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如懿传吧 关注:42,527贴子:710,306

回复:【科普】清朝服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影视剧中女子马褂出现不太多~







IP属地:江苏100楼2014-09-03 22:28
回复
    小坎肩,又称为紧身。可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和一字襟四种。
    石青色缎绣牡丹蝶女夹坎肩
    清同治,身长67cm,肩宽35.50cm,下摆71cm,左右开裾长14.50cm,后开裾长15.50cm。
    圆领,右衽琵琶襟,无袖,左右及后开裾。明黄色四季花卉暗花绫里,缀铜镀金錾花扣五枚。领口系黄纸签,其上墨书:“石青缎绣花卉夹紧身一件,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收,沈魁交。”石青色素缎面,彩绣牡丹蝴蝶纹。纹样构图错落有致,色彩艳丽华美。镶饰多重繁复的边饰,分别是香色朵花窄绦、白色缠枝花卉绦、元青缎绣三蓝兰花边和元青素缎窄边。



    茶青色缎绣牡丹女夹坎肩
    清光绪,身长75cm,肩宽35cm,下摆宽83cm,左右开裾长9cm,后开裾长21cm。
    此为清代后妃日常便服。圆领,对襟,无袖,左、右、后开裾。湖色素纺丝绸里,领口缀铜镀金錾花扣一枚,衣襟缀羊脂白玉镂空雕四合如意扣四枚。 面料为茶青色素缎,用套针、抢针等技法绣牡丹花,针法简捷,针脚平齐细密,水路清晰,纹样设色典雅和谐,构图自然柔美,线条舒展流畅。边饰是湖色缠枝石榴绦、元青缎绣牡丹团寿字边、月白色万字曲水织金缎边。在左、右、后开裾处和前襟下幅盘饰如意云头。繁复的边饰,使得面料仅存方寸,突出了边饰的装饰作用,代表着晚清以繁缛华丽的装饰为美的时代潮流。

    酱色江绸钉绫梨花蝶纹夹坎肩
    同治,身长72cm,下摆宽64cm,左右裾长15cm,后裾长20cm。
    坎肩圆领,对襟,裾左右及后开,短身无袖。酱色暗团龙江绸面,明黄色绸衬里。钉绫是根据花纹图案将绫剪成所需的形状,再将其钉缀在一起组成纹样。这件坎肩以白色绫钉成梨花,再用丝线以打籽针法绣花蕊,枝、叶则用深浅不同的绿色绫钉缀而成,其上以接针和钉线绣叶脉,形成折枝梨花。坎肩用石青色绣梅花缎和二道绦带镶衣边,并作如意云头装饰。坎肩纹样以钉绫和刺绣相结合,设计新颖,绣工平匀,凸起的折枝花和飞动的蝴蝶,给人以美的享受。坎肩附黄条,上墨书:“酱色绸花卉夹紧身一件,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收沈魁交”。



    IP属地:江苏106楼2014-09-13 09:18
    回复
      湖色缎绣孔雀开屏人字襟坎肩
      此件坎肩面料为湖色素缎,前后各彩绣凤凰一羽,上缀亮片装饰。凤凰形神端庄雍容,栩栩如生。绣工细密流畅,运针层次分明。晕色雅致中不失华丽,是晚清宫廷女性服饰之精品,

      浅湖色竹石纹缂丝一字襟坎肩
      一字襟坎肩因前襟于胸部横开,外观呈“一”字形而得名。它由胸背两片组成,在一字襟上钉纽扣7粒,在左右两腋下各钉纽扣3粒,合为13粒,又称“十三太保”。它最初为清代武将骑射时所穿,故又称“巴图鲁坎肩”,“巴图鲁”为满语勇士之意。一字襟坎肩通常穿于袍褂之外,若穿于袍内,感觉身热时只须探手于内解开横、直两排纽扣,即可将其拽脱,免去了解脱外衣之劳,穿着十分便利。晚清时,一字襟坎肩在京师广为盛行,男女皆好穿用。
      光绪,身长71cm,肩宽42cm,下摆宽93cm。
      这件坎肩即属一字襟坎肩,为立领、无袖、一字襟式短身上衣。以白色寿山竹子纹缂丝为面,藕荷色素纺丝绸为里,镶黑色万字曲水纹织金缎边。胸背两片以13粒纽扣相连,其中一字襟上钉铜镀金錾花扣1、白玉扣6,两腋下各钉白玉扣3。这件坎肩以白玉作扣,用料华贵,缂丝工艺细致,纹饰秀雅,制作精美,是清代晚期后妃于春秋两季所穿之便服,反映出晚清流行一时的服饰风尚。

