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吧 关注:6,947贴子:40,424
  • 0回复贴,共1

马品种(二)西来的天马—阿哈尔捷金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中亚的土库曼斯坦,有一个繁衍数千年的品种——阿哈尔捷金马。土库曼人将其视为自然的恩赐,民族的骄傲。而土库曼则因为阿哈尔捷金马被冠以“天马之乡”的美名。
阿哈尔捷金马,又译阿克哈塔克马,我国俗称汗血马,是我国人民最熟悉的马种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阿哈尔捷金马有着不同的名字,比如马沙盖特马、巴克特里亚马(大夏马)、帕提亚马、尼塞马和波斯马。从已发现的文字资料以及历史文物可以看出这些马与今天的阿哈尔捷金马非常相似。至于其名字为何如此繁多,王振山教授曾专门撰文介绍过:阿哈尔捷金马这个名字最早源于19世纪20年代,生活在阿哈绿洲的特克部落拥有着最好的马品种,于是便有了“阿哈—捷金—汗部落马”的概念。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正式有了“阿哈尔捷金马”的名字。其实阿哈尔捷金马这个名字来自俄语,而这个译法也很有意义,既突出了马的敏捷又反映了马典型的“金”色毛色特征。其实,在土库曼语中称其为“阿哈—特克—马”。其中“阿哈”一词取自阿哈绿洲,“特克”取自土库曼最大的部落——特克部落。阿哈绿洲坐落在科佩特山脉山麓地带,交通闭塞,正式这种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保持了阿哈尔捷金马的数千年的血统纯正性。
阿哈尔捷金马体质细致、干燥,体型轻盈而体幅窄。头部细致清秀,与身体结构协调。脸颊宽大,多为直头或轻微凹头。眼睛大而有神,鼻孔宽大,双耳竖直,耳根间距稍宽,耳长而薄,形状优美。颈部细长,多为鹿颈;颈础高,几乎垂直于身体。被毛稀少,多数表现稀疏。鬐甲高长且肌肉发达,肩部长而倾斜角度良好,嘴角线一般高于鬐甲。胸部窄而且浅,肋骨扁平,假肋短,拱隆度较小。背长而柔软,腰部稍长,背腰结合良好。后躯窄但筋肉明显,瘦削修长。尻部长而有力,多为正尻。腿部细长,轮廓明显,筋腱清楚。前肢呈正肢势,后肢多为直飞节。无距毛,系部细长,且不同于其他马前系长并较之于后系倾斜的特点,阿哈尔捷金马的后系并不短于前系,并更倾斜,这可能是长期生活在松软沙地造就的特殊细部结构。蹄小而坚硬,蹄踵稍低,蹄质坚实。毛色丰富,以骝色、鹿皮色较多,且一些马皮毛在阳光下有金属光泽,这也是阿哈尔捷金马的一大特点。身高分布在145cm-173cm之间,平均身高157.3cm。
阿哈尔捷金马是典型的热血马,悍威强,灵敏且易受刺激。其运步轻盈且富有弹性,快步自由,跑步轻快且步幅大,跳跃时轻盈灵动。为了适应沙漠的长途跋涉,其运步时抬脚低,如同在地面滑行,身体稳定,平衡感好,可节省更多能量。
虽然在短距离平地赛马成绩不如纯血马(1000米最好成绩1分3秒8),但是阿哈尔捷金马有着非凡的耐力,在长途骑乘中表现出良好的速度和持久力。在1935年夏,前苏联进行的耐力测试当中,28名骑手骑着阿哈尔捷金马和与之血统相近的盎格鲁塔克马,从阿什哈巴德到莫斯科,历时84天,全长4300km,途中穿越水源匮乏的960km的卡拉库姆沙漠,大面积的森林,还遭遇了大雨,最后全部成功到达莫斯科。通过比较测试,纯种阿哈马的耐力和赛后身体恢复状况最为理想。
在土库曼斯坦,有一句俗语“早上起床先给父亲请安,然后给马儿请安。”其中蕴含着对阿哈尔捷金马的深深爱恋。人们不会给马起外号,只会郑重的命名,哪家有小马出生,则会传遍四方,受到人们的祝福。可以说阿哈尔捷金马已经深深融入土库曼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1楼2015-12-04 20: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