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吧 关注:540贴子:33,482
本系列录自【环球潮人网-文化潮汕】专栏。广而告之,乐享潮汕。致谢!


1楼2014-09-27 13:42回复
    A部

    桉树
    挨砻地堵
    艾纳香
    凹叶厚朴


    2楼2014-09-27 13:47
    收起回复
      桉树
      发布: 2012-07-20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桉树、白柴油树(潮汕),莽树(南澳),桉树、有加利、大叶桉树(普宁),大叶桉、油加利、加里树、大叶桉树(惠阳)。
        形状:本品为桃金娘科桉属大叶桉。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全年可采叶。我国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
        性味:微辛、微苦,平。
        功效: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的功用。
        主治: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止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组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痒、脚癣等。
        单方验方:
        1、治肠道霉菌病:大叶桉叶、乌桕叶、江亩叶、三桠苦叶各15-30克,水煎服,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2、治急性胃肠炎:大叶桉叶15克,拔仔叶10克,水煎服。
        3、治预防流感、流脑:大叶桉叶15克,水煎服。
        4、治子宫颈糜烂:大叶桉叶煅存性研末撒患处。)(按妇科常规上药)。
        5、治稻田性皮炎、皮肤湿疹、远年烂脚:大叶桉叶、苦楝叶、漆大姑、松柏叶各适量,浓煎外洗。
        6、治脓疱疹、湿疹:大叶桉叶、苦楝皮各适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
        本品内服常用量9-15克(鲜品15-30克),内服不宜过量。外用适量,煎水外洗。


      桉树


      3楼2014-09-27 13:48
      收起回复
        挨砻地堵
        发布: 2012-07-31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挨砻地堵、王不留行、磨砻草(潮汕)、磨砻草、王不留行(潮阳)、下砻被哺(陆丰、惠来、普宁)、一堆砻(潮安)、磨仔草(广州)、假茶仔(佛山)、牛响草(海南)、磨档草、耳响草(新会)、磨谷子(湛江)、磨龙子(琼中)、磨笼草(五华)、耳响草、石磨仔草(南澳)、磨笼草、磨子草、流行草(惠阳)、耳响草、石磨子、白麻、牛响草(福建)。
          性状:本品为锦葵科苘麻属磨盘草。本草生于山地、原野、滨海、田边。夏、秋采收。分布福建、台湾、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
          性味:甘、淡、平。
          功效:有疏风清热、益气通窍、祛痰利尿的功用。
          主治:感冒、久热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聋、耳鸣、小便不利等。
          单方验方:
          1、治早期浸润型肺结核:挨砻地堵根、山梅根各15-3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治听力减退:挨砻地堵根、毛将军、草决明各30克,猪尾适量,水煎服。
          3、治流行性腮腺炎:挨砻地堵60克,猪赤肉适量,水煎服。
          4、治风热耳痛、腮腺炎:挨砻地堵、菊花叶、蒲公英、金银花各30克,水煎冲红糖服。
          5、治耳鸣耳聋、耳孔流脓:挨砻地堵20克、苍耳子、石菖蒲、山枝子各15克,水煎服。
          6、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挨砻地堵(干)90克,水煎服。
          7、治竹木入肉:挨砻地堵根二层皮、红糖各适量,捣烂外敷。
          本品内服常用量干根30-60克,孕妇忌服。

        潮汕草药:挨砻地堵


        4楼2014-09-27 13:49
        回复
          艾纳香
          发布: 2012-07-31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大风艾、冰片艾、家风艾、大毛药、大艾等。
            性状:粗壮或亚灌木状草本。生林边或林下、草地。根、叶、枝药用。气芳香。
            功效:祛风消肿,活血,散瘀,通窍。其提取物注射于动物可引起血压下降,血管扩张,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可用于兴奋、失眠或高血压患者。也有报告其浸剂能利尿,但较茶叶浸剂为弱。其挥发油可制龙脑。
            性味:辛苦,温,无毒
            主治: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杀虫。治寒湿泻痢,腹痛肠鸣,肿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癣疮。
            单方验方:
            1.治肿胀,风湿关节炎:大风艾、蓖麻叶、石菖蒲。煮水洗。(《广东中药》)
            2.治蛇伤口不合:大风艾同鹿耳翎敷。(《本草求原》)
            3.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皮肤瘙痒:大风艾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潮汕草药:艾纳香


