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迹吧 关注:24贴子:736

诗经那些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然还是图来镇楼


IP属地:陕西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2-23 09:23回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fen)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赏析:
    这是一首周南地方在女子出嫁时唱的祝歌。诗中多祝福,对婚后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的祝福。全诗音律和谐,歌词相比下显得并不重要,符合姑娘新嫁时的吉庆场合。


    IP属地:陕西2楼2014-02-23 09:24
    回复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赏析
      此诗称颂人子孙众多而且有贤德。王念孙说:“首章之振振言
      其仁厚,二章之绳绳言其戒慎,三章之蛰蛰言其和集,皆称其子孙
      之贤,非徒其子孙之众多而已。”通篇以虫作比,咏物也在咏人。


      IP属地:陕西3楼2014-02-23 09:24
      回复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IP属地:陕西4楼2014-02-23 09:24
        回复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IP属地:陕西5楼2014-02-23 09:24
          回复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IP属地:陕西6楼2014-02-23 09:24
            回复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IP属地:陕西7楼2014-02-23 09:25
              回复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注释
                  ① 摽(biao):落下,坠落。有:助词,没有实义。梅:梅树,果实就是梅子。②七:七成。③庶:众,多。士:指年轻的未婚男子。 ④迨:及时。吉:吉日。⑤今:今日,现在。③顷筐:浅筐,墍 (ji):拾取。⑦谓:以言相告。
                译文
                梅子纷纷落在地,
                树上剩下有七成。
                追求我的小伙子,
                切莫错过好时辰。
                梅子纷纷落在地,
                树上剩下有三成。
                追求我的小伙子,
                今天正是好时机。
                梅子纷纷落在地,
                提着竹筐来拾取。
                追求我的小伙于,
                就等你说上一句。
                赏析
                  一位女子苦苦企盼有男子前来向她求婚,等到树上的梅子落下了一大半,没有人前来,最后结果,不得而知。
                  我们不敢妄加猜测,苦苦等待的原因是风俗、禁忌,还是她本人的害羞。其实,所有这些原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表达了女性在内心深处对情感寄托的欲求。这才是最真实的,天经地 的,无可指责的,合乎自然的。只要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无论 他的身份地位如何,财富学识如何,都会有内在的情感欲求,否 则便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
                  敢于将自己内心的欲求表达出来,而不顾忌外来的压力,这本身仗需要极大的勇气,本身就值得赞赏。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的女性早已超越了表达自己内心欲求的方式,而以现实的行动去实现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正如时髦话说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样做,同样需要勇气和自信,同样但得赞赏和讴歌,丝毫没有什么可以嘲弄和指责的。


