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谦吧 关注:65贴子:4,552
  • 0回复贴,共1

破解〈冤海述闻〉的作者是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破解〈冤海述闻〉的作者是谁?
1895年沪《申报》以”无名氏”刋登〈冤海述闻〉,震惊朝野。从此,打响为方伯谦鸣冤第一炮。多年来围绕〈冤〉文真伪展开了激烈争论。该书收录《普》书时也没有落款。
那么,这位匿名者究竟是谁?长期以来争持不下。
戚其章先生经过考证断言:作者为”济远”帮带何广成。由此一锤定调,理由如下:
 “《冤海述闻》的作者必是“济远”舰上的一位官员”,“济远舰守备以上的官员共八名”,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这一天值更的有3名,另2名是千总,计5名。这其中,“《冤海述闻》的写作与他们三人(按:杨天德、何广成、)的关系最大”。但杨建洛“在黄海海战中已经阵亡,不可能来为后死者方伯谦鸣冤了”。“最有可能写《冤海述闻》为方伯谦鸣冤的只有何广成和杨天德二人”。“杨天德年轻资浅,仅充船械三副,似不大可能撰文为方伯谦鸣冤。”因此,“《冤海述闻》的作者除何广成以外,别无他人。这不仅因为他是方伯谦一手提拔的亲信,而且此事还密切关系到其本人的名誉、前途等切身利益问题”等。
有了戚其章先生的这个判断,《冤海述闻》作者便是何广成的说法,在史学界不胫而走,为了重申了上述说法。他写道:“何广成是方伯谦一手提拔的亲信。”“特别是作为帮带大副,何广成对临阵先逃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因此化名著书为方氏鸣冤也为自己辩解,这就不难理解了。”
”为方鸣冤、为己辩解?”逻辑混乱。
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即便错令也要坚决执行!方伯谦是舰长,有权发布命令,何广成只有执行的权利,无需”为己辩解”。这是其一。
只有把所有的罪名全加到方伯谦身上才是最好的”辩解”,还可以趁机标炳自我大捞一把,相反,为方鸣冤吃力不讨好,反而招来更多麻烦。这是其二。
如果是方伯谦提拔何广成,过不了丁汝昌这一关,因为,丁、方关系甚恶,更何况何广成是丁汝昌一手提拔,与方伯谦无关不存在感恩。这是其三。
何广成是谁?资料太少无从考证,如果不是与〈冤〉文联系起来恐怕没人知道。这是其四。
为方伯谦鸣冤何止何广成一人?卢毓英、张秉铨并非”济”舰人员,照样为方鸣冤。这是其五。
综上所述,〈冤海述闻〉文不可能是何广成一家所言。
既然否定原作何广成,那么只有一个人最具说服力,他就是鲁阳生。
1,为何是鲁阳生?在《普》书中除〈冤〉文外,更有〈道济古今同概悲夫•冤海述闻书后〉〈四日电奏请〉〈北洋海军失利情形〉三文同声为方鸣冤,文笔相近、绝非巧合,唯鲁公才能做到,〈冤〉文不过是总汇而尔。
2,以《普》书严谨作风,断不可能无缘无故、不分良莠收录,一定经过严密论证,听取多家之言。
3,鲁公决不会偏听一家之言,一定根据众多”济远”官弁口述,以匿名方式撰写成文,既可以保护自己(他人),又可将真相公之天下,是最理想的结局。
4,〈冤〉文写作风格及手法,与鲁公其他收录文章及写作风格极为相近。举例为证:
〈条陈陆战五事〉落款:不知名。
〈联纠督臣植党疏〉落款:无名氏。
〈道济古今同概悲夫•冤海述闻书后〉落款:无名氏。
〈四日电奏请〉落款:无名氏。
〈牙山战事纪实•冤海述闻〉落款:无名氏。⋯⋯
在《普》书中类似如此手法叙文仍有数篇,任何人难以模仿,鲁公更是脱不了干系。
5,〈冤〉文涉及的面太广、牵扯的人太多,因而,以匿名的方式最妥。
综上所述,〈冤海述闻〉作者:鲁阳生


来自iPad1楼2014-07-10 20: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