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吧 关注:398贴子:4,620

我最崇敬的古代至现代名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古代:
商王成汤,(?—前1588年)商朝的创建者(约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儒家推崇的上古圣王之一,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部落首领,13年为商朝君主。子姓,名履,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啺(音“唐”,为甲骨文的“唐”字)、大乙、成、太乙,又称高祖乙,原商族部落首领,与有莘氏通婚后,任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朝。
当时夏朝,帝桀在位,夏朝国势渐衰,矛盾异常尖锐,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经过11次战役,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无援,又利用有娀氏的反叛,起兵于鸣条之战打败夏桀王,一举灭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君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汤武革命”。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1楼2015-01-18 12:15回复
    武丁从大邑商(洹北商城)迁都到洹水南岸的中商,就是现在殷墟的主体,发展了殷墟时代。武丁时期出土的文物很多,甲骨文中有70%都写成于武丁时期,殷墟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牲都集中在武丁时期,这时开始出现铜、锡、铅三元合金,琢玉工艺也得到很大发展。
    武丁祭祀商汤的一天,有一只野鸡在鼎耳上鸣叫,武丁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而惊恐。祖己说:“要先宽解君王的心,然后纠正他祭祀的事。”于是开导武丁说:“上天监视下民,赞美他们合宜行事。上天赐给人的年寿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使人夭折,而是有些人自己断绝自己的性命。有些人有不好的品德,有不顺从天意的罪过。上天已经发出命令纠正他们不好的品德,您说:‘要怎么样呢?’啊!先王继承帝位被百姓敬重,无非都是老天的后代,在祭祀的时 候,近亲中的祭品不要过于丰厚啦!”武丁听了告诫以后,便改革了祭祀制度,减少了祭祀的供品数量,避免了奢侈


    5楼2015-01-18 12:31
    回复
      殷人将其尊为高宗,后世的人又称他是“殷之大仁”。武丁虽然杀过很多人牲,但这本身是由于商朝人迷信萨满教,所以不能认为武丁残暴。在中国的传统文献《尚书》、《逸周书》、《诗经》、《史记》、《国语》、《吕氏春秋》等书中,无一不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虚怀若谷、宽厚仁慈、为民服务的优秀政治家。武丁是先秦时期最有作为的君主。


      6楼2015-01-18 12:32
      回复
        周武王,姬姓,名发,谥武,日名为珷帝日丁,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是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的创建者。
        西伯昌(周文王)十五岁时生武王,文王临死时嘱武王早图克商。武王即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竟有800个。
        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商纣王不顾虑财政,持续发动征讨东南夷的战争,已把商朝弄得国困民乏。武王见时机己到,便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亲率战车300辆,虎贲3000、甲士45000人,进攻朝歌,在牧野发动战斗,据说杀人无数,“血流漂杵”。
        商朝因为军人不足,故武装奴隶兵,但奴隶未经过严格军训,不敌周的精锐武士,阵前倒戈,反攻商军,殷商大败,纣王只能自焚于鹿台,周武王以钺砍纣王遗体,代表诛杀商纣,殷商正式灭亡,史称武王克殷。


        7楼2015-01-18 12:38
        回复
          武王克殷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武王年寿有九十四岁、九十三岁、五十四岁、四十五岁,甚至有六十多岁等多种说法。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由周公旦,召公奭和太公望辅佐继承人成王。传统上,周武王,周文王,尧舜禹和商汤一向为后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明君。


          9楼2015-01-18 12:40
          回复
            晁福林认为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在周公之前的时代是颇为常见的,在商代习见、周先公亶父传于三子季历、文王不传于伯邑考之子而传于次子武王。西周初期,以嫡长子继统的宗法制度尚未完善,所以周公旦继承王位并非后人理解的大逆不道之事。杨宽认为可能因为兄终弟及不符合周朝的宗法制度,所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未被取用,写作摄政。


