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洛姆·髑髅吧 关注:10,725贴子:267,805

【原创】The Reflection in Solitude[CP:G髑/中篇架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次我想尝试着写一个跟以前不一样的故事。
文科生的脑洞有点大,如果不小心触雷的话也请善待楼主


IP属地:英国1楼2014-05-01 21:55回复
     》Giotto Vongola × Chrome Dokuro
     》本文为完全架空,故事开始的时间是1909年
      要知道,上帝创造此君
      是为了给你的心
      作伴于短短的一瞬
                    ——屠格涅夫《一朵花》


    IP属地:英国2楼2014-05-01 21:55
    回复
        原本在城市繁荣的浪潮中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的、库洛姆年幼时期种种古怪的行径重又成为市肆的谈资,人们诚惶诚恐地讨论着她以往是如何在幽暗隐晦的街衢间夜游、如何同虚空中看不见的生物对话、如何与魔鬼交易从而失去了右眼。有不少人发自内心地相信库洛姆·髑髅就是女巫的化身,正是她用金钱的幻梦催眠迷惑了人们甚至害死了自己的父母。
        庞帕诺的孩童们被自己的母亲告诫不能接近镇中心那幢三层白色小楼,因为她们坚信女巫会像哈美伦的花衣吹笛人那样用神秘的巫术控制自己的孩子,并将他们永远带离自己的视线。即使是成年人在经过那幢昔日受人尊敬的建筑时也避之唯恐不及,与此同时还会远远地冲屋里的女孩发出几声怨毒的咒骂。
        那段暗无天日的时期里唯一能为库洛姆提供护佑的人只有Giotto,那个不属于庞帕诺的、从意大利来的年轻人。Giotto按部就班的生活被打乱,他以一个异邦人的身份每日奔走于街头巷尾,呼吁人们对那个甫丧考妣的女孩多一点宽容和关怀,不要让两百多年前塞勒姆女巫审判案的惨剧重演。
        但很显然他的呼吁并未能起到什么作用。人们甚至对他投来疑惑的目光和不解的猜测,更有甚者在私下里不无怜悯地议论说Giotto一定也是受了女巫的蛊惑。
        只有到那时Giotto才真正认识到,原来人心可以愚昧冷漠到这样的地步。他们可以不顾人的生死,不管事实真相,甚至不惜重蹈当年的覆辙,只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和懦弱,在随波逐流中埋没原本就少得可怜的良心,用血盆大口吞噬独立与个性存在的价值。
        在这段时间会登门去找库洛姆的除了Giotto以外,便是讨债的人群。库洛姆的父母生前经商时曾经借过不少钱,而后来库洛姆为了办葬礼又将家中积蓄用得所剩无几,根本无力还清借款。
        Giotto曾经提出过替她偿还一部分债务,不过这个提议遭到了库洛姆的谢绝。当Giotto询问她要如何应付催之愈急的债主这个问题时,库洛姆只是用一种极度平淡的口吻回答:
        “把房子卖掉就能还债了。”
        天知道那段时间库洛姆遭受了多大的打击。她每日蜷缩在阴暗的角落觳觫听着门外讨债人的喝骂与不断加强的急促敲门声,害怕得周身颤抖,同时还要咬紧了下唇避免自己泄露出恐惧的声音。
        在不得不面对亲人的死亡后,接踵而至的又是四邻对她恶意的中伤与攻击,说她是魔鬼的使者、巫女的化身,以至于十五岁少女开始觉得自己的确是一个无处委身的异类、是一切愆戾罪尤的祸首乃至所有灾难与不幸的根源。这种负罪的心理也令她在听到Giotto因以前曾受过自己父母的照顾而主动提出要替她偿还债务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Giotto对女孩的倔强无计可施。他知道无论怎么劝说库洛姆都不会起作用,只好帮助她寻找房子的买主并安排她接下来的住处,而中间的这段时间则让她借住在自己那间深宅里。
        离开那间雪白的三层小楼时库洛姆显得异常平静,平静得甚至有些淡漠。在她的脸上你发现不了一丝一毫的悲伤,看到的仿佛只是一片空阔广袤的荒原。这种异样的平静甚至令Giotto把原先想好的安慰辞令悉数咽了回去,只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将她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Giotto给她安排的卧室与深宅的主建筑之间隔了一个花园,毗邻祈祷室。门前凉台的木质栏杆为蠹虫蛀蚀一空,外墙上的雕刻纹样被雨水冲刷得模糊难辨。
        “虽然外表看上去很宏伟,”Giotto安顿好她的行李后不无愧疚地说,“但这毕竟是座老房子,抱歉。”
        库洛姆摇摇头。
        “谢谢您。”她说。
        那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雨。隘道间水雾腾漫,低洼处蓄起了足以没过脚踝的积水,天际雷声轰响,宛若数十座钟楼里丧钟齐鸣。
        风雨的侵扰令Giotto彻夜未眠。夜半时分他站在长廊前望着正一点点被雨水淹没的花园,对面就是库洛姆住的屋子,园中积水已经漫过了台阶,此刻正缓慢地爬向门下的缝隙。一道道凄凉的水柱倾泻在重瓣晚香玉花束上,风的精灵在摇摇欲坠的檐口间发出细小呜咽。
        他忽然萌生了去看看库洛姆的想法,想要知道在这不详的风雨中女孩是正在熟睡,抑或同他一样尚未入眠。
        走到门前时Giotto才发现库洛姆没有锁门。门是虚掩着的,被他轻轻一推就开启了一道小缝,合叶转动时发出的沉重摩擦声瞬息为雨声所吞没。
        透过那一道门缝他看见库洛姆整个人缩在床上。不知是寒冷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她蜷曲成小小的一团,膝盖几乎要抵住胸口,瘦削的背脊紧贴墙壁。她闭着眼睛,眉头紧锁,眼皮微颤,羽睫如蝶翼般起伏,似乎正经受噩梦的折磨。
        仿佛有一种无形的、浩大的悲伤压在女孩清癯的身躯上,那悲伤里糅合了亘古的荒凉和更空虚的空虚,挟卷着伴随了洪荒时代千百年的沉寂与孤独。
        这种奇异的悲伤感一时间攫住了Giotto。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只是默然凝视着库洛姆并不安恬的睡颜。
        雨幕和电光在她脸上洒下一闪而过的浅淡光影,水钻似的晶莹透亮。
        


