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吧 关注:6,728贴子:116,676

【转载】 泪痕春雨:宋江与花荣 大哥只是一个传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黑道白道就是无间道 第五章: 宋江与花荣 大哥只是一个传说
  第一节 人们为什么都崇拜哥 因为哥就是一个传说
  宋大哥一出场,就充满了神秘。因为,大哥曾经干过什么,没有人知道;大哥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知道,大哥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崇拜。
  人们为什么要崇拜宋大哥?关于这个问题,谁也想知道。但是,谁也不知道。因为,大哥永远都是一个传说!
  宋大哥一出场,就有人问施耐庵。“施先生,我们想知道,宋大哥到底曾经干过什么?宋大哥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所有的人,都那样崇拜宋大哥?”
  施耐庵说:“因为,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更有着一身高深莫测的武功!所以,大家都崇拜他。”
  听到施耐庵的回答,所有人的都感到非常失望。因为,施耐庵的话,显然是在敷衍大家。因为,想成为一个大家都崇拜的大哥,绝不可能这样简单;更主要的是,谁也知道,宋江根本不会武功。施耐庵却说宋江,有一身高深莫测的武功,那不是糊弄人,又是在干什么?
  现代小说作者,通常都长着上帝之眼,书中所有人的内心,所有人秘密,作者都知道,而且总是不厌其详的写出来。但是,施耐庵很少有这种习惯。
  在介绍宋江时,施耐庵更直接告诉大家,我没有长上帝之眼,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指望我施耐庵,给你们解读宋江。如果想从我的解读中了解宋江,那你们看到的,将永远只是一个传说,而不是真实的故事。
  宋江一出场,施耐庵就这样介绍宋江的。“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这段介绍,有毛病吗?当然有毛病了,而且毛病大的去了。
  因为,宋江会武功吗?好像不会,至少从后来的内容,我们实在看不出,宋江也是一个会练武的人。什么宋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那不纯粹是信口开河吗?


IP属地:安徽1楼2015-11-27 08:50回复
      从出身看,宋江出身普通地主家庭,而花荣却是出身将门(“祖代是将门之子”);从地位去看,宋江不过一个县城的押司,而花荣却是一个营级军官;从身手去看,花荣是一流高手,而宋江好像都不会武功。综合的去看,花荣的社会地位,比宋江高多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与你身份比你高的人,到你家住了一段时间,你就是对他再好,你就是再会吹,外人再能夸你够朋友、讲义气,他也绝不可能,对你这样毕恭毕敬。因为,双方的身份在那摆着。
      更神的事还在于,宋江面对花荣的这种恭敬,还是一脸的坦然。好像没有任何不安的样子。更没有试图回以相同礼节的意思。总而言之,花荣对宋江拜了又拜,宋江却从未对花荣还以一拜。
      如果你是花荣,以你的职务、地位、身手,对宋江一再行大礼,宋江却对你只回以最平常的礼节,你会怎样想?你还会对他越来越恭敬吗?肯定不会的。因为,这不是传说中的热脸贴在冷屁股上吗?
      其实,花荣对宋江,尊敬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从原著的具体内容,是找不到答案的。所以,答案只能从宋江这个人物的整体人格、性格中去寻找。


