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处特工皇妃吧 关注:19,097贴子:1,397,115

【11处特工皇妃】——秀丽时代的英雄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白苍历775年到788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数英雄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但是最耀眼的无非是那么几个——大燕皇帝燕洵,北夏皇帝赵彻,卞唐大帝李策,白元帝诸葛玥,秀丽皇妃楚乔。五位英雄各擅其场,进可夺取天下,退也为一时之雄,而且他们都有夺取天下的机会,然种种机缘之下最终出现了四国并存的局面。因为这个时代是从秀丽皇妃杀出真煌开始,到秀丽皇妃指挥联军击败犬戎联军结束,所以这个时代又称为秀丽时代。


IP属地:北京1楼2014-08-12 21:54回复
    真煌之战燕洵的第二个人生阶段,在真煌燕洵和楚乔可以说是一条命,他们两个人是姐弟,是兄妹,是亲人是情人,或者说就是一个人。他们只有相互扶持才能活下去,这种信任是一般人不可能达到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最终杀出了真煌,演绎出了秀丽时代第一个经典战例,以1万兵力攻陷真煌,战前收降西南镇府使,为秀丽军打下坚实基础。出了真煌燕洵和楚乔分离。(本书一大暗示)这时候一条命其实已经又变成了两条命,问题也就来了。大家其实已经开始各自为自己的信仰忙碌了起来,楚乔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燕洵是为了复仇。这个是根本矛盾点,只不过在真煌的八年给压抑住了,其实楼主以为他们两个人的蜜月期其实只有真煌的8年+加上第一次北伐的几个月时间。所谓的10年相守其实颇多水分。回到燕北燕洵发现大同行会其实相当腐败,而且很多方方面面不受自己控制,于是开始制定了一个大战略,互相攻击老窝,其实楼主认为是相当stupid的一步,即便成功占领了大夏疆域,也会在门阀的攻击下儿完蛋,到时候燕北也回不来了。还好有楚乔的赤渡和北朔保卫战,保卫了燕北,形成了一个中心开花的战术,很好的粉碎了大夏帝国的第一次北伐.


    IP属地:北京3楼2014-08-12 21:55
    收起回复
      2025-11-16 18:21: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北夏皇帝赵彻
      赵彻在书里不算是什么主角,所占的篇幅也不是很多,但是这些丝毫不影响他英雄的形象,很多侧面的描写都给人一种中流砥柱的感觉。


      IP属地:北京7楼2014-08-12 21:57
      收起回复
        赵彻,燕洵,诸葛玥,这三个人的命运其实是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次碰撞应该是在燕洵第一次出逃的时候,在躲过了魏阀的攻击之后,以为可以逃出生天结果却被赵彻和诸葛玥抓获。这应该是赵彻和诸葛玥的第一次合作吧。
        赵彻是最年轻的王爷,皇后的嫡子理论上一生应该顺风顺水,但是此人应该一直和门阀的关系不是很好,因为燕楚的陷害而得罪魏阀,使得其母族穆合氏抛弃了他,被送到边关戍疆,岂料4年后,他确高调的回来了。四年时间把这把皇室之剑打磨的更加锋利,所以说有些人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无论对手多么的强大。


        IP属地:北京8楼2014-08-12 21:58
        收起回复
          二次北伐,和诸葛玥合作,可以说完全压制住了燕洵,燕洵和赵彻是互有胜负,分不出来谁胜谁负。其实已经全面压制住了燕北,燕北此时可以说是岌岌可危。利用诸葛玥的痴情,在千丈湖击败诸葛玥。
          此时赵彻面临着选择,是用卑鄙的手段保护住自己的权利,还是替好友伸张正义。其实这次没有损失多少人,也就是诸葛玥带的几千人而已,整个北伐大军的实力仍在,只要赵彻像其他人一样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到诸葛玥身上,然后再踩上一脚,仍然可以是最炙手可热的王子,这也就根本没有赵飏什么事儿。可以看到不远的将来就可以成为大夏的皇帝。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不懂吗,我觉得是不屑。四处奔走为好友正名,四处碰壁,差点儿在九幽台上挨了一刀,最后被发配于蛮荒之地。为了朋友之一,他放弃了手中的权势,甚至是王位。当然他喜欢用自己的刀来开辟一个更大的帝国。


          IP属地:北京10楼2014-08-12 21:59
          回复
            绝境之地于好友相见欲绝立下誓言,一西,一东互相扶持,再如蛮荒之地,征服东胡各部,并且还要秘密的运送一些大夏到老百姓,难度可想而知。而且东胡也是没有门阀的,其实也完成了从奴隶岛制,到封建制的转变。终于三年之后强势回归,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荣誉。由此可见,其谋略,心计,应不在诸葛玥之下。而且此人内心之坚韧更是又过于常人。