          5楼2014-09-27 13:49
          收起回复
            凹叶厚朴
            发布: 2012-07-31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厚朴
              性状:落叶乔木,高达15m;树皮较厚朴稍薄,淡褐色。喜生温凉、湿润、酸性的肥沃砂壤土上。产饶平、揭阳、普宁。干皮和根皮、花、果药用。
              性味:性温,味苦辛。
              功效:温中下气,化湿行滞。
              主治:根皮:宽中行气。治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肠梗阻,痢疾,痰饮喘满。花果治感冒咳嗽,胸闷不适。
              单方验方:
              1.治胸腹胀满、呕吐:皮八分至二钱,煎服。
              2.治急性阑尾炎:皮三钱,大黄四钱,蒲公英一两,红芚二两,水煎,分二次服。
              3.治感冒咳嗽:花二钱,芫荽、前胡各四钱,艾叶一钱,水煎,早、晚空腹服。

            潮汕草药:凹叶厚朴


            6楼2014-09-27 13:50
            回复
              B部

              白面风
              白饭草
              白花茶匙红
              百节藕
              白花蚶壳草
              抱石莲
              百眼藤
              半畔莲
              白鹤藤
              白花菜
              白鹤灵芝
              白千层
              布狗尾
              拔仔
              扁豆
              蓖麻
              蓖麻
              白花灯笼
              白花虱母头+
              白菊花叶
              白银树皮
              白刺苋
              白猪母菜
              白冬枫
              八角枫+
              巴豆、巴豆叶
              巴戟+
              菝葜
              白背鼠麴草
              白背叶
              白编抛藤
              白狗苏
              白骨苦楝
              白骨苦楝
              白花败酱
              白花地胆草
              白花前胡
              白花蛇舌草
              白花棕草
              白勒
              白薯茛
              白苏
              白小娘
              白花丹
              白子菜

              板栗
              半边旗
              半枫荷
              半枝莲
              半枝莲
              爆仗竹
              荸荠
              笔管草
              闭鞘姜
              薜荔
              扁担藤
              扁蓄
              变叶木
              滨盐肤木
              槟榔
              菠菜
              驳骨丹
              薄叶卷柏
              霸王鞭


              7楼2014-09-27 13:53
              回复
                白面风
                发布: 2005-10-20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毛将军(潮汕)、牛耳风(揭阳)、羊耳草(潮阳)、山鹿茸、冲天白(普宁)、叶下白(海丰)、山白芷(广州)。
                  形态:本品为菊科旋复花属白牛胆。生于山野。多年生亚灌木。高二、三尺。茎被毛。叶互生,几无叶柄,叶片长椭圆形,长二至四寸,边缘有不明显浅疏小齿,腹面缘色,背面密被灰白色绵毛。夏秋开花,头状花序多数,排成稠色,管状花冠五齿裂。结瘦果,冠毛与管状花等长。
                  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微温,无毒。
                  效能:内服祛风去温利尿消肿;外用消风消肿。入脾肺经。
                  主治:风湿水肿,风湿痉痛。腰脚疾痛,风寒腰痛,病后贫血,妇人白带;外治妇人产后风肿,皮肤湿痒,便毒。
                单方验方:
                  1、治牙痛、头痛:白面风根20—30克,水煎去药渣,加鸡蛋(去壳)2个,共煮,饮汤吃蛋。
                  2、治感冒:白面风30克,牡荆叶、龙芽草各15克,水煎服。
                  3、治胃痛:白面风根15克,黄毛耳草12克,铁扫帚10克,水煎服。或白面风30克,南五味子根15克,川楝子、台乌各10克,水煎服。
                  4、治风湿水肿:白面风根30克,山葡萄30克,水煎服;外用白面风、生艾叶各适量,水煎,洗患处。或用白面风根30克,水煎服。
                  5、治风湿关节痛、腰痛:白面风根30克,加黑豆60克,白酒及水各半,水煎服。
                  6、治腰脚酸痛:白面风根30克,同猪尾骨共煮,调酒饮汤吃肉。
                  7、治皮肤湿痒:白面风适量,水煎,洗患处。
                  8、治痔疮、疥癣:白面风、白花败酱、一枝黄花各适量,水煎,熏洗患处。
                本品内服枝、叶或根生品30一60克,干品9—30克。枝、叶外用适量。



