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香的收藏吧 关注:4贴子:80
  • 0回复贴,共1

【文章】局部染色处理青金石的特征及其鉴别 —— 作者:NGTC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导语
被誉为[url]http://佛教七宝[/url]之一的青金石,是近年彩宝市场的一匹黑马,但随着需求的增加,优化处理过的产品在市场上以次充好。本期,[url]http://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url]北京实验室专家为读者解读局部[url]http://染色处理[/url]青金石的特征及其鉴别。
正文
近年来国内珠宝市场上青金石明显增多,随之青金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不断翻新和改进,给准确科学鉴定提出了挑战。传统青金石的优化处理技术以染色和浸蜡处理为主,染色主要为整体性染色,以掩饰青金石中的白色矿物,染色后进行浸蜡处理,以增加光泽,防止染料褪色
实验室鉴别天然青金石和染色青金石主要通过放大检查、紫外-可见光光谱特征、丙酮擦拭三种方式。虽然丙酮擦拭较易分辨其区别,但是由于丙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及青金石本为染料且表面常有蜡等原因,现主要以放大检查及紫外-可见光光谱特征为主,丙酮擦拭为辅进行鉴定。
[url]http://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url]北京实验室在最近检测中发现了局部[url]http://染色处理[/url]的青金石。这类处理的青金石饰品兼具天然青金石与染色青金石的特点,在紫外-可见光光谱特征中具有较大的迷惑性,所以镜下应观察整体,不能以偏概全,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时应多测几个点,避免漏测染色部分。

1.部分染色青金石中天然与染色部分的对比
2.天然青金石中青金石呈粒状分布
3.染色青金石中的染料呈线状
4.染色青金石中方解石上的片状染色
5.染色青金石中[url]http://绿色染料[/url]呈线状及片状分布
6.天然青金石中黄铁矿附近颜色富集
放大检测
图1样品为一颗部分染色青金石,左边内圈蓝色部位为天然青金石,外圈深蓝色为染色部分,右边可见其切开内部,整体呈白色,染料顺着一条裂隙浸染。通过镜下观察,部分染色的青金石中天然青金石光泽较好,而染色青金石光泽暗淡,表面常呈蜘蛛网状纹。天然青金石中青金石呈粒状分布(见图2),而染色青金石中染料呈线状(见图3)或片状分布(见图4)。在天然青金石中常会出现与染色现象很相似的深蓝色条带及团块。较天然青金石而言,染色青金石的线状色形较细,且片状染色部位常具有线状分布的染料。市场上,有一种叫做“孔雀石青金石”的饰品,放大检查时可见[url]http://绿色染料[/url]呈线状及片状分布(见图5),所以该饰品为染色青金石。另外,鉴别青金石是否染色,可通过观察黄铁矿附近颜色的分布特征。天然青金石中黄铁矿附近颜色较深,为深蓝色,偶见凹坑内有蓝色青金石粉末富集(见图6)。而染色青金石中染料富集在黄铁矿上,呈现暗淡的黑色。

7.(左图)天然青金石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8.(中图)染色青金石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A
9.(右图)染色青金石的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B
紫外-可见光光谱检测
据前人研究,不同价态的硫离子共存是青金石具有不同颜色的本质原因。天然青金石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中,具有600nm为中心的吸收峰,该吸收峰的强度与青金石的蓝色深浅成正比。另外还有以400nm为中心的吸收峰,其吸收产生黄色,对产生蓝色并无贡献,所以染料并不具有此吸收峰,当出现此吸收峰时可证明其为天然青金石(左上图)。
在多次测试中,发现当位于450nm处的波谷偏向于450左侧(中上图),或出现390nm吸收峰时为染色青金石(右上图)。当450nm处的波谷偏向于450右侧且无400nm与390nm吸收峰时,并不能鉴别其是否染色,需要丙酮擦拭等方法进一步检测。
由于紫外光谱中的峰值会随检测点位置不同而改变,所以在检测中应在观察是否具有400nm或390nm吸收峰的同时,注意辨认450nm附近波谷左右的偏移。国检中心将继续对染色青金石进行研究,更快更有效地进行检测工作,规范青金石市场。
(文章有删减,完整阅读请 查看《中国宝石》2014年3-4月刊p214-p215)
编辑/陈蔚华 撰文/李曦、张钧、陆太进、田晶


IP属地:河南1楼2014-09-18 22: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