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剑道交流吧 关注:2贴子:10
  • 0回复贴,共1

剑道名家箴言连载之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剑道,是使用刀剑,为磨练战斗技术而起的。”又说“剑道是由刀剑来修炼攻防的理法之道也”。虽然这样,但我相信,在被称为击剑、剑术的武家时代,当然不能怪如此的称呼。不过自从江户中期时代,由贝原益轩等一些学者中,呼之为剑道,而在磨练剑技的过程中,把士道和剑道结在一起,固定它为武士的练武场的中心。现在来考虑今后的剑道时,由于明治四年的废刀令,持续了数百年的武士阶级消失了,为此必然受到影响的就是剑道等吧。因而,神原键吾等人,为保存剑道,不惜借用击剑要领而努力。在这种变动中,我感觉只管修炼剑道而努力的山冈铁舟老师最亲近。他爱剑法如发狂,自志说,“余二十四岁时,在一周内不断地做了一千四百次的比赛,但不觉得任何疲劳和衰弱。”
老师说;“剑道应该是不用力,用由其人的剑的修炼的威力去制服对方才行。”他一辈子,听说都没有拔过一次刀。他于明治十三年三月三十日,五十一岁时,就大悟,开创了“无刀流”说:“‘无刀’就是心以外无带刀之意,然而……”。
应光 秀国
如“剑随手”、“手随心”,心的磨练才应该成为剑道修行的中心的。所谓剑客、名人等诸人,以往、现在,皆为此点而费尽苦心。
我们的远祖流了血,在永恒之间培育使其成长。虽经几次苦节,但看到遂次发展的现状时,我们会衷心感到那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的。这是因为“剑”特有的内容而来。
当然,此后的指导员也好、被习者也好,应该加强研究这点才行。不能说是,只为着对古来物的兴趣、或好奇。一定有什么东西的。那就是因为在我们的血肉之中的“武士道”,即是仁、义、礼、勇、诚等,一遇到时代的转变,即被废改陶冶而流传下来的。
泽木与道师说:“持剑的目的,就是要创造自己。”大森曹玄师说:“剑,恰似三尺的武器而为之‘禅’”。
又已故内藤高治老师讲:“时常,剑道要用武士之心去行之。”实在都是意思深奥,又明示今后的剑道的姿势。换言之,剑道是持有独自的风格的精神文化。因此,此后的剑道,应该由不偏而准确的修炼而锻炼身心,借着剑道的特性来形成人格、充满自己,来制造能贡献国家和社会的人才,才是此后的剑道的推进方向。并且,我希望应该以日本独特的高等文化财产为目标,来培育下代。


IP属地:山东1楼2016-01-26 22: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