                8楼2014-09-28 11:57
                回复
                  白饭草
                  发布: 2012-04-18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白饭藤(潮汕)、白饭菜、枯维饭(惠来)、白米缀桃(潮安、澄海)、老虎尿、蝴蝶草(澄海)火炭只药(饶平)、水拖沙(潮州)、沙坝仔、白饭仔(陆丰)乌饭藤(海丰)。
                    形态:本品为黎料葱属火炭母。生于埔园坑淘边路旁近水湿地。有根茎,地上茎红色园滑,新枝每节一拐,蛇行上升,高可达五、六尺。叶互生,有柄,叶片卵形,长三、四寸,先端短尖,基部略呈截形,边缘有浅密波纹,中部有暗斑,托叶膜质鞘状。
                    性味:味甘淡微酸涩,性凉,无毒。
                    效能:内服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拔毒消肿。入肝肺经。
                    主治:湿热痢疚,小便混浊,白带,喉痛,失音,血淋;外治皮肤红肿热毒,乌疱,久年烂疮,湿毒,妇人乳痛。
                  单方验方:
                  1、治湿疹:白饭草60克,水煎服。另取鲜全草水煎熏洗之。
                  2、治湿热黄疸:白饭草、鸡骨草各30克,水煎服。
                  3、治湿热痢疾:白饭草30克,水煎冲蜜服。
                  4、治痢疾:白饭草30克,猪血250克,共煮食猪血及汤。
                  5、治男女败肾小便混浊:白饭草30克切碎,鸡蛋一个,加白糖煮食。
                  6、治白带:鲜白饭草60-90克,白鸡冠花3-5朵,水煎服。
                  7、治失音:白饭草30克,蝉退10个,枯梗12克,甘草3克,水煎服。
                  8、治喉痛:白饭草、灯笼草头各30克,水煎服。
                  9、治肺脓疡:鲜白饭草、葫芦茶、鱼腥草各30克,青壳鸭蛋2个,水煮食。
                  10、治上呼吸道感染:白饭草、一枝黄花、大蓟、杠板归各30克,桔梗12克,水煎服。
                  11、治皮肤红肿热毒、乌疱:白饭草适量,捶红糖贴患处。也治久年烂疱,白饭草适量,水煎洗患处。


