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吧 关注:62,513贴子:1,282,982

历史的面孔和我们的尺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也可谓“呕心沥血”之作了……

  是我告别贴吧的《随想录》,也是我进军学门的《出师表》!

  诸君,三载之后再识我!  ^_^

  以及,能否荐我一个好点的刊物投投? = =~~

—————————————————————————————

                (请勿截楼)

  


1楼2007-11-16 14:11回复


      与对诸葛亮这个几乎是最没有颠覆理由的古人的颠覆遥相呼应的,是一些我们从小在历史课上诅咒过的人物,开始频繁获得历史学者的“同情”。平心而论,由于长期以来的社会原因和世俗力量,正如英雄人物在走入民间时被不可避免的神化,历史上一些背负骂名之人身上的某些侧面也被过分夸张。因此我对像曹操这样的人物给出正面评价持基本的肯定态度。但是即便是曹操,狡诈和残忍也是他最主要的性格基座。更何况是那些千百年来包含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民族大义的评价标尺!

      就说秦桧。小时候听老师讲到杭州岳王庙里元帅面前的白铁跪像,大伙也是恨不得马上冲上前去摸t 它两把。而年长后读到“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对联,不禁哑然失笑。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岳飞元帅的不朽忠魂连同秦桧奸佞小人的丑恶嘴脸,已经几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打下牢固烙印。何况就算撇开“风波狱”的千古奇冤不谈,我们去读《宋史-奸臣传》,又有几个人不对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深恶痛极?

      ——然而,走笔至此,貌似我所要表达的观点已经比较明确,再一想却又远远未能触及自己多年面对历史的困惑。比如讨论为秦桧翻案的事虽然不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但是有几个基本的要点显然无法回避:

      1、将宋高宗赵构示作风波冤狱的真正罪魁,确实也有其充分的理由。而岳飞身后的迅速平反,必然牵连事件的当事人,在这一点上秦桧的骂名确实也有为皇家替罪的成分,这里面确实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可悲可叹。但这是否足以改变秦桧作为民族败类的耻辱定位,甚至扭转成为“心向朝廷的忠臣”?

      2、对照在这段历史上很多传统的、世俗的认识,关于当时宋金军事力量的对比,以及考证秦桧是否作为被金国收买了的内奸,吕思勉和茅盾先生的观点,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存疑的学术争论?

      3、尽管在今天看来宋金同属华夏,可历史上岳飞抗金的事迹毕竟发出过民族精神的最强音!在今天所谓“现代视角”的审视中,如何将它提炼成宝贵的精神遗产,又坚决避免坠入狭隘的民族正统论?

      4、吕思勉先生是已被公认的史学大师,实在不是今天的胡朱之流可比。一个真正的学者基于独立考究的学术观点,哪怕与世俗情感差别巨大,也应该作为“一家之言”被充分尊重,实在不能与恶意炒作的“伪学术”混为一谈。但是在今天这种辨别“真伪”的尺度和机制又在哪里?

      ——对我来说,前两个问题不敢回答,后两个问题没发回答。吕思勉先生的《白话本国史》还未及细读,但从已经了解的观点来看,以我目前的积累又似乎拿不出明确的反驳意见。我甚至由此回忆从前在学校参加的辩论赛:明明在赛前的个人观点很可能站在反方的立场,可最终却要作为正方发言,发言的时候又可以慷慨激昂滔滔雄辩,到头来辩论的结果很可能沦为心底的一声自嘲……进而回到那些从前争论过的历史话题,只要是基于学术良知的探讨,虽然在总体上大家可以有所执持,具体分析起来真是到了“话全凭怎么说”的地步。哪怕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私底下回头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想,也完全可以找到一大堆貌似言之凿凿的论据。

      文人之自寻烦恼、无病呻吟,由此让我恨恨地发笑。


    3楼2007-11-16 14:12
    回复


        不过,我竟也因之想到傅思年先生以及他的“史学便是史料学”。《学苑春秋——二十世纪国学大师档案》已经差不多翻完,虽然大师们的思想精华于此书中只可窥见皮毛,也还是大致晓得了一点意思。傅先生继梁启超之后进一步强调,一切结论都要从不同的史料出发,要胸无成见,一视同仁,让史料自己说话,而不能有任何主观意念。历史由此不同于哲学和文学。他甚至告诫人们不要空发议论,尤其不要为“史观”所影响。——陡然接触这样一种观点,我曾隐隐觉得这未尝不是一剂消解苦恼的良方。发掘、考据、补充、修订,埋起头来干活就是了,不必在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主观评价上喋喋不休。——但是最终想想,倘若从来不曾有一个科学的“史观”作引导,也没有一个鲜明的爱憎为尺度,面对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也就没有一个牢固的支撑和明确的方向。这样的研究似乎很难召唤我的内心世界。

       至于顾颉刚、胡适等诸位先生提出“要使古人成为古人而不成为现代的领导者,要使古史只成为古史而不成为现代的理论教条”,这种把历史还给历史的做法倒是比所谓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念更容易让我接受。但是说到底,如果我们无法从当代社会中找到一个审视历史的立足点,所有的研究也就只能是为学术而学术,又似乎由此削弱了终极的人文目标。

