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吧 关注:30贴子:37
  • 1回复贴,共1

上呼吸道感染防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是由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起病较急,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较重,有乏力、[url]http://头痛[/url]、畏寒、有寒颤、四肢及腰背酸痛、咽痛、发热等;患者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但却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肾炎、急性心肌炎、风湿热等。
上呼吸道感染有多种临床表现,其表现如下:
1.普通感冒型
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伤风,发病季节好发于冬春季节;局部鼻咽部症状较重,如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痛等,全身症状轻或无;可见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病毒分离在成人多为鼻病毒,儿童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一般5-7天多自愈。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该病起病急,有传染性,症状易变,以全身中毒病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有畏寒、高热(39-40度),全身不适,腰背四肢酸痛,乏力,头痛、头昏,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干咳、少痰。查体呈重病容,衰弱无力,面潮红,鼻咽部充血水肿,肺下部有少量湿罗音或哮鸣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若继发细菌感染可有黄脓痰、铁锈痰、血痰、胸痛,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多,病程3-5天。
3.咽炎型
发病季节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咽部炎症为主,可有咽部不适、发痒、灼热感、咽痛等,可伴有发热、乏力等;检查时有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病毒分离多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4.疱疹性咽峡炎型
发病季节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有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表溃疡,周围环绕红晕;病毒分离多为柯萨奇病毒A。
5.咽结膜热型
发病季节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有咽痛,畏光,流泪,眼部发痒、发热等症状,病程约4-6天;咽腔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等体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病毒分离多为腺病毒及柯萨奇病毒。
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如坚持有规律的合适的身体锻炼、坚持冷水浴,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发病诱因。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劳,特别是晚上工作过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等。
上呼吸道感染虽然危险性相对较低,但简单的预防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上呼吸道的感染,免去疾病的困扰。这种预防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止病原体入侵为主。平时要注意卫生,合理喂养,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阳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在气候变化时注意增减衣服,同时避免交叉感染。
当然,预防并不能百分百地远离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得了上呼吸道感染我们要保持充分休息,并以解毒清热为主,同时做好它的并发症,不过单单这样还略显不足,还需要配合以一定的治疗措施,才能保证整个治疗的效果,如:1、药物疗法:可分去因疗法及支持疗法。去因疗法中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当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高热时,先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或整个头部,每10分钟更换一次,往往可控制高热惊厥。此外,可用一般退热药如适量阿司匹林或用扑热息痛,根据病情可4~6小时重复一次,但忌用过大剂量以免体温骤降、多汗,甚至发生虚脱。 2、局部治疗:如有鼻炎,为了使呼吸道通畅,保证休息,应在进食及睡前滴鼻药,每日4~6次,每次每鼻孔2~3滴。婴儿忌用油剂滴鼻,恐吸入下呼吸道而致类脂性肺炎。年长儿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时,可用淡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朵贝氏溶液)漱口。3、中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在祖国医学中通称“伤风感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塞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型。无论风寒或风热,其病位在表,治法当用解表法,以辛温解表治风寒型,以辛温解表治风热型。


1楼2014-12-09 09:20回复
    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6-29 18: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