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337,845贴子:3,256,325

简单介绍下日本15.5cm和20.3cm火炮的炮座防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众所周知,日本15.5cm和20.3cm火炮,即最上、利根等巡洋舰的主炮,其炮塔炮座装甲是很薄的(25mm),于是就有不少人认为其存在让炮弹打进弹药库的隐患,其实不然。
以利根级为例:


利根级的4座主炮塔,炮座都由25mm厚度的CNC保护,这层装甲的目的主要是起到防弹片效果。而在炮座内部,炮弹提升井穿过装甲甲板的开口处,则另有一道环形装甲,大和级的设计师松本喜太郎在其著作中称其为Coaming Armour(你没看错,他用的是英文词)。
利根级的1号、3号、4号炮座内的Coaming Armour是带有一定倾角的,其底部厚度最大,顶部厚度最小,由145mm逐渐递减至90mm。而2号炮座内的Coaming Armour,则是垂直布置的,其下段厚度为155mm,上段厚度为110mm。
那么炮弹有没有可能打穿这道Coaming Armour,或者直接绕过装甲钻进去呢?请看上面两张示意图。
首先绕过这道装甲钻进弹药库,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所需要的落角太大了,超出了正常的交战距离范围。
而击穿Coaming Armour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利根级的Coaming Armour很难击穿,最大厚度145mm/倾斜或155mm/垂直,外面还有层25mm的炮座,此外还是圆弧状的,此等防护可不是等闲的。
另外,大和级的15.5cm副炮其实也有这样的设计,其炮弹提升井穿过装甲甲板的开口处,同样有Coaming Armour,所以妄想击毁副炮就让大和副炮弹药库殉爆的,还是歇歇吧。
其实日本人在装甲布局设计上,是颇有一些心得造诣的,大和级和利根级的防护设计堪称是此中翘楚,这两级舰的核心区域对炮弹防护设计几乎完美,神教十分欣赏。


IP属地:上海1楼2014-10-16 22:32回复
    原来如此,我开始还担心击穿炮塔后炮弹会引爆弹药库呢。所以老想着配厚甲看来是我自己先入为主了。。。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0-16 22:46
    回复
      最近吞拿鱼很活跃啊而且多次霸气侧漏


      IP属地:上海3楼2014-10-16 22:47
      收起回复
        薄甲被穿后爆弹药库是我想太多。那么,战力保持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感觉薄甲被DD,CL打中也会让两门炮都失效吧?毕竟DD没有穿甲弹,CL也经常打高爆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10-16 22:49
        回复
          还有个问题,是采用薄甲五炮塔分散风险好还是重甲三炮塔硬扛好?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10-16 22:51
          回复
            完美的弹药库段防护设计

            完美的动力舱段防护设计


            IP属地:上海7楼2014-10-16 23:02
            收起回复
              重巡的防雷深度。。。果然宽度才是防雷的关键吗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10-16 23:09
              收起回复
                来学习姿势+2


                12楼2014-10-17 02:01
                回复
                  "几乎完美"....有点好奇还有什么小问题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0-17 02:04
                  收起回复
                    那如果炮座被击穿会不会影响炮塔的旋转什么的?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0-17 10:10
                    收起回复
                      多谢神教科普,再想请教一下神教对高雄级的防护如何评价?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4-10-17 10:16
                      收起回复
                        感谢神教,知识又增加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10-17 10:19
                        回复
                          神教,我也想请教下,日本的设计师们你觉得哪个最厉害?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10-17 10: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