    IP属地:安徽5楼2015-11-27 08:52
    回复
        事实上,只要我们把握宋江的人物性格,从后面的内容,逆推回去。自然会发现,宋江与花荣,肯定有过一段外人不知道的经历。而在这段经历中,花荣亲眼见识了宋江的才气、霸气、邪气、野心,所以才会对宋江产生这种不可思议的崇拜心理。
        从花荣的话中,作者也清楚的交待了。在五六年前,宋江与花荣有过一段亲密的接触。
        “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
        他们之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恐怕谁也不知道了。宋江没有说过,花荣也没有说过,作者也没有任何交待。
        作者只是留了点活扣、留白,让我们尽情的去想象。
        但是,普通读者,不要说没有这种想象力了,就是连施耐庵这种巧妙的活扣、留白,也看不出来。所以,他们在解释宋江的成功时,只是从那段毫无意义的出场介绍中去理解。
        其实,宋江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在于,人们都对宋江一副敬畏不已的样子。但是,人们为什么会对宋江敬畏不已?却永远也是一个谜。于是,宋江传来传去,就成了传说。
        人们在传说宋江时,为什么会这样神秘兮兮的呢?因为真实的宋江,是一个至邪、至恶的大魔头。而宋江却喜欢装出一副大仁大义的样子。所以,人们在传说宋江时,自然不能有啥说啥了。
        比如,宋江离开清风山后。燕顺、王英、郑天寿、秦明,自然会极力诉说,他们对宋江的敬佩之情。问题是,他们肯定不会说。宋江曾把几百户无辜百姓的房子烧毁了,把不记其数的无辜百姓杀了,把秦明全家害了。因为,这种事是端不上台面的,它会损害宋江大仁大义的形象。


      IP属地:安徽6楼2015-11-27 08:53
      回复
          宋江是如何让花荣尊敬他,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呢?
          作者没有明说,我们大家只能推测。就我的推测(顺着宋江的性格、人格去推测),宋江应该曾救过花荣,而且在救花荣的过程中,不但把自己的邪气、霸气、才气淋漓尽致的展示过,还因此害死了很多人。
          从某种意义上,花荣与宋江出场前的故事。就是宋江在清风山上的采排版。换而言之,那时的宋江,与什么迂腐、软弱、谦恭、无能,完全联系不到一块,有的只是霸气、邪气、才气、野心。
          虽然,宋江的所作所为,让花荣心服口服外带佩服。但是,因为期间的过程却是太邪恶、太恐怖了,如果说出来,肯定有损宋江的形象,所以花荣就从来也没有对人说过。
          于是,人们只知道,宋江是花荣的偶像。但是,宋江为什么会成为花荣的偶像,却是谁也不知道了。据最流行的版本,只是因为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但是,一个人只要在道上混过几天,就知道,这纯粹就是哄小孩子的故事。
          虽然这一切,只是我的推测。但是顺着小说中,宋江的人格、性格逆推回去,应该离真相不会太远。虽然,这个宋江,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是作者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是明摆着的。说得毫不夸张些,施耐庵补写宋江前传,也会用类似的套路去写。


        IP属地:安徽7楼2015-11-27 08:54
        回复
            第三节 宋江前传 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为了让人知道,宋江前传(出场前的宋江),比那段出场的简单介绍,要精彩、刺激、复杂一百倍。所以,施耐庵就在宋江初见花荣那段内容中,作足了功夫。总而言之,真实的宋江,那可了不得了。你看,花荣见到宋江,竟然毕恭毕敬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施耐庵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呢?显然是因为宋江前传,远离主线,写起来又复杂,也没有必要。所以,施耐庵就用这种留白的方法,让读者去尽情的想象吧!可是普通读者哪有这种想象力呢?
            甚至而言,如果我不给大家这样介绍,许多人肯定都不会知道,原来这样简单的两段话中,竟然会有这样复杂的学问?
            不是说了吗?名著绝不是谁也能看懂的。如果人们报着看现代武侠小说的心态,永远也读不懂名著的。
            花荣真正敬佩的宋江,是什么样子的宋江。肯定就是那个霸气冲天、邪气冲天的宋江。因为,宋江越这样表现,花荣越敬佩宋江。
            我们看原著中的内容。
            那两个壮士便不斗,都纵马跑来,直到宋江、花荣马前,就马上欠身声喏:都道,“愿求神箭将军大名。”花荣在马上答道:“我这个义兄,乃是郓城县押司山东及时雨宋公明。我便是清风镇知寨小李广花荣。”
            花荣说的话有问题吗?自然有问题了!因为,正常人,绝不会这样说话的。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听到花荣这种说话方式。肯定会一脸轻视,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正常人的说话方式。


