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吧 关注:30,389贴子:210,419
云梦李氏族人很多,大多数是迁麻城始祖“季八”公后,特别是世住蒿子港的八大份有近万人,还有很多又从明清迁居外地。李暹 明永进士云梦知县,是他们的骄傲。又传云梦伍洛三八李碧山传厚忠厚恕,厚忠居李璧山,厚恕迁蒿子港。李璧山是季八公后裔省一公房,但是在孝感季八公总谱编纂及收族中,开枝散叶几百年,发丁万众,却没听见或看见他们,何因???!据说这一支分的字派很多,我先来说二个,1、国正天兴顺。2、楚汉世家广。请知情的李氏族人跟贴。谢谢!


1楼2014-05-20 12:20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20 12:33
    回复
      李氏一脉,据碑文记载,从明洪武初年由黄岗来到云梦。经历代繁衍生息,根系不断发展壮大,先贤辈出,灿若星河。今云梦吴铺人氏李全洪者,为延接云梦李氏祖先根脉,十余年苦苦寻访,不遗余力,获得一些记忆片段。苦于资料、地域、学识、精力限制,久久无法突破。故在次呼吁,李氏子孙,行动起来,为倡导祖先之功业,为启迪后人之奋发,为今人之一己孝悌,把李氏发扬广大。热切欢迎李氏族人参与,也希望能给研究者以资料。


      4楼2014-05-20 18:50
      回复
        盖物得天地之正气以生人,得祖宗之培植以成亵天地,则遮物悉消慢祖宗,则人伦丧尽,是以圣人以孝治天下。于亲而从仁,民爱之道德矣。我始祖俟洪武初年,同胞兄百八、千八二公由黄岗慕义乡创业至此处。地界上至王岗,下至青竹林,东至天堰沟,西至白马岭,是其居址焉。然历经百里程途之苦,垂亿万代落业之基。我祖先之德似十一世讳系元公,崇祯丁丑捐躯殉节八忠义祠;讳璨,天启丁卯得魁,任辰州教谕。十二世讳士宏,顺治己亥进士,初任云南楚梭府司理,再任江南旌得县知县,三任扬州江防同知,崇祀乡贤祠。十三世讳载阳,任荆州府县训道防,荆州府教授;讳方秀,吏部侯选,经历司;讳方正由贡士考选,授州同知;讳方步,康熙甲子举人。十四世为□事榜,接晋州州判。十五世讳元奋,任四川南部县知县;讳元旦义叙县县丞。十六世讳荪□,兵部主事;讳叶□,兵部赋方;讳蔡□,福建连江知县;讳□浙江江山县清湖司巡检。
        其余禀增贡附亦不乏人,非我始祖之庇阴乎。而今二十馀代无一人焉。因而表载之,则不才,泰在族长之列,安忍坐视湮灭,故邀全族内人等立石碑以志不朽云。
        (自己模糊难辨认,断句是自己揣摩的,有一些地方不准确,还望谅解。之所以,在这里把句断开,是方便他人阅读。)


        5楼2014-05-20 18:52
        收起回复
          云梦族人没有上李吧的?


          6楼2014-05-22 10:52
          收起回复
            关注中!


