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炮温柔吧 关注:70贴子:5,413
  • 11回复贴,共1

范加尔的阿贾克斯战术体系(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范加尔入主时,阿贾克斯正处于低谷,巨星相继出走,战绩不佳,不过其青训体系依然运转良好,给了范加尔足够的人才储备。这个青训体系源远流长,其思想基础是70年代克鲁伊夫米歇尔斯时期开创的全攻全守战术思想,简单概括,阿贾克斯的青训体系有以下几个要点:
1、选材标准:Tips
Tips分别是 Technique+intelligence+personality+speed,即技术能力(主要指传接球,而非小技术和花活儿)+场上洞察力(球商)+适合比赛的个性(好胜、冷静、果敢)+速度(也泛指敏捷、平衡、灵活)。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接球能力与场上洞察力,原因下面会不说自明。
2、13支年龄段梯队,全部打433,小球员的表现和训练状况全部量化,用数据显示,凭优劣依次晋级下年龄段梯队。
3、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高速传接球+位置感。此高速不是说传球中人要高速,而是指球的运行要高速。对比一下中超和英超比赛中,球的运行速度,你会恍惚以为中超放的是慢动作。位置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球员属性,但是在荷兰人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属性。足球是一个空间游戏,攻防中的位置感时刻决定着空间的变化,掌握了位置感,你就掌握了足球最精髓的真谛。
4、向小球员灌输阿贾克斯足球体系的两大核心理念:always with ball,以及,球永远比人跑的快。
范加尔在阿贾克斯足球思想体系1.0版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他的“433+343”战术理念,使阿贾克斯的足球体系与时俱进,更加完整、更加天才、更加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意义。下面来讲讲这个2.0版的阿贾克斯体系。
1、5人中轴线:中锋+ diamond man +4号位球员+防守中卫+门将。在此基础上,左右各配备一条副线,即边锋、中场、边后卫。场上11人的站位,采用大菱形、小三角的方式,尽量构造出足够多的三角形,保证每个位置都能至少有两个出球点,去完成高速传球。
2、中轴线上最关键的是4号位球员,他在防守时是中后卫,进攻时位置上移,变为后腰,来组织球队,球队阵容也由433变为343。阿贾克斯的4号位,必须攻守兼备,既是防守屏障,又是组织核心,范加尔时期,这个位置由里杰卡尔德,或者布林德、F德波尔来踢。为什么要让后腰位置的球员来组织比赛?因为现代足球中,防守越来越强悍,防守球员也足够聪明,前腰持球组织进攻变得越来越难,在巨大的防守压力,前腰容易丢球,长期持球也会影响球的行进速度。这与阿贾克斯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阿贾克斯追求的是:绝不轻易丢球,和让球比人跑的更快。
范加尔在90年代就提出了组织核心后移的观点,用中后卫来组织比赛,比克鲁伊夫的后腰核心论还要大胆。他们的观点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和革命性的。
场上11名球员,构成了4个大菱形,其中第四个菱形,是由自由中卫、两个边卫和守门员构成的。对,守门员在范加尔手中,不再拘泥在门线上,而是要成为球队最后端的一个传球点。
范加尔曾这样概括他的战术体系:“通过一脚(两脚)触球和三角传球给予皮球不同的速度和形状进行传递(阵型使得球场上出现大量的三角站位),控球引导对手追逐皮球,消耗对手体能,节省自己体能。”
范加尔对球队的具体战术要求如下:
1、任何位置都不允许轻易丢失球权。always with ball。所有位置,包括门将,都不能轻易开大脚,除非是有目的、有把握的长传。为了保证相互传球的通畅,球员在接球时,身边队友至少要跑位形成两个接应点,以实现三角传递。门将不开大脚,而是和后卫进行中短传。当进攻遇阻,推进空间不足时,不允许强突和盲目传球,而是尽量横穿,转移进攻方向。
2、用高速传球,使对手跟着球跑,疲于奔命,同时保证己方体力。高控球率,带来的不但是更多的射门机会,更少的己方区域威胁,还能在体能和心理上击溃对手。
3、用高速传球,制造空间,特别是制造纵深。横向的传球,主要用来调动对手的防线,调虎离山,吸引对方边卫或中卫离开防守位置,同时等待本方球员跑位,尤其是边卫的套边,以及边锋、前腰的突然前插。这种纵向的前插,纵向的推进空间获取,进而再边中结合,是阿贾克斯切开对手防线的利器。菲尼迪乔治、奥维马斯、巴班吉达、雷齐格,都是拥有可怕速度与爆发力的边路快马,是撕开防线的利刃,加上利特曼宁的突然前插与精湛射术,克鲁伊维特的头球和抢点能力,使阿贾克斯的进攻无坚不摧,且极具视觉冲击力。这种场景,我们在范加尔与里杰卡尔德时期的巴塞罗那,也经常能看到。
4、4号位,也就是自由中卫,负责选择进攻大方向。他可以直接分球给插上的边后卫,也可以长传打身后,给中锋和前腰制造单刀机会。今日巴塞罗那的皮克就在扮演这样的角色,他的长传非常准确,传球时机把握的也很好,具体可见前几天巴萨对阵阿森纳时,皮克给伊布送出的那把单刀。
5、边锋、边前卫和边后卫,永远保持合适的距离,形成边路一个小的进攻和联防体系。边锋持球时,边后卫要及时套边,边前卫要及时接应。比如,右边锋菲尼迪乔治持球,牵制住对方一名边后卫时,右边卫雷齐格要及时插上,变身为右边锋,利用菲尼迪创造出来的推进空间。如果菲尼迪不甚丢球,在他就地反抢的同时,负责接应掩护的右前卫R德波尔要上前协防,阻止对方继续推进。
6、全员紧逼防守。从中锋和边锋就开始干扰和压迫,三条线迅速靠拢,压缩对方的推进空间,最好效果是在中圈附近抢得球权,立刻交给四号位,由守转攻。如果是己方失去球权,则就地反抢,其余球员迅速合围,占领关键点,阻截对手的传球线路。这种令人窒息的全场紧逼防守,就是阿森纳对阵巴塞罗那上半场所遭遇到的,好容易抢下球,却在一分钟之内就把球丢掉的噩梦。
阿贾克斯的青训体系,给了范加尔最理想的球员,这是一群几乎为了范加尔的战术体系而量身订制、应运而生的年轻天才。他们禀赋各异,各自身怀绝技,在场上,更是拥有多年一起训练造就的默契,和统一的足球思维,分工明确,进退有据,攻防有序,交叉换位,协防补位,直传斜插,斜传直插,边中结合,区域联动,就像一架精确运转的机器。
由此可见,范加尔的战术体系,对球员的要求和约束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全是固定套路,程序控制,不怎么允许你有太多的个人发挥。所以,他的这套理论,虽然先进但也有局限性,适合带年轻人,不适合带成名球星,所以他在阿贾克斯和后来的阿尔克马尔都取得了成功,在巴萨和荷兰国家队却遭遇了滑铁卢。他与里瓦尔多、里克尔梅的矛盾也众所周知,原因很简单,这些南美天才不愿受束缚。


IP属地:上海1楼2015-04-29 17:16回复
    不如魔指导图文并茂好。


    IP属地:山东3楼2015-05-12 16:32
    回复
      不错不错


      4楼2015-08-06 09:39
      回复
        但是,我想说一句,现在的范加尔在我魔,貌似完全不是这个套路,理念跟进现实吗?


        5楼2015-08-06 09: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