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吧 关注:70,362贴子:1,882,050

巴渝缠丝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巴渝缠丝拳”是川渝地区优秀民间群众性体育健身项目,2009年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相关方面正积极努力将扎根于巴渝大地的缠丝拳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需要社会各界为之做出更多的努力。鉴于此,通过市、区“文化委”与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各社区活动中心的多方协调,特在“重庆市志愿服务网”平台市党政机关系列市委老干部局旗下组建了“重庆市缠丝拳宣传推广教练员支队”和高等院校系列西南大学旗下组建了“巴渝缠丝拳宣传推广教练员服务队”,欢迎广大热心巴渝武术文化传承、热爱群众性体育健身项目活动的各界朋友加盟,我们将利用节假日定期组织相关技术理论培训学习,帮助大家尽快成为积极的宣传推广员、优秀的艺术传承人和英姿飒爽的缠丝拳艺教练员,为全民健身运动做出爱的奉献。


1楼2015-09-23 13:37回复
    3楼没了。。哈哈
    传播武术!!!!
    莽荒一出,谁与争锋?莽荒纪拍成动画了!——莽荒纪动画吧务组!~~


    IP属地:贵州3楼2015-09-24 15:46
    回复
      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明清“南拳北上”说
      中国武术有二次重大的变革,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谓的“北拳南下”,相传由达摩祖师嵩山面壁引发武学革命,并随后向四周扩散。
      另一次是明末清初的“南拳北上”,武学史上记载由明朝后期兵学、武学明家唐顺之先生引发,由其受益部将戚继光扩散开来。荆川公文治韬略俱称大家,不惟以精于运筹千军万马的行兵列阵之道影响中国军事发展至今,尤以内家武学拳械技艺深刻影响现代武术格局。
      荆川公以文字武功之精少入统军仕途,官至兵部主事,因洒脱豪放的性格,不羁于官场体制陋习,青壮年时曾因“擅谒太子”被误为不轨而免除实职。荆川公遂能无官一身轻而偿云游巴山蜀水之夙愿。大明之际从皇上到庶民都有崇尚道教的风气,荆川公西游途中自然少不了与道门武学名流的深度交往,并在《峨眉道人拳歌》一文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门内家武学从源流、拳势、手法、身法、步法、招势、劲势、击法、防守、节奏、呼吸、意境、神韵、气势等方方面面的特点,成为内家武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传袭记载,其中“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明确指出道人的武功为战国时白猿道长观峨眉山灵猴所创的通背缠拳。数百年来,文中经典妙语“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一直被尊为内家武技的“撒放秘诀”。
      唐荆川公游历潜修十余年后,因东南沿海倭寇侵扰,朝廷重新任命荆川公出任江浙督军,指挥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抗击日军。在戚继光军事论著《纪效新书》中详细记载了唐荆川公向戚继光传授峨眉枪棒技击的过程,并在随后的“戚家军”训练中大量融入峨眉道人所传的通背缠拳。戚家军军官士兵转业退伍后,峨眉通背缠拳被带到中原各地,极大地促进了峨眉内家武学的传播,是为“南拳北上”说。
      峨眉通背缠拳始于春秋战国时,由白猿公(即峨眉武学祖师司徒玄空。司徒年轻时痴迷于对峨眉山猿猴动作习性的研究,道号动灵子,自号白猿公,人称白猿道人)在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所创,荆川南塘以前一直在峨眉道门内部传袭。《峨嵋道人拳歌》、《纪效新书》及戚家军的言传身教才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广泛扩散。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其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至今峨眉缠闭系列武术演练中缠头裹脑、勾手换头、进步蹲身等动作神态,都不时反映出峨眉山机灵猿猴的稚趣身影。
      研究表明:“通背”之名,即从唐顺之先生传世之作《峨眉道人拳歌》佳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中“通身”两字而来。难怪中国武术史上有“天下功夫出峨眉”之说,大有道理!


