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公益读书吧 关注:458贴子:4,238

身边的抗战记忆致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7-27 05:01回复
    军民共守“红三村”四个月 九旬老人回忆曹楼巷战http://www.dzwww.com/2015/czkzl/jly/201507/t20150704_12654241.htm


    2楼2015-07-27 05:02
    回复
      今年92岁的李修道老人,曾以民兵的身份参加过“曹楼巷战”
      曹楼村村民李修宇,曾手写一部30万字的《“红三村”英雄传》


      3楼2015-07-27 05:06
      回复

          2015年6月24日,在“红三村”中规模最大的曹楼村,大众网记者看到,村内街道众多,小巷狭长。“抗日战争时期,在曹楼村发生过一场著名的巷战。”站在曹楼村西部的两条胡同交叉口,李修宇向大众网记者还原了日伪军被围在寨里,后又仓皇沿西门而逃的情形。虽然解放后村内人口增长了数倍,但在抗战时期,曹楼村的房屋就有了现在的布局,为巷战打下基础。
          今年92岁的曹楼村村民李修道,曾以“模范班”民兵的身份参加过保卫“红三村”的几十场战斗,他亲身经历了曹楼巷战。当年在曹楼村,像李修道这样常年持枪在外打仗的民兵有20多位,目前大多数已经去逝。战斗在李修道身上留下了众多伤疤,高龄也让他“脑子有些糊涂”,但向大众网记者提起当年的抗战,他的思路即刻变得清晰。
          


        5楼2015-07-27 05:0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7-28 13:35
          回复
            曹县抗战名将祁致中将军故居探寻 http://bbs.iqil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2427&extra=&ordertype=2&threads=thread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7-28 13:35
            回复
              伴随着中央电视台《东北抗日联军》的热播,祁致中这位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时隔70多年后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也许菏泽的朋友们不太注意,这位在东北响当当的人物可是我们菏泽曹县人。他因和赵尚志的关系处理的不好,而被错误杀害,时年26岁。赵尚志因此也被永远开除党籍,一直到被日本人杀害,也未能再入党。八一建军节来临前夕,拍客来到祁致中的家乡-------曹县常乐集镇赵连城行政村祁庄,探究那过去的岁月。
              在祁庄村的东头,一处破落的院子及房屋和周围的红砖瓦房显得格格不入。据当地老人讲,这处院子里的房屋已有一百余年,一九一三年的一天,祁致中就出生在这里。据祁致中的侄子祁万民讲:祁致中在家排行老二,从小就善良,而且喜欢行侠仗义,十四岁那年,迫于生计跟随乡亲闯荡关东。一直到祁致中的父母及兄弟死亡,家里再也没有得到过祁致中的任何消息。直到2007年,东北方面-----祁致中的老战友们开始为烈士祁致中寻找故里,家人才知道祁致中原来投戎了,成了抗日的急先锋,成了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目前,祁致中的后代们准备为祁致中立碑树撰,并把祁致中的故居进行改造,以便让后人更好的记住这位在东北家喻户晓的抗联第十一军军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7-28 13:46
              回复
                于是去年在侯仰令、侯同江、曾宪喜、侯同亮等人在组织和帮助下,他们自筹资金一万余元,买土填坑、除杂草灌木,买来水泥砖垒砌院墙,重修烈士墓。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提起这些牺牲的无名英雄们,老战士卜庆山热泪盈眶,他紧紧抓住笔者的手,对笔者说:这十六位无名英雄当年为了抗击日本鬼子,牺牲了年轻的生命,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多想能查到这些无名烈士的名字,让他们魂归故里,以慰英雄在天之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8-13 19:23
                回复
                  转发:为了十六位烈士的英灵
                  http://bbs.iqil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42038&extra=&ordertype=2&threads=threa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8-15 19:32
                  回复
                    铭记历史,致敬老兵!“胜利日——山东抗战胜利70周年影像展”开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U5MDIzMg==&mid=211496281&idx=1&sn=304b10fdf0c55a4e5d890f7dc5993fde&scene=0#r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8-16 08:49
                    回复
                      “探寻家乡红色记录,铭记曹县抗战英烈”愿大家一起行动起来8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8-16 08:59
                      回复
                        “探寻家乡红色记忆,铭记曹县抗战英烈”
                        前期策划基本上快完成了,马上要进入项目寻求公益合作支持的阶段了,广邀有责任的本地媒体、网站、微信公共帐号、微博大V等参与,同时招募爱心企业商家为活动及抗日烈士家属现存老兵进行慰问,共同携手为了那些咱们曹县不能忘却的记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8-16 09:47
                        回复
                          最害怕英雄事迹断档
                          在本次影像展开幕前夕,记者曾经前往当年鲁西南革命根据地有“红三村”之称的菏泽曹县韩集镇刘岗村采访。当提及被日军开膛破肚也不吐露机密的八路军烈士秦兴体时,已经90多岁的老民兵刘玉杰数次落泪。和村中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刘玉杰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多次向记者提起,他们最害怕的是烈士的事迹在他们这一代断档。
                          史料记载,“赤三村”的百姓无一参加伪军,无一当汉奸和叛徒,被根据地的人民称为“红三村”。由于“红三村”分布成犄角之势,敌人来扫荡,可以互为联络,互为支援。冀鲁豫边区第十一行署、冀鲁豫支队的指挥部便设在这里,号称鲁西南的“小延安”。1943年10月,在村中的“寨海子”秦兴体被日军开膛破肚,壮烈牺牲,至死,他都未吐露机密。
                          70多年过后,当年惨案发生的“寨海子”因为淤塞、建房已经不见当初规模。刘玉杰说,随着村中老人的逐渐离世,他们都曾担心英雄的历史会出现断代。于经历过那段血腥历史的老人而言,最让人害怕的是遗忘。在此前探寻抗战老兵的过程中,本报记者和志愿者曾辗转来到老兵生活的村子时,却遗憾地得知老人此前刚刚去世,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8-16 14:25
                          回复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位于菏泽市曹县韩集镇曹楼村的鲁西南革命烈士陵园入选。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czNDU4NA==&mid=256094063&idx=1&sn=fa9fa1d84fcd34f8c98caeeadee5b013&scene=0#r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8-24 14:36
                            回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抗战老兵幸存人数在5700人左右,近一半生活贫困。 今天,抗战老兵平均年龄已至94岁。平均每天有十个老兵离开我们。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9-03 0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