      IP属地:英国7楼2014-05-01 21:59
      回复
          但最让他倍感歉疚的还是库洛姆·髑髅本人。他难以想象她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心境,便将所有的罪责揽到了自己身上。
          尽管库洛姆无数次地澄清自己的境遇和Giotto并无关联,Giotto却仍固执地认为女孩之所以没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是自己考虑不周的原因。彼时他因为家族产业的原因要前往纽约,于是索性将库洛姆带在了身边。那时候的库洛姆依旧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也就不假思索地同意了Giotto的安排。
          很多年以后再回忆起来时,那段旅行可谓是两人之间共同度过的少有的、纯粹而快乐的一段时光。他们的足迹沿着整个美国东海岸一路往北,旅途的愉快并未因舟车辗转而削减半分。
          他们在巴尔的摩清晨的海岸边漫步,在华盛顿的午后观赏波托马克河畔盛开的樱花,在费城的傍晚时分聆听独立宫前钟声鸣响,在纽约哈德逊河上乘船看落日逐渐沉入大洋。似乎在这块自由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独特风景等待两个年轻人去发现,工业时代的文明与辉煌朝他们展开怀抱,热情且毫无保留地接纳不同的灵魂。
          旅行途中库洛姆表现得像个孩子,对眼前的景象好奇惊异不已,而这种惊异甚至使她憔悴的脸庞都焕发出了光亮——毕竟对于一个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庞帕诺的女孩而言,这个国家庞大得令人难以置信。
          在那段时间里Giotto也发现库洛姆的笑容开始逐渐增多,显示出特属于一个年轻女孩的青涩与活力,而不再像从前那样永远被裹在一团与同龄人不符的寡淡气息中。
          心境的改变也使得库洛姆苍白的脸上又多了些红润色泽,肌肤变得饱满,眼神由空无一物转为填充进了种种不同的情绪。Giotto很是为少女的改变欣慰不已,同时也暗中确定了自己有义务陪伴在她身边的想法。
          但当时的库洛姆也发现了Giotto许多不易觉察的细微变化。比起四年前初到庞帕诺的那个少不更事的青年,如今的Giotto显然更多了点稳重与成熟——这不单单是指性格上的,甚至还包括些许反应在他的外表上的细节。
          他那双金色眼眸的轮廓变得明晰乃至锐利,面部线条坚毅,在光线昏暗的角落,他的脸上会出现一些隐约让人感到不详的阴影。这些阴影藏匿在他的鼻翼和嘴角,令Giotto的表情都仿佛盖了一层磨砂玻璃似的难以捉摸。
          他们去到波士顿的那天下着冷雨。Giotto一手撑伞一手挽着库洛姆穿过科普利广场,女孩身上的毛呢外衣有些单薄,她在寒风吹拂下微微瑟缩着,只有通过靠近身边的人才能攫取一丝温暖。
          这天的出行Giotto身边没有其他跟随的人,原本只是单纯的、两个人的闲逛,不过非常不凑巧地碰上了这场雨。街道两侧连体屋内那些挣扎在金钱社会底层的穷人们掀开了窗好奇地探出头来,他们的面孔在雨幕之中模糊一片。
