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吧 关注:377,892贴子:8,247,997

什么是气流地震?张衡的侯风到底侯的什么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什么是气流地震?张衡的侯风到底侯的什么风?
请勿插楼


1楼2014-08-25 12:10回复
    气流地震:就是气流的振动频率和大地地质振动频率接近时引起共振而导致大地地质发生震动的地震!
    我国主要是气流地震为主!
    我国一般是气流潮汐引起的共振占多数!
    所以对于我国的地震监测应该以气流潮汐为主,也就是在各个受风带(地震带)以及受风口(包括对旋转气流)进行监控。
    中国7.5级以上地震 (自1650年后) 共37次,而暖湿气流和寒流几乎包揽32次大地震,特别是7,8二月暖湿气流最激烈(注:这也是台风最激烈的季节,台风也是气流潮汐的表现(也是释放能量的一种现象),而且比大地震更频繁,大地震必须气流潮汐和固体潮汐发生共振才会产生,而台风不需要)的二个月有14次大地震,这二个月几乎占到大地震的40%。如下图:
    暖湿气流占优势的地震(5,6,7,8,9月,6月开始随气流增强而增多,九月逐渐随暖湿气流减弱而减少)

    图2:暖湿气流占优势的地震
    冷空气气流占优势的地震(11,12,1月)(除云南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外,寒流引起的地震一般都在北方地区)

    图3:冷空气气流占优势的地震
    气流过渡季节(因为没有大的气流影响,几乎没有8级以上的大震)

    图4:过渡气流引起的地震


    2楼2014-08-25 12:14
    收起回复
      所有的气流地震都是气流的振动频率和大地地质发生共振而引起共振!
      张衡巧妙利用共振原理设计出的侯风地震仪,也就是利用地震仪“侯风”----侯跟地震仪(大地地质)频率一致的“风”(气流,现在叫地震云),就会引发地震!
      这跟人耳的鼓膜原理是一样的!我们古人就有利用共振原理设计出在琴上跳舞的“机器人”!


      3楼2014-08-25 12:15
      收起回复
        什么是地震云?为什么气流地震一般都会下雨下雪?
        气流地震的流程:地震云---》共振引起地震--》下雨
        地震云的实质是气象云的一种!
        中国的地震主要是气流地震,也就是气流(主要是水汽)的振动频率和大地地质发生共振的地震!
        既然是气流地震,自然就会出现大量气流,一旦这种气流的振动频率跟地质振动固有频率一致而引起共振从而发生地震,这时称这种气流(水汽云)称为地震云(也就是跟地震有关的气流云,但这种云必须振动频率和大地地质频率接近)
        正因为气流地震是水汽云造成的,所以大部分大震级的地震都会出现下雨下雪甚至暴雨或暴雪的天气!
        因为气流把能量传递给地震(通过振动波),气流释放能量后就会液化而下雨!这也是每次大地震前,地震爱好者会观察到地震云(实际也是气象云)的原因!就是这些地震云的气流和大地地质发生了共振而引起地震!地震云释放能量后就会下雨!
        这就是气流地震的流程:地震云---》共振引起地震--》下雨
        这也是这么多研究地震爱好者一直认为有地震云的科学依据!通过肉眼观测地震云(实际上肉眼是很难发现那些云会引起地震)有点大广泛,是无法准确预测,只有通过测量气流共振频率才能准确知道那些是“地震云”(也就是跟大地地质频率接近的气流),从而达到预报地震,当然最好结合其他地震参数,因为火山地震和洋流地震是无法通过气流来预报的!


        4楼2014-08-25 12:19
        回复
          我们看看气流引起桥梁(实质桥梁也是大地地质的一部分,只不过桥梁下面是空的,为腔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的“局部地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1MDIyNzg4.html?from=y1.2-1-91.3.1-2.1-1-1-0
          俄罗斯伏尔加大桥波浪形振动
          视频来自:优酷

          俄罗斯伏尔加大桥波浪形振动象不象地震?大桥的固体就像大地的地质,振动就像地震,一旦大桥不坚固,那么就会出现断裂,就像地震断裂一样!只不过大桥下面是空的,类似腔震(音箱放大器),这跟大旱容易引起大地震也是一样的原因,大旱必然造成地下水干涸而形成大面积的空洞)
          如果站到桥中央是不是地震的感觉?那么这个能量是桥本身的,还是大风提供的?谁都知道不是桥本身的能量引起桥的振动,而是大风的能量引起桥的振动!其实地震何尝不如此?我们只要把地震的地质看成大地“大桥”,出现的气流就是引起“大地大桥”振动的原因,也就是地震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地震云的原因!


          5楼2014-08-25 12:29
          收起回复
            长知识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25 12:34
            回复
              前排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8-25 12:34
              回复
                1940年美国塔柯姆大桥共振被毁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1MDEyMjg0.html?from=y1.2-1-91.4.1-1.12-1-2-0
                视频来自:优酷

                振幅最大处就是地震的中心!也就是震源!这也是为什么地震是点状的原因,因为振幅最大处只有一个地方!


                8楼2014-08-25 12:37
                回复
                  我国研究气流地震最著名的当属东汉的张衡和清朝的康熙!
                  张衡的“侯风”地震仪和康熙的地震“积气说”(大凡地震,皆由积气所致)是研究我国地震的先驱者,可惜后人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问题而继续研究!


                  9楼2014-08-25 12:38
                  回复
                    干旱和地震没有必然关系,但对大地震来说有关联!干旱会造成大量的地下水干涸,也就是形成大范围的空腔,而这些空腔就像乐器的扩音箱一样,会把低级的地震放大了高级地震,甚至大地震!这就是旱震理论的一个依据吧!但大部分没有地震的地区如平原和盘地干旱,跟地震就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在《地震的奥秘》提出的 腔震理论 就是这种扩音箱原理!但如果没有发生地震,或者达不到共振的频率,即使再干旱也不可能发生地震,顶多是一些小型地陷!这就像一把吉他,没有人去弹它,扩音箱自然是没有用的!也就是空腔必须有地震发生才起作用,没有地震发生,空腔是没有用的,也就是地震跟干旱没有一点关系!
                    这也是庆国同志只能估计在地震地区干旱可能会发生地震,但没有一次准确蒙对地震的原因!


                    10楼2014-08-25 12:41
                    收起回复
                      涨姿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25 12:44
                      回复
                        地震和台风有点关联,特别是气流潮汐引起的地震!但对于洋流和自转动能引起的地震跟台风没有什么关联!有关联的是气流,但不等于台风和地震有必然联系!
                        美国有一群科研人员做个这方面的研究http://news.cntv.cn/20120114/115118.shtml


                        12楼2014-08-25 12:50
                        回复
                          对于气流地震气流不会停留那么长时间的!所以那种预测十天半年的地震那都是扯淡!
                          正因为地震能量来自于气流,所以地震才会有余震不断的情况,因为气流随时来补充“地震的能量”


                          13楼2014-08-25 12:54
                          回复
                            振幅最大处就是地震的中心!也就是震源!这也是为什么地震是点状的原因,因为振幅最大处只有一个地方!


                            14楼2014-08-25 12:58
                            回复
                              好文章! 如果楼主能亲自做个传感器的话, 把这种"气流"接收下来并且长期记录分析的话,还能发现更多奥秘!
                              但这种"气流"不是次声波!


                              15楼2014-08-25 1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