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市场吧 关注:89贴子:256
  • 3回复贴,共1

关于收藏的真实经历——紫砂壶(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本文非原创,文章转自作者“七茶轩”,感谢作者的真实经历和肺腑之言,如有侵权,请通知我马上删除!
作为一个玩壶3年的多的新手,我觉得我们从接触紫砂开始都会经历很多的疑问和莫名的困扰,那么请认真读完下面的文字,相信不同玩壶阶段的你自会找到真相。
还有,这个帖子是转过来给真正用心爱着紫砂壶和用心玩紫砂壶的朋友们看的。
发这个贴之前我就知道会有各种喷子,大师,高人会站出来,对不起,这些文字不是发给你看的,请绕道。讲话粗俗的请自重!人丑话说多了丑事做多了会遭报应的!其他不多说。
进入正题
首先对于收藏的初级印象来自少年时代,但80年代初改革刚刚开始不久的时候,我第一次在福州的友谊商店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印章,玉石,古玩,等专供外籍人士或港澳台同胞用外汇购买的各类东西,其中就有紫砂壶
参加工作以后,在一位潮州籍的老同事引领下,逐渐的开始对乌龙茶以及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之暇与3-5友人或独自品茗是下班后最快乐的事情之一!
泡潮州人喜欢的乌龙茶免不了要用白瓷盖碗的,而初用盖碗却也免不了要烫手,而口盖严密,有把有流的紫砂壶很快就成了我不可或缺的品茶工具之一!
初买紫砂壶是在上海的一家紫砂壶专卖店里,老板是江苏宜兴人,第一次看壶,店长主要谈紫砂泡茶如何好,紫砂收藏如何能升值,如此如醉的听了大约30分钟的关于紫砂壶升值概念的演讲后,我决定买一把200元的极品大红袍朱泥茶壶,作为我冲泡铁观音的利器,是年为公元2002年!
随着饮茶品种的不断丰富,宜兴紫砂老板不断灌输给我一把壶只能冲泡一种茶的故事,我陆续又购进了颜色与款式不同的大约50个茶壶,当然和一般的入门者一样,从来没有对这些壶的泥料是否安全是否有色素添加剂产生过任何怀疑,当时对三菊氰氨等等添加物还基本没有概念,
随着一个一个茶壶开始泡茶,看着壶内茶垢的不断堆积,紫砂壶表面的亮度不断增加,那种对养壶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是日益增强!
2003年,突然有一个好友约我到常州,找了一个好像叫什么紫砂网的紫砂壶老板买壶,我带了一把养了6个月大红袍壶,想给对方看看,本来打算听到的肯定是和在上海紫砂壶店老板一样的恭维和赞许,却被告知:这把所谓的大红袍紫砂壶一是模具壶,二为添加了玻璃水铁红粉的化工壶;
大吃一惊后,当天就请教了原矿和全手工的概念,回到上海,我将自己所有的壶与这次新买的壶,做了一一比对,结果,从壶身筒的接缝痕迹,到嘴的制作,我原先的“藏品”全部是半手工,不仅身筒是模具的,连盖子和流把都是模具的!
养了几天,我拿新买的原矿壶与原有的壶做了比较,发现,原矿紫砂壶在壶身热的情况下,淋上开水,其收水是缓慢成片,而我原来买的大红袍壶表面虽亮,但像涂了一层蜡似的,一下就干根本,收不住水,很明显新买的壶更加自然更加耐看
究竟其原因是什么呢?
为了找原因,首先就是上网了,因为卖紫砂壶的可能说的不一定都是真话,这点是已经验证了!花了2天时间,我翻阅无数文章帖子,有两样东西进入的视线
1、玻璃水=高岭土常用的硅酸钠
2、金属氧化物
  玻璃水是为了增加紫砂在高温状态的玻化程度,使得壶看起来更加水灵,色泽更加明亮
  而金属氧化物是为了给紫砂增加颜色,增加质感
  通过网络上的了解,我居然发现所谓紫砂中的官窑-原宜兴紫砂一厂的厂货:一厂老拼紫泥,也是至少添加了氧化锰
然而当时本人对这些金属氧化添加物并没有非常的排斥,因为还是比较相信郭家,相信这些应该都是陶瓷行业中符合质监局安全标准的做法!
由于2003年当时的网络还不是很发达,总觉得网上的信息总是不可以轻信的!我又到福州路书城买了很多紫砂门类的书籍,然而书籍介绍内容往往是成品壶的图片多,大多数的紫砂书籍更像广告宣传册而不是专业著作!
和许多销售型网站一样,许多紫砂壶书籍都有数不清的工艺师,大师名字等着你去记
  更多的文字在宣导如何选一把可以升值赚钱的紫砂壶,而不是教你选一把适合喝茶的紫砂壶
  各论坛的高手,大师,一把接一把的某某名家、某某大师的“精品”
  什么老味,古拙,舒服,到位,对壶的判断更加变的模棱两可!当然最终也就说了两个字:收藏和升值
我发现紫砂在主流书籍和网站中都是收藏的东西,不是实用的,这个让我购买紫砂壶标准发生的变化
  这个标准现在看来是很幼稚,但我当时坚持要买能升值的紫砂壶而不再追求实用
标准改变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本来房子是拿来住的,没想到可以拿来炒,本来土地是全民所有的,没想到可以拿来圈!
最近反三俗反的有点晚,不然当年我就不会认为紫砂壶既可以白用若干年,然后还可以出手赚钱,当时对这样的好事,我还是比较认真的
于是,如何用最低的价格拿到一把会升值的壶就成了我买紫砂壶的首先条件
  当时这么想的:
1、为了缩短流通链条,我应该到源头宜兴的工艺师家里去拿货,这样应该能省掉中间利润
2、制作者的职称非常重要,成名大师的好像没有多少升值想象空间了吧,应该把焦点盯在刚出名或还未出名的工艺师身上
3、制作者的职称一定要国家认可的,不能是企业聘用职称,另外壶必须是全手工,原矿的
通过到上海九星,天山茶城还有城隍庙等各地的壶店去看壶,了解什么样的作者有潜力,紫砂壶一般大致的价位,我都会默默记住,就等着到时候就直奔宜兴拿到一手货,紫砂“升值”就这么简单,嘿嘿!


