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关注:6,751,618贴子:37,624,770
  • 9回复贴,共1

【文字】《儒道至圣·文曲星耀》诗词杀敌,文章安天下,好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牛!逼!
这是一个读书人掌握天地之力的世界!
秀才提笔,纸上谈兵;举人杀敌,出口成章;进士一怒,唇枪舌剑。圣人驾临,口诛笔伐,可诛人,可判天子无道,以一敌国。
默默无闻的寒门子弟方运,被人砸破头后凭借“奇书天地”挟传世诗词,书惊圣文章,踏上至圣之路。


1楼2015-03-09 11:00回复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读书人掌握天地之力的世界。此时,圣院把持文位,国君掌官位,十国相争,蛮族虎视,群妖作乱。此时,无唐诗大兴,无宋词鼎盛,无创新文章,百年无新圣。才气在身,诗可杀敌,词能灭军,文章安天下。方运的童养媳因貌美被名门秀才柳子诚看中,为避免被柳子诚暗害,方运参加童生试,凭借“奇书田地”里的知识通过科举一举成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圣前童生,进入州文院。不料柳子诚连番阻挠,方运虽凭借圣品书中的诗词连续过关震惊众人,但也厌恶文人相轻的局面。为了突破自己并领悟战诗词的力量,方云毅然从军杀妖将………
    【作者简介】:
    永恒之火,起点新晋人气王,订阅三甲、月票榜、点击榜冠军。起点网力推新大神。


    2楼2015-03-09 11:00
    回复
      这脑洞。。。。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3-09 11:21
      收起回复
        靠!竟然有方仲永!


        9楼2015-03-12 10:40
        回复
          方运冷声说:“既然你是吉祥酒楼的老板,不让我进,我就不进了。到时候蔡县令问起,你就如实说,是你赶走我的。告辞!”方运原本想借蔡县令之手教训甄掌柜,此时却灵机一动,有了更好的办法。方运从钱袋里抓出一把铜钱,对着来往的行人大声说:“南来北往的各位,看到我手里的钱了吗?我现在出个字谜,谁第一个答上来,我就把钱给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白拿钱,谁不拿谁是傻子啊!”
          附近的人被吸引过来,很快围了十多个人。远处的人看到有人围成一堆,立刻跑过来想看个究竟。吉祥酒楼位于本县最繁华的街道,不一会儿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一大堆人,附近二楼的人也纷纷往下看。
          王院君就坐在窗边,从窗户探头一看,不由得微微一笑说:“县尊,是方运。”
          “怎么回事?”蔡县令走过来向下看,其他人也走到窗户边向下看去。
          只见方运站在人群里,两手把二十多枚铜钱倒来倒去。
          “快出谜题啊!是不是反悔了?”
          “快说啊!”
          “这人不是方运吗?刚中了双甲案首,就跑这里玩起来了?”
          甄掌柜本来正冷眼旁观,听到这话立即冷汗直流,一时间懵了,不敢相信方运真中了童生,而且是案首。
          方运大声说:“我现在做一首歪诗当谜面,你们要猜一物,也是家家都有的东西。好了,听我说,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谁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猜中了有奖啊!”
          位于二楼的蔡县令忍不住轻声一笑问:“甄掌柜怎么得罪他了?这个方运啊,嘴比刀子还利!”