      4楼2015-09-26 14:01
      回复
        峨眉通背缠闭门技击八法:
        十字缠打是手法,贴身弹抖是靠法;
        空中牵缘是化法,螺旋侧身是进法。
        崩钻箭捶是阳法,沾粘顺随是阴法;
        柔缓凝重是练法,引进落空是用法。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全民健身运动!
        与其待人病危了才去捐款救助,不如借优秀民族体育健身项目武术的正能量强健其体魄、振奋其精神。标本兼治共建幸福人生!
        欢迎加盟缠丝拳志愿者Q群:343427964
        群共享文件和公告里有具体活动安排。
        ( 详见百度“巴渝缠丝拳吧”)


        6楼2015-10-06 09:07
        回复

          峨眉剑法歌曰:
          峨眉剑法妙入神,残虹一式定乾坤。
          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
          非同凡技欲歌舞,应是奇传道数真。
          输赢只须出半手,纵是越女也失魂。


          8楼2015-10-10 15:25
          回复

            峨眉剑法歌曰:
            峨眉剑法妙入神,残虹一式定乾坤。
            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
            非同凡技欲歌舞,应是奇传道数真。
            输赢只须出半手,纵是越女也失魂。


            10楼2015-11-02 22:02
            回复
              峨眉通背缠拳 六十四式
              1.请手提气 2.退回奇门 3.左挂步挤手 4.右挂步挤手
              5.沉气灌劲 6.右挑闭左掌 7.左挑闭右掌 8.缠退压断
              9.右边缠顺捶 10.左边缠顺捶 11.回步右横捶 12.右追封螺旋
              13.左边缠顺捶 14.右边缠顺捶 15.回步左横捶 16.左追封螺旋
              17.右挑闭左掌 18.左挑闭右掌 19.左搭挂右翻钻 20.右搭挂左翻钻
              21.左缠挒右断手 22.右架左推掌 23.右采挒左断手 24.左架右推掌
              25.马步右横捶 26.右追封螺旋 27.上步穿花掌 28.缠臂转莲肘
              29.追步右铲捶 30.格挡撩缠削掌 31.左缠挒右断手 32.管脚推磨手
              33.和身双炮捶 34.回身铲捶 35.左缠挒右断手 36.管脚推磨手
              37.和身双炮捶 38.回歩倒肘 39.右挑闭左掌 40.右边缠顺捶
              41.缠退削掌 42.追封螺旋 43.左钩挂右兜掌 44.右钩挂左兜掌
              45.右边缠顺捶 46.回挂右兜掌 47.钩挂左兜掌 48.和身双炮捶
              49.回挂右拦手 50.右挂左推掌 51.左拦挂右推掌 52.右拦挂左推掌
              53.双擒左侧踹 54.双擒右侧踹 55.和身双炮捶 56.回挂右平肘
              57.上步左挑肘 58.上步右挑肘 59.上步左平肘 60.盘旋右挑肘
              61.右挑闭左掌 62.左挑闭右掌 63.钩挂收脚 64.导气归田


              11楼2015-12-01 21:07
              回复
                缠丝拳,很不错的内家功夫哦!值得学习修炼。
                哪里拜师?什么时候去?约起——


                15楼2016-01-09 16:41
                回复
                  《巴渝缠丝拳源流考》
                  司徒玄空是有史以来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
                  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又与峨眉山灵猴朝夕相处而创编出“峨眉通背拳”,引来众多弟子拜师求艺,故称其为“白猿祖师”。据《四川武术大全》记载:“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乐山志》记载:“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作编峨眉通背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
                  明朝武学、兵学名家唐顺之先生《峨眉道人拳歌》是史料中最完整记录峨眉通背拳的珍贵文献,其“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绝句精准的描述了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古老的通臂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现今流传在川渝本土的缠闭门(或化门)缠丝拳是相对最原生态的峨眉通背缠拳,不过大多都只继承了其外在的形(一个空壳),遗失了真正体现其内在东西的斯文之道(通背法门)。
                  缠门祖师黄益川,江西残字门拳师,清雍正、乾隆年间人,因介入“反清复明”活动被官府追杀避难入川,隐蔽期间跟从峨眉道人潜修研习道门通背缠拳。后浪迹江湖,先后在泸州纳溪、大足龙水、合川云门等地隐居,暗中授徒传拳。因其“政治背景”而讳言师门来历,三百年间逐渐以缠拳、蚕丝拳、残拳、缠丝拳、化拳、峨眉拳等名目在江湖上形成缠闭门(蚕闭门)流派。缠丝拳功法中有主张不招不架先发制人的纯阳手法门,残、截、冷、弹、抖、钻纯阳六字道其术,少壮图强之士多擅长;也有主张螺旋缠绕、沾粘空随、能空善化之阴阳手技艺,沾、粘、绵、诱、空、随六字言之,化门之美誉因此而来,一般称阴阳手;还有缠丝技艺炉火纯青后返璞归真的纯阴术法,有敬、惊、径、擎、紧、切纯阴六字道其精微,老成练达之人始能会其玄奥,亦称斯文之道。缠丝拳在荣昌、大足一带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和完善的拳法套路、长短器械、内功功法、拆手技术和医药保健功夫,俗称“荣昌缠丝拳”,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其实北方各地不同风格的通背拳(或通臂拳)都是由四川道家传出去的。因为练功时“轻柔不用拙力、迟缓不求迅捷、凝重不尚机巧”的老庄思想很不容易被一般人理解(一般人认为练功时越有力量越快速的功夫就是越凶的),所以传到北方的通背拳大都继承了其纯阳架风格。幸亏传到河南焦作一带的无极通背较大程度的继承了其内家拳的技击思想,后由李春茂、博公道长、董秉乾、蒋发等影响陈王庭并逐步形成“陈式太极拳”雏形,属于通背缠拳阴阳架的脉络。而真正传承了道门“无中生有”思想的纯阴架通背缠拳,秉承“力从小起方渐增”的自然规律,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迟缓凝重虚灵轻柔而又肃杀整齐的内家拳风范。