                  9楼2014-09-28 11:59
                  回复
                    白花茶匙红
                    发布: 2012-04-18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茶匙红、白花茶时红(潮汕)、白地塔仔草(南澳)、节节花(澄海)、耳爬草、老虎花(揭阳)。
                      形态:本品为唇形科白风轮菜属白风轮菜。生于山野斜坡路旁,或人工栽培。多年生草本。全体被细毛,蔓状倾卧。茎方形,长一、二尺。叶对生,具短叶柄,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约七、八分,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四时开花,从各叶腋轮生二至数朵,花冠白色筒状唇形,上唇舟状,密生绒毛,下唇二裂,萼筒状有尖裂。瘦果细小。
                      性味:味甘淡微苦辛。性平,无毒。
                      效能:内服去积止痛,止嗽止血;外用消炎退肿。入肺经。
                      主治:胸部积痛,咳血,咯血,肺热咳嗽,咳嗽胸痛;外治皮肤疮疖肿毒,妇人乳痛,喉痛。
                      禁忌:孕妇忌用。
                    单方验方:
                    1、治胸部积伤作痛:白花茶匙红15克,水煎服。鲜白花茶匙红60克,捶汁冲酒服。鲜白花茶匙红30克,水煎冲童便服。
                    2、治胸部积伤伴咳嗽出血:白花茶匙红30克,加冬瓜册10克,水煎服。
                    3、治肺热咳嗽伴咯血:白花菜匙红30克,鱼腥草30克,煮猪肺,饮汤食猪肺。
                    4、治肺热咳嗽:白花茶匙红30克,绿豆草30克,水煎服。
                    5、治肺热咳嗽伴胸部作痛:白花茶匙红30克,瘦猪肉30克,水煎后饮汤食肉。6、治皮肤疮疗肿毒:鲜白花茶匙红适量,捶烂贴患处。
                    7、治乳痈初起,乳部作痛:白花茶匙红30-50克,捶酒服,药渣贴患处。
                    8、治咽喉炎:鲜白花茶匙红加适量盐捶后含之;另外再用鲜白花茶匙红30克,灯笼草30克,煎水服之。
                    本品内服全草生品15-30克,干品10-15克。外用适量。


                    10楼2014-09-28 12:02
                    回复
                      百节藕
                      发布: 2012-04-18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百节藕(揭阳)、三叶白(南澳)、鸡台草(潮州)、臭老(揭阳、南澳)、鸡迟风(陆丰)、水槟榔(海丰)。
                      形态:本品为三白草科三白草属三白草。生于田野坑沟池边湿地,成人工栽培。茎有节,高二、三尺,有地下茎。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成长卵形,长三、四寸,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绿,有显明叶脉五条,具叶柄,基部抱茎。夏季茎梢有二、三叶,其下部变为白色,并由叶腋抽出总状花序,开淡黄色无花被小花。
                      性味:味辛,气臭,性温,无毒(南澳认为有小毒)。
                      效能:内服消风散寒去湿止痛;叶外用拔毒。入肝肾经。
                      主治:脚气,水脚,腰部疼痛,足跟疼软,肾风,疝气,妇人白带;叶外治皮肤湿毒,阴疽结毒。
                      单方验方:
                      1、治风湿关节痛:鲜水荖根、茎60克,白勒花根30克,萱草根15克,水煎服。
                      2、治腰部酸痛:水荖根30克,猪尾骨共煮,饮汤吃肉。
                      3、治肾风、疝气:水荖根30克,炖猪膀胱,饮汤吃肉。
                      4、治尿道炎:鲜水荖、金丝草各30克,海金沙15克,水煎服。
                      5、治腹肌脓肿:鲜水荖根120克,水煎服,药渣捶烂外敷患处。
                      6、治痈肿疔疖:鲜水荖叶、木槿叶、桐油各适量,共捶烂,敷患处。
                      7、治风湿痹痛:水荖根、白茅根、牛膝各10-12克,水煎服,红糖、白(米)酒为引。
                      作者: 潮汕风情网整理 编辑:admin
                      8、治白带:⑴水荖根30-60克,煮瘦猪肉,饮汤吃肉。⑵鲜水荖根茎、瘦猪肉各60克,共煮饮汤吃肉。⑶水荖根茎60克、白糖适量,水煎服。
                      9、治足跟酸软:水荖根30克,煮猪脚骨食;或炖猪脚食;或煮牛筋食。
                      10、治疥疮:鲜水荖叶、大飞扬草各适量,水煎浓缩,睡前涂患处,半个月可见效。
                      11、治水肿脚气:⑴水荖60克,瘦猪肉60克,水煮食。⑵水荖根30克,水煎服。⑶水荖根30克,煮猪脚骨,冲酒食。
                      12、治皮肤湿毒:水荖叶适量,煎水洗患处。
                      13、治疔疮炎肿:鲜水荖叶适量,捶烂,敷患处。
                      14、治阴疽结毒初起:水荖叶适量,捶酒头糟,贴患处。
                      本品内服常用量根生品15-30克,干品9-15克。叶外用适量。发高热者忌服。