                IP属地:陕西10楼2014-02-23 09:25
                回复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注释
                    偕老:共同生活到老。
                    副:王后的首饰。
                    筓:簪。
                    珈:饰玉,又称步摇,加在筓下,垂以玉,有六个。
                    委委:步行很美的样子。
                    佗佗:身材长大美丽。
                    如山如河:形容疑重、深沉的样子。
                    象服:华丽的礼服
                    不淑:不善。
                    如之何:奈之何
                    玼:音此,花纹绚烂,形容玉的色彩很鲜明。
                    其之翟也:绣着山鸡图案的象服
                    鬒:音诊,美发,形容头发又黑又密。
                    髢:音敌,用假发编织的髻。
                    瑱:音掭,耳坠
                    揥:音替,剃发针
                    扬:广场,指前额宽广方正。
                    皙:白色。
                    胡:何,为什么。
                    瑳:音搓,形容玉色洁白。
                    展:展衣,用白纱制作。
                    絺:音吃,细葛布;
                    绁袢:夏天穿的薄衫
                    清扬:形容眉清目秀,容貌漂亮。
                    媛:美女
                  赏析
                    《君子偕老》一诗的主旨,除清魏源《诗古微》以为是哀夷姜之诗外,古今各家多从《诗序》之说,以为是刺宣姜之作。不过,《毛诗序》云:“《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孔疏云:“毛以为由夫人失事君子之道,故陈别有小君内有贞顺之德,外有服饰之盛,德称其服宜与君子偕老者,刺今夫人有淫泆之行,不能与君子偕老。”他们显然认为此诗所写的服饰仪容之美属于理想的“小君”(国君之妻)。而朱熹《诗集传》则说:“言夫人当与君子偕老,故其服饰之盛如此,而雍容自得,安重宽广,又有以宜其象服。今宣姜之不善乃如此,虽有是服,亦将如之何哉!言不称也。”他以为服饰仪容之美乃是反衬宣姜人品行为之丑。在这点上今之学者又多从朱熹之说。
                    全诗三章,首章七句,次章九句,末章八句,错落有致。首章揭出通篇纲领,章法巧妙。宣姜本是卫宣公之子伋的未婚妻,不幸被宣公霸占,后来又与庶子顽私通,劣迹斑斑。“君子偕老”一句基此而来,起调突兀如当头棒喝,寓意深婉,褒贬自明。“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四句造语奇特,叙服饰与叙仪容相交叉,词藻工美,极力渲染宣姜来嫁时服饰的鲜艳绚丽,仪容的雍容华贵。末二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逗露讥刺,全诗惟此二句是刺意,其他均是赞叹称美之辞,但此二句与“君子偕老”一句遥相呼应,暗自缀合,含蓄蕴藉,藏而不露。
                    次章与末章用赋法反覆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美。次章起始“玼兮玼兮”六句与末章起始“瑳兮瑳兮”四句复说服饰之盛,次章“扬且之皙也”三句与末章“子之清扬”四句是复说容貌之美。“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二句神光离合,仿佛天仙帝女降临尘寰,无怪乎姚际恒《诗经通论》称此诗为宋玉《神女赋》、曹植《洛神赋》之滥觞,并谓“‘山河’、‘天帝’,广揽遐观,惊心动魄,有非言辞可释之妙”。“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二句巧于措辞,深意愈出,余音袅袅,意味无穷。这两章造句齐整,意象迷离,所以陈继揆《读风臆补》说:“后两章逸艳绝伦,若除去‘也’字,都作七字读,即为七言之祖。”
                    全诗反覆铺陈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盛美,是为了反衬其内心世界的丑恶与行为的污秽,铺陈处用力多,反衬处立意妙,对比鲜明,辛辣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IP属地:陕西11楼2014-02-23 09:25
                  回复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注释
                      ①芄(wan)兰:草本植物,既萝摩,有藤蔓生。友:同“枝”。②觋(xi):解发结的用具,用象骨制成,供成年男子使用和佩带。③容、遂:指傲慢放肆的样子。④悸:带子下垂的样子。 ⑤揲(she):拉弓弦的用具,俗称“扳指”。⑥甲:胜过。
                    译文
                    芄兰有枝尖又尖,
                    儿童解锥带在身。
                    虽然解锥带在身,
                    哪里懂的大人事。
                    大摇大摆摆架势,
                    飘带长垂难收拾。
                    芄兰有叶似半圆,
                    儿童扳指带在身。
                    虽然扳指带在身,
                    哪里有力胜大人。
                    大摇大摆摆架势,
                    飘带长垂难收拾。
                    赏析
                      儿童假装大人模样之所以可笑,是不知天高地厚和水深火热,而天真和稚气却是可爱的。大人假装儿童模样之所以可厌,是忸怩作态和装疯卖傻,让人疑心他的神经是否有毛病。按这样的理解,似可把《芄兰》倒过来看。
                      装模作样需要勇气、耐心和毅力。本来并非如此,却要装作如此,例如生活优裕者装出满脸沧桑感的样子,就要大起胆子把真面目掩盖起来。为了始终保持某种姿态和形象,比如小白脸作出五尺汉子的姿态,半老徐娘强作少女模样,就得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不能让人看出其中破绽。
                      啊,这样的做人、活法肯定很累!每晚回到家中,脱下面具卸下装,心里准会嘀咕着一个累字。虽然很累,依然乐此不疲者,堪称有志者。前人早告诉过我们:有志者,事竟成。
                      当我们在大庭广众下见到某些板起面孔、作出某种姿态、拿腔拿调的突出某种形象的人的时候,不妨静心想想:他或她私下里是什么样子?他或她内心的真实情怀究竟怎样?
                      请记住,切不可以貌取人。


                    IP属地:陕西12楼2014-02-23 09:26
                    回复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②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 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翘翘:树枝挺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 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 ⑦秣(mo):喂马。 ⑧蒌(lou):草名,即蒌蒿。
                      译文
                      南山乔木大又高,
                      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赏析
                        一位砍柴的樵夫,路遇一位即将出嫁的女子,顿生爱慕之情。他明知这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单相思,便以一首山歌唱出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
                        这当中很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性爱总是自私的,并且常常是功利的。男子见到漂亮女子总会动心,女子见到英俊男子也会动情。由动心、动情想到占有、嫁娶婚姻,这便是功利的态度。再进一步,当得知自己所倾慕的人将为或已为别人占用时,便会妒忌,吃醋,甚至采取行动做出蠢事来。
                        单相思的心境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对象当作审美对象;摆脱功利的目的和眼光,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她或他,不也是一种选择吗?
                        单相思的失望和所谓痛苦,实际上是功利欲求遭到否定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方在事实上不可能把对方拒为己有,自己的欲求注定了不可能实现,在心理上遭受了挫折,于是便以某种方式来作心理上的转移和排遣。
                        凡胎肉身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很难在两性关系中完全摆脱功利目的的左右,很难采用一种纯粹的、无关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另一方。男女双方,要么是情人、恋人、夫妻,要么是陌生人、仇人、敌人。是私欲使恋爱中的人变得狭隘、自私,甚至心理变态。这大概也是两性关系固有的特点?
                        是的,谁都不愿去培植不开花、不结果的植物。耕耘是为了有所收获。为耕耘之后一无所获而哀歌,完全值得同情。况且,这种哀歌有时竟会很动人,很伟大。