        与史料派观点相对立的,首先是范文澜先生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但是我在文章开头就说过,这样的唯物史观尽管揭示了人类历史进步发展的规律,几乎能够为一切历史问题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解释,但是又总让我感觉由此消解了很多浓厚的情结,能够理性地接受却很难感性地认同,沉潜久了难免有些“高处不胜寒”。好像后来钱穆先生对这两派观点都不赞同,又让我接触到什么“后现代史学”的概念。但是想来这样的学问也不是我愿意和能够去走近的。

       总之,作为一个感性的人格结构有相当比重的人,严峻的历史考究与我难以契合。但自己心中又毕竟保持着对于历史文化的敬畏。因此当有一天我读到了余秋雨先生表述自己的历史感受,顿时倍感亲切:

       我反正不以严谨的历史科学为专业,向来对一切以实物证据为唯一依凭的主张不以为然,反而怀疑某种传说和感悟中或许存在着比实物证据更大的真实。传说有不真实的外貌,但既然能与不同时空间无数传说者的感悟对应起来,也就有了某种深层真实……(《文化苦旅.家住龙华》)

       ——正是这样一份透彻与从容,让我获得内心深处的依托,开始稍稍读动一点历史和文学。然而,无论余秋雨先生如何坚守他的文化本位,让亚里士多德“诗比历史更真实”的名言重新唤醒大众,恐怕已经十分困难。眼前更多的情形却是,一方面历史学家们面对残缺的史料苦苦钻研,在世俗的眼光外发凡起覆;一方面取材历史的艺术家们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法创造故事,又频繁遭遇“窜改”的质疑;一方面又是无数民众笑谈着曹操的白脸、刘备的眼泪,哼唱着“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我多么希望,能有更多的前辈师长参与到文化传播的事业中,为这种相互陌生的群体架起沟通的桥梁,将不同领域的人物形象、不同立场的评价体系给出归纳和疏理,进而引导如我后辈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历史观。如此,实在有筚路蓝缕之功。


      4楼2007-11-16 14:12
      回复
        !


        7楼2007-11-16 14:15
        回复
          看到“总之”了
          那应该就是完了吧 orz

          欢送 欢


          8楼2007-11-16 14:15
          回复
            汗…… 总之之后…… …… 居然还有……
            orz…… 啊…… 啊啊啊

            好在第7贴是废楼 。。。。。估计6楼就完了。。。orz!

            7楼图片是红叉


            9楼2007-11-16 14:16
            回复
              6楼何以被删? 怒了! * *


              10楼2007-11-16 14:39
              回复
                6楼何以被删? 怒了! * * 
                 
                ————————————————————
                被百度吞了~

                补上吧~~


                11楼2007-11-16 14:52
                回复
                  看到“总之”了 
                  那应该就是完了吧 orz 

                  欢送 欢送 
                  -------------------------
                  文子君同志,
                  不是我说你,
                  你的这种口气太让人不舒服了,
                  你的性格怎样谁也管不着,
                  但是,
                  因为你的性格的缘故,
                  使很多人不能习惯,
                  我了解习惯了还可以理解,
                  碰到了不习惯的就很不爽。

                  这篇再怎么写的不好,
                  毕竟花了精力,
                  不能尊重别人一点吗?
                  什么看到总之了,
                  欢送欢送,
                  这是什么话。
                  好像巴不得要赶他走似的,
                  让人寒心不寒心,
                  你不是吧主还可,
                  可偏偏你是吧主,
                  你的话代表的是整个亮吧,
                  你知道吗?
                  说话要有丞相的精神一点,
                  谨慎一点,
                  对你有好处。


                  14楼2007-11-16 15:03
                  回复
                    哈哈,沃肯够朋友,和我身边很多哥们儿一样…… 

                    我总对他们说,没什么的,没什么的~~= =


                    15楼2007-11-16 15:13
                    回复
                      不止是我,
                      很多人都不不屑文子君用这种态度对众吧友,
                      我不知道文子君的才有几两重,
                      但是就这副德行,
                      就算是一百斤也让人瞧不起的.


                      16楼2007-11-16 15:15
                      回复
                        使很多人不能习惯, 
                        我了解习惯了还可以理解, 
                        碰到了不习惯的就很不爽。 
                        ————————————————————
                        好了沃肯同学~~~

                        文子跟雨天同学打的交道够多了

                        还曾经跑到雨天的blog上去建议他读哪本书…… orz,orz

                        雨天同学谈不上不爽的~~~(要不爽,也该是写的文没有被表扬~~~)

                        也谈不上代表亮吧如何如何

                        你就把文子的话过滤不看,跟雨天同学讨论讨论他这篇花了很大精力的文吧~~~


                        17楼2007-11-16 15:17
                        回复
                          亮吧某些人说话的确让人不爱听,幸亏我脸皮厚,只当过耳清风.不过中秋雨天同学还是不错的(尽管与我意见经常相左)
                          希望雨天同学回来的时候还能见到,祝幸福......


                          IP属地:北京18楼2007-11-16 15:20
                          回复
                            小雨就是明白人!不过我倒是没啥力气接着讨论了,挺饿的,一会而走,呵呵~~


                            19楼2007-11-16 15:21
                            回复
                              中秋雨天不爽,
                              你看不出来吗?
                              就算他很爽,
                              我都很不爽,
                              每次都这样阴阳怪气的说话,
                              什么人啊!
                              小雨丘,
                              你就别在帮他说话了,
                              从头到尾,
                              你就一直在帮他说话,
                              帮他说话不是不可以,
                              要有道理.
                              好就好,
                              不好就不好.
                              不必要去粉饰什


                              20楼2007-11-16 15:23
                              回复