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吧 关注:4,681贴子:40,486
  • 3回复贴,共1

上古汉语的前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我认为上古汉语是没有送气塞音, 后期的送气塞音都跟前缀有关(sɯ), 元音的特征(长短或劲松对立, 是否有介音j)都可能跟前缀有关, 前缀可能还带元音
下面来几个例子
出 kʰljut hkljut skljut siklut
屈 klut klut klut klut
屈 kʰlut hklut sklut sɯklut
前缀 si 影响 klut 使它颚化成 kljut, 然后变 s, h, 接着送气


IP属地:意大利1楼2014-12-14 22:43回复
    记得曾有专家认为介音的滋生来源于早期的前缀,二等来源于r-前缀或固有的Cr-,三等来自d-(s-、l-等),并列举了一些汉藏同源词为证(drug六、dgu九、dŋul银、dmag武、dma‘侮....)。不过,藏文d-(s-、l-等)前缀不对应汉语三等字的同样多,所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IP属地:湖北2楼2014-12-15 11:17
    回复
      汉藏语系的送气塞音可能是后起的,古藏语虽然塞音三分(不送气清、送气清、浊),但具体词汇上基本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更多情况是自由变体。古藏语中,单塞音C-、单纯的Cr-声母、mC-、ɦC-中的塞音C读送气塞音或可以自由变读为送气塞音。
      古藏语时代的复辅音若失去前置成分,就会变为送气音,如同根词”一“gcig~chig,”苦“dkaɦ~khag,”洞穴“dbug~phug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前置成分s-、r-、l-也会使后续清塞音不送气化。
      复辅音结构,对于音节中塞音的送气与否、介音的滋生、元音的长短/松紧肯定是有影响的。藏缅语中,复辅音消变而产生新的对立形式非常丰富,尚无统一规律可循,所以对上古汉语的构拟,”假说“也就有很多门类。


      IP属地:湖北3楼2014-12-15 11:46
      回复
        【出】:嘉戎语ka-khʃut,独龙语是短元音的klɔ̆t-ɕɯ,彝语是紧元音的du̱


        IP属地:湖北4楼2014-12-15 1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