      品月色万代团寿梅花织金缎女坎肩(大襟)

      深藕荷色月季花纹织金缎小坎肩
      光绪,身长71cm,肩宽40cm,下摆宽87cm。
      此衣为丝质。圆立领,右衽,琵琶襟,无袖,左右开裾。面料在深藕荷色缎纹地上用圆金线作纹纬织金月季花纹样。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五枚。衣内衬湖色素纺丝绸里。此坎肩的衣襟形制为不对称式琵琶襟,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者突破了清代传统服饰纹样规矩、对称的装饰方法,未将主体纹样月季花饰于衣服的中心位置。这种在不对称中求自然的装饰方法更接近现代服装的装饰风格,新颖别致,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IP属地:江苏107楼2014-09-13 09:29
      回复
        石青色缎平金百蝶大襟夹大坎肩
        清同治,身长138cm,肩宽36cm,下摆宽73cm ,左右开裾长80cm。
        大坎肩又称为“褂襕”,是清代后妃春秋季节穿着在衬衣外面的便服。圆领、大襟右衽,无袖,身长及踝,左右开裾,直身式。内衬粉色四合如意缠枝花卉暗花绫里,缀铜镀金錾花扣四枚。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石青绸绣百蝶夹褂襕一件,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收,沈魁交”,一书“石青绸绣百蝶夹褂襕一件”。面料为元青色素斜纹绸,平金绣百蝶纹。蝴蝶图案左右对称,规矩工整,使用平金技法绣蝴蝶,用银线勾边,尤显得端庄稳重,华贵大方。边饰为白地长寿字蝴蝶纹绦,香色小朵花绦,元青绸五彩绣百蝶边,与面料祝福长寿的主题相呼应。其中元青绸五彩绣百蝶采用丝线彩绣技法,与面料有所不同,针法既工整又有变化给主题增加了活力。
        这件大坎肩是年长的后、妃穿用的便服,因此在细节上没有附和晚清宫廷服饰流行的繁缛装饰的时尚,腋下盘饰的如意头较小,衣襟边饰较窄,花纹工整大方,使面料图案主题与坎肩整体设计成为和谐的一体。

        石青色缎绣三蓝花蝶袷大坎肩
        身长141cm,肩宽40cm,下摆宽108cm。
        此衣为丝质。长款,圆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领、襟饰本色织鹿鸟纹和蓝色小花图案绦边各一重,外沿饰石青色素缎边。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领口系墨书黄纸签,正面书:“石青缎绣花卉袷褂襴一件”;背面书:“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收,沈魁交”。 衣内衬明黄色牡丹菊花纹暗花绫里。这件大坎肩采取二至三色晕的装饰方法,在石青色缎地上运用平针、缠针、套针等刺绣技法,绣制三蓝蝴蝶和兰花纹样。构图生动写实,设色素洁淡雅,绣工精巧细腻。这种三蓝的用色方法在清代末年后妃服饰中非常流行。

        藏青缎地彩绣花蝶褂
        光绪 ,长148cm
        立领,右衽,左右开裾。有库金、彩绣、中绦三道缘,褂面绣菊花、海棠花、兰花,彩蝶翩翩。褂襕亦称背夹,冬季贵妇着旗装时穿在袍外。


