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钻戒吧 关注:14贴子:112
  • 0回复贴,共1

你明知道我做珠宝,却还要去挨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天天刷屏告知你们我是做珠宝首饰的,你们还乐意跑到别处被宰,买了之后问我这个那个值不值?我只能献上我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大家都爱宝石美丽的外表,华贵的出身,但真正对宝石品性了解的人少之又少。
钻石消费误区一:迷信珠宝的产地

案例:张小姐到南非公派出差,听说南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钻石产地,感觉到在产地买钻石应该很便宜,又有熟人带,于是花2万多元人民币给自己买了一粒50分的钻石,但是没有附带钻石证书。回国后,张小姐将钻石送到国检中心检测,结果净度为P级,颜色级别也不高。2万多元的价格与国内同类商品相比,还贵了许多。
点评:
现在很多人利用出公差,旅游的机会,到珠宝玉石的产地或者集散地地购买珠宝,因为他们认定到产地一定能买到便宜货。如去新疆买和田玉,去南非买钻石,去巴西买彩色宝石,去缅甸买翡翠等。事实上,这些产地买回来的珠宝并不是最便宜的,甚至还要比正常的市场价格贵出很多,其中还有相当一部份是经过人工处理或是假冒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消费者完全忘记了:首先,普通消费者珠宝鉴定能力极为有限;其次,普通消费者对珠宝的行情知之甚少。这两点就决定了消费者在珠宝产地或集散地能淘着又便宜又好的宝贝,机率很低。
钻石消费误区二:钻石质地完美论

案例:张先生一家三口怒气冲冲地来到商场,口口声声说要退货。原来,张先生的女儿到商场买了一枚0.13克拉的钻石戒指,价格不高,只有3000多元。但回家后发现钻石里有一个小黑点,而且越看越明显,于是互相埋怨当初在买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有一个“懂行”的朋友告诉他们,这粒钻石是垃圾钻,根本就是不合格产品。于是一家三口到商场去说理。商场无法说服他们,于是向国检中心的专家求助。经检测,这粒钻石并不是什么垃圾钻,更不是不合格产品,而且商场出示的是国检中心出具的宝石鉴定证书,证书中有许诺钻石的级别。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耐心解释及调解,双方最后达成和解。
点评:
很多消费者不喜欢自己的珠宝玉石内部有瑕疵,认为这样是不完美的,于是在挑选珠宝时慎之又慎,唯恐买到内部有一丝杂质或极细裂纹的珠宝。其实,天然的珠宝玉石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细微的缺陷,只要不影响珠宝的外在美,不影响珠宝的耐久性,就不是大问题。如红宝石、祖母绿几乎不可能买到内部完全没有瑕疵的。相反,内部有天然的一些生长现象,正能体现出珠宝的天然属性。甚至一些天然的包裹体还能令宝石产生无与伦比的美,极大地提升其价值。如猫眼效应、星光效应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IP属地:广东1楼2015-03-24 13: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