            7楼2014-05-25 10:39
            回复
              我们永善干河的李恒久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5-25 22:59
              收起回复
                麻城宋埠省七公房谱载,“省七公与省八公复逐豫章,省七公系家小居江西卢陵,省八公系家小居江西南昌”。
                又据孝感省八公房谱载,“省八公元统二年(1334年甲戌年)同七兄(省七公)一起回江西看守先陵,由于江西战乱,未能如愿。二祖随避乱民众转回湖北,途中沿河北上,行至一湖泽地,一片水波碧光,神清气爽,就在此居住。因湖泽之地多水灾,省七公又迁至云梦璧山定居。”
                在省八公房谱《宗支流传序》中又记载“省七迁湖北云梦李璧山,省八迁澴南之八埠口。”
                我祖省七公的葬地,麻城宋埠省七公房谱载,省七公死于战乱,葬江西卢陵县,具体葬地不祥。据我们考查,省七公从孝感八埠口迁至云梦李璧山后,在此居住到老,仙逝于璧山,葬于璧山。其依据:一是省八公房谱载,因澴南八埠口湖泽之地多水灾,省七公又迁至云梦璧山(璧山地处较高,水患较少)定居;二是璧山李氏宗亲年纪大的(70岁以上)人都亲眼看到过李氏宗祠(1954年洪水毁掉)内有李省七的牌位,而且供奉在所有牌位的中间位置,现在回忆起来,记忆犹新;三是据传,省七公的后裔已融入璧山李氏之中。
                据璧山李氏寻根考查,他们属省一房后裔。我们认为,因历史原因,又加上年代久远,跟随省七公到云梦璧山的应是公甫公及其后裔。麻城宋埠省七房谱载,公甫公迁南昌。我们在李氏网上发帖,寻找公甫公迁南昌(豫章)的后裔,但至今(时间已达3年之久)没有一人回帖。故融入云梦李璧山省七公的后裔应是公甫公一支房的后裔。
                孝感省七公房季八公二十四世孙:李琳华、李文隆、李清文


                9楼2014-05-28 14:56
                收起回复
                  我家是四川顺庆府迁贵州李氏.我们在寻祖寻家族.字辈.兴由运如永.朝廷世代伦.文学安邦定.怀财茂盛林20辈.清潮时的老地名; 四川 顺庆府 水豆榜 岩头上李家.曾祖李廷昨.从川迁贵州有一百二三十年了 寻找四川宗亲子孙.这几辈老祖是四川生长人氏.<<烈祖李如贵>>,<<天祖李永积,天祖妣余氏>>,<<高祖李朝中,高祖妣朱氏>>,<<伯高祖李朝攀. 伯高祖妣郭氏>>,<<叔高祖李朝益. 叔高祖妣罗氏>>,<<曾祖李庭昨..曾祖妣王氏>>,伯曾祖李庭能,,叔曾祖李庭文. 我曾祖.李庭昨.是清朝时期迁贵州省 织金县 熊家场 QQ1262258091


                  10楼2014-05-28 16:47
                  回复
                     蒿子港村后,原有一条大港,常年长满野草,故称篙子港。蒿子港村依此为名,全村321户,1605人,998亩耕地,分成8个村民小组,三个自然湾,即李家大份、李家三份和蔡家湾。
                      据李姓族谱记载,明洪武17年,李家大份始祖由江西入仕,任云梦知县,未立云梦籍,数百年的繁衍发展,早已分支出不少村湾,如附近饶港村的李家四份、李家二份、东湾李,沿河村两份黄等,均为一脉相承。
                      建国前,蒿子港村隶属覆仁乡史河会。新中国成立后,到农业全作化初期,先隶属两河乡,后属四合乡、伍姓乡。成立人民公社,隶属杨林管理区,杨林公社。1961年,因紧依人工湖,始称顺湖大队。1970年,生产队规模扩大,与饶港村合并,改为胜利大队。1977年,胜利大队分出饶港村,成立利民大队。1981年,依地命名,更名为蒿子港大队。1984年恢复行政村,为蒿子港村。


                    11楼2014-05-30 15:16
                    回复
                      华国以文,传家贵厚


                      12楼2014-06-02 21:21
                      回复
                        楼主我来帮顶了!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因为海是蓝色的
                        天空是蓝色跟海是蓝色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海里有鱼
                        天空是蓝色跟海是蓝色跟海里有鱼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鱼会吐泡泡
                        天空是蓝色跟海是蓝色跟海里有鱼又跟鱼会吐泡泡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 咘噜 咘噜 (Blue Blue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6-04 10:08
                        回复
                          呵呵,再顶!


                          14楼2014-06-15 15:02
                          回复
                            我是孝感大悟性李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7-20 16:38
                            回复
                              我是孝感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8-29 1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