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吧 关注:318贴子:2,630
  • 2回复贴,共1

古今点评《哀江南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信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则非(徐)陵之所能及矣。张说诗曰:“兰成追宋玉,旧宅偶词人。笔涌江山气,文骄云雨神。”其推挹甚至。(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九)
3.子山《哀江南赋》,则不名为赋,当视之为亡国大夫之血泪。(林纾《春觉斋论文》)
4.庾子山等哀艳之文用典最多……其情文相生之致可涵泳得之,虽篇幅长而绝无堆砌之迹……故知堆砌与运用不同,用典以我为主,能使之入化,堆砌则为其所囿,而滞涩不灵。(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5.古今读《哀江南》赋者众矣,莫不为其所感,而所感之情,则有浅深之异焉。其所感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兰成作赋,用古典以述今事。古事今情,虽不同物,若于异中求同,同中见异,融会异同,混合古今,别造一同异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觉,斯实文章之绝诣,而作者之能事也。(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读哀江南赋》)
6.子山词赋,体物浏亮、缘情绮靡之作,若《春赋》、《七夕赋》、《灯赋》、《对烛赋》、《镜赋》、《鸳鸯赋》,皆居南朝所为。及夫屈体魏周,赋境大变,惟《象戏》、《马射》两篇,尚仍旧贯。他如《小园》、《竹杖》、《邛竹杖》、《枯树》、《伤心》诸赋,无不托物抒情,寄慨遥深,为屈子旁通之流,非复荀卿直指之遗,而穷态尽妍于《哀江南赋》。早作多事白描,晚制善运故实,明丽中出苍浑,绮缛中有流转;穷然后工,老而更成,洵非虚说。(钱钟书《谈艺录》) 


IP属地:河北1楼2015-01-07 20:18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1-08 12:16
    回复
      多谢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3-11 15: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