                      11楼2014-09-28 12:04
                      回复
                        白花蚶壳草
                        发布: 2005-10-27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白花蚶壳草(汕头、潮安、南澳、潮阳、揭阳、普宁、澄海),白花鼎盖草(南澳)、落水金钱、荷兰豆草、消毒药、倒地红(潮安)、白花雷公根(陆丰)。
                        形状:本草为堇菜科堇菜。生于山野沟边,近水湿地。7、8月采收。分布于广东、福建等地。
                        性味:辛酸、寒。
                        功效:有清热、拨毒、散瘀的功用。
                        主治: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等。
                        单方验方:
                        1、治急性结膜炎:白花蚶壳草10-15克,水煎服。
                        2、治肺热咳血:白花蚶壳草、冬瓜册各30克,水煎服。
                        3、治心烦火盛、口渴、小便赤:白花蚶壳草15克,灯心5克,山梅根10克和冰糖煎服。
                        4、治跌打肿痛:鲜白花蚶壳草适量捣烂和红糖敷患处。
                        5、治刀伤:鲜白花蚶壳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6、治乳汁不通:白花蚶壳草10-15克,水煎服。
                        7、治发热腹泻水样味臭:白花蚶壳草、龙尾(芼)、金狮藤各10克,水煎服。
                        本品内服鲜品30-60克,干品10-15克。外用适量。



                        12楼2014-09-28 12:16
                        回复
                          抱石莲
                          发布: 2005-10-27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抱石莲(广州、湛江)、金龟藤(汕头、潮阳)、抱树莲(陆丰)、抱树莲、瓜子菜、瓜米菜、飞连草(万山岛)、龟鳖金星、肉石斛、石瓜子(福建)。
                          形状:为水龙骨科骨牌蕨属抱石莲。本草生于山谷岩壁上,树皮或岩石上抱石而生。全年可采。分布长江流域、陕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
                          性味:甘、苦、寒。
                          功效:有祛风化痰、清热解毒、凉血祛瘀的功用。
                          主治:淋巴结炎、肺结核、风湿骨痛、小儿高热、内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外用治疔疮肿毒。
                          单方验方:
                          1、治肺热咳嗽:抱石莲、甜牛力、鱼腥草、白花鸡屎藤各10克,水煎服。
                          2、治肺结核潮热:抱石莲30克,白毛蛇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3、治肺结核咳血:抱石莲、仙鹤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治尿血:抱石莲15克,车茶草30克,仙鹤草10克,水煎服。
                          5、治肛门出血:抱石莲120克,水煎服。
                          6、治急性淋巴结炎:抱石莲15克,耳钩草30克,水煎服。另用上两药鲜品捣烂外敷。
                          7、治肺结核咳血:抱石莲、仙鹤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8、治支气管炎:抱石莲、接骨消、枇杷叶各10克,水煎服。
                          9、治臌胀:抱石莲、仙鹤草各15克,金钱草、猪哥刺头各6克,水煎服。
                          10、治关节风湿酸痛:抱石莲30克,水煎冲米酒适量服,每日1剂。
                          本品内服常用量干品15-30克。外用适量。