          然而当Giotto和库洛姆从昆西市场出来的时候雨势陡然增大了,从绵绵细雨转为瓢泼大雨。就连自由市场里摊贩的遮棚也无力与如注的暴雨抗衡,人们纷纷四散奔跑着寻找足以避雨的场所。
          在这样的情况下,Giotto索性拉着库洛姆的手直接冲进了雨中——疾风已使雨伞的功用微乎其微,他们跑了几十米的距离,终于在一座街边建筑门前找到了容身之地。
          两人气喘吁吁地坐在门前的台阶上。Giotto脱下身上的风衣卷起来放在一边,甩了甩头发上的水珠。
          “从气候条件来看,波士顿并不是座宜居的城市。上次我来到这里的时候遇上了暴雪。”
          Giotto抬起头,看着不断有雨水坠落的天空这样说道。
          “而这一次又遇上这种天气,实在是太糟糕了。”
          “……其实,也不是那么糟糕。”他身旁的女孩轻声说。
          库洛姆的那句话说得很轻很轻,比起跟别人说话反倒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以至于有一瞬间Giotto怀疑刚才是自己产生了幻听。
          他转头过去看向坐在他右边的库洛姆的侧脸。她正抬头看着雨幕,呢子外衣脱下来抱在她怀中,被淋湿的衬衣紧贴在她瘦弱的肩胛骨上勾勒出女孩清癯的线条,过肩长发还在徐徐向下滴水。
          然而她左眼中的神情是那么干净而纯粹,仿佛就连这场暴雨,也是上帝对人世的祝福。
          Giotto看着她的侧脸一阵失神。库洛姆左眼中那种明净的情绪似乎正化为实体并渐渐溢了出来,一点一点地将他吞没,就仿佛她十五岁时那晚的暴雨,在天际炸裂的闪电把女孩的睡颜映亮,那时候让Giotto站在原地动弹不得的也是一种说不清楚的奇怪感觉。
          他很慢很慢地凑近库洛姆的方向,直到自己的吐息能清楚地到达她的颈窝。而后他缓慢地抬起臂膀拥抱了她。
        他能感觉到女孩的皮肤是发冷的,雨水仿佛在她身上结成了坚硬的冰壳,需要好一会才能慢慢化开。水珠从她的头发上淌过,发丝似乎也在须臾间变得苍白。
          那是一个略有些别扭的拥抱姿势。他上衣的纽扣硌得库洛姆的肩骨有点疼,但她并未挣脱这个拥抱,而是将头顺势靠在对方胸口。她能清楚地听到从Giotto胸腔里传过来的心跳声,那种明显加快的节奏大概和自己一模一样。
          湿漉漉的头发粘在颈窝里的感觉令人很不舒服,但这并不阻碍这个拥抱所带给两个人的、片刻的温暖。
          真奇怪,库洛姆想。
          那一瞬间她感受到的竟不是被心上人拥抱的激动与喜悦,而只是单纯的温暖,尽管这种温暖在这狂风暴雨之际来得是如此可贵。
          就仿佛那一瞬间天地间所有的声响都消失了,雨柱落地的噼啪声悉数化作贯穿思绪的隐隐耳鸣,像是踩下延音踏板后的钢琴所发出的低沉轰鸣声,萦绕回转了许久才归于沉寂。
          To be continued.
        注:文中小镇庞帕诺(Pompano)为虚构地点,其名字来源于美国劳德代尔堡市的一处海滩名,英文原意为鲳参。该市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内有运河系统,多酒吧和俱乐部,大致上可以算是庞帕诺的原型。
          