        IP属地:江苏108楼2014-09-20 22:33
        回复
          品月缎彩绣百蝶团寿字女大夹坎肩
          光绪,身长138cm,下摆宽118cm,左右裾长62cm。
          坎肩圆领,对襟,无袖,直身,身长过膝,裾左右开,开裾高至腋下,前胸及左右开裾处各缀有长飘带。雪青色织暗宝相花直径纱衬里。坎肩为品月色缎地,用五彩丝线绣蝴蝶、团寿字。蝴蝶翅膀是以一批批的齐针所形成的弧形反戗针绣成,加上斜缠针、滚针、钉线、施毛针法的运用,使蝴蝶具有飞的动感。团寿字则用圆金线以平金法绣成。坎肩镶有多层滚边,并饰如意头,是清代后妃日常穿在袍衫外面的长坎肩。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
          身长139cm,肩宽40cm,下摆宽116cm。
          大坎肩圆领,无袖,对襟。品月色海棠纹缂丝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衣襟上有铜镀金球形錾花扣1枚和铜镀金福寿双全纹扁圆形扣4枚。里襟第四扣处垂品月色缂丝梅花飘带2条,左右开裾处垂藕荷色缂丝兰花飘带各2条。下摆为百褶式。通身衣缘镶黑色万字曲水纹织金缎边一道,此外还施加如意云头纹,镶蓝色菊花纹和黄色水仙纹等多层绦边,这反映了清晚期女装的流行风尚。此坎肩是清代后妃的便服之一。

          石青色缎绣平金云鹤纹袷大坎肩
          道光,身长132cm,肩宽33cm,下摆宽119cm,后开裾长70cm,左右开裾长79cm,垂带长80cm,垂带宽3-5cm。
          坎肩圆领,对襟,无袖,左右及后开裾。开裾处垂带各二,下广而锐。坎肩在石青色缎地上以二色晕法运用平金、缉线、钉线、平绣等针法绣制云鹤纹样。衣缘为石青织金花缎,并以月白丝加金线蕾丝缀边。坎肩内衬月白色缠枝暗花绫里。领缀铜鎏金光素圆扣一,对襟缀石青织金花缎扣袢二,内缀月白色缠枝暗花绫盘花扣一。此坎肩为后妃便服。其工艺考究,且不局限于传统刺绣的晕色方法,用混色线和孔雀羽对仙鹤的眼睑等处进行装饰,风格新颖,更显其珍贵。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书,一面书:“道光八年十月十九日收,敬事房呈”,另面书:“览石青缎片金边绣鹤褂拉(襴)一件”。


