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串吧 关注:347,089贴子:536,514
  • 31回复贴,共1

子刚牌 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明代玉器工匠。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嘉靖至万历年间。 江苏太仓人。擅玉器雕刻,长于立雕、镂雕、阴刻、剔地阳纹、镶嵌宝石及磨琢铭文印款等技艺。所雕玉器大都为日用器皿,如壶、杯、水注、笔洗、香炉之类,能在所雕器物上雕琢出人物、花卉、鸟兽及几何图案、诗词、铭文等,并在器物的隐僻处雕出“子刚”、“子冈”、“子刚制”等款文,颇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而名重一时,对后世的玉器雕琢有很大影响。
  史称“陆子刚治玉”为“吴中绝技”。其创作的“茶晶梅花花插”令人称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民间广为流播佩玩的白玉牌中,人们可以随处可见浅陋的“子刚”或“子冈”的刻款,这种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玉牌,上侧大都有蟠螭或夔龙纹镂雕或浮雕,一面浅雕山水人物,一面雕刻有行、楷书体的古诗,下方篆书落款“子刚”或“子冈”(后者多见),很受一般人士喜好,现今照此仿制的玉牌在海外还相当受欢迎。就是在富丽堂皇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数件“子刚”款的玉器。至于在世界各地的公私藏家中更是不乏此类藏品。古代玉器一般少见文字刻铭(玉的摩氏硬度达到7度,不易表达笔意),至于有名字落款者更是绝无仅有,由此亦可见其不同凡响之一斑。子刚(子冈)姓陆,是明代中后朝的苏州琢玉大师,大致生活于嘉靖、万历年间。“陆子刚之治玉”,曾被当时著名文学家张岱称为“吴中(指苏州)绝技”之首(《陶庵梦忆》),这在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圈子内几成定论。陆子刚因为只是一名工匠,故生平事迹少见详赡记载。据当时《太仓州志》等载,陆子刚是太仓人(子冈可能是他的别名),一生主要在苏州专诸巷(各种工匠的聚集处)琢制玉器,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是,玉器的治琢因为质地太硬自古以来一直是用解玉砂碾磨法,只有他独创了一种用“昆吾刀”雕刻法,这也是他能够流畅随意书写诗文铭款的主要原因,他死后这种技法便成绝响。
   陆子刚所制玉器以小型器玩为主,尤以文房器具一类居多,纹饰有仿古的云雷、蟠螭、夔龙等,更多的是花卉、山水、人物等写实一类的饰纹,刻琢极为雅致生动。当时喜欢交游的华亭隐士陈继儒,在《妮古录》中曾提到他见到过陆子刚所琢治的几种玉器,有白玉嵌青绿石片的辟邪形水注,兽面锦地纹仿古尊水中丞(水盛),周身连盖滚螭白玉印池(印盒),带有十三连环柄的百乳白玉觯等,均为文房器玩。他最擅长雕琢饰有水仙花纹的玉簪,据《苏州府志》载,他“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当时著名书画家徐渭曾写过一首《咏水仙》的七言诗:“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解尽终难似,愁杀苏州陆子刚。”意思是你陆子刚尽管琢刻水仙花饰纹的玉玩功夫再高,也还是及不上真正的“凌波仙子”,从侧面描述了陆子刚的这种声闻朝野的绝技。在当时,他制作的一枚玉簪,就已价值五六十两银子了,比一般市价要高数倍。
  明代万历年间,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时玩热”,许多文人雅士注重搜藏近时甚至当时名家的工艺作品,这也推动了当时工艺制作的精益求精,在工艺美术各领域涌现了许多名家工匠,带有这些名匠落款的作品人们趋之若鹜,有的往往可价埒古董珠宝。许多工匠成名后,士大夫们也乐于与之交往,为之引援吹嘘,从而跻身为社会名流。陆子刚正是随着这股“时玩热”应运而生的佼佼者。他所琢治的玉器都有自己的铭款,大都是字体严谨的篆体阴文款“子刚”,以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明清两代琢玉工匠有姓名传世的名家不下二三十人,几乎没有敢效颦者。
  陆子刚十分注重名声,从不粗制滥造,据说生前所琢玉器不及百数(有99件一说),玉料务求纯净无瑕,尤以羊脂白玉为多。他的作品不但为士大夫们所搜玩,有的还被宫廷所购藏。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代青玉合卺杯,上刻隶书“万寿”二字,杯身两侧刻以剔地阳文隶书体诗文,一侧为“湿湿楚璞,既雕既琢。玉液琼浆,钧其广乐。”末署“祝允明”三字;另一侧为“九陌祥烟合,千香端日明。愿君万年寿,共醉凤凰城。”末署“子刚制”三字。极为古朴典雅,当是陆子刚为皇帝大婚所制的玉玩。因为他的名声大,所以有关他的传闻也特别多。民间流传明代皇帝曾召他入宫供事。有一次,皇帝存心想为难一下陆子刚,拿出一只拉弓用的玉扳指(套在大拇指上者)要他在上面雕出百骏图来。几天后陆子刚便交卷了。皇帝一看,玉扳指上只有三匹骏马(三即意味多也)、崇山峻岭和打开的城门,一马已到城门并向城里奔去,一马正奔向城门,还有一马在山谷中刚露出马头,可谓以虚写实之杰作,皇帝大为满意。当朝的奸相严嵩慕名想求得一件玉玩,遭到陆子刚的拒绝,他怀恨在心,便向皇帝进谗言,称陆子刚雕的玉佩将自己名字刻于二龙戏珠的珠子上,而珠子又高于龙头,存心有藐视皇帝之意,结果陆子刚因此而遭害。云云。
  陆子刚死后,仿冒子刚款的玉器便渐渐多了起来,有的甚至在明代早期的玉器上追刻子刚款识。至于现在传世的子冈款玉器中以清代仿制的最为多见,特别是白玉牌大多为康熙年间或以后的伪作。


1楼2014-04-04 01:44回复
    顶一个,最近在考虑入个紫罗兰的翡翠手镯,不过发烧了,哎,星期六去淘淘看,不行就它了,15K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4-04 01:55
    收起回复
      明代青玉合卺杯


      3楼2014-04-04 06:35
      收起回复


        4楼2014-04-04 06:35
        回复


          5楼2014-04-04 06:36
          回复


            6楼2014-04-04 06:36
            回复
              陆子冈用刻刀直接刻玉,而其他玉雕工做不到。
              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后,发现陆子冈其实也是用陀具进行雕刻,却模仿出了”以刀制印”的刀味。当时的文人不知道这个秘密,陆子冈也不说穿,于是就传出他用刀刻玉的说法了。


              7楼2014-04-04 07:10
              收起回复
                对于真正的陆子冈的作品,邓淑苹认为可能有三个特点:
                1、器型、形制、纹饰呈现晚明的江南风格。
                2、饰纹取自元代文人画的流行主题,配以四季花卉与仿古螭虎、云纹等。
                3、琢纹与所雕诗句,尽量追求圆熟,落款时特意营造类似徒手篆刻的锉刀痕。


                8楼2014-04-04 15:25
                收起回复
                  除记载外,传世的”子冈玉”是否为同一人所为,颇费思量。
                  北京海淀区清代黑舍里氏墓曾出土了一件”子冈”字样的玉樽,高10.5厘米,口径5.8厘米,这也是迄今为止考古出土的唯一一件”子冈”款的玉器。这件玉樽整个器身雕琢兽面、锦地,与高濂记载的陆子冈所作的水中丞(文具名)的纹饰相同。黑舍里氏的父亲、祖父均为清初朝廷重臣,墓葬年代距离陆子冈活动年代仅隔100年左右。因此,这一玉樽很可能是陆子冈的真迹。
                  邓淑苹对这一玉樽和其它传世”子冈玉”,以及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馆内所藏约50件左右的”子冈玉”进行了认真对比,甚至动用了立体显微镜,结果发现,这些玉器很难认定为同一人所为。


                  9楼2014-04-04 16:19
                  收起回复
                    上述的玉樽为新疆和阗玉。图请见下方


                    10楼2014-04-04 16:54
                    回复


                      11楼2014-04-04 16:54
                      收起回复
                        为啥不说昆吾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0-28 0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