                          13楼2014-09-28 12:17
                          回复
                            百眼藤
                            发布: 2005-10-27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百眼藤(通称)、涂藤、涂藤头(汕头)、杜藤、涂藤、白碎玉(南海面)、下山虎、爬山虎、五眼子、泥藤草、泥藤草、鸡眼藤(惠阳)、羊角藤、蛇藤、白蚁藤、小叶羊角藤、爬山虎(湛江)、扒山虎、五眼子、爬山虎(广州)、细叶巴戟天、鸡眼藤(广西)。
                            形状:茜草科巴戟属百眼藤。本草生于路旁及山野灌木丛中。全草全年可采。分布我国南部地区各省。
                            性味:甘,凉。
                            功效:有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散瘀止痛的功用。
                            主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百日咳、腹泻、跌打损伤、腰肌劳损、湿诊等。
                            单方验方:
                            1、治支气管炎、百日咳:百眼藤30-60克(百日咳用30克),水煎,加糖服。
                            2、治肺热咳嗽:用百眼藤鲜根配冬瓜片各30克,水煎服。
                            3、治劳损:百眼藤30-60克,加猪赤肉,水煎服。
                            4、治跌打损伤瘀肿:百眼藤、娘伞树各30克,皱面苦草、红丝线各15克,水煎服。
                            5、治妇人乳痛:用百眼藤鲜叶30克捣烂,冲酒取汁温服,潭外敷。6
                            6、治痔疮便血肿痛、皮肤疮疖热毒:百眼藤、银花藤各30克,水煎,加糖服。
                            本品常用量内服20-60克。外用适量。


                            14楼2014-09-28 12:17
                            回复
                              半畔莲
                              发布: 2005-10-27
                              来自:潮汕风情网
                              别名:急解索(潮汕)、一畔花(潮安、澄海)、一片莲、单片莲(普宁)、 半畔花(潮安、澄海、南澳)。
                              形态:本品为山梗菜科山梗菜属半边莲。生子田野畦畔池沟边近水湿地。茎细弱,下部匐地生根,上部斜立,高三、四寸。叶互生,无叶柄,叶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或近全绿。夏秋腋生单生小花,具长花柄,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不整齐,合瓣五裂,其中有一全裂把花筒剖开,使裂片偏于一方,形如半畔莲花。
                              性味:味微辛,性平,无毒。
                              效能:内服清热解毒利尿去积;外用拔毒退肿。入肝肺经。
                              主治:肺热咳嗽,胸部积痛,胁痛;外治喉痛,指头蛇疮,毒蛇咬伤。
                              用量:内服全草生者一至二两,干者三至五钱;外用适量。
                              禁忌:孕妇忌服。
                              单方验方:
                              1、急性扁桃体炎:半畔莲60克,水煎服;另外以鲜半畔莲200克,加黄酒60克,捶烂取汁含漱。
                              2、治肾炎:半畔莲60克,六月雪根、虎刺根、乌豆各30克,水煎服。
                              3、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半畔莲、黄疸草各30克,积雪草、白马骨各15克,水煎服。
                              4、治肺热咳嗽:半畔莲、绿豆草、猪肝菜各30克,水煎服。
                              5、治指头蛇疮:半畔莲适量捶酒贴之。
                              6、治急性肠炎:半畔莲30克,水煎服。
                              7、治痈肿疖毒:半畔莲适量,食盐少许,捶烂外敷。
                              8、治毒蛇咬伤:半畔莲100克,捶酒取汁服,药渣贴伤口。
                              9、治火伤:半畔莲、陈石灰各适量,捶烂取汁,用麻油调成胶状搽患处。
                              10、治肝硬化腹水:半畔莲30克,车前草、大蓟根各15克,水煎服。
                              11、治肾癌:半畔莲120克,水煎服,每天1剂。
                              12、治鼻咽癌:半边莲60克,鲜老鹳草60克,水煎服。
                              13、治肝癌:①鲜半畔莲捶烂敷肝区。②半畔莲、半枝莲、石见穿、石打穿各30克,水煎服。
                              14、治癌性腹水:半畔莲、半枝莲、苡米各30克,车前子、茯苓、路路通12克,猪苓、泽泻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天1剂。
                              本品内服全草生品常用量30-60克,干品10-15克。外用适量。体质虚寒者勿用。



                              15楼2014-09-28 1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