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22,931贴子:1,662,870

回复:卫青霍去病都做不到,李牧如何一战斩首匈奴十几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又要问,李牧在哪里?
别人不知道,单于瞬间明白了,可是悔之晚矣。
整个战场赵军两次击鼓指挥,第一次是两军刚开始对垒,由南山击鼓,各支方阵依次击鼓回应。为了确定南山是赵军的指挥所,单于故意变阵,让各部落四散而逃。果然此举引来赵军第二次击鼓,也是由南山首先击鼓号令,各方阵依次击鼓响应。
图-李牧大破匈奴
这个诡计一般的名将都不可能看出来异样,单于也是此时才想通,南山如果是指挥所。那么南山击鼓号令之后,各支赵军方阵回应应该是前后层次不齐的,但是赵军第一支回应的方阵击鼓时,其他方阵并没有一同时间回应南山,等第一支方阵回应完毕,其他方阵才层次不齐地回应南山。
也就是说,李牧正隐藏在一支赵军万人方阵中,第一个回应南山鼓声的方阵,就是李牧所在方阵,各路人马实际是听从第二次鼓声的军令。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李牧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果然名不虚传。
单于越众而出,对斥候下达一个令他痛苦的军令:全线撤退。单于比他二十多万勇士都要聪明,这也救了他一命。


25楼2015-09-17 16:38
回复
    匈奴数万人最后逃离战场的路线,并不是原路向北返回,也没有从两侧的洪寿山和夏屋山撤退,而是从西南方向登山大山,再徐徐往北,绕过整个战场,半个多月后才返回大漠。
    赵国北境长城外,单于望着巍峨的赵国长城,表情冷峻道:“若李牧不死,大漠勇士不得再深入赵境!”
    说罢,单于勒马掉头,在那一瞬间,谁也没注意到,一滴悲伤、无奈、羞愧、畏惧的眼泪抛洒而出。此后赵国北方形势大好,匈奴几十年不敢犯边。
    单于虽逃脱,但整个战场中仍然有三万余人,没有跟上单于的步伐。
    其中一个匈奴万人队,驻守在大山谷的北入口。李牧在单于主力进入大山谷后,才令两支步骑结合的军队各六千人,从洪寿山和夏屋山外围去到谷口。
    两支军队抵达战场,立即结阵,向谷口的匈奴军队推进。
    匈奴人数略少,武器和阵型更是无法与赵军相提并论。匈奴小王在几次冲突后,丢下数百阵亡的同伴,向北撤离几十里,远远盯着赵军。匈奴人的盘算是,等山谷里的匈奴主力获胜,回身攻击赵军的时候,他们正好以逸待劳,从后方包围赵军。


    26楼2015-09-17 16:38
    回复
      此战赵军缴获了许多匈奴战马,李牧再用三万余骑兵,迅速北进,越过赵国长城,突击匈奴襜褴部,进一步扩大战果。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一经典名言,或许是李牧用近二十年时间才大破匈奴的最好表述。
      一百年后,汉武帝依样画葫芦,模仿李牧在马邑伏击匈奴,准备虽充分,最终功亏一篑。后来汉朝不得不空耗国力,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连年与匈奴作战。
      伏击战并不好打,李牧以赵国边军为主,如此大规模伏击战的成功,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在李牧大破匈奴之前,中原文明从来没有大胜过匈奴军队,匈奴人的骑射,让中原人找不到北,匈奴人那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打法,更让中原人无法近身搏击。
      李牧对付匈奴的战术,就像教科书一样,明白无误地告诉后世中原人:对付匈奴,弩兵大有可为。
      匈奴人的骑射,其弓箭适合中远距离进攻,这让中原人无法肉搏。而中原的弩兵,其十二石强弩是用腿拉开的,这比用手拉开的弓射程更远。弩兵,正是匈奴人的克星!
      弩兵有多牛,我们来看看汉武帝时期的一场经典战役。


      29楼2015-09-17 16:41
      回复
        公元前99年,汉武帝的将军李陵,统领一支五千人的汉军偏师,深入大漠。
        李陵的这支军队,本来是作为大将李广利的支援,可是匈奴人进兵从不循规蹈矩,将军李陵意外遭遇了匈奴的主力。且鞮侯单于统领的这支匈奴大军,军力足有十余万。
        李陵的战术是,边打边向汉朝边境撤退。李陵以辎重车为阵,布阵于营外。前列士兵持戟盾防止匈奴战马冲击,后列士兵持强弩远距离射击匈奴军。
        匈奴人当然知道李陵想逃,于是收紧包围圈,起大军攻打李陵军。
        不过匈奴人这次碰了大钉子,他们付出几千人的代价,却根本没有对汉军造成多大伤害,主要原因就是汉军的弩射程比他们的弓箭远,威力比弓箭大。
        匈奴且鞮侯单于也是急红了眼,他亲自统领军队围攻汉军,结果自己差点被弩箭夺取性命。
        且鞮侯单于曾一度动摇差点撤兵,不过匈奴人也是好面子的,且鞮侯单于十几万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拿不下汉军五千人,以后匈奴人还如何自命天之骄子!
        就这样,汉军一路撤,匈奴军一路围,双方对抗了十多天。


        30楼2015-09-17 16:41
        回复
          在二十倍以上敌人包围之下,李陵军竟然井然有序地撤退,虽然行军速度缓慢,但是一步步正靠近汉朝边塞。
          眼看汉军离汉朝边塞越来越近,匈奴人再次发起了猛攻。这一天,汉军发出的箭矢有五十万枚,斩杀匈奴数千。
          不过,汉军也将所有箭矢耗尽,此时他们仍然有三千多人,而他们斩杀的匈奴人超过一万!
          历史有太多的可惜,这支勇猛的汉军,其悲剧之处就在于箭矢用尽。近身肉搏,汉军本就没有优势,何况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最终这支汉军,只有四百多人突围,返回汉朝边塞。
          从此战不难看出,弩兵对付匈奴骑射的巨大优势。李牧开创的这一战术,成了后世中原文明对付匈奴人的教科书。
          得到李牧大破匈奴的战报,赵孝成王终于放下心中那块石头。


          31楼2015-09-17 16:42
          回复
            图-李牧大破匈奴


            32楼2015-09-17 16:43
            回复
              本文摘自《地图里的兴亡》部分章节,感谢大家。


              33楼2015-09-17 16: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