱和以后不能再溶解即成沉淀.
        生成物是微溶物算不算沉淀,能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要看反应物的溶解性如何.如果反应物都是可溶物,生成物中有微溶物则能反应,微溶物是沉淀.例如:
        CaCl2 + Na2SO4 === 2NaCl + CaSO4↓
        2AgNO3 + CuSO4 === Cu(NO3)2 + Ag2SO4↓
        如果反应物中有微溶物,生成物也是微溶物,这个问题就要具体灵活地对待,一般来说反应是不会进行的,如果进行的话,就是溶解度大的向溶解度小的转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2-02 14:28
        回复
          盐的酸碱性如何区分?
          前提:可溶。看属于哪种盐类,(规律:谁强显谁性)
          强酸弱碱盐,其盐溶液显酸性,例:CuCl2溶液,显酸性,盐酸是强酸,氢氧化铜是弱碱。
          强碱弱酸盐,其盐溶液显碱性,例:Na2CO3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是强碱,碳酸是弱酸。
          强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其盐溶液都显中性,例:NaCl溶液.
          HCl、H2SO4、HNO3是强酸,KOH、NaOH、Ba(OH)2、Ca(OH)2都是强碱。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2-02 14:31
          回复
            烧碱和熟石灰的腐蚀性如何?
            都是强碱,具有强腐蚀性。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烧碱溶液相对来说比氢氧化钙强,所以主要是看浓度,浓度越大,腐蚀性越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2-02 14:34
            回复
              化学满分是多少?
              各地的化学满分不同,常见的化学满分从60,70,100不等,所以本地化学满分情况建议直接问老师。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2-02 14:34
              回复
                核聚变和裂变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核裂变和核聚变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它们属于核反应(或者说是核变化)!物理变化是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发生变化,但是分子并没有被破坏;化学变化是分子中的离子发生的相互结合,交换等,但是原子并没有被破坏,因为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核反应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发生变化产生的原子核的重组,它把原子核都破坏了。是更实质的变化,能量更大,更不容易进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2-02 14:35
                回复
                  制取氧气的实验有哪些?
                  工业制法: 氧气的工业制法是分离液态空气。
                  氧气体积约占空气的21%,氧气的沸点比氮气的高,所以先将纯净干燥的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的空气,然后在升温到一定温度,氮气变成气体,余下的就是较纯净的氧气了。
                  实验室制法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2H2↑+ O2 ↑
                  2、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 ==K2MnO4 + MnO2 + O2↑
                  3、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加热,二氧化锰== 2KCl + 3O2 ↑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2H2O2== MnO2==2H2O+ O2 ↑
                  5、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加热==Hg+ O2 ↑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是2、3、5.
                  1、成本太高,5、汞有毒
                  高中还会学到过氧化钠加水制取氧气:2Na2O2+2H2O====4NaOH+O2↑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2-02 14:36
                  收起回复
                    如何区别纯净物,混合物,单质,氧化物?
                    一、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何区别
                    初中课本指出:“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在理解、运用这两个概念时应注意下列几点区别:
                    1.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多种,物质种数不固定。混合物中每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可多可少也无固定值。但有些问题必须清楚,纯净物中元素的百分含量一定是定值。而所含元素百分含量是定值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含碳100%的物质可以是金刚石,也可以是石墨的纯净物。或是金刚石和石墨两种物质混合成的混合物。纯净物一定有固定不变的化学式。如纯水的化学式为H2O。但有确定化学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化学式为C2H6O的物质可以是纯净物乙醇或甲醚(一种有机物)。也可以是乙醇和甲醚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这就说是,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仅凭物质组成还远远不够。
                    2.纯净物有固定结构,混合物没有固定结构。结构一般指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结合方式、排列顺序和空间的构型等。相同物质,结构相同。不同种物质,结构不同。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因此纯净物有固定结构。混合物由于组成物质的成分不固定,结构也就不固定。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结构是首要条件。
                    3.纯净物有固定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别是结构。由于混合物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因而它的性质将了随着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混合物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性质。相反,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因组成的结构固定,因而性质就固定。如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沸点等。纯净物如果掺入杂质变成混合物,则它的熔点、沸点就随杂质的多少而发生变化。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性质固定与否不是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的唯一标准。因为有恒沸点的混合物也有固定的沸点,如98%的浓硫酸沸点是338 ℃。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所说的纯净物也都含少量杂质,其杂质含量限度要以对生产和科研不产生有害影响为标准,纯净与否是相对的。纯净的一般是指含杂质很少的具有一定纯度的物质。
                    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如:氧气、氮气、铜、铁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CO2、水H2O、高锰酸钾 KMnO4等
                    但无论单质,还是化合物都是纯净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2-02 14:36
                    回复
                      如何学习除杂?
                      1. 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
                      (1)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巾的各组分分开,并将物质恢复到原状态。
                      (2)提纯和除杂: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在提纯过程中,如果杂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必恢复成原物质。二者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似的,但分离比提纯的步骤要多,因为各组分均要保留,绎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各组分经转化而分离后还要复原为原来的组分物质提纯和除杂过程中经常用到分离操作,二者有时又密不可分。
                      2.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
                      (1)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要求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在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可和保留物质应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2)“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中的少量Fe2(SO4)3应选用BaCl2而不应选用Ba(NO3)2,否则发生反应3Ba(NO3)2+Fe2(SO4)3==3BaSO4↓+2Fe(NO3)3溶液中又增加了Fe(NO3)3.
                      (3)易分离:反应后,物质的状态不同,便于分离。
                      (4)不污染环境:即耍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5)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常见除杂的方法: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H)2(含CaO)加足量水
                      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 NaOH 溶液
                      酸、碱、盐溶液的除杂技巧:
                      1.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阳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阴离子不共存的阳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选用稀H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2NaOH+ H2SO4==Na2SO4+2H2O)、除去KCl溶液中的 K2SO4:可选用BaCl2溶液为除杂试制(K2SO4+BaCl2 ==2KCl+BaSO4↓,过滤除去)
                      2.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阴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阳离子不共存的阴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阳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BaCl2:可选用 Na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BaCl2+Na2SO4=BaSO4↓ +2NaCl,过滤除去).再如除去KNO3溶液中的AgNO3:可选用KCl溶液为除杂试剂(AgNO3+KCl=AgCl↓ +KNO3,过滤除去)。
                      3.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离子、阳离子都不相同时,应选取与杂质中阴、阳离子都不共存的阳、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CuSO4:可选用Ba(OH)2溶液为除杂试剂[CuSO4+Ba(OH)2= BaSO4↓+Cu(OH)2↓,过滤除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2-02 14:37
                      收起回复
                        初中化学什么教辅资料好?
                        个人推荐1.曲一线科学备考系列。五年中考三年模拟(讲解和题目都有,可以边看概念边刷题)
                        ,初中化学知识清单(侧重讲解)
                        2.王后雄的教材完全解读。我初中学化学用的就是这个,适合自学,知识拓展,讲解都很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2-02 14:37
                        回复
                          如何复习效率高?
                          1.看自己之前做的错题。
                          2.看知识结构,网络图,梳理思路。
                          3.看一些重难点例题的讲解,可以自己动手做题,练手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2-02 14:39
                          回复
                            @2u2ww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2-02 14:40
                            收起回复
                              火焰的哪一层最亮?
                              外焰和氧气接触充分,完全燃烧,温度最高
                              内焰燃烧不充分,生成很多碳的小颗粒,受热发光,最明亮
                              焰心缺氧,几乎不燃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2-02 14: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