          IP属地:安徽8楼2015-11-27 08:54
          回复
              吕方、郭盛说:“原求神箭将军大名。”
              花荣,却给来了一句:“我这个义兄,乃是郓城县押司山及时雨宋公明。我便是、、、、、、。”这叫正常人说话的逻辑吗?正常人会这样说话吗?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也许不太恰当。就好像有人问:“敢问,眼前这位帅哥尊姓大名?”那个帅哥却来了一句。“我爹是李刚,我便是、、、、、、。”
              这问题回答的,逻辑有问题吗?自然有问题。这问题回答的,像正常人说话吗?自然不像。问题是,谁听到这种话,也不会感觉奇怪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位帅哥,太崇拜自己爹了,所以走到哪里,都把自己爹顶在头上。
              如果用这种例子,类比花荣,似乎有些夸张。但是,除了用这种例子,还有啥例子,能解释花荣这种不伦不类的回答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经过清风山那一段共事,花荣对宋江的敬佩之情,更加强烈了。问题是,宋江在清风山上,到底干了些什么?
              我们看看原著。
              你道秦明带出的五百人马如何?一大半淹死在水中,都送了性命。生擒活捉得一百五七十人,夺了七八十疋好马,不会逃得一个回去。
              秦明见了,心中自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烧死的男子、妇人,不记其数。秦明看了大惊。
              秦明见问,怒气道:“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装作我去打了城子,坏了百姓人家房屋,杀害良民,倒结果了我一家老小,闪得我如今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我若寻见那人时,直打碎这条狼牙 棒便罢!”
              宋江开话道:“总管休怪。昨日因留总管在山,坚意不肯,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总管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余人助战;只做总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
              宋江早传下号令:休要害一个百姓,休伤一个寨兵;叫先打入南寨,把刘高一家老小,尽都杀了。


            IP属地:安徽9楼2015-11-27 08:55
            回复
                这些段落中的内容,宋江哪有一丝一毫软弱、迂腐的痕迹?相反,处处都表现令人恐怖的霸气、邪气。总而言之,杀人如割草,无论是对官兵,还是对百姓;无论你有罪没罪,都一样。更令人恐怖的还在于,为了收服小弟,竟然要害了小弟全家。当然了,敢害宋江的人,自然更是全家死光了。
                事实上,宋江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方,还不在这里。因为,这种东西虽然让人恐怖,但是你可以想象。
                宋江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方,在于宋江大开杀戒后,这种冲天的霸气、邪气,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总而言之,后来出现的宋江,依然还是一个自带三分迂腐气、三分软弱气、窝囊样的文人,让人看不到丝毫的霸气、邪气。
                不要说,从未亲眼见过宋江作恶的人了,就是亲眼看到宋江作恶的人,恐怕也会觉得,从前看到的只是幻觉,因为宋江绝不可能是这种恶人。
                施耐庵把宋江的这种恶行,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普遍读者也不会把宋江,和这样的恶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普遍读者,开口闭口都是,宋江太笨了、太傻了、太无能了、太迂腐了。
                一个人邪恶到这种地步,已让人瞠目结舌了。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事还在于,一个人邪恶到这种地步,人们却依然都愿意相信,他是一个迂腐的、循规蹈矩的本份人。
                一个坏人,能坏到这种境界,这才是坏人的最高境界。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黑而无色、厚而无形啊!