            15楼2015-01-18 12:57
            回复
              周成王,姬姓,名诵,西周第二代君主。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周康王,姬姓,名钊,西周第三代君主,周成王之子。周康王与其父周成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17楼2015-01-18 13:05
              回复
                管鲍之交:年轻时家境贫困,鲍叔牙发现管仲有才能,胜过自己,与之交友,经常和管仲往来,管仲常占小便宜,鲍叔牙并不以为意,反而处处为他设想,一直都善待管仲(蔚为美谈,史称“管鲍之交”)。后来,管仲辅佐齐国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其弟公子小白。
                前686年,齐襄公逝世,他的堂弟公孙无知篡位。前685年春,齐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鲁国却支持其兄公子纠,因此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管仲射箭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骗过了管仲。后来齐国战胜,鲍叔牙向鲁庄公要求处决公子纠,并把管仲交给齐国。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甚至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一次,在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找管仲商量让谁做下任丞相时,提出要将相位传与鲍叔牙。而管仲却坚决反对,认为鲍虽是君子,为人近乎完美,但过于清白而容不得一丝丑恶,不适合做丞相;管仲推荐了隰朋。易牙知道了这件事,就到鲍叔牙那里挑拨离间,说:“管仲的相位本是您推荐的,现在他病了,主君前去询问后任,他却说您不行,反而推荐隰朋,我觉得这很不公平啊。”而鲍叔牙却笑着回答他:“我之所以要推荐管仲,就是因为他忠于国家,对朋友也没有私心。而至于我鲍叔牙,要是让我做司寇,捉拿坏人,还绰绰有余。要是让我掌管国政,像你们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容身之地?”


                19楼2015-01-18 13:09
                回复
                  鲁国攻占衡山国的南部,齐国攻占衡山国的北部,衡山国看自己已经没有足够械器抗衡两国,只好举手投降。2000年代,此内容被研究者认为是古代“货币战争”的一种形式,即通过提高物价水平,拖垮敌国的经济。


                  21楼2015-01-18 13:13
                  回复
                    楚武王,芈姓,熊氏,名彻,熊仪之孙,楚霄敖之子。《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楚居》上名为熊彻,因避汉武帝讳而改称熊通。
                    熊彻杀兄鼢冒(一说鼢冒子)成为楚国国君(史记记载有误,武王之前并非鼢冒,而是霄敖)。熊通娶邓侯女邓曼为妻,以鬬伯比为令尹,屈瑕为莫敖,国力日增,认为楚国子爵地位低微,谋求进爵。周桓王十六年,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年)夏天邀请诸侯到沈鹿(湖北钟祥县东)会盟,与会者有巴、庸、濮、邓、绞、罗、轸、申、贰、郧、江诸国,只有黄,随二国国君未到。武王派大夫蒍章去责备黄国,莫敖屈瑕去攻伐随国,随国大败,随侯逃逸,戎右少师为斗丹俘获,自此不敢造次。熊通自立为“楚王”。自此,楚君皆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方时周室衰微,故无可奈何。


                    22楼2015-01-18 13:17
                    回复
                      楚武王四十一年(前700年)楚师大败绞人,订立城下之盟。楚武王四十二年(前699年)用屈瑕伐罗国,屈瑕轻敌,秩序混乱,至罗境,遭到罗人与卢戎两军夹击,楚军大败。屈瑕率残部逃到荒谷(今江陵县境),最后自缢。武王承担此战败之责,下罪责已,余军皆予以赦免。楚武王曾命人刖卞和之右足。前689年伐随国,行迳汉水东岸,心疾猝发,坐在一棵树下病逝。楚令尹斗祁(斗丹之子)与莫敖屈重,秘不发丧,率楚师仍按原计划东进。楚军兵临随国城下,随国臣服。楚师撤还,济汉水而后发丧。而后子楚文王继位。


                      23楼2015-01-18 13:17
                      回复
                        秦穆公(?-前621年),部份记载中被称为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赵氏,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及公孙枝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他任用百里奚、蹇叔和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后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拒不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转而向西方发展,秦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篇》)。


                        27楼2015-01-18 13:23
                        回复
                          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29楼2015-01-18 13:25
                          回复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中国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君主称霸,其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
                            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30楼2015-01-18 13:26
                            回复
                              一鸣惊人:历史上关于楚庄王的出生以及庄王登基之前的记载十分有限,一般历史文献对其记载多从“一鸣惊人”开始。楚庄王于公元前613年登基,即位之初,沉迷声色,荒于政事,并下令拒绝一切劝谏,违者“杀无赦”。大臣伍举冒以隐言进谏,称楚国高地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当时庄王即位已经第三年,庄王知道伍举在以大鸟讽喻自己,于是回答说,大鸟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然而此后数月,庄王依然如故,仍旧以淫乐为好,大夫苏从冒死再次进谏,庄王终于听从劝告,奋起图治,诛杀小人,任用贤良,使得楚国国力日益强盛。
                              随后庄王奋起图强,先后任用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整顿内政,厉行法制,百姓安居乐业,兵力日益强盛,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为庄王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由于庄王日后取得丰硕业绩,确应验其所言“三年不鸣,鸣必惊人”,后世称为“一鸣惊人”。


                              31楼2015-01-18 1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