                  16楼2016-01-31 19:20
                  回复
                    拳谚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
                    可见步法是技击的关键法门。
                    缠丝拳的第一路拳法就叫练步,有些人练了几十年缠丝拳,也不知道“练步”究竟练了哪几种步法。
                    谨在此分享对缠丝拳第一路练步的步法剖析,以抛砖引玉、为同道参考。
                    缠丝拳第一路 练 步
                    1、请手提气(上步、跟步) 2、退回奇门 (撤步、回步)
                    3、左挂挤手(左挂扣步) 4、右挂挤手 (右挂扣步)
                    5、沉气贯劲(马步、骑马步) 6、右挑闭左掌(横裆步、拗步)
                    7、左挑闭右掌 (横裆步、拗步) 8、缠退断肘 (含机步、虚步、寒鸡步、玄机步)
                    9、右边缠顺捶 (绕边步、空中步、弓步) 10、左边缠顺捶(绕边步、空化步、弓步)
                    11、回步右横捶 (马步) 12、追封右云手(跟步、相思步、双弓步)
                    13、左边缠顺捶 (绕边步、弓步)14、右边缠顺捶(绕边步、弓步)
                    15、回步左横捶 (马步、骑马步)16、追封左云手(跟步、相思步、双弓步)
                    17、右挑闭左掌(横裆步、拗步) 18、左挑闭右掌(横裆步、拗步)
                    19、收脚提气 (收步、回步) 20、导气归田 (沉劲步、定根步)
                    (另有独立步、转莲步、跌步、丁蹲步、跪步、交剪步、歇步、拐步、踉跄步、跃步、仆步、插步、前填步、盖步等,第一路中没出现。)


                    18楼2016-02-20 15:08
                    回复
                      缠丝拳艺步法层次:
                      定身定步 :初级阶段练定式,步法招法严格按规定练习;起脚划弧进,落步紧拧身。
                      随身随步 :熟练后渐入佳境,熟能生巧,能随身随势灵活变化;进先动前脚,退先动后脚。
                      轻身轻步 :沉劲入地意劲应潮为练法;至沉至重之法终将化为至轻至巧之道以期灵动致用。
                      舍身舍步 :内家拳为道家“无中生有”法门,功臻化境,乃还于虚以生万法,方为大家。


                      20楼2016-03-20 16:20
                      回复
                        堕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3-21 02:21
                        回复
                          网络视频搜索“峨眉通背缠拳”、“初级缠丝拳”或“六十四式”可以找到参考视频。
                          纯阳架要求1分20秒至1分50秒之间完成,劲势整齐恢宏霸气。
                          阴阳架可在2分30秒至3分30秒之间完成,刚柔相济,收放有序。(竞赛时3分钟内完成)
                          纯阴架可在3分30秒至6分30秒之间完成,虚灵轻柔,神意內敛,劲势缠绵,斯文之道也。
                          (竞赛时限时4分钟内完成)
                          武不能代表术,力大胜力小是武,力小胜力大是术。


                          22楼2016-04-21 13:46
                          回复
                              缠丝拳修炼风格:
                              阴阳架指演练过程中刚柔相济攻守互用(五刚五柔、四刚六柔、四柔六刚、三刚七柔、三柔七刚、二刚八柔或二柔八刚)的技击风格。
                              纯阴架也叫九阴架,风格九阴而一阳,主张从极柔软中求极坚刚,老成练达之人多好之,亦称斯文之道。
                              纯阳架也叫九阳架,风格九阳而一阴,多先手出击,刚猛肃杀,少壮图强之士多好之。
                              道家太极之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兴替,无过之亦无不及,乃成章法。


                            23楼2016-07-08 17: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