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7,948贴子:28,673,780
  • 13回复贴,共1

孔子辑《诗》为何只得三百五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邪真ddo
1.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说: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2. 同卷又说:孔子年三十五……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3. 同卷又说: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
4. 同卷又说:定公九年……是时孔子年五十。……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
5. 同卷又说: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6. 同卷又说:孔子语鲁大师:……“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7. 同卷还说: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8. 《论语·为政》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时诗歌是有配乐的。《诗经》305篇,《雅》105篇,《颂》40篇,剩下的160篇《风》的配乐就应该是上述第1条所说的“韶武雅颂”中的《韶》和《武》了。具体哪些配的是《韶》哪些配的是《武》现在恐怕已不可考,那就姑且算一半,也就是80篇的配乐是《韶》(其实以孔子对《韶》的偏爱看,这个数字可能是低估了。)
既然上述第1条说每一首诗孔子都要“弦歌之”,那么肯定他至少要把《韶》弦而歌之80遍。那么根据上述第2条,孔子至少要有240个月,也就是整整20年不知肉味!可是根据上述第3条可知,孔子这个人对食物还是很讲究滴(《论语·乡党》里面关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论述其实更加详尽地反映出了这一点,史迁所记当本于此),完全可以算是个美食家。一个美食家,却失去了对肉食的感知,那便如同大尉失去了对女色的感知一般。
事实上,从上述第6条看,孔子返回鲁国之后才厘定《雅》和《颂》。从上述第5、7两条看,孔子56岁离开鲁国,69岁回到鲁国,此后不过4年即逝世,而且从上述第8条看,他70岁时已然“从心所欲”,显然不是“不知肉味”的状态,所以配《韶》、《武》之乐的时间则应该在他回鲁国之前。
孔子在56岁到69岁之间的这14年里颠沛流离,有事甚至如同丧家之犬,那么不知肉味实在是正常之极,这属于大尉到处找女人却一直没有女人的状态。而在此之前的7年间,从上述第4、5两条看,则正好是孔子出仕的时间。身为“肉食者”却不知肉味,则属于大尉有了女人却不知其味的状态。这两种状态加起来是21年,倒也正合本文当初推断的年数。至于孔子后来因为领导没有把“膰”发给他就离家出走,那纯粹属于大尉连仅存的女人都被抢走之后的暴走状态。
综上所述,孔子这一生与“肉欲”纠缠20余年,有那东西的时候享受不了,后来还被拿走了,然后便始终求之不得,这样的人生是怎样一种煎熬?所以,在度过了漫长而痛苦的一段生命历程之后,仅仅完成了305篇《诗》,孔子终于大彻大悟,彻底地大尉了。


IP属地:四川1楼2015-11-17 00:55回复
    兄台大才,我从来没考证过这么多。只是读史记时候对三千余首古诗只剩下三百零五篇孔子个人喜好的诗留下来不满而已。


    IP属地:陕西2楼2015-11-17 01:11
    回复
      楼主此帖可改名为《从见南子到大尉——诗经编纂考》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1-17 03:45
      收起回复
        太子是新宋吧少有的几个有水平的人了,这帖子怎么没加精啊?


        IP属地:陕西6楼2016-08-19 08:50
        回复
          用《韶》和《武》给《风》配乐,想一想进行曲版的二人转……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8-20 10:53
          收起回复
            你以为当时文字是统一的啊?以为竹简是很轻的东西啊?以为不管是什么都能刻在竹简上,然后千里迢迢运到山东的吗?
            mdzz。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8-20 11: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