          “骂人都骂得这么妙,不愧是双甲童生。”一位五十多岁的儒雅老人微笑着说。
          这时候人群里有人举起手大声喊:“我知道了,是针!是缝衣服的针!针的眼睛不就长在屁股上吗?针当然只认衣衫不认人。”
          “回答正确,这钱就是你的了!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就是针!”方运说着,一指甄掌柜。
          认识甄掌柜的人哄堂大笑。
          有人起哄道:“不愧是双甲案首,才气冲天,骂人都作诗骂!甄掌柜,你怎么不说话了?你转身让我们看一看,你屁股上有没有眼睛!”这下连不认识甄掌柜的,也知道怎么回事,跟着笑起来。
          这时出去买菜的段虎回来,看到方运大喊:“方运,恭喜你高中童生第一。你可是咱吉祥酒楼出来的人,以后酒楼的门槛要被踏破了。等你中了状元,我就可以说我是状元公的朋友了。”
          甄掌柜得罪过不少人,立刻有人阴阳怪气地说:“状元公认识甄掌柜,可甄掌柜未必认识状元公啊!在甄老板的眼里,连大学士都不算什么。”
          甄掌柜用颤抖的手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把段虎十八辈祖宗骂了个遍——要是段虎早来片刻,也不至于闹成这样。甄掌柜慌张地看着方运,暗叹果然是书生杀人不用刀,这一手做得太绝。景国第一双甲童生在他酒楼前作诗骂他“只认衣衫不认人”,吉祥酒楼这块牌子算是彻底臭了。
          “这个方运,以前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蠢货,今天怎么变得这么厉害?好狠辣的手段。案首必然是蔡县令亲点,我得罪了他,就是得罪蔡县令啊!”甄掌柜心乱如麻。
          方运向众人一拱手,大声道:“我原本在这吉祥酒楼打工,每月辛辛苦苦领五百文铜钱。就在昨日,这甄掌柜辞退了我,之前的工钱却分文不给,还对我喊打喊杀。今日蔡县令在吉祥酒楼举办童生文会,我按时赴宴,但这甄掌柜却不让我进去。我方运虽是一介穷书生,但也是有骨气的。这吉祥酒楼我就不进了,明日我去给县尊道歉。各位,认准甄掌柜,认准吉祥酒楼,这里只认衣衫不认人!”方运说完,抬腿就走。
          甄掌柜犹豫不决,余光看到二楼有人往下看,下意识地抬头,只见本县的大人物几乎都在上面,包括蔡县令、王院君,望族的苏举人等等。尤其是那五十多岁的苏举人,看甄掌柜的眼神格外冷。本县望族士绅要结交最有前途的童生,一个酒楼的老板竟然要把最值得结交、最有前途的案首赶走?
          甄掌柜吓得面无人色,感觉骨头缝里都结冰了。得罪蔡县令不打紧,他任满后就离开,可苏举人扎根济县多年,三代望族,得罪他的后果更严重。甄掌柜一咬牙,快步跟上方运道:“方运,我有眼无珠,不知你就是今年的案首。看在咱们认识多年的份上,原谅我吧!”
          方运停下脚步道:“甄掌柜客气了!你没做错什么。这吉祥酒楼是你的地方,你有权不让我进。当然,你现在让我进,我也有权不进。告辞!”
          甄掌柜想起苏举人的眼神,也顾不得面子,急忙上前抓住方运的衣袖,哀求道:“方公子,你原谅我吧!我狗眼看人低,我是眼睛长在屁股上,我是只认衣服不认人。我诚心认错,我这就赔偿你工钱!”
          二楼传来一声轻咳,蔡县令道:“有话上来说,在大街上拉拉扯扯成何体统!”说完,蔡县令瞪了甄掌柜一眼,然后看向方运,露出微笑。
          方运立刻拱手道:“既然县尊开口,学生自当遵从。”说完毫不犹豫,迈步进入吉祥酒楼。
          甄掌柜心中无比惊骇。他这才看出来,方运要走是假,其实是在等蔡县令的话。他要是一心要走,反而是不尊敬县令,所以才故意在楼下大喊猜谜,吸引蔡县令等人的注意,最后还坑了他的酒楼。这真的是一箭双雕。
          “他以前都是装的?这份心机不算什么,但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太可怕了!”甄掌柜突然发觉,自己在方运面前竟然毫无反抗之力。
          两个人上了二楼。天字号上房门口站着一个又高又壮的牛蛮人,方运多看了几眼,然后走进去。天字号房很大,里面已经摆了三张桌子,坐了近二十人,此刻全都站起来。
          蔡县令明明一身便服,甚至面带微笑,可仍然有一种让人折服的威严。这威严来自于他的才气,他的修养,也来自他的官位。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蔡县令微笑着问。
          甄掌柜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猛地用手抽自己的脸,一边抽一边说:“启禀县尊,一切都是小人的错!小人卑鄙无耻,克扣方公子的工钱,被猪油蒙了心。小人甘愿赔偿。”
          “谁让你开口了!”蔡县令淡淡地说,语气极轻,却让甄掌柜汗毛直立,满眼惊恐,如同被狮虎盯上的兔子。周围无一人开口,几乎所有人眼里都带着极淡的嘲讽之色。甄掌柜颓然低下头,这才明白自己的地位跟双甲童生的差距有多大。


          23楼2015-04-01 11:08
          回复
            方运先行一礼,然后把自己跟甄掌柜的事情如实说来。所有人都听得面露怒色。那苏举人厉声道:“想不到济县竟出了这等畜生!你若只是不准方运把扔掉的菜带回家,还情有可原,可你为何还要侮辱他?方运的诗谜说得一点都没错,你果然只认衣衫不认人,猪狗不如!”