              IP属地:安徽10楼2015-11-27 08:55
              回复
                  宋江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恶魔。
                  戴着面具的宋江,从来都是一个自带三分迂腐气、软弱气、窝囊样的文人。但是,摘下面具的宋江,则是一个要多狠有多狠,要多绝有多绝,要多恶有多恶的人。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宋江说是自己是天下第二恶人,绝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第一恶人!
                  宋江,从出场到谢幕。一直都小心翼翼的戴着面具在生活。他的面具,只摘下过有数的几次,而且时间都很短暂。
                  人们总认为,那个面具,就是真正的宋江。所以,就会有意无意的屏蔽、模糊、美化、修改真实的宋江。因为人们当时看到的一切,实在太恐怖、太残酷、太邪恶、太不可思议了。因为,那实在不像人类的行为。
                  江湖人物见到宋江,都是一副恭敬不已的样子。肯定也是因为,他们都曾或多或少的,听到过宋江这种充满霸气、邪气的传说。
                  也许有人会说了,你就瞎猜测吧。如果宋江在出场前,就曾有过这种霸气、邪气的表现,为什么从没有一个人说起它呢?
                  宋江在清风山上,肯定表现出了那种冲天的霸气、邪气。问题是,在宋江从清山下来之后,有谁曾说起过、描述过,宋江那段,令人瞠目结舌的经历呢?没有吧!
                  更主要的是,宋江从清风山下来之后。我们把宋江在清风山上,那段令人恐怖的内容完全屏蔽了,会影响宋江后来的故事吗?显然也不会!
                  从这层意义上,宋江出场前,肯定也在某个地方(而且有一次,肯定是和花荣合作),曾把自己那种充满霸气、邪气的一面完全展示出来。只是事情一结束,宋江那种冲天的霸气、邪气,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而且再也没有人提起过。
                  相信江湖好汉们,都曾通过隐密的渠道、传闻,听说过相关的传说故事。只是那些传说故事,都太过离奇、耸人听闻。而宋江出现时,永远都是一副老实、迂腐的样子。所以让人觉的,那也许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这个传说故事,却会让所有的江湖好汉一见宋江,都会充满了敬畏与神秘。


                IP属地:安徽12楼2015-11-27 08:56
                回复
                    如果宋江只是一个霸气冲天、邪气冲天的人,那他也许会成为江湖上的传说与神话,却不会惹得人们都疯狂的迷恋他、崇拜他。
                    因为,一个充满霸气、邪气的人,很容易会让讨厌、害怕。面对一个充满霸气、邪气的江湖大哥,人们肯定都会报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谁也知道,和这种大哥靠的太近了,那就是传说中的引狼入室啊!
                    但是,宋江那种不可思议的迂腐、窝囊、软弱的样子。却显然让人们,对他充满了一种别样的感觉。那就是,人们总会忍不住想靠近它。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传说里,充满了妖异、恐怖、邪恶,却仍然不由自主的靠近它。
                    宋江就像一把至邪、至恶的魔刀。见过它饮血的人,肯定都会被它的神奇所折服。但是,没有见过它出鞘的人。却永远无法想象,它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施耐庵塑造的宋江,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那就是外表迂腐、软弱、无能,内在霸气冲天、邪气冲天、才气不凡。
                    见过那把魔刀出鞘的人,肯定会对这把魔刀,充满了敬畏的心理。但是,又偏偏无法描述这把魔刀的具体样子。因为,魔刀的真实样子,是端不上台面的。所以许多亲眼看到它的人,只是一再说它神奇,却偏偏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更增添了这把魔刀的妖异。


                  IP属地:安徽13楼2015-11-27 08:56
                  回复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任何一个江湖人物,只要见识过宋江在清风山上的所作所为,肯定都会发自心底的敬畏宋江。但是,他们却不能这样夸宋江。“你看宋大哥有多狠、多恶、多胆大包天、多有本事、、、、。”接下来,再把清风山上的事,具体的说给人听,并且不断添油加醋。
                      因为,你敢这样夸宋大哥,肯定是不想活了。因为,你这是在夸宋大哥,还是在骂宋大哥。
                      什么宋大哥一出手,就把几百户无辜百姓家的房子全烧了;什么宋大哥一出手,就把不计其数的无辜老百姓全杀了;什么宋大哥为了收服秦明,把秦明全家都害了。
                      如果人们都这样宣传大哥,江湖人一见宋大哥,肯定会又敬、又怕了。问题是,大哥的形象也让你彻底毁了。
                      所以人们在说起大哥时,只是说自己,是如何发自心底的对大哥崇拜。总而言之,他们对大哥的崇拜之情,如绵绵江水滔滔不绝。至于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们谁也不敢乱说的。如果想说些具体的事,自然就是大哥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义薄云天,就可以了。因为,大哥最喜欢听这种话了;你说这种话,永远也没有错。
                      除了底层的马仔,会把恶、毒、狠当成本事,有点身份的人,都会把这当成耻辱的。换而言之,就是流氓头子,只要人家有点身份,也都喜欢大家夸他大仁大义、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一心向善、以德服人。如果你非要说他多恶、多狠、多坏,他肯定会认为你是在丑化他。说不定,还会派人收拾你,或是上法院告你诽谤他。


