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荷语烟雨楼吧 关注:210贴子:100,715

我对诗的粗浅认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初来乍到,不敢造次。鄙人学浅,微献薄礼。
因事务缠身,我不定期更新,不按头绪拟定编写,请谅解。
若有疏漏,望同好不吝指正。

诗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三类。
1.古体诗 又称“古诗”或“古风”。常见的有四言(如西周的诗经)、五言(如汉乐府)、七言(唐代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六言(楚辞中常见)等,不限长短,不限平仄。其韵律,多是隔句押韵,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有句句入韵的,有一韵到底的,也有四句一换韵的。
2.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自唐代开始,律诗和绝句构成了近体诗的主体。在近体诗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格式限制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还规定了对偶。
3.现代诗 又称“白话诗”或“新诗”。始于20世纪初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来推崇“诗体解放”,因而产生了诗的“歌谣化”。新诗讲究押韵、分段、收尾、节奏感、精炼字句等,注重“诗言志”。


1楼2014-11-03 16:19回复
    唐兄真是博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03 16:35
    收起回复
      近体诗的格律,常见的有16个格式,死记硬背太难。我当年只是熟记了一个五律的仄起仄收式,然后给它们编上号,就简易好记了。现介绍如下:
      【1】(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
      【2】平平(仄)仄平 城春草木深。
      【3】(平)平平仄仄 感时花溅泪,
      【4】(仄)仄仄平平 恨别鸟惊心。
      【5】(仄)仄平平仄 烽火连三月,
      【6】平平(仄)仄平 家书抵万金。
      【7】(平)平平仄仄 白头搔更短,
      【8】(仄)仄仄平平 浑欲不胜簪。
      把这个看做基本型,另外三种五律的排列顺序分别是【4】【2】【3】【4】【5】【6】【7】【8】。
      【3】【4】【1】【2】【7】【8】【5】【6】。
      【2】【4】【1】【2】【7】【8】【5】【6】。
      但一定要把第一型记得滚瓜烂熟。
      五言绝局就是截取上面五言律诗的一半,这样,就容易记住了。
      七言律诗就是在“仄仄”前加“平平”,“平平”前加“仄仄”。如“仄仄平平仄”加后变成“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就能把这四种五律改变成四种七律了。
      七言绝句就是截取七律的一半,也就是在五绝前加“平平”或“仄仄”。
      这样,16种常见格律的格式就算完全记住了。


      3楼2014-11-03 16:58
      收起回复
        平仄是怎么划分的?
        简单地说,“平”,大体上就是普通话里的一二声;“仄”,大体上就是普通话里的三四声。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古语和今声有区别,加之我国各地口音殊异,这给平仄的统一带来了麻烦。我个人觉得,以现在普通话为标准是最好的。古人说,诗的平仄与否决定诗的铿锵之美。但很多古诗现在读来已经失去了平仄的标准,我们仍然觉得那是一首好诗,为什么?看来,评定好诗的标准不完全在平仄上面。另外,初学者可以要求严格一些,一为了锻炼自己,二免得别人说三道四的。


        4楼2014-11-03 17:50
        回复
          好像百度也阔以搜索到


          IP属地:辽宁5楼2014-11-03 18:19
          收起回复
            关于平仄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韵脚除外)”
            关于律诗的平仄格式,历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是讲,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选用平声字或仄声字。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如果就五言诗而论,那就是
            “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属于不言而喻,是必须分明的。
            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但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掌握的时候,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抛开变格先不说,最重要的修正有两点(以五言诗而论):
            一是:“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最须注意,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科举考试时,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
            二是:“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另外,“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中,第三字也可能不用仄声,以免形成“三仄脚”,但这不是格律的硬性规定。


            6楼2014-11-03 18:23
            收起回复
              1.格律诗的押韵 近体诗押韵,最常见是压平声韵,而且要一韵到底。爱好者可百度“平水韵表”或“中华新韵表”查阅。
              2.格律诗的对偶 律诗中(见3楼)【1】【2】为首联,【3】【4】为颔联,【5】【6】为颈联,【7】【8】为尾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感时花溅泪”对“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对“家书抵万金”。首联和尾联可对也可不对。若绝句截取的部分有【3】【4】【5】【6】在内,也需要对仗。对仗的基本要求,爱好者可百度。
              3.另外,关于律诗的“黏对”、“拗救”等问题,爱好者也可自行查阅。


              7楼2014-11-03 19:13
              收起回复
                由“静夜思”想到的
                许多的人觉得写诗很简单。于是,现实中、网络上写诗作词者比比皆是,仿佛我们已经步入了盛唐诗风的年代。以李白那首《静夜思》为例,看似简单,实际一点儿也不简单。
                看见网上有人把这首诗改成“榻前胧月光,疑乃地铺霜,举首望玄兔,低头思祖乡”,还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就是才子了。其实,这叫狗尾续貂,因为他还不知转喻、借代与本体认知。意义虽然相同,但语气、语调与文体风格是不同的,人家写得清新自然,你呢,写得疙疙瘩瘩,这便是问题之所在。
                再深入研究《静夜思》,除了清新自然,还有什么东西吗?这首诗的诗艺确实不咋的,但它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这一点尤其可贵。先秦汉魏的人看见月亮,一般会想到人,不论这是情人还是朋友,“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而能见月思乡的几乎没有。这事要到六朝才会出现,比如“边城与明月,俱在关山头......”,可见见月思乡情怀。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与守边将士有关,远离故土,常年戍边,见到月亮想家是难免的,但是都没有像李白这么干净利落说出来,也只有到了李白这里,这个意思才第一次说得这么干净利落(这个非常重要,难度极大!如同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再这样说就是蠢才了,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也只有第一次最能博得同情),这就是文化价值。李白创立了一个私立象征,我们接受了这个象征,把它转化成了一个公立象征,就像他为我们的文化大厦添了一块砖。
                假设你把它改写成“墙上太阳光,疑是红斑疮,举头望太阳,低头找偏方”就不行,因为我们不接受太阳光和红斑狼疮这个象征,它只属于你个人,哪怕太阳光的确与红斑狼疮发作有关。知道这里面的奥秘了?也许你的诗写得比李白好,但你运气不好,进不了公共文化系统,这没有办法。看见了吧?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不简单,你得沉下心来认真对待,不能蜻蜓点水般掠过去。


                8楼2014-11-03 19:28
                收起回复
                  欢迎唐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1-03 21:37
                  收起回复
                    喜欢诗,不喜欢平仄


                    IP属地:安徽11楼2014-11-03 21:58
                    收起回复
                      懂得好多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1-04 09:33
                      收起回复
                        学术贴吧?
                        我语言危机了。


                        14楼2014-11-04 11:14
                        收起回复
                          楼楼学识不浅呐。
                          难怪我每次写的都无诗意,无意境,因为对诗词的了解非常肤浅,难以领会诗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还有基本的格律。


                          15楼2014-11-04 11:21
                          收起回复
                            本来自我感觉打打油还是可以的,没料,看了楼楼的贴倒吸口冷气,原来我打油都算不上。汗死了!


                            16楼2014-11-04 11:26
                            收起回复
                              哇塞,今我可长知识了。进来学习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04 20: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