            甄掌柜吓坏了,全身发抖。
            方运笑道:“今日的童生文会,被晚生的私事拖延,晚生愿自罚一杯道歉。甄掌柜,既然你已经认错,我就原谅你了,下去吧!”
            甄掌柜茫然地抬头看向方运,看到方运微笑的面庞,似乎真的原谅他了。但是他心里清楚,这件事绝对不会这么容易解决。
            “好气度!大家坐,不要被那小人败了兴致。至于酒,就不用罚了。”蔡县令毫不掩饰自己对方运的欣赏。
            众人纷纷坐下。屋子里一共有三桌:第一桌以蔡县令为首,坐的都是济县的官员或望族大户,文位最低的也是秀才,唯有一个位子是留给案首的;第二桌是本年童生;第三桌则是县里有名望的文人。这里有一位进士和三位举人,除了童生,其他都是秀才。方运客气了一番,坐到第一桌。他刚坐稳,房门打开了。
            方运扭头看去,只见方礼和方仲永一起走了进来。方仲永立即弯腰行礼问候,而方礼则只是一拱手,然后四处张望,最后目光落在方运的头上。他顿时双目冒火。方运却好似没有察觉。等两人落座,文会正式开始。首先是蔡县令给众圣敬酒,随后给景国国君和太后敬酒,最后则给所有童生敬酒。
            这次文会的主题围绕着县试进行。蔡县令先说起请圣言的第一题,“昭公二十七年,孔子在何地?”
            这等于是一位进士在授课,而且对经义也有帮助。不仅童生会认真听,在场的秀才、举人也都认真听,为以后的科举做准备。那些刚知道考题的秀才、举人也在认真思考,他们都知道那年孔子在齐鲁两地,但蔡县令既然说出这题,答案自然不会如此简单。
            蔡县令道:“这题出得异常晦涩,哪怕是举人也未必能答对。我也是因为在京城读过一些书,所以才能做出来。方运,你说说是怎么回答这题的。”
            所有人都注视着方运,做学问最忌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方运不能把这道题原原本本地说个明白,那他的双甲童生之名就要大打折扣。
            方礼插嘴道:“仲永未答出来,请方案首赐教,好好教育一下我这个不成器的孩子。”方仲永面露难色,然后看向方运,做出一个抱歉的神情。
            方运微微点了一下头,表示知道。他早就清楚,方仲永虽然有些傲气,可一直为人低调,没有什么不好的风评,反倒是他的父亲方礼,却打着神童之父的名义四处招摇,让许多人不喜。方运沉思片刻,在心里组织一下语言道:“我一开始也以为这题的答案浅显,只写了齐鲁两地。但写到第六题的时候,看到是考《礼记》的,我受到启发,记起《礼记》曾言,孔圣去了季子长子的葬礼……”随后方运用自己的语言,理顺这道题的思路,用最扎实的方式讲解这道题,没有一丝一毫的纰漏。
            方运说完,在场的诸多童生和秀才竟然还在思考,已经彻底明白的其余人则纷纷称赞。方礼的气势顿时弱了一筹,他也是童生,很清楚这道题的难度,更明白方运解题的思路,简直堪称完美无缺。
            “方运大才,我不如也!”方仲永低声道,声音有些惆怅,却并无怨恨。
            蔡县令笑道:“好一个方运!这个思路虽然繁琐,却恰恰最适合童生。你要是用我的解题手段,我一定会怀疑你作弊。”
            蔡县令接着说了自己的解题过程。他是用了几本流传极少的书籍来解题,而且大都是方运的奇书天地中没有的,别说方运,就连王院君、苏举人都没读过。
            众人经过对比,看方运的眼神更不一样,知道方运的方法才是正途。接下来众人继续讨论请圣言的一些题目,蔡县令甚至引申到“经义”上。
            所谓经义,就是以众圣经典著作中的一句或一部分为题目,考生写文来阐明其中的道理。如果说请圣言是记忆众圣之道,那么经义就是理解众圣之道,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蔡县令讲完请圣言的部分,饭菜上桌,众人先吃喝一阵。接下来的话题是讨论诗词。蔡县令说了请圣言,那么文院的王院君就要起头说诗词。可方礼却抢先一步说:“我儿的诗词有出县之能,却仅仅得了个乙。蔡县令说方运的诗词有鸣州之大才,可否让我们见识一下他的县试诗词?”