          IP属地:江苏110楼2014-09-23 23:15
          回复
            最近入了橘喵大大的《清朝穿越指南》。又开始学习~准备结合近年来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再开始男装部分的一些罗列~一直觉得这个系列丛书的名字听起来很不靠谱,不过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很棒棒的,就是用很轻松的讲解方式,扭转很多人被小说电视剧各种误导的思维。当然我肯定是先阅读了服饰的章节哈哈哈
            男子服饰的官方形制比女子多一些,包括了朝服、吉服、常服、行服、便服、雨服、戎服。这些服饰制度是逐步完善的,基本上是从皇太极开始出现了初期的朝服,入关后顺康两朝吉服、常服和行服已经开始使用,但还没有被列进官方,雍正时期正式有规定,而乾隆朝基本定型,并绘制图典成册,后代就没有什么大改动了。最晚的是雨服形制,乾隆三十三年才制定的。清朝官方所规定的服制都是旗人服饰的制度,这个关于满蒙汉回部非旗籍的一些服饰区别在八完礼服部分之后,会贴一些画卷画像具体解释一下啦~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1楼2017-08-14 00:09
            回复
              基本上看到的影视剧里面,皇帝官员上朝都会穿朝服,这个其实完全是个误会。
              朝服主要用于重大的典礼和祭祀场合。根据《穿戴档》的记录,乾隆十七年这一年内,宝宝龙一共穿过17次朝服,其中8次是祭祀时。而且尽管所有等级的官员都有对应的朝服制度,但如果官职很低,几乎就没有能用到的机会了。身份越高,能参加的需要穿着朝服的重要典礼的机会才越多。而宫廷中有资格穿着朝服的女性只有嫔位以上,贵人什么的是没有的。而外命妇则只有七品以上有。
              一整套完整的男朝服,应是头戴朝冠、内着朝袍、外着补褂或者端罩、挂朝珠、系朝带、穿朝靴。
              就是下图酱紫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2楼2017-08-14 00:48
              回复
                在崇庆皇太后万寿图中可以看到,万寿节属于重大场合,位份尊贵的人是穿着朝服的。图中太后和皇桑都是穿着的朝服。不同于这个平时看到的皇帝画像都是单穿那个明黄黄的朝袍,这里的宝宝龙是袍褂穿全了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3楼2017-08-14 01:22
                回复
                  皇子朝冠,冬用薰貂、青狐惟其时。上缀硃纬。顶金龙二层,饰东珠十,衔红宝石。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石青片金缘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上缀硃纬。前缀舍林,饰东珠五。后缀金花,饰东珠四。顶如冬朝冠。
                  亲王朝冠,与皇子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5楼2017-08-15 00:13
                  回复
                    亲王世子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九,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五。后缀金花,饰东珠四。
                    郡王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八,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四。后缀金花,饰东珠三。
                    贝勒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七,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三。后缀金花,饰东珠二。
                    贝子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六,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二。后缀金花,饰东珠一。皆戴三眼孔雀翎。孔雀花翎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分,遇赏均得戴用。固伦额驸冠服与贝子同。
                    镇国公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五,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一。后缀金花,饰绿松石一。
                    戴双眼孔雀翎。和硕额驸冠服与超品公同。
                    辅国公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四,上衔红宝石。戴双眼孔雀翎。馀皆如镇国公。
                    下图为大清会典中绘制的贝勒朝冠背面的示意图。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6楼2017-08-15 00:19
                    回复
                      辅国公之上属于高级宗室。之后冠顶不再用金龙,也不可使用舍林了。
                      民公朝冠,冬用薰貂,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青狐。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四,上衔红宝石,夏顶制同。
                      侯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三,上衔红宝石。馀皆如公。
                      伯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二,上衔红宝石。馀皆如侯。
                      文一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馀制如公。 武一品官,镇国将军,郡主额驸,子朝冠制同。
                      以上品级的冠顶还可以使用东珠镶嵌
                      下图拍摄角度也不能确定这个镂花金座上到底是嵌了几颗东珠,不过红宝石顶很明确~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7楼2017-08-15 00:27
                      回复
                        文二品朝冠,冬用薰貂,十一月至上元用貂尾,顶镂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镂花珊瑚。馀制如公。辅国将军,县主额驸,男,文三品朝冠制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8楼2017-08-15 00:31
                        回复
                          武三品朝冠与文三品的冠顶不同,顶镂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蓝宝石。馀制如公。奉国将军,郡君额驸制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9楼2017-08-15 00:33
                          回复
                            文四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蓝宝石一,上衔青金石。武四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制同
                            文五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水晶石。武五品官,乡君额驸制同。
                            文武六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砗磲。
                            文武七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水晶一,上衔素金。
                            下图就是嵌蓝宝石,上砗磲的六品朝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0楼2017-08-15 00:36
                            回复
                              一等侍卫朝冠不用貂尾,馀制同文三品,带孔雀翎。二等侍卫如文四品。三等侍卫如文五品,具带孔雀翎。五品以上官有翎者翎亦如之。
                              蓝翎侍卫朝冠制如文六品。戴蓝翎。六品以下官者有翎者翎亦如之。
                              文武八品朝冠,镂花阴文,金顶无饰。馀制如公。
                              文武九品朝冠,镂花阳文,金顶。馀制如公。未入流冠服制同。
                              皇朝礼器图中绘制的八品冬朝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1楼2017-08-15 0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