1楼2014-09-21 11:06回复
    在今天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了爱好紫砂壶的一个伟人----蒋经国先生
    我一直认为这100多年有两个人非常值得尊重
    第一个就是 “革命从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先生
    另一个就是解严,还自由给台湾的蒋经国先生
    孙中山预言了中国修建的青藏高原铁路,而蒋经国搞出了中国第一个加工型工业园区
    此二人之战斗力和精神堪称近百年之贤,当世无出其右者!
    孙先生 提出 “茶为国饮”的口号,蒋先生则是公开使用当时的违禁品-大陆的紫砂壶泡茶
      可见他们都喜欢茶,爱喝茶的人都会逐渐变的讲究,无论是茶品质量还是工具的质量
    紫砂壶可以说是泡茶工具的一个优质选项,前文已经基本能让不懂紫砂壶的朋友大致了解了下紫砂壶的概况,遵白面判官兄之命,我再系统介绍下如何挑选一个好的紫砂壶
    一个好的紫砂壶,首先是好用
    第一,根据自己的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紫砂壶,比如男士手比较大的,就应该先考虑 壶把能否放进2个手指,而大拇指正好能搭在壶钮上的壶,最适合手感
    第二、经常有人将壶钮与壶把用线绳系上,据说能免泡茶时候,壶盖掉落,
      这样是否美观先不说,清洁茶壶的时候,却最容易将茶盖弄破损,因此还是选择壶盖内壁稍长能够在倾斜90度的时候不“落帽”的茶壶,更加实用些
    第三、出水应该做到俗话说的“3寸不开花”,即茶壶如果符合流体力学的设计,壶盖开的是喇叭孔,空气压力够大的话,则茶壶嘴的出水有力,水柱聚集,冲力大,至少能在10厘米内水柱不会散开分叉,这样的出水对泡茶者来说感觉就会好很多
    第四、把嘴钮在一直线上,以把的上下两点为一直线然后看钮和嘴是否四点同在一条直线上,所谓4点一线,这样不仅美观,冲泡的时候也不至于要歪着倒水,影响泡茶的感觉
    第五、壶盖紧密,不可大于壶身的口沿,如果大于口沿则为次品,壶盖旋转起来轻松无卡壳之感,同时在注满水的时候,壶嘴也是正好满,此时用手堵住壶嘴,则空气无法进入壶身,倒置过来,壶整体处于真空状态,那么壶盖也不会掉落,此法为考察壶盖是否紧密的基本法则
    第六、观察壶身内壁出嘴处的开孔是否紧密均匀,孔内外是否处理的干净,再放入茶叶试验在有茶的情况下,出水是否依然畅顺,会不会容易堵塞
    以上六点可以鉴别一个紫砂壶是否具有实用的功效。
    《全文完》
    顺便说几句口水话
    文章内容为作者辛苦原创,人非圣贤,错漏之处难免,但宏观大体上都是正确的,也是本人感同身受的。
    如果你看懂了文章的内容,那希望你以后用”不懂“的心态去挑选自己真正喜欢的几把壶。
    看不懂或者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容,那么请你再认真阅读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之前尽量别买壶。
    紫砂水很深,自古文玩水都很深,这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心态没调整好或是禅悟不到位。
    收藏和日常使用还是要区分,收藏就要有收藏的实力和态度,实用就用简单的生活情趣对待既可,千万别用收藏的心态玩实用,更别用实用的心态搞收藏!其实这一条正是困扰我们大部分人的症结所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你认为它有它就有,你认为它是它就是,心中无壶,自然安逸!别为执念于紫砂壶,错过了生活的很多美好风景!


    6楼2014-09-21 11:14
    回复
      谢谢


      7楼2017-07-28 13:41
      回复
        谢,受益匪浅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11-26 0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