                    IP属地:安徽14楼2015-11-27 08:57
                    回复
                        我给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杜月笙是黑道大哥,人们夸杜先生时,会怎样说。肯定是宋先生讲义气、够朋友、爱国、爱民、是一个大善人。难道还有人,会把杜先生种种端不上台面的东西,当成杜先生的本事,替杜先生四处传播这种美名?
                        什么时代的江湖大哥,也是如此。普通马仔自然会把恶、狠、毒当成本事;普通的江湖大哥,自然总会把恶、毒、狠当成一种装饰品;但是真正的江湖大哥,从来都是一心漂白自己,总而言之,人家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嫉恶如仇、代表正义与公理的。
                        宋江不是好人,施耐庵写的非常清楚。不要说别的了,就是宋江在清风山上那一系列行为,就已可以称得上丧尽天良了。但是,人们依然认为宋江迂腐、软弱、无能。从某种意义上,这才是施耐庵塑造宋江时,最见功力的地方。


                      IP属地:安徽15楼2015-11-27 08:57
                      回复
                          第五节 宋江在清风山的地位
                          从清风山上一下来,宋江曾经表现出来的霸气、才气、邪恶、恐怖,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以至人们都不敢相信、也不会相信,清风山上那一系列胆大妄为、丧尽天良苦的事,都是出于宋江之手。
                          但是,我们必须得知道,在清风山群盗中,宋江一直是居中而坐的,一直都是大哥。如果说清风山上的事,与宋江无关,跟谁有关呢?
                          更主要的是,清风山群盗的灵魂人物,就是宋江。事实上,清风山的群盗,只有宋江在,心里才会有安全感,办事时心里才会踏实。
                          在清风山强盗南下梁山泊途中,原著是这样写的。
                          燕顺劝道:“哥哥,太公既已殁了,便到家时,也不得见了。‘天下无不死的父母’,且请宽心,引我们弟兄去了,那时小弟却陪侍哥哥归去奔丧,未为晚了。自古道:‘蛇无头而不行。’若无仁兄去时,他那里如何肯收留我们?”
                          从这段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宋江一直都领导着那伙强盗。以至,宋江突然说要离开那伙强盗时。那伙强盗当时就没了主心骨。因为,蛇无不头不行啊!
                          原著中还写着。
                          花荣与秦明看了书,与众人商议道:“事在途中,进退两难:回又不得,散了又不成。只顾且去。 还把书来封了,都到山上看;那里不容,却别作道理。”
                          秦明、花荣、燕顺等人,一听宋江走了,就害怕梁山不收留他们。我们总认为,是因为宋江救过晁盖等人,所以只有宋江领着,秦明、花荣等人,心里才塌实。其实呢?事情哪有这样简单。
                          去投靠梁山,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因为,这牵涉一个英雄排座次的问题。
                          梁山肯定会收留清风山群盗的,问题是,同样是收留,其间的差别,却大到天上去了。


