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2,045贴子:2,871,146

开悟的一些特点(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悟的一些特点(转帖)
开悟历来最难写,因为人类目前的任何语言都不能准确的表述开悟的情况,因此,只能相似的加以描述。
开悟后你会看到真心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大悲心:这是我们的心体,但绝对不是你想象的善心。大悲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深心、柔软心、细悬、若有所失的空悲的感觉等等,听来还是一头雾水,只能这样了,行者实证后就能立刻体会到其中难以言传的心境。
2、 真心自定:这是一种非常清晰,历历在目的情景。比我们平时的状态要清晰得多,看任何物体好像有一种合为一体的感觉,继续深入下去,就和物体合二为一,我即是宇宙万物,宇宙万物就是我。你会发现,自己可以是石头,是树木,是黑板上的字,是影子,是声音等等,虽然自己是石头,但却极其清醒,思想非常灵敏,这时候你才能体会到为什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你才能体会到原来山河大地皆是自己的身体。
3、 你会发现真心思想活跃灵敏,比你现在的状态灵敏的多,清醒的多。真心同样知道以前曾有的快乐和愤怒等,但是你会发现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恨不起来,这正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无生法忍。真心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傻乎乎混沌一片,佛陀绝不是傻子,诸佛菩萨绝不是傻子。
4、 真心虽然能善分别诸法相,但绝对没有“我”这种念头,只有当你离开真心,心动后才会产生“我”这个念头。因此,佛教与外道的根本区别就是无我。
5、 真心无心动这种心力,只有离开真心才有明显的心动,因此,六祖大师一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让内行人立刻看到六祖的功夫。心动是开悟的关键。如果你是通过禅定开悟的,你将因为外缘破坏心一境性而先有心动后见真心,如果你是通过观心开悟,你将先见真心,出离真心后才有心动,然后出现分别念,这是实证心动的两种情况。
6、 开悟后,你将见到佛陀,如果你是修净土宗的,你还会见到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弥陀佛还会对你莞尔一笑,那是一种浅浅的微笑,是一种不沾染的微笑,是一种让你立刻产生定力的微笑,绝对不是你平时想象的微笑,也绝对不是很神奇的微笑,在你意料之中,又出乎你的意料,将来你自然会知道。观音菩萨还会向你放大光明,这种光明让你立刻产生深深的定力,因此不要担心自己定力不够,释迦牟尼佛和诸佛诸菩萨早就为你想好了。这时候你见到诸佛菩萨,就像见到亲爹娘一样当下就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不像有的公案说的那样,见到弥陀佛了,就问:“你是弥陀佛吗?是弥陀佛你就摸摸我的头。”很显然这些人堕在想阴里面,已经着魔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修净土宗的行者,如果能走开悟这条路,就可以当下进入极乐世界面见弥陀和观音,何必等到死后。
7、 开悟的人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已经开悟,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怀疑,那你肯定没开悟。
8、 开悟后,所有经典公案当下就懂,即使你目不识丁,也照样会懂。
9、 刚开悟有这样一种复杂的心境:恍然大悟,想笑却笑不出来,反而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因为费了这么大事去求证,原来本来就有,想告诉别人,却又很矛盾,因为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你说给他听好像没什么意义,给别人说法其实是很可笑的,因为你事实上什么也没说,他本来就有啊。因此,许多人这时候往往大笑后失声痛哭起来,那确实是一种很难形容的心境,任何人都将有这样一种心境,佛陀也毫不例外,看看佛经上佛陀刚开悟时的心境就知道了。任何真正的开悟都一定会有佛陀开悟时的心境,如果没有,那你一定还没有开悟,还需要加把劲儿。
10、 禅定行者都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到了一定时候不由自主就出定了,再比如,你会开天目看到许多美好的境界,心中不由自主就会高兴,一高兴马上就看不到了。但在自性如来藏真心就没有这种情况,你想坐多久就坐多久,完全由你自己决定。你同样会看到很多美好的境界,但就是喜欢不起来,虽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好,但那绝不是平时的喜欢。这就是自性金刚定,不可破坏的大定。
11、 你开始真正知道什么才是习气,并不是你平常认为的那样。当你在自性如来藏中,你会发现你无法愤怒、无法喜爱,你会很怀念以前喜怒的心境,很想再回到那种心境,这就是习气,这才是真正的习气。