        IP属地:英国10楼2014-05-01 22:03
        回复
          先放这么多。
          说实话有点疑惑后面的还应不应该继续更新下去,可能后面的剧情会更加戳人雷点什么的,所以想先看看评价。
          这篇文不管是语言叙述风格还是剧情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_(:з
          关于人物塑造,我们在家教原著当中所能接触到的仅仅是十三岁时库洛姆的样子,那么在她还名为凪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心理状态、日后又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大人,这些则是给同人留足了想象空间的年龄阶段。
          所以我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展现在这样一个架空背景下库洛姆的成长与变化,包括在原著中着墨甚少的一世首领Giotto也是一样。
          那么,就先这样好了(´・ω・`)


          IP属地:英国11楼2014-05-01 22:03
          回复
            好喜欢这个文~♡,支持楼主⊙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5-03 19:52
            收起回复
                呼啊,好久没看到初髑了(先除去三年空窗期,这冷西批也少有看到)。
                说真的我很少看架空设定,点开时有点不安,不过看来果然我是没什麼节操与雷点的人,所以依旧看得非常愉悦。
                原来阿忆是文科生啊,理科生目前有种无尽的感叹:怎麼文学好像千万年前的事......(单纯废话)。
                我对外国不熟悉,看到最后,经阿幽一言才大惊:「原来是虚构的城镇啊」,唉,现在深感愚笨得想撞墙(掩面)。
                每每看到一篇文章对时代背景的描写,我便感到非常的敬佩。即便是虚构的城镇,也彷佛随之游走时空之中。
              我对送怀表的约定那一段印象很深刻,感受关怀而敞开心防的髑髅,简单的口语约定中,感觉到善意,这股清浅的暖流......我又初恋了(够了)。
                不过看到表白失败后我好像失恋了wwww
                从表白失败后我一直看得很紧张......
                一点是单纯因为失败而不晓得如何发展而紧张。
                二点是经历父母双亡、众人称之女巫的沉重桥段,这时候的两人情境立足点很微妙,髑髅得依赖Giotto,而Giotto也认为自己须陪伴她身边的责任感,有些不对等的关系,所以我有点紧张。我没忘记Giotto最初见到髑髅是感到好奇这幕,只是Giotto更深刻的印象画面让我有紧张感。
                三点是tbc前的拥抱,呜啊我心跳了,但也心慌了啊wwwww
                之后会怎麼发展,我抱著十足的期待w
                尤以看到后记写了「想写库洛姆的成长与变化」一句,对这种取向的没辄啊,阿忆加油,我会继续看下去的。
                阿忆的功力我真心很喜欢又佩服,请加油写下去(我真的好久没看到初髑→烦人)w