            许多人沉默不语,偷偷看王院君。王院君没想到方礼这么不懂规矩,说严苛点就是不分尊卑,这可是大忌。王院君面无表情地道:“我原本想把方运的试卷留在县文院供后辈考生瞻仰。可我把他的那首诗传给州院君李大学士后,李大学士说,要把那诗文原本送到州文院,并说此诗不仅是今年的县试天下第一,也是数百年来的县试第一诗。李大学士说,此诗必能上下个月的《圣道》月刊。”
            房间里沸腾了。
            “李大学士真这么说的?供奉在州文院,童生的诗文哪会有这个待遇?
            “县试的天下第一诗?这个名号可不得了。
            “能上《圣道》的话,那县里岂不是又会多一道文牌坊?加上双甲破天荒,方运一人得两座文牌坊啊!
            “咱们济县好像没有人上过《圣道》吧?
            “的确没有。”
            那些童生们一开始还有点不服气,但听说方运被李大学士推荐给《圣道》,肚子里的不服气马上化为仰慕,尤其是那几个年龄小的童生,竟隐隐有些崇拜。


            24楼2015-04-02 14:48
            回复
              第四章 诗出镇国
              在圣元大陆,上《圣道》就是诗词文的最高标准。那些被刊发的诗词也许会有争论,但很少有人质疑其资格。因为只有大学士才有推荐权,然后由众圣殿的力量进行淘汰。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半圣也不行。最后由圣院的人来决定什么时候上,上什么位置。
              方仲永羡慕地看着方运,可很快他就觉得别扭。他仔细一想,才恍然大悟,自己看方运的眼神,不就是以前别人看他这个神童的眼神吗?方礼看到儿子的神情,气得说不出话,自己辛辛苦苦为儿子争荣誉,结果倒好,儿子竟然背叛了自己。方礼更加不高兴,若是别人得案首就算了,竟然被同姓的人抢了案首,那大源府方氏各族第一的名头就轮不到他儿子了。
              方礼正要说话,王院君道:“不是两座文牌坊,是三座。”
              “第三座从何而来?”
              “方运乃圣前童生。”
              文院虽然放榜,却没注明“圣前”,所以知道的人极少。
              满场哗然。景国百年来,也不过出了两位圣前童生,方运是第三个。
              方礼突然紧闭嘴,一句话也不敢说。他知道自己如果敢继续挑衅方运,就是第二个甄掌柜。
              众人议论纷纷,无比激动,一时间齐向方运敬酒。还好这酒度数很低,多喝一些无妨。
              等众人议论完毕,蔡县令对王院君道:“方运的《春晓》是本次文会的压轴,稍后再讨论。方运,你在写《春晓》前,是不是还写了半首诗?”
              方运看到蔡县令拿出一张发皱的纸,只好说道:“是写过。不过那首诗有妄议朝政之嫌,我没有写完。”
              “在文院内写出好的诗词文,文位高的都能感应到。你这首诗虽然只写了一半,可依然带动才气,或可达府。你现在已经是童生,有了功名文位,议论朝政是本分。你能否继续把这首诗写下去?不然太可惜了!”
