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交流吧 关注:26,559贴子:79,283

《大观茶论》读后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宋徽宗《大观茶论》读后感
不止一遍地品读了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这位中国最出名的文化帝王。留给后人的印象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最起码的施政纲领上,在政治外交的策略上,太过于随性自信。才导致了后来的靖康之耻!历史的发展有它的必然,民族的融合也有它的历史因素。但是品读了,他的大观茶论之后,会发现宋朝是一个文化商业极其发达的朝代!商业文化如何发达?在我们有共同认识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商业的本源就是竞争!那在宋代,包括现在的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宋代已经形成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这个名流千古的文化帝王!他为什么要写大观茶论呢?除了标榜他自己是文化帝王之外,从大观茶论序言的一段话可以有所窥探。“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情尚也。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未到于二十篇,号日《茶论》。太平盛世既要做到人尽其用,也要做到物尽其用。换句话说,即要把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又要把茶的妙用发挥到淋漓尽致。我为人君,选拔人才是我的责任,研究茶叶这是我的爱好。由于我爱茶,所以我懂茶。敢说懂的很多,一点心得还是有的,为了不让后世才能在制茶与喝茶的道路上误入歧途。请允许我把这些心得体会写下来。,下面写出了十二个短篇,给它取个总名,就叫茶论。
宋徽宗为什么要写大观茶论呢?他的序中说了他有二十个短篇,包括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也包括喝茶的方式方法。最后两篇则是介绍主要产地及产地附近的生产制作者的生产竞争。里面竟然提及了,有商家及制茶者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恶性竞争!
“其有甚者,又至于采柿叶桴榄之萌,相杂而造。至虽与茶相类,点时隐隐如轻絮,泛然茶面,栗文不生,乃其验也。桑苎翁曰:”杂以卉莽,饮之成病。"可不细鉴而熟辨之。
作为一个帝王,在其喜爱的领域。写出这样一篇有指导性意见的文章。有点作秀的意味,但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本位的统治下,上行下效。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宋茶文化之鼎盛,据史料记载,北宋京都汴京高峰期时,有三千家茶肆。经济的鼎盛,是由市场经济作为指导的,加之斗茶,就有竞争的意味,有竞争就会有优劣,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
从中对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启示呢?
笔者提点浅薄的意见:
第一:某一文化领域会存在,有其自发的文化基因,其发展必然是属于客观的文化需要,甚至是经济需要。从宋代斗茶的盛景可以看出,那是大众不用为吃穿发愁的光景,发展文化,也复合人民的精神需求。
第二:文化领域肯定是附于某一物质的具体实现,比如宋代的斗茶,表面是个人文化上的"斗",里子确实一种普世的精神向往。统治阶层崇尚道家的自然,又有儒家禅学的自我实现。分支的文化形成一种民族文化里都有的基因。不仅从宋代斗茶体现,诸多的领域,渗透到衣食住行。形成了一个时代特有的性格,然而这种性格的形成,需要经济政治的基础。
第三,文化也存在竞争,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关于商业竞争的叙述,不难看出。逐利的竞争需要引导,不管统治阶层出于什么目的,都希望它向好的一面发展。那么引导就需要权威,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
teajoy拙见于
鉴盏堂
2015年3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3-14 21:09回复
    赞赞 等我有空也去读一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3-15 12:01
    回复
      吃茶去!看书去!


      IP属地:湖北3楼2015-03-28 01:29
      回复
        理解不错挺精到,比有些只发售卖帖人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5-02 23:36
        回复
          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06 20:25
          回复
            书不读不精,人不学不进^_^^_^^_^赞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5-08 00:40
            回复
              必须赞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5-05-08 07:58
              回复
                真正爱建盏推广建盏文化的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7-10 02:22
                回复
                  有时间我也要读一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7-14 06:47
                  回复
                    所以仓廪足而知礼节,某种文化的兴盛是在经济发达的基础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7-15 06:51
                    回复


                      11楼2015-07-15 14:27
                      回复
                        古代很多茶道著作应该学习,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7-16 06:58
                        回复
                          斗茶,“斗”推动茶道进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7-17 05:34
                          回复
                            除了字还有书~也是留下了东西的皇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7-18 06:10
                            回复
                              还有其他细节吗,例如什么样的茶品算好茶


                              15楼2015-07-18 17: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