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吧 关注:364贴子:2,022
  • 5回复贴,共1

手工弹棉花“弹”出一个家族企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潘老板亲自手工示范弹棉花
  很多40岁以上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在很多人眼里弹棉花并不是很挣钱行业,那些弹花匠们总是穿的破破烂烂。为了两分三角的利润要辛苦好半天。
  可谁又想到,手工弹棉花在今天居然能“弹”出一个家族企业,而且他们本身不差钱,连银行找上门来给他们贷款,他们都不怎么需要,最后还是银行做了很多工作,好不容易才答应的。用他们话来说,我们不是差钱,差的是做弹棉花这行的人。
  2013年4月初,一份《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报告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一经公布,立刻引发共鸣。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90%的小型企业和95%的微型企业未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几乎就在同时,建行浙江省分行的宣传资料上出现了一则消息“中华老字号”杭州潘永泰棉花店获得了建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的10万元信用贷款。
  去年7月,本报曾多次报道过这家中华老字号的境遇(《“潘永泰棉花店”父子俩的心事》),潘家为了注册公司,光是办执照就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8个月后,这家从手工业作坊转身的新公司运营得如何?又是如何获得了其他小微企业梦寐以求的银行(行情 专区)支持?
  近日,记者回访了杭州潘永泰棉花店的父子二人。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走在杭州的“春天里”,清河坊的古街上,人来人往,有游客热得穿上了短袖。
  78岁的潘文彪和老伴胡兰兰依然守着棉花店。
  老爷子看上去红光满面,做起生活来依然有板有眼,手指翻飞。身上那套蓝色工作服,应该还是年轻时单位里发的劳保用品,穿了几十年也不显得旧,缀满了密密麻麻的棉花絮。
  “公司办下来了,牌子还没去做。就是一枚公章,放在包里。”潘文彪认出了记者。
  正说着,他把办好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找出来。黄色底板的营业执照放在一个旧镜框里,看上去很像是有些年份。事实上,这家“杭州潘永泰棉花店有限公司”注册成功才不过半年光景。
  个体户转企业后,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其中法人潘文彪出资25万元,占50%;儿子潘肃剑出资15万元,占30%;孙子潘旭梁出资10万元,占20%。
  凝结了潘家祖孙三代心血的公司,终于起步了。
  潘家老爷子:银行“上门送钱”摆手说不需要
  4月4日,建行发放给杭州潘永泰棉花店有限公司的10万元贷款如期结清。
说道这贷款的事儿,其实,“知父莫若子”。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那年,就不断有萧山、绍兴的纺织企业寻上门来游说潘文彪“合作”,商标转让、合作、股份、床上用品转让租赁,形式五花八门,只要潘家同意,任何形式都行。
  潘肃剑的原则是,只要对方一开口“谈钞票”,统统免谈。但这一回是不一样的,上门来的是一家银行,而且还是国有银行。
  他一面做父亲的工作,一面和银行商谈。与此同时,吴山支行为潘永泰棉花店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
  于是,去年12月底,潘永泰棉花店获得了10万元的信用贷款,成为了建行杭州地区首例支持“个转企”的小微企业。
  潘文彪偷偷告诉记者,“(放贷)那天银行的大领导都来了。”私底下他和儿子商量,“银行这么看重我们,我们要不要送面锦旗过去表示下谢意?”
  潘家儿子:放弃自己的事业太可惜
  这次回访最费神的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约到潘肃剑。
  人到中年的潘肃剑,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帮人策划拍摄,忙得不亦乐乎。“(棉花店有限)公司注册下来后,事情也多了许多,要跑税务部门,要去环保办审批,还要请会计。一忙就容易忘记。办好事情我就把公章送回去交给老头子。”
  一周之后,他终于挤出周末的时间和记者见了面。
  2012年,全国上下都在推进“个转企”的工作,工商、银行各个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时间不好推板(杭州话,相差的意思)一年的。去年1月,我去窗口咨询,听说要申办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先注销原本的个体营业执照,就照办了。哪里想到,我们棉花店的店面是私宅,不符合申办企业的要求;经营范围有‘加工’业务的还要通过环保部门的前置审批。后来字号也很麻烦,我们想叫‘潘永泰棉花店有限公司’,一开始也通不过。”
  说起一年前申报公司那会的折腾,潘肃剑至今还记忆犹新。好事多磨,九个月后,潘家终于领到了上城区工商分局发出的首张“个转企”营业执照。这期间,跑腿、费口舌、托人找关系、寻求声援,小老百姓办事能想到的方法他都试过了。
  公司成立后,各部门送来温暖,媒体也纷至沓来,请他谈谈老店新开的想法。
  潘肃剑对未来的思路很清晰。“大家期望我们在规模上有变化。虽然棉花市场在萎缩,但以前是几百家,现在经营户少了,分到我们身上的量反而多了。新婚的家庭肯定要添置棉被的,还有新生儿、上幼儿园的(孩子),这两年孕妇来买棉花被的也很多,(他们)觉得盖丝绵透气性不好。”
  潘肃剑认为,公司化后,市场可以细分,首先要做的是提高生产量。他想请在望江门办加工厂的两个舅舅来帮忙,承担一部分工作量。在质量和产量保证的前提下,还希望将来有一个半手工半机械(行情 专区)的棉制品加工厂,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操作。
  “我们跟人家不一样,我们是收现金的。” 与父亲一样,潘肃剑也说,钱不是棉花店眼下最急需的。“最困扰、最牵头皮(杭州话,意为让人费心)的,还是人工。”
  “我自己公司里也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个助手培养好了,到年关就跳槽了,只能重新找。棉花店这里就更难。要跟我爸爸学好32道工序,要三年才能出师。过去潘家是从老家温州招的学徒,一做好几年。现在学徒难招了,耐得住寂寞,愿意留守的更加少。”潘肃剑说。
  笔者语:在现如今商业化的今天,各种赚钱的行业如此繁多。然后弹棉花这个传统行业,广大创业者们是否注意到了。它传统,但不缺乏潜力(家家户户都要使用被子,市场广),它复杂,却又简单(在现代化的机器,弹花机的帮助下,工艺已经简单化了)。是大家创业的好选择之一!
  文中内容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拨打028-38100495,我们收到后会立即删除,谢谢。
  眉山弹花机总部——眉山千层弹花机械有限公司欢迎您!


1楼2014-04-21 12:05回复
    你要棉花吗?电话15031404155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29 18:29
    收起回复
      啥年代了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5-02-04 14:31
      回复


        4楼2015-07-24 15: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