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龙门吧 关注:159贴子:3,495
  • 4回复贴,共1

安溪县龙门镇概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地名含义】
龙门因“依仁里”、“山势若崖,两石夹峙如门”(明嘉靖《安溪县志》)而得名。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8-21 10:46回复
    【历史沿革】
    安溪县之初,龙门属归善乡依仁里,宋、元、明、清明仍属依仁里。民国时先后属依新区、龙榜镇。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龙城区、第二区、第六区、官桥区;1958年2月撤区改设龙门乡;1958年9月并入官桥人民公社;1961年8月划为龙门、湖山、仙地、桂瑶、榜头、寮山六个小公社,隶属官桥区;1965年撤区,六个小公社并为龙门公社;1984年改为龙门乡;1991年11月改为龙门镇至今。
    【行政隶属区域】
    龙门镇位于安溪县南部的东岭北麓,距县城23公里,东毗南安市翔云镇,南邻厦门同安区汀溪镇,西与虎邱镇、大坪乡交界,北和官桥镇接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地下党领导的革命老区之一。省道205线穿过境内,是通往厦门、漳州的交通要道。镇政府驻山头村下茂山。
    【人口、土地面积】
    龙门镇面积156.33平方公里。是闽南著名侨乡之一,华侨人口数(1997年统计)超过家乡,祖籍地遍布各村,是台、港、澳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1991年,龙门乡(镇)辖山头、美顶、美内、美卿、榜寨、寮山、龙门、龙山、龙美、翠坑、桂瑶、桂林、观山、湖山、炙坑、溪坂、溪内、溪瑶、仙地、仙东、仙西、仙凤、金狮、洋坑、和平、白芸、榜头、大生、山美、后坂、光孝31个建制村,12202户,59337人,2007年底,全镇31个建制村不变,17118户,65486人。村民姓氏有林、周、石、邱、白、曾、张、卓、陈、叶、许、沈、萧、施、蔡、翁、庄、王等。
    【物产经济】
    龙门境内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东西南三面山峦叠嶂,属低丘陵和河谷盆地。1991年,龙门耕地面积1908公顷。龙门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已探明“安溪红”G3535花岗岩储量在一亿吨以上。
    龙门的温泉资源丰富。温泉带长2公里,宽40米。温泉点群一处在龙门即金狮村,自流量5.6升 / 秒,最高泉温87摄氏度,分布面积0.46平方公里,现有一八角形温泉泉眼池;另一处在龙门榜寨村,自流量0.4升/ 秒,泉温68摄氏度,离地表面2米深处泉温78摄氏度,面积亦为0.46平方公里。两处温泉为无色、透明、低矿化度水,稍有硫化氢味,氡含里约135毫克/ 升,重金属微量元素除Mn和Pb超标外,其他均达到饮用水标准。由于属低硫偏酸性,龙门温泉对关节炎和多种皮肤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很适合开发温泉疗养、度假旅游。1992年,榜寨的温泉通过管道输送到23公里的安溪县城,供县城居民及宾馆酒店使用,从而使安溪县城成为全国的第一个温泉城。龙门茭白,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水生蔬菜。先秦时被列为“六谷”之一。在药理上,茭白具有止渴、利尿、解酒、防治高血压的作用。茭白生产主要在桂林、桂瑶等村。其所产的茭白,颜色洁白,肉质细嫩,肥大爽口,品质佳,上市早,盛产在八月后的蔬菜淡季,亩产1600-2500公斤,高者可达3000公斤,除供应本县外,畅销厦门、泉州、同安、晋江等地,深受人们的欢迎。2001年,龙门镇在桂林、桂瑶2村建立1100亩绿色无公害茭白基地,并以此带动龙美、翠坑村800亩茭白生产,使之成为安溪县名、优、特农产品的主要品牌。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8-21 10:47
    回复
      【社会事业】
      (一)教育
      1991-1992年重点抓好扫盲、脱盲巩固工作、组织入学和巩固学额工作,1998年顺利通过市、省教育“两基”验收;加大对教育投入,投建龙门中学宿舍楼、教学楼、榜头中学宿舍楼、运动场,仙地中学教学楼等设施,使各中、小学的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善。1999年,中心、济阳、湖山、养正、榜寨等五校接受“普及实验县”验收全部获得优级;投建龙门中学高中教学楼,改善中、小学配套设施。2000年复办龙门中学高中部,新建龙门中学科技实验楼、仙地中学教师宿舍楼、龙门学区综合楼、养正希望小学教学楼、济阳学校多媒体教室等,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07年,全镇有幼儿园21所,703人;中学3所,5306人,教职工310人。
      (二)卫生、计生
      2007年,龙门卫生院,定为一级甲等卫生院,占地面积4565平方米,编制病床位50张,在编人员42人,卫技人员37人,其中高级3人,中级3人,初级31人;设有内儿科、外科、妇科等临床科室和放射、检验、B超、手术室、药房等医技科室,拥有500MAX光机、日本本田B超机、全自动生化析仪、血球计数仪、胎心监护仪、新生儿听力筛查仪、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仪,发光分析仪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行,是年,全镇参合率93%,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计划生育工作注重宣传引导,突出利益导向,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不断夯实计生基础,突破工作难点。2007年度,出生政策符合率90.41%,人口出生率10.26%,初婚率10.3%,性别比107:98。
      (三)居民生活
      收入水平 1991年后,龙门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
      居住条件 1992年以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全镇农村新建房屋越来越多,农村居住面积逐年扩大,质量逐年提高,不少村民实现从平房到楼房、从土木结构到砖混结构、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
      消费水平 现代家用电器,交通、通信工具等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许多农民还购置了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
      社会保障 民政救助体制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工作,2007年度全镇共有861户、1091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施“五老”人员、贫困人员、残疾人困难户安居工程7户。
      【下级组织】
      山头村委会、美顶村委会、美内村委会、美卿村委会、榜寨村委会、寮山村委会、龙门村委会、龙山村委会、龙美村委会、翠坑村委会、桂瑶村委会、桂林村委会、观山村委会、湖山村委会、炙坑村委会、溪坂村委会、溪内村委会、溪瑶村委会、仙地村委会、仙东村委会、仙西村委会、仙凤村委会、金狮村委会、洋坑村委会、和平村委会、白芸村委会、榜头村委会、大生村委会、山美村委会、后坂村委会、光孝村委会。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8-21 10:56
      回复
        不错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8-21 12:07
        回复
          暖贴
          ✎﹏₯㎕﹏﹏﹏﹏﹏
          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身影
          _____________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8-23 18: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