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吧 关注:654,148贴子:15,301,674
  • 21回复贴,共1

砖打二假迷走进真实的日本社会【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一个让我们纠结千年的邻居。


IP属地:山西1楼2014-06-15 22:35回复
    我们在日本面前没有秘密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我们的GDP超越了日本,国内有很多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就想当然地认为我们不论在哪些方面都已经超过日本了。特别是日本经历了大地震和大海啸的重创,经历了核泄漏的沉重打击,就天真地认为日本真的已经风光不再了。
    这当然是一个严重的误判。确切地说,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日本。与我们对日本的了解相比,我们了解的日本只是表面的,甚至只是片面的、敌意的一面;而我们在日本面前,却是透明的,人家对我们了如指掌。看看最近我们国内电视台的各个频道里放映的电视剧就能够知道,我们眼睛里的日本,依然是65年以前那个对我们烧杀抢掠的日本,那个只是知道用战争和征服说话的日本,而近60多年以来日本做了什么,我们却知之甚少。
    长期以来,日本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对中国的研究和考察。日本人来华修学旅行,在研究方法上崇尚客观实证,重视文献解析和实地踏查,与此伴生的还有缜密的谍报活动,因此对中国了解得十分详尽,事无巨细而且相当深入深刻。
    他们更注重培养通晓中国的人才。近50年以来,在北京的日本记者,每人都被轮流派驻香港、台湾、上海等地工作,以便全面了解中国。他们经过在中国几个地方的工作和生活,都成为十分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地理的中国通,有些人成为很有建树的中国问题专家,回国以后就进入了国会和政府的研究机构。
    1975年的春天,作为对郭沫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访日的回访,日本文化代表团访华。日本代表团团长吉川幸次郎站在大雁塔上,俯瞰繁华不再、荒芜遍地的西安,像一个精通西安地理和历史的导游一样讲述当年长安的历史和建筑,引经据典,如数家珍,令中国陪同人员折服。
    吉川幸次郎是文学博士,东方学会会长,日本中国学会评议员兼专门委员,日本外务省中国问题顾问,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文学和历史研究家。他认为,中国的日本研究仅相当于中学水平,“这样,真正的日中文化交流不可能,也构不成真正意义的中日友好关系”。
    钱钟书先生曾经去日本讲学,回来以后,他对于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感慨万端:“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很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
    著名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王锦思先生在其专著《日本行,中国更行》中,痛彻心扉地呼吁国人
    ,要直面现实,真正深入地了解我们这个邻居。他说:日本虽小,却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被许多人涂黑或不愿意观看,结果看不清日本也看不清自己。日本人对中国了解得甚多、甚深、甚细,而中国人对日本则了解得较少、较浅、较粗。这种在国民层次相互了解方面的不平衡,可能比贸易收支的不平衡更令人担忧。
    在书籍出版上,旅日学者毛丹青认为,相对于日本的“中国热”,中国是“日本冷”,“我们恐怕难以做到知彼,最终甚至连知己的本领也会丢掉,这实在值得警惕”。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日本就会发现, 日本内阁府发布的2010年日本名义GDP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被中国超越而排名全球第三。但是,在人均GDP方面,日本仍然是中国的10倍多。日本经济财政相与谢野馨就2010年日本名义GDP被中国赶超回应称:“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日本目前还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我们还没有任何理由蔑视这个已经把我们研究透,并从我们的身上吸取了无穷智慧的邻居。
    我们要做的,不是永远停留在回忆痛苦中,而是像他们研究我们那样研究日本,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把他们的长处变成我们的智慧和动力。


    IP属地:山西2楼2014-06-15 22:36
    回复
      2025-11-11 01:05: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日本不接受赞美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沃格尔教授出版了一本名为《日本第一》的研究专著,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成为当年度美国最畅销书之一。从一般的美国市民、学者到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乃至五角大楼的军人都争相阅读,美国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肆炒作。
        沃格尔在书中写道:日本地少人多,资源匮乏,二次大战中被美国击败且被美国军事托管,但战后日本却创造了一个经济神话,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一直以世界老大自居的美国,虽然日本的军事战争没有打败美国,但通过经济战争却成功战胜了美国。
      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更大的反响。这个反响,不是对美国说自己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的骄傲和自豪,而是引起了一场全民族的警觉和自省。影视界和出版界接连推出了一系列的忧患反省之作《日本沉没》《日本即将崩溃》《日本的危机》《日本的挑战》《日本的劣势》等等。
      他们的媒体公开这样质疑:我们没有那么好,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美国人为什么不讲我们的缺点?美国人这样麻痹我们,背后有什么阴谋?
      人家本来是一个教授写的一本学术研究著作,日本立刻上升到国家层面,对于人家发自内心的赞美产生了深刻的质疑。如果我们,我相信,如果有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这样的赞美我们的专著,我们的媒体和国人会高兴地接受,而且会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是一个国际友人的善意。
      可是,日本却不,这个民族不接受赞美。他们从来都是把自己放在暗处,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用很低调的声音说话的。
      他们深谙“枪打出头鸟”的哲学,他们吸取了过去咄咄逼人而招致暗算和打击的教训,精心“化妆”自己,有意地弱化自己,努力改变国际上流行的“日本第一”的国际形象。
      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常因缺乏透明度和具有暗箱操作性常常受到西方学者的批评和指责,但日本政府照样的我行我素,照样能通过“作假”的手法,始终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日益走向萧条的国家,将自己定位在“危险”和“萧条”的边缘。日本的学术界也不断地进行历史总结和“学术创新”,毫无愧色地说过去的十年是“失去的十年”,而且还追加说,弄得不好还将再失去一个十年。惹得海内外舆论一起跟着唉声叹气。
      在很多领域,日本竭力以低调和不事张扬的面貌出现,无论是在制造业、科技领域还是金融业,主动放弃了许多世界第一的称号,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人们觉得日本是个正在衰落的国家,从而放松对日本的警惕。
      但是常去日本的学者和专家,到了日本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什么萧条。即使经历了大地震和大海啸,经历了金融危机,日本人的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毫无疑问,正是日本这种全国之“同仇敌忾”、“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民族素养,让这个民族能够迅速从灾难中奋起,始终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面对这样的一个民族,我们还能够对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仅仅乐道吗?


      IP属地:山西6楼2014-06-15 22:38
      回复
        下载贴吧客户端发语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8-14 16:46
        收起回复
          你他妈能不能告诉我结局看的我还昏扔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14 16:58
          收起回复
            难不成这是小号?
               - , - 毛C是个小太阳,浑身充满正能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14 17:05
            收起回复
              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毒毒毒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14 17:16
              收起回复
                昨天看新闻,在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的时候,日本拟撤出西非三国日本医护人员,而中国正在提供包括派遣专家在内的援助。


                IP属地:山西12楼2014-08-14 17:17
                回复
                  2025-11-11 00:59: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感觉楼主很了解日本的样子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8-14 17: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