                      IP属地:陕西13楼2014-02-23 09:26
                      回复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注释
                          ①采采:同“彩彩”;繁茂、鲜艳。
                          ②芣苡(fú yǐ):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芣苡”古时本字是“不以”。“不以”也是今字“胚胎”的本字。“芣苡”即是“胚胎”。见《闻一多全集》)
                          ③薄言:都是语助词,这里含有劝勉的语气。
                          ④ 有:采取,指已采起来。
                          ⑤掇(duō):拾取。
                          ⑥捋(luō):顺着枝条把车前子抹下。
                          ⑦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
                          ⑧襭(xié):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译文
                          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得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提起表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掖起衣襟兜回来。
                        赏析
                          “芣苡”(fú yǐ 又作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表达了“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


                        IP属地:陕西14楼2014-02-23 09:26
                        回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①蒹葭(jian jia):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②伊人:那个人。 ③溯涸:逆流而上。丛:追寻。④溯游:顺流而下。⑤凄凄:茂 盛的样子。(6)晞(XT);干。(7)湄:岸边。(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10)采采:茂盛的样子。(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13)右;弯曲,迂回。(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
                          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边。
                          赏析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IP属地:陕西15楼2014-02-25 20:34
                          回复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
                              ①君子:本文指丈夫。
                              ②役 (yì):苦役。
                              ③曷 (hé):通"何",何时。
                              ④至:归家。
                              ⑤埘(shí):音时,鸡舍。
                              ⑥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⑦佸(huó):音活,聚会、相会。
                              ⑧桀(jié):通“撅”鸡栖的木架。
                              ⑨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⑩苟:大概,也许。
                            翻译
                              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译文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
                              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没日没夜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
                              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赏析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全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第二层(从“鸡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直接承上章,希望能够和丈夫相见,表达了对于服役丈夫的惦念。分三层:第一层(从“君子于役”到“曷其有佸”)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佸”承上章“曷至哉”。第二层(从“鸡栖于桀”到“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她。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君子于役》抒写在家的思妇盼望久役在外的丈夫回家的感情,诗选用了夕阳下山、牛羊牧归的场景触动的情感 ,所谓触景生情,自然会引起一番惆怅,但她又思念化为祝愿苟无饥渴,聊以慰藉,又可叫人体味这位思妇的温存了。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所解不差。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贺贻孙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焦琳曰:“‘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所论极是。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在《君子于役》,我们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何如感受生命。


                            IP属地:陕西17楼2014-03-04 19:59
                            回复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②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 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翘翘:树枝挺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 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 ⑦秣(mo):喂马。 ⑧蒌(lou):草名,即蒌蒿。
                              译文
                              南山乔木大又高,
                              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赏析
                                一位砍柴的樵夫,路遇一位即将出嫁的女子,顿生爱慕之情。他明知这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单相思,便以一首山歌唱出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
                                这当中很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性爱总是自私的,并且常常是功利的。男子见到漂亮女子总会动心,女子见到英俊男子也会动情。由动心、动情想到占有、嫁娶婚姻,这便是功利的态度。再进一步,当得知自己所倾慕的人将为或已为别人占用时,便会妒忌,吃醋,甚至采取行动做出蠢事来。
                                单相思的心境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对象当作审美对象;摆脱功利的目的和眼光,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她或他,不也是一种选择吗?
                                单相思的失望和所谓痛苦,实际上是功利欲求遭到否定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方在事实上不可能把对方拒为己有,自己的欲求注定了不可能实现,在心理上遭受了挫折,于是便以某种方式来作心理上的转移和排遣。
                                凡胎肉身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很难在两性关系中完全摆脱功利目的的左右,很难采用一种纯粹的、无关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另一方。男女双方,要么是情人、恋人、夫妻,要么是陌生人、仇人、敌人。是私欲使恋爱中的人变得狭隘、自私,甚至心理变态。这大概也是两性关系固有的特点?
                                是的,谁都不愿去培植不开花、不结果的植物。耕耘是为了有所收获。为耕耘之后一无所获而哀歌,完全值得同情。况且,这种哀歌有时竟会很动人,很伟大。


                              IP属地:陕西19楼2014-03-04 2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