            IP属地:北京11楼2014-08-12 22:00
            收起回复
              夏帝崩,赵彻联合诸葛玥对付赵飏,决战之际闻听有外敌入侵,迅速抛开私怨,去抵御外敌。救魏舒晔(这也是条汉子)于危难之间,解西南百姓与倒悬之苦。如果任由外敌不管而先消灭赵飏,我认为不是不可能,但是他不屑这么做,他要保护自己的子民。注意这时候诸葛玥和楚乔其实纯粹是帮他,他们两个忙活完,是准备回青海的。所以做出决定的肯定是赵彻。
              和燕北军队拼杀,并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结果赵飏猪油蒙心,攻击赵彻的后军,造成赵彻在大夏战场的全面失败。所以楼主对赵飏没什么好印象,虽然番外替他说了些好话,但是其战略战术方面水平相当低。


              IP属地:北京12楼2014-08-12 22:01
              收起回复
                后又以东胡为根据地,东征西讨,开创了一个国土面积还在大燕以上的大帝国。他是一个斗士,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而且受到兄弟出卖,腹背守敌之时,还万里迢迢告诉他的朋友,“为自己活一回”。
                为朋友放弃王位谓之义,为百姓放弃王位谓之仁。也只有这种仁义双全,心胸广大的人才可控制这么大的帝国吧。
                总之 夏帝赵彻 战略5星 权谋 4星战术 4星 武力 5星无愧大夏皇族之光


                IP属地:北京13楼2014-08-12 22:02
                收起回复
                  2025-11-16 18:15: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且在忙忙叨叨的打天下的同时,还搞定了一个东胡公主,从番外两人的关系来看,绝不是政治婚姻,肯定是两情相悦的。人才呀!!!


                  IP属地:北京14楼2014-08-12 22:10
                  收起回复
                    所以说乱世出英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8-13 13:54
                    回复
                      三、 卞唐大帝 李策
                      李策可以说是秀丽时代最具有智慧的政治家,以微醉的眼睛看透这世间的一切清醒。第一次出场是出访大夏,去挑选一个和亲的对象。这次出场,使得我们知道这个太子绝对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一手制造了五龙争姝事件,回头看看参与这个事件的人物,以后哪一个不是叱咤风云,建国立庙。由此事李策大帝心计之深沉,手段之多变可见一斑,狐狸之称实至名归。总之这一次他是试了试水深水浅,而且交了个朋友(楚乔)。


                      IP属地:北京17楼2014-08-13 21:16
                      收起回复
                        龙吟关前,昔日的太子已经是卞唐大帝,带20万大军千里奔袭,为救红颜于一线命垂。要知道20万大军不是那么容易带的,且奔袭千里,虽然有诸葛玥在前面铺路,也需要非常高的战术素养。回国之后,改变方针,弃燕北而和青海结盟。这当然有私人方面的原因,但此时燕北势大,也必须压制一下,否则如果发展太快,对卞唐也没有好处。
                        自从做了皇帝,李策一直也是扮昏君状,夜夜笙歌,其实是在引诱洛王造反,顺便打击一下卞唐的门阀实力,这个手段其实是和左转里面的《郑伯克段于鄢》是一个路数。终于白苍历780年夏,洛王造反,李策平叛。此战其中最厉害的一笔是让徐素诈降,为了诈降杀死了13000的自己人,这份辛辣估计连燕帝也望尘莫及吧。终于徐素阵前反水,洛王大败,10年的心腹大患一朝消除。顺便横扫西南氏族,卞唐帝国的势力又增加了不少。之后李策也没有必要再扮昏君状非常勤政,很少歌舞。因为没必要装了,差不多快到了要出击的时候了。


                        IP属地:北京19楼2014-08-13 21:18
                        收起回复
                          此时卞唐,内部问题已经被李策全面压制,外部和青海联合,只等大夏皇帝驾崩之日,内战之时。楼主认为卞唐尽去怀宋之地,应该是没有一点儿问题。尽儿北伐东进,达到什么程度也未可知。要知道诸葛玥和楚乔是不会帮助赵彻打李策的,能保持中立就不错了。
                          然而这时候出现了最让人痛心疾首的一幕,李策居然被自己的亲妈刺杀了。这个概率说实话被雷劈死两遍的概率都小,然而却偏偏发生了。李唐中兴的机会也就被这一刀彻底的断送了。
                          但是大帝的才能在死后仍然在体现,弥留之际托孤于楚乔,并且几本制定好了几步战略应该走,而且对于部下评价也是入木三分,最终使得李唐的宗庙社稷得以保全。由此可见大帝的识人之明,机变之快。


                          IP属地:北京20楼2014-08-13 21:19
                          收起回复
                            李策是一个极其具有战略眼光的皇帝,他对内徐徐的铲除贵族的势力,对外建立起最适合自己国家生存的外部环境。他有情,为救红颜可以纵兵千里奔袭。他有义,手下孙隶,铁由,直到他死后仍然对他忠心耿耿。他有智,洛王十年密谋,他几个月就已评定。他有谋,托孤遗策,保宗庙社稷于乱世不到。
                            总之 卞唐大帝李策,战略 5星 权谋 5星战术 4星 武力 4星 然英雄早丧,竖子得以成名,岂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IP属地:北京21楼2014-08-13 21:23
                            收起回复
                              2025-11-16 18:09: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坐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8-14 0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