              15楼2014-05-05 21:45
              收起回复
                看到楼主的ID 让我心甘情愿一脚踩进G 髑这个坑
                很喜欢以欧美历史为背景的架空设定,细腻清新的笔触让整篇文读起来自然顺畅,期待下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5-05 21:47
                收起回复
                  蠢死的窝不会评价,但是感觉这篇文文写的真的很好,要留下点足迹什么的。。(咦)读的非常舒服的文,啊应该说很喜欢这种文风?本身爷爷和库洛姆就是这货非常喜欢的两个角色,但是从没想过可以把他们凑到一起,没想到经楼主一写这对西皮居然毫无违和感www好像天造地设的一对☆一口气看到下面发现还没完结小小的失落了一下,期待下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5-08 14:45
                  收起回复
                    楼楼写得太好了让我这个万年潜水党也忍不住冒了出来。。。。
                    一直非常喜欢您的文章!!!
                    请继续写下去吧!!(鞠躬
                    话说本来很想点赞,可一直找不到点赞的地啊。。。


                    19楼2014-06-16 14:43
                    收起回复
                      卧槽好文没人回复这不科学!!!∑(っ °Д °;)っ


                      21楼2014-06-21 20:26
                      收起回复
                        大大受我一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6-22 10:17
                        收起回复
                          一直都觉得忆子的文有种自然的感觉
                          现在看这篇文章更有当时二十世纪初的欧洲风格
                          感觉细腻又文艺
                          本来库洛姆的cp我觉得骸是最有共鸣
                          不只是因为我是骸髑党,也是因为在原著里他是令库洛姆改变的人
                          当然其他都觉得很有爱
                          但配合这个时代,身处这个时代的库洛姆指
                          giotto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性格温文尔雅,又懂体贴别人,(当然我较著重高富帅这点)
                          对当时被人忽视甚至嫌弃最后还被说成女巫的库洛姆说是好的救赎
                          所以说这篇文的主角非初髑莫属
                          很久没回吧里呢,一回来看见标题就毫不犹疑的进来了
                          期待下一次更新!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06-22 23:11
                          收起回复
                            人物就到此为止,下面就是剧情w
                            评价人物的时候已经把剧情中的部分情节说了一些,因此在分析人物的基本条件除了文字就是剧情。当文字无法说出时,剧情就是关键。
                            一篇好的文章没有精心的剧情是无法吸引人的。就算是人物性格把握再好,文字再如何精致,写出狗血的剧情也让人看不下去。
                            剧情从两人相识,也就是那个怀表开始。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开头,但是作者还是使这个开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文中库洛姆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而没有接过怀表反而跑走,此处就为下面他们在夜晚相遇以及两个人的决定奠定了基础。
                            “库洛姆握紧了那块还残留着淡淡体温的黄铜色怀表,表链摩擦碰撞出清脆的声音。她的目光在Giotto和他的礼物之间来回徘徊了几次,最终那种稀薄的笑容再度浮现在她脸上”
                            作者的描写使文章显得十分精致。
                            之后又有了告白的情节,在之前相识之后他们在一起的生活描写的其实不多,但是到库洛姆告白那里显得不突兀,我想是因为描写中简要的小剧情产生了作用,比方说教库洛姆读书习字、一起去逛街……
                            请让我感叹一下果然文科生就是强大……
                            从头到尾的情感并不浓烈,淡淡的反而更像友谊。刚开始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后面主要的剧情,也就是虐库洛姆那一段,让两人的感情更近了一步。就在我认为两人就要在一起的时候,goitto因为家族的事又要离开。
                            “不然,库洛姆跟我回意大利吧?”
                            这里goitto潜意识说出的话,当他们再次相见以及最后goitto拥抱了库洛姆的情感线很清楚。从见到一个奇怪的小姑娘一直到拥抱了她,慢慢的进展却不让剧情显得拖沓,控制的非常好w
                            剧情的每一个细节设置的都很好,相信作者是用心写了这篇文章w
                            那么,所有的已经说完了,期待作者的后文。完结之后目测会有更长的文评,希望写完,不要弃坑w
                            忆子加油。
                            2013.6.23


                            29楼2014-06-23 13:36
                            收起回复
                              T T跟着楼上来看的……
                              写的真心好顺便求个认识……
                              长评啥的……周五给吧


                              30楼2014-06-24 13: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