IP属地:广西1楼2015-03-12 09:22回复
    各位师兄看看,开悟还得实修!万物一体.如如不动!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5-03-12 09:54
    收起回复
      我没开悟,绕开


      IP属地:江西3楼2015-03-12 10:37
      收起回复
        第一步 培养专注力。持续的长时间的专心致志的观想一个动作或一个物体,也可以听一种声音等等都可以。就这样渐次达到一种毫无身体感觉的状态。到了这时候,你就会很清楚的看到前一个念头下去,隔了一会后一个念头才会出来。念头的相续性彻底被消灭了,也就是说意根伏下了。
        第二步 接上面,每出一个念头,你都要清清楚楚的看到它,然后用轻柔的心放下它,你会发现念头与念头之间的时间距离越来越长。这时候你用无我的思想想象把自己和整个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你会发现念头没有了,而你心里却清清楚楚,思想很活跃,你终于第一次体会到念头和思想并不总是一回事,你同时还会发现你再也不会生气了,尽管你试图是自己再生气起来,但你发现那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第三步 达到第二步的人往往很怀念以前能生气的状态,这就是习气,他于是竭尽全力去想象生气是怎麽一回事,进过一番刻苦和努力,终于他发现一种心力明显动起来,紧跟着就产生第一个念头“我”,紧接着就是“他”,随后就是成对成对相互对立的念头相续出现,比如爱与恨、喜欢与厌恶等,这就是第七识,发展下去你会盯着一件印象最深的具体的事情连续地想下去,这就是第六识,你终于又回到以前的病态心理活动状态中了。


        IP属地:广西9楼2015-03-12 15:46
        收起回复
          开悟了,一切都是祥和吧。呵呵。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3-12 19:17
          收起回复
            能做到真正的放下自己,去善待一切,是多么不易,*^_^*阿弥陀佛,感恩吧主慈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3-12 19:18
            收起回复
              是不是能洞彻一切有情呢?,还能看见法界实相,哦对了,是不是还有一颗扑通扑通得心跳呢?猜呗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5-03-12 21:06
              回复
                我如虚空不可得,你如虚空不可失,因果从未错乱,真实不虚,由如梧桐招凤凰,狗屎招苍蝇!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5-03-12 21:15
                收起回复
                  随缘任性


                  15楼2015-03-13 08:52
                  收起回复
                    禅定与开悟的根本区别
                    禅定与开悟的根本区别,这是佛教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佛教与外道最本质的区别,因为外道也有禅定,但却没有佛教的开悟一事。
                    一切禅定,都无法让念头断掉,哪怕你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达到自主生死、坐脱立亡,你也最多是把念头伏下来,绝对不可能把念头断掉,到了一定时候念头就又会产生,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出定,你根本控制不住,就像你睡觉睡到一定时候就不得不醒来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天道的人到一定时候不得不堕落的根本原因。佛陀当年修到极高的禅定,正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才给我们开辟出一条走向开悟的道路的。
                    开悟,正是断掉了念头,证入心的无念状态。因为念头不再出现,所以你可以自主决定出还是不出,是完全能够自主的。你会发现,证入如来藏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无我”这种观法,而从如来藏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也就是说,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第一个念头都是“我”,假若没有“我”这个念头就绝不会有轮回。因此,佛陀说佛教和外道的根本区别就是“无我”。因此,不要认为无我是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你清净的如来藏,如来藏是真我,真我是无我的。
                    需要说明的是没有念头,并不是没有思想。如来藏思想非常活跃,非常灵敏,高度清醒,远远比你现在聪明得多,千万不要认为佛陀没有思想了就像傻瓜一样。六祖大师说:不断百思想。说的就是如来藏这种特点。许多证入高级禅定的人,还有那些堕入细昏沉的人往往把他们那种状态当作了开悟,那是很好笑的。人如果连自主都不能还修行干嘛。


                    IP属地:广西16楼2015-03-13 08:57
                    收起回复
                      不知道,我只知道 一位师父对我说 他很怀念以前嬉笑怒骂的日子 现在回不去了!


                      IP属地:山东19楼2015-03-24 14:56
                      收起回复
                        看来都有实修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3-24 18:12
                        收起回复
                          这也许就是成熟吧!不在那么活泼!多的是沉稳


                          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21楼2015-04-01 22:54
                          收起回复
                            不知道我下辈子能不能开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4-02 08: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