                        IP属地:安徽16楼2015-11-27 11:15
                        回复
                            说得具体点。如果晁盖收留了清风山的强盗,却采取王伦对待林冲态度。总而言之,我们梁山讲究按资排辈,大家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那与不收留清风山一伙人,有什么分别?
                            比如,杜千、宋万的才能,与林冲相比,那差的连影儿都没有。但是,王伦却让杜千、宋万排在林冲前面。那也就是林冲,能接受这种事实。
                            如果晁盖,也用这种排座次的方法,安排清风山的强盗(让花荣等人排到杜千、宋万后面)。就算晁盖一脸热情、一副诚心诚意留清风山强盗的样子。清风山的强盗,恐怕也会气得都吐了血。
                            如果真成了这种结果,你说清风山的强盗,是应该火并梁山的好汉呢?还是忍气吞声接受这种事实呢?
                            晁盖也许不会这样恶心人。但是,如果晁盖不充分尊重清山上强盗的地位,那与王伦收留林冲,还不是五十五步与百步之别。


                          IP属地:安徽17楼2015-11-27 11:15
                          回复
                              清风山群盗,之所以希望宋江和他们一块上梁山。绝不是简单的因为,宋江对晁盖有救命之恩。而是因为,宋江本身又有着很高的江湖地位,还有着过人的魄力、能力,更有清风山一伙如虎如狼的小弟给抬轿子。
                              在这种背景下,宋江上了梁山,抢了晁盖的大哥位置,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就算宋江当不了大哥,当个二哥,应该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如果是这样,清风山群盗对自己上梁山后的前途,才会心里比较踏实。
                              但是,没有宋江领衔,清风山群盗,心里就会感觉不踏实了。因为,秦明、花荣是刚从白道进入黑道的人;王矮虎等人,又是登不上台面的黑道中人。凭他们的身份,上了梁山,到底能为自己争取到什么样的地位,他们是一点信心也没有的。
                              既然宋江不上梁山,清风山群盗,就只能通过给花荣抬轿子的方式,为清风山群盗争取地位了。
                              在这种背景下,花荣自然得出头,替清风群盗争取地位了。


                            IP属地:安徽19楼2015-11-27 11:17
                            回复
                                我们看原著中的内容。
                                秦明、花荣在席上称赞宋公明许多好处,清风山报冤相杀一事,众头领听了大喜。后说吕方、郭盛两个比试戟法、花荣一箭射断绒□,分开画戟。晁盖听罢,意思不信,口里含糊应道:“直如此射得亲切?改日却看比箭。”
                                这段内容,看似只是一段闲话。其实,这是清风山一伙人,在炫耀自己的资本。总而言之,我们在宋大哥的带领下,在青州那是干的轰轰烈烈;总而言之,花荣的神箭,那是谁也比不了的。
                                换而言之,别看我们人少,但我们绝不是吃素的;我们在青州混不下去了,那是因为我们玩的太大了,绝不是因为我们混的不行了。
                                而晁盖等人,自然对此有些不服气。
                                总而言之,不吹牛,你们能死啊?你们混的这么好,为什么还要跑路到我们这里呢?换而言之,你们把自己说的这么了不起,是想干什么?想让我们把前面几把交椅,都让你们坐?
                                但是,为了给清风山群盗的面子,自然也得装作听的津津有味。
                                晁盖等人肯定想了。
                                这些家伙,在自己那里混不下去了,现在跑到梁山了,还一副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如果一个劲的给他们面子,他们恐怕会得寸进尺,从而想把前面的几把交椅,全部让他们的人坐。
                                于是,晁盖等人,自然不想再继续给清风山群盗面子了。在这种背景下,当清风山群盗吹花荣神箭时。晁盖等人,马上就露出了不以为然的样子。
                                晁盖表面上是不信花荣的神箭,实际上,更多是的不信清风山群盗,说他们在青州如何的了不起。而潜在的意思,自然就是,少吹一会儿吧。不吹牛,也死不了人。你们再会吹,也是你们在青州,混不下去了。你们真有自己吹的那么了不起,还上梁山干嘛呢?
                                清风山群盗,看到晁盖为首的人,竟然这样不给他们面子。于是,饭吃到一半,就找借口,要出去溜达一会。


                              IP属地:安徽20楼2015-11-27 1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