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吧 关注:179贴子:33,069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和心得小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比较懒散和笨,随性而记


1楼2015-09-04 23:11回复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麽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2楼2015-09-05 10:03
    回复
      肺温养,以你所言,是不是早年暴饮或活动太大?另是不是饮酒、吸烟过?这几样都对肺不好。由其是烟伤害最重,酒有时会伤肾、肝。
      养生不光讲究节气。还得要看所在经纬度。更要看所处环境,有条件要改造,合心旷神清。
      有事下线了,有空聊。


      IP属地:江苏3楼2015-09-05 10:19
      收起回复
        回复 大盗的影子 :不是习惯,我是什么对身体好就吃什么,非常功力,凉水绝对不喝的,寒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9-05 22:50
        收起回复
          插两句心性,中医认为一切病都是情志之伤,人的情绪加上外邪入侵,人体抵抗力下降,就导致人生病。怒伤感,恐伤肾,尤其是愤怒忌恨的情绪,会极大伤害人的脏腑,对于女性,生气和愤怒还有伤心情绪产生的毒素,直接走到女性乳腺,这就是为什么女性会有肿块,还有子宫肌瘤产生。对于男性,当然也是不言而喻,直接导致肝功受损。哎,一切爱恨,都是病因的种子。放不下爱恨的人,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自己种因,总会收获果给你看。做饭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9-06 23:28
          收起回复
            昨天睡觉一直在想的一句话就是:精神内守,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百病不入。生病的本源在于心乱神散,精神状态崩溃,直接影响到人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如肝藏血,肝功不好,血不守,影响气血运行,气血不通,经络堵塞,在外加上饮食不当,作息紊乱,则百病丛生。一句话,福祸无门,病出有因,一切的罪责,疾病,都是人自己的言行思虑所招致,中医养生,寻求病理,求医问道,治病救人,先救自己。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9-07 20:54
            收起回复
              所以想来一切都在自己。年轻时候的无知妄念,不自爱,导致今日静坐安然,思己过,修己身。乱什么不乱心绪,生什么不生妄念。做到精神内守不在一朝一夕,但至少起心动念因果明了。生活于我是最简单的一粥一饭,那些精彩纷呈,未来期望,不过是青春年少后的拈花一笑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9-07 21:04
              收起回复
                《内经·素问》开篇有一段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就是说人应该避开暑、热、燥、湿、寒等外界的致病因素,做到清心寡欲,这样真气才能够正常运行,人才能够健康长寿。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9-07 21:27
                收起回复
                  如何健康长寿?我认为就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我们见过吃素的人长寿,见过吃肉的人长寿,见过喝酒抽烟的人长寿,见过不爱运动的人长寿……。但是,你见过一个斤斤计较、心事重重、杂念丛生、心胸狭窄的人长寿吗?没有,从来就没有。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9-07 21:42
                  收起回复
                    一个人站不高看不远,一丁点小事就会搅得他坐立不安,整天不是怒就是悲,不是忧就是恐,不是惊就是思,这样一来,体内之气乱成了一团,身体怎能安康。
                    现在,许多人都将疾病的原因归咎于外在的病毒,生怕沾染上,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摸,其实,我们最应该注意的是身体内的病毒,当忧思、悲伤和恐惧成为习惯时,疾病就离我们不远了。无论外界如何骚动,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也就远离了疾病,这便是《黄帝内经》说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09-07 21:43
                    回复
                      回复 大盗的影子 :这样,我要好好体会研究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09-07 22:01
                      收起回复
                        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一、阴虚--忌辛燥,宜枸杞、梨
                        症状:手足潮热汗出、心烦、口舌生疮
                        1、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
                        2、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肝肾阴虚常常同时并见,肝阴虚可到肾阴虚,肾阴虚常可致肝肾虚。
                        二、阳虚--忌生冷(虾蟹)宜牛羊肉
                        症状:畏寒怕冷、腹泻、乏力、精神不振
                        阳虚症常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5-09-10 08:29
                        回复
                          不怕阴虚,就怕阳虚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5-09-10 08:30
                          收起回复
                            《黄帝内经》,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不好学。
                            水月仙子加油。


                            16楼2015-09-10 09:36
                            收起回复
                              平时保持心境平和,乐观开朗,起居有度,作息规律,多保养肝,肾,脾,不要动大怒发爆火。柔和善顺,心性调和,则有利于身体的保养和恢复,适当运动,循序渐进,以微微出汗,身体发热为宜,出汗后不宜吹风,避免寒气湿邪入侵,夏天避免长久吹空调,早晚温差大,夜晚注意保暖,身体元气虚弱的人,先从调理气血入手,固本培元,养精调神,待到身体阳气精元充足,许多疾病都能够不药而愈,其实,许多病,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放纵情志,没有注意保养自己而引起的,调理保养,也应该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而非简单的吃药打针。---说的太对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65楼2015-09-12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