              房间里的众人表情更加精彩,许多秀才一辈子的诗词都难以出县。可方运不仅随随便便就能诗成达府,还舍得不写?方仲永顿觉惭愧,自己不过写了出县的诗就骄傲,跟方运比可差远了。
              方运道:“去年我和同窗好友卢霖议论战事,心中悲愤,总想为阵亡的将士说些什么。可惜人微言轻,不敢多言。既然已有文位,那我就写完这首诗。”那首《岁暮》抨击朝廷官员不作为,方运之前没功名不能写,现在有了功名文位,写这种诗反而更容易增加文名。
              文位、官位、文名,都十分重要。
              文会上早有人准备好一切。方运起身接过那发皱的纸张,走到一旁的桌案后,开始研墨。方运沉吟片刻,动笔补齐五言律诗《岁暮》: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方运写完,又念了一遍,全场寂静。有的人唉声叹气,有的人沉默不语,有的人却胆战心惊。方运在写诗的过程,隐约明白了蔡县令的用意,因为《岁暮》有抨击左相柳山的嫌疑。
              孔圣和妖蛮制定的千年不战协议早已失效,如今妖蛮蠢蠢欲动。去年冬天狼蛮南下,按照惯例景国应该全力出兵,痛击来敌。但左相柳山却利用各种借口反对开战,失去最好的开战时机,使得狼蛮大胜。景国则阵亡一位大学士,两位翰林,四位进士和两万士兵,数十万边民被掳走,天下震动。结果柳山不仅不认罪,还说若是提早开战伤亡更大。战后群臣激愤,要求伐狼蛮,但柳山却是主和不主战,贬谪多位主战官员,然后派人与狼蛮议和,最后割地三府,赔偿白银一千万两以及大量的布匹、矿物。景国因此元气大伤。
              后来有传言说,景国国君刚三岁,太后辅政,若是一战功成,太后必然威望大增,对想当权相的柳山极为不利。于是柳山就先以粮草不足为由拖延,后来又从中捣鬼。方运虽然对景国感情不深,但却极其厌恶柳山这种为了争权夺利,而牺牲数十万军民,甚至割地求和的行径。再加上方运本来痛恨柳子诚,既然能恶心一下柳家人,写这首诗也就义不容辞。
              方运写完后,高声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辈读书人当谈兵沙场,浴血奋战,岂能畏战!”
              众人立刻瞪大眼睛:方运不仅诗做得好,这话也很中肯新奇,那八个字极有分量,能让人反复琢磨。
              蔡县令一拍桌子,大声道:“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你此话,不枉我给你双甲。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干杯!为不畏战的方运干杯!”蔡县令说完举起酒杯,众人虽然畏惧柳山的权势,但热血未冷,哄然答应,举杯敬方运。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童生、秀才,更是异常激动,几乎把方运当成英雄。方礼面露惭愧之色,心中绝了再为难方运的念头,也彻底明白,单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他就永远比不上方运。
              王院君点头道:“不曾想废弃的残诗,竟然有如此内情。请县尊检验此诗是否达府!若是达府,我会连文会上的事一同禀报李大学士,让此诗也能登上《圣道》。”
              方运把那张纸递给蔡县令,蔡县令把官印放在诗页的上空,就见两尺半高的橙色才气直冲而上。一尺出县,两尺达府,三尺鸣州。
              “果然诗成达府。若能得《圣道》宣扬,必然鸣州。真乃济县第一童生!”苏举人含笑道。
              “所谓圣道,有教化万民,有忠孝仁礼,更有抵御外敌。此诗正合圣道,必然可登《圣道》。”蔡县令一锤定音。
              之后,王院君诵读《春晓》,并讲解此诗之妙,众人纷纷赞美。那些年纪小的人对《春晓》感触不深,稍微上年纪的人听后,都沉默不语,不断思量那句话。
              “花落知多少。”
              至此所有人对方运都心悦诚服。
              一旁的刘县丞道:“方运在今日又做了一首诗送给蔡县令,被鲁捕头听到,此诗也是十分妙。方运,你不如就在文会上书写此诗,正式赠送给蔡县令,如何?”
              蔡县令却道:“不过一首诗罢了,就不要大张旗鼓,浪费大家的时间。不写也罢!”
              王院君笑道:“那可不行。我对这首诗很好奇,一定要看。”
              方运心知那是蔡县令谦虚之词,于是道:“那学生就献丑了。”方运说着,再度走到一旁的桌案边,提笔写出那首《赠蔡禾》,一边写一边念:
              蔡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等方运念完,苏举人惊喜地说:“这方运简直是奇才啊!此诗前两句平平,可后两句异峰突起,诗意直上,整首诗的意境立显不凡。县尊素来高洁务实,从来不为虚荣劳民伤财,清气之花配正气之人,相得益彰。好诗!不用官印检验,至少是出县之诗!”


              25楼2015-04-03 09:49
              回复
                传说中的道德经呢


                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15-04-13 14:27
                回复
                  我还是默默地打完十五个字再走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5-04-16 1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