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吧 关注:13,245贴子:19,063
  • 16回复贴,共1

蒲剧的姊妹“秦腔”终于登陆运城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腔这个剧种对于蒲剧来说,可以说是兄弟剧种了,他们之间有太多的渊源以及千丝万缕的联系了,咱们的四心剧场这次终于把秦腔请来了,我本人而言对秦腔很钟爱,原因有几点:蒲剧秦腔在乐调,乐理上有近似之处,唱腔方面都属于慷慨激昂,粗犷豪放派。从早先的山陕同台,到两地的艺人相互切磋,交流等等都有过合作与竞技,再拿我们的老前辈,他们都是在西安一代唱红的,还有我们的很多剧社在早前都在西安与当地的秦剧有过切磋甚至同台演唱,剧目方面也互相借鉴,传统剧目蒲剧与秦腔几乎都相差不二。但是有一点就是人家秦腔我觉得比较正统,为何这么说呢?一、常说老秦腔,秦腔追寻老的传统,当继承的程式化的东西绝不省,不含糊,严谨精细。二、演员台风都受这类影响很大,舞台上从不马虎,不拖泥带水,表演干练,动作到位,唱腔稳重。三、舞美求精求细,服装按人,角色搭配(饰品)道具等,从不应付了事。最大的亮点就是人家秦腔的剧目比我们蒲剧的剧目丰富,蒲剧老是老三样剧目,没有新的剧目,不去移植改编别的剧目,四心剧场里的戏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盛宴,我认为演的剧目不在多,而在于精,新、特。不要给人一种以听哦,这出戏我都看十多遍了,背都背会了,人们对它没有想看的欲望了,有的只有哦,看下每个团演出的水平,改动方面的不一样之处来吸引下观众罢了,那终究不长久,看下这次的秦腔剧目,没有一个我们看过的,我想不光我们老戏迷好奇,就连戏曲方面的专家如:杨换育、王思恭、名角:张巨、向东、艺华等他们也好奇,能给观众一个念想,让人有种苛求的欲望。看看他这剧演的是啥,结果如何?最起码我是这样的,想必广大的戏迷也是同感吧!遗憾的是为何不请咱们金三角区域里面渭南市级及下属各县的秦剧团了,请了个杨凌的秦剧团,分明就是不拿这个当自家人嘛?


1楼2014-11-22 21:00回复
    秦腔不错,我以前比较喜欢雷开元的二堂舍子和海港,但就整体而言对秦腔还是缺乏了解!雷开元的唱腔吼的因素小点,这也是秦腔界的看法!对于这次秦腔来晋,我是欢迎的!呵呵,拭目以待吧!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1-23 00:01
    回复
      陕西戏曲广播有个戏曲老唱片的节目,网上能听到。里面基本上是秦腔。听多了我都会唱了。有时都分不清秦腔蒲剧了。甘肃秦腔界有个王晓玲,师从男旦,唱法风格接近朱秀英。值得一听


      IP属地:江苏3楼2014-11-24 10:39
      回复
        秦腔不错,那个团来运城演出,如果陕西眉腕团来就更好了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11-24 19:22
        回复
          陕西与山西晋南戏曲种类接近,如蒲剧、秦腔、眉户、碗碗腔、道情、线腔等。华阴眉户、老腔、大荔华县碗碗腔、合阳线腔都不错。欢迎来晋献艺。


          5楼2014-11-24 20:17
          回复
            可惜的是秦腔在陕西地位高,被定为省剧,而蒲剧在山西却不被重视,地位没晋剧高。


            6楼2014-11-24 22:06
            回复
              秦腔没有蒲剧好听。所谓“吼秦腔”,说明秦腔过于粗犷,相比之下,蒲剧很多唱腔特别是拖腔感觉要委婉、深情得多,更能够表达人物情感。


              7楼2014-11-25 00:28
              回复
                绝对的兄弟剧种来了,除了蒲剧本人第二喜欢的就是秦腔了。


                8楼2014-11-25 14:55
                收起回复
                  这不是正宗秦腔团,乐队差的多,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11-28 18:24
                  回复
                    我觉得山西省戏曲剧种倒可以齐头并进,不像陕西省只是发展秦腔,其他的如眉户、碗碗腔、同州梆子、汉调桄桄等。陕西省的文化大佬都不关心,陕西电视台也只是宣传播放秦腔,也太单调了


                    10楼2014-11-30 10:27
                    回复
                      看了三场,头一晚可以说失败。忠保国一个是道白没字幕,观众如听天书。二是多次出现麦克没音,中途进去调式。三是对秦腔的花脸戏的吼不太适应,以至于根本听不清。葫芦峪要比第一晚的效果好,但总体感觉这剧团演员的水平一般,尤其是须生唱功,听网上的拜台、祭灯、拖印都有很好的唱段,当晚感觉不深。第三场看的黄天荡虽然观众最少,但感觉是演的最好的一场。 整体来讲,秦腔在继承传统剧目上作风严谨,剧情架构很合理,故事情节都很好看。


                      11楼2014-12-02 10:01
                      回复
                        大保国,也叫黑叮本,很好听,我有秦腔全盛时期的录音.后来秦腔延伸出来一个白叮本,唱法跟黑叮本一个样,只是道白更吃功夫.说起来惭愧的很,大保国全本以前是蒲剧的看家剧目,现在居然没人会演了.大保国这本戏看头就在一头一尾,头是大保国,尾是二进宫,中间可看的还有小花脸戏赵飞搬兵


                        IP属地:江苏12楼2014-12-02 15:31
                        回复
                          姐妹?你真是人才!蒲剧全称蒲州梆子,和同州梆子是一块儿的,秦腔是同州梆子繁衍出来的剧种,你连这都不懂,还说是一脉相承?祖宗不要认错呀,人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9-18 22:18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0-20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