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人家吧 关注:587贴子:14,504

【荼蘼人家】汉裔文化讲课记录——讲师:公子扶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主题:【汉服发型——青丝绾正】
地点:荼蘼人家——汉裔文化 (284937741 )
时间:2014.3.14
整理:荼蘼人家゜青丝、公子扶苏资料来源于网络
此篇是即青丝上次讲课以后又收集的一些资料。做《青丝绾正》二篇。


IP属地:贵州1楼2014-03-23 12:02回复
    发式:
    古代女子发型变化,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再饰以各种簪、钗、步摇、珠花等首饰,因此研究女子发型主要是探讨其梳编形式与规律。据古代作品及记载,概括分为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反绾式、双挂式等主要六类。


    IP属地:贵州2楼2014-03-23 12:03
    回复
      一、结鬟式
      结鬟式梳编法:先把发拢结于顶,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耸在头顶或两侧,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金钗珠宝,高贵华丽,多用于神女、后妃、贵妇与处女。如李公麟《维摩诘像》中之天女,元周郎《杜秋娘像》皆属此类发型。八十七神仙图卷,永乐宫壁画中,这种发式很多,一般有高鬟、双鬟、平鬟、垂鬟等几型式,变化甚多:(如图)

      【图:从左往右,从上往下】


      IP属地:贵州3楼2014-03-23 12:07
      回复
        1. 飞仙髻(两侧结高鬟)。【图1】
        《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
        多用于仙女与未出室少女。


        IP属地:贵州4楼2014-03-23 12:07
        回复
          1. 飞仙髻(两侧结高鬟)。【图1】
          《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
          多用于仙女与未出室少女。


          IP属地:贵州5楼2014-03-23 12:08
          回复
            2. 凌云髻(高式的单鬟)。【图2】
            《中华古今注》记载:“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这些皆属高鬟式。


            IP属地:贵州6楼2014-03-23 12:09
            收起回复
              3. 飞天介(结三鬟于顶,耸立直上)【图4】
              据《宋五行志》记载:“文帝元嘉六年,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上,谓之飞天。”古之“百花”发式亦属这种类型。
              4. 垂鬟分肖髻(多是未出室少女的发式)【图5】
              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
              据《国宪家猷》记载:“汉明帝令宫人梳百花分肖髻。”在唐代常作为处女发式标志。


              IP属地:贵州7楼2014-03-23 12:09
              回复
                二、拧旋式
                拧旋式梳编法:将发分几股,似拧麻花地把发蟠曲扭转,盘结于头顶或两侧。这种发式灵活旋动,很助美姿。据《采兰杂志》记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庭中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如《八十七神仙图卷》之仙女,唐周肪的纨扇仕女图亦属于这类发型。拧旋式变化一般有侧拧、交拧、叠拧等几种形式。


                IP属地:贵州8楼2014-03-23 12:09
                回复
                  1.随云髻(类似侧拧之形式,其髻如随云卷动)【图6】
                  《国宪家猷》记载:“陈宫梳随云髻。”这种发式生动灵转,颇为仕女所好。


                  IP属地:贵州9楼2014-03-23 12:10
                  回复
                    3.朝云近香髻(类似叠拧的形式)
                    其编法是将发分股拧盘,交叠于顶,生动而稳定。
                    《中华古今注》记载:“大业中令宫人梳朝云近香髻。”这种发式别具一格,饶有风趣。在八十七神仙图卷中亦有此种发式。


                    IP属地:贵州11楼2014-03-23 12:10
                    回复
                      4.回心髻(类似盘拧的形式)【图4】
                      其编法是将发分股交拧,盘结回心于头顶或头前。
                      《中华古今注》记载:“梁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清佚名之《胤祯妃行乐图屏》中亦有这种发式。


                      IP属地:贵州12楼2014-03-23 12:11
                      回复
                        三、盘叠式
                        盘叠式梳编法:将发分股系结拢起,再盘叠在头顶或两侧,称为“螺髻”。在《凝宫词》里有“螺髻凝香晓黛浓”之句,这种发式在唐代兴起流行,从存世的唐代绘画、墓壁画中皆可见到。永泰公主及墓壁画及八十七神仙图卷中之仙女,皆类似这种发式。
                        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为后妃公主、贵妇所好,其变化形式甚多,一般有单螺、双螺、百合髻、盘恒髻等形式。


                        IP属地:贵州13楼2014-03-23 12:11
                        回复
                          1. 单螺
                          其梳编法是将发股集结,置于头顶上,盘叠如螺。在永泰公主墓石椁内西面北次间之雕饰,亦有些类发式。


                          IP属地:贵州14楼2014-03-23 12:12
                          回复
                            2. 双螺
                            其梳编法是将发分为两大股,盘结双叠于两顶角,亦名“双角”,在《喀喇和卓古墓壁画》亦有这类发型,螺髻清晰秀雅。


                            IP属地:贵州15楼2014-03-23 12:12
                            回复
                              3. 盘桓髻
                              其梳编法是将发蟠曲交卷,盘叠于头顶上,稳而不走落,称为盘桓髻。据《中华古今注》记载:“长安妇女好为盘桓髻,到今其法不绝。”


                              IP属地:贵州16楼2014-03-23 1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