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的授受关系说实话确实蛮坑爹的,比方说我送给别人礼物,汉语可以反过来说别人从我这里得到礼物,日语则不行,关系不可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确实不好学,日语还是最为暧昧的语言,前面哇啦哇啦说一大堆,结果真实想法在最后面,什么情况下都能给自己留后路。
日语的授受关系大致有三种:1.说话人与主题重合,即说话人位于接受者或者给予者一方时,说话人必须做主题,不可逆。
比如说我给小野一份土特产。日语是:私は小野さんにお土产をあげました。是不是也可以说成是小野从我这里得到一份土特产呢?小野さんは私にお土产をもらいました。没有问题吧,语法上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遗憾的是这不符合日本人的语言习惯(プープ、违います不好意思,这样是不可以的。= ̄ω ̄=)只能是说话人做主题,又如我从小李得到了照片,说话人我做主题,私は李さんに写真をもらいました。
那么是不是不管什么情况都不可逆呢,也不尽然,在以下情况是可逆的。2.当给予者与接受者都是第三方(说话人与听话人之外)可逆。比如:小野送巧克力给小李。可以是:小野さんは李さんにチョコレートをあげました。这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小李从小野得到巧克力。李さんは小野さんにチョコレートをもらいました。
3.双方都为第三方时,其中一方与说话人关系较近时,说话人将其作为自己人看待。比如:弟弟给小野女士送花。弟弟离说话人关系近,弟弟作主题,可以是:弟は小野さんに花をあげました。不可以作为小野女士从弟弟这里得到花。小野さんは弟に花をもらいました。这样就不行了。可能有的人会以为我就记住谁在前面谁做主题不就行了,何必还判断个关系远近呢?请看下面的例子就知道为什么需要判断关系远近了,再比如:小野女士送给母亲手绢。按这种理解,睡在前面,谁做主题你会翻译成小野さんは母にハンカチをあげました。很完美不是吗?可是错了哦,日本人可不会这样说的。母亲离说话人近,故母亲做主题。所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是母は小野さんにハンカチをもらいました。
⊙o⊙日本人说话好怪啊,不用急,慢慢来,看看说话双方都是谁,然后判断谁做主题就可以了。
以上,本喵就谈谈自己在日语学习中的一些关于授受关系的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ω^<)
日语的授受关系大致有三种:1.说话人与主题重合,即说话人位于接受者或者给予者一方时,说话人必须做主题,不可逆。
比如说我给小野一份土特产。日语是:私は小野さんにお土产をあげました。是不是也可以说成是小野从我这里得到一份土特产呢?小野さんは私にお土产をもらいました。没有问题吧,语法上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遗憾的是这不符合日本人的语言习惯(プープ、违います不好意思,这样是不可以的。= ̄ω ̄=)只能是说话人做主题,又如我从小李得到了照片,说话人我做主题,私は李さんに写真をもらいました。
那么是不是不管什么情况都不可逆呢,也不尽然,在以下情况是可逆的。2.当给予者与接受者都是第三方(说话人与听话人之外)可逆。比如:小野送巧克力给小李。可以是:小野さんは李さんにチョコレートをあげました。这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小李从小野得到巧克力。李さんは小野さんにチョコレートをもらいました。
3.双方都为第三方时,其中一方与说话人关系较近时,说话人将其作为自己人看待。比如:弟弟给小野女士送花。弟弟离说话人关系近,弟弟作主题,可以是:弟は小野さんに花をあげました。不可以作为小野女士从弟弟这里得到花。小野さんは弟に花をもらいました。这样就不行了。可能有的人会以为我就记住谁在前面谁做主题不就行了,何必还判断个关系远近呢?请看下面的例子就知道为什么需要判断关系远近了,再比如:小野女士送给母亲手绢。按这种理解,睡在前面,谁做主题你会翻译成小野さんは母にハンカチをあげました。很完美不是吗?可是错了哦,日本人可不会这样说的。母亲离说话人近,故母亲做主题。所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是母は小野さんにハンカチをもらいました。
⊙o⊙日本人说话好怪啊,不用急,慢慢来,看看说话双方都是谁,然后判断谁做主题就可以了。
以上,本喵就谈谈